周公解夢夢見臘肉切成片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鄒賾韜

時值冬月,大江南北西風獵獵,萬物漸變肅殺,但同時,一股惹人饞的臘味香氣也隨西風送進千家萬戶,成就了冬季溫暖餐桌氣氛的公認佳品。

臘味的臘,暗含著對“臘月”時令的遵循。雖然一年四季都可品嘗,但臘味無疑首先是獻給冬天的。

1937年,《鐵報》刊文介紹廣東臘腸,開門見山道:“香腸為粵中冬季唯一食品,普通一般人,都在陰歷十月至十二月前後,趕著制造。”冬季不單是臘味的生產高潮,舊時人們的臘味消費,也會在冬至前後達到年度巔峰。

1910年《營業寫真·做臘腸》

作為臘味的一大故鄉,兩廣對臘味品質的挑剔由來已久,逐漸促成了“挑臘指南”。拿最常見的臘腸、臘肉來說,老廣的地方性知識早已成為各地吃客“抄作業”的對象。

1910年,《圖畫日報》連載的“營業寫真”,就將臘腸優品的品相,概括成了一聯打油詩:“此物之制自廣東,臘油雪白火腿紅”。關於臘肉,1947年,《力報》的一位作者指出,廣式臘肉的好壞,需從是否“肉色鮮紅透明,味極美”這兩點出發判斷。

1940年代《新聞報》廣告,上海大世界附近的羊城酒家售賣“瓦鐣臘味飯”

天性“好吃”的老廣,自然樂意為一口脂香盈鼻的臘味奔走搜羅。1948年,《工商新聞》雜誌把臘腸譽為“東江特產”,其中“尤以離東莞城五十裏的‘厚街’鄉最著名”。全面抗戰暴發前,就連惠州的許多高檔食府,都會遠道而來采買“美味芳香,確有特色”的厚街臘腸。

廣式臘腸 視覺中國 圖

老廣眼中的臘味,唯有靠一碗晶瑩雪白的米飯加持,方可顯出絕妙口感。在1927年《洋涇浜》雜誌一位作者的眼中,臘味之於老廣,不僅有“佐餐下飯”的功能,更可用於烹飪過程中,給白米飯增添令人垂涎的鮮香。這位作者嘗試總結道:“將臘味置於鍋之上層,使香馥之氣入於飯中,飯熟而臘味亦熟,食時以刀切片”。

臘味煲仔飯 視覺中國 圖

同年《新上海》雜誌的文章也介紹了臘味飯的烹飪技巧,更細致之處在於作者拋出老廣經驗,叮囑讀者燒飯前只能“把臘味用濕布抹凈”,而不能“放入水洗”,否則滋味大減。在豐富臘味飯口感方面,老廣從未放棄努力,一些粵菜經典食材的疊加,也能令臘味飯煥然一新,更加誘人。1936年,旅滬廣東人創辦的《粵風》雜誌描繪了廣東馳名臘味飯——鵪鶉臘腸飯,煮飯時臘腸與鵪鶉互滲肉香、油香,開蓋時撲鼻而來的芳香,怕是久經“食場”的老饕,都招架不住吧!

催人生津的廣式臘肉,做工並不復雜,頗有“大道至簡”的哲學感。有別於西南,特別是雲貴川等省份多見的“煙熏臘肉”,廣式臘肉循著當地味覺傳統,腌出了另一種風格。1949年,《現代婦女》的美食指南,清晰列出了廣式臘肉的通常做法:“先將豬肉切成長條形,厚薄三五分,放在上好的醬油裏浸,最好更加少許白糖。浸一星期後取出,晾在透風的地方,不數日便可以吃”。如此簡單,卻又如此誘人,這口臘味真是不簡單!

準備廣式臘肉的廚師 視覺中國 圖

談及近代臘味,一則傳播甚廣的趣聞必須一提。1932年,《上海報》公布了坊間有關康有為早年鄉居生活的軼聞。身為老廣,康有為“生平最愛食臘腸與鴨子”,但未發跡之時的康有為極為寒酸,無福解饞。結果“其鄰舍有以臘味為生者,康氏常竊其尚未制就之臘腸。久而久之,事發,康氏直認不諱”,好在鄰居心善,看在康有為一介貧寒書生的份上不予追究,否則中國近代史的幾個關鍵片段,怕是要“改寫”不少。

