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親人坐牢是什麼意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被拐兒童孫卓、符建濤及其親人。圖/新京報我們視頻報道截圖

日前,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失散多年的兒子孫卓被找到,受到社會廣泛關註。

這本是孫海洋家庭苦盡甘來的一幕,然而事情的走向並沒有變成“大團圓”。相反,由於事件主人公的態度,在網絡引發了巨大爭議,也給當事人帶來了相當的壓力。

孫卓在被找到之後,並沒有毫無保留地接納生父母,態度上反而依然更傾向養父母,表示不希望養父母被判刑,如果養父母被判刑,自己會很生氣。而且說“兩邊都是我的父母,我也說不清楚誰輕誰重,該讀書讀書,該學習學習,以後有時間就兩邊串串門,見一見”。

一部分網友紛紛表示心寒,指責孫卓無情、忘本,甚至指責他“認賊作父”,教育他“養父母對你好只是為了傳宗接代”。

同時,一部分網友也開始了“拉一踩一”,對被同一名犯罪嫌疑人拐走的另一位孩子符建濤不吝贊美。

符建濤依稀記得自己被拐賣的經歷,一步步搞清楚自己被拐賣的事實,並且一眼認出了犯罪嫌疑人吳某龍,對破獲孫卓被拐一案發揮了巨大作用。他的睿智與果決,被網友拿出來和孫卓做對比。

符建濤的勇氣與果敢當然值得贊美,但網友們對於孫卓也不必動輒道德批判。

我們應當承認,人性是復雜的,人的情感也是細膩的。在這樣一場人倫悲劇中,我們不能苛責身處其中的人做到理想化的愛憎分明。

孫卓的養父母當然涉嫌犯罪,孫卓養父母的原始目的可能就真正如某些網友所說的完全功利化的“傳宗接代”,但他們對孫卓的溺愛與關心,也是真實的。

大部分網友看到這個新聞,怒從中來,接收信息並做出情緒反饋是瞬時完成的。而孫卓,卻需要從十幾年與養父母的朝夕相處、萬千寵愛下剝離出來,去消化,去咀嚼這場身世巨變。

他不是這場身世巨變的旁觀者,他是當事人,與養父母十幾年來的朝夕相處,足以模糊那種具體而直觀的是非判斷標準。這也讓身處命運旋渦中的他,對於被拐這一事件的道德和法律判斷,變得復雜且艱難起來。

對此,我們要保持包容的態度。符建濤相比於孫卓,無疑態度更鮮明,也更符合網友心目中快意恩仇的標準。但細究起來,也正是因為二人的成長經歷不同,造成雙方態度上的差異。符建濤是留守兒童,不可避免地缺少一些家庭的溫情。饒是如此,他依然在養父母被采取強制措施之後,有過離家出走的經歷,他也不希望養父母坐牢。

這就是拐