1933年《新聞報》廣告

讓康有為不顧讀書人體面,甘願“瓜田納履”的臘味,也令其他廣東籍文人戀戀不忘,為文壇八卦奉獻了不少談資。1937年,途徑上海真如張宅的某作家,在宅主廣東梅縣人張資平的“門面”前震驚良久。據後來發表於《時代生活》雜誌的文章記述,張資平“門前陳列了兩排臘腸在太陽下曬,數目至少當在五六百節以上”,如此巨量,恐怕已不是“嗜好”二字所能概括。

近代上海,廣東移民魚貫而入,形成了與“寧波幫”、“蘇北人”等群體平行的“廣幫”,深刻影響著近代上海城市歷史進程。老廣們給上海帶來了百貨商店,也送來了諸色臘味。

1920年代起,廣東南海人冼冠生在上海開辦的名企冠生園每年都會行銷臘腸、臘鴨等正宗廣式臘味。後因顧客眾多,冠生園在1924年幹脆單獨辟出了“臘味部”。1920、30年代,廣式臘味產業在上海蓬勃發展。1936年發表於《現代生產雜誌》的《由美國香腸說到廣東臘腸業及其制法》一文,記載了廣式臘味在上海的興旺景象:“在去年的春天,上海的電車和公共汽車上,布滿了廣東香腸、香鴨的廣告!”

值得一提的是,檢閱近代報刊上形形色色的上海臘肉廣告,各家宣傳雖各有千秋,但廣東、無錫這兩個地名,著實是共性“高頻詞”。究其原因,大抵可以用1942年廣良園的廣告予以解說:“特聘廣東名師,采用無錫鮮肉,工精料足,鮮美無比”。粵地傳來的正統技藝配上蘇南高品質豬肉,如此強強聯手,做出來的臘肉怎能不讓人垂涎欲滴呢!而到了1930年代,在上海法租界內麥底安路等處,還有商號出售“廣東香腸衣”,說明本地制造臘腸的民眾亦為數不少,否則萬難催生出產業。

此外,1930年代,上海的部分廣東臘味店已開出“小食部”,支持現場制作臘味飯,顧客可以堂食。同期上海冠生園也供應“應時‘瓦鍋煲飯’”,其中主打產品便是臘味煲飯,號稱是“純粹廣州式之鄉村風味”。

與上海情形相似,近代北平也因兩廣移民,掀起了一股持續良久的“臘味熱”。1935年隆冬,《時代日報》發文講述了“北平的廣東食品”,文章提到那時“菜市口一帶,因廣東會館很多,在丞相胡同、米市胡同有廣東叉燒肉作坊很多”,而這些作坊裏也會兼賣各色老廣臘味,引得“凡旅平粵、桂籍人士無不趨之若鶩。”

談完廣式臘味,順帶也提一嘴它的近親江浙“醬肉”。上海、浙江、江蘇等處民眾,也會乘著冬風腌制“醬肉”,其步驟與廣式臘肉相近,差別只是江浙滬習慣在“醬肉”的腌料裏多添些高濃度白酒,激發獨特風味。

醬肉

1928年,《上海常識》雜誌勾勒了長三角的醬肉江湖:“醬肉是江浙二省有名的食品,杭州、蘇州二處都有出名的賣醬肉的。比如杭州的趙長興,蘇州的陸稿薦。上海有許多陸稿薦,都賣醬肉。還有浦五房,也是賣醬肉出名的,紅紅肥肉,很受一般嗜食肉的歡迎。”

蘇州陸稿薦的醬肉,令許多吃客贊不絕口。1935年《社會日報》的一篇隨筆談到:“論它的火候,確實‘到把’(方言‘到位’),香氣也夠讓人垂涎”。1902年,上海《春江花月報》登出“真老陸稿薦”在上海鄭家木橋開業的消息,廣告稱這家店主營產品是“五香醬肉”和“秘制醬鴨”。

蘇州陸稿薦 百度百科 圖

由於陸稿薦名氣太足,到1919年時,上海大街小巷裏已冒出不少冒名頂替的假店。據當年《小時報》公布的有心人統計,當時上海掛出“始創陸稿薦”的有二十九處,叫“真正陸稿薦”的計四十二家,說是“老陸稿薦”的多達五十六個,而題名“真陸稿薦”的,約有四十四處。總的算下來,當時上海真的,以及托名“陸稿薦”的醬肉店,竟然至少有一百七十二家之多!更為誇張的是,短短幾年後,1923年,《時報》報道說“上海陸稿薦有真老始創之別,共二百八十三處”!

不論臘肉還是醬肉,西風帶來的美味,都是對我們歷經嚴寒的慰勞、犒賞。冬天來了,臘味還會遠嗎?

責任編輯:朱喆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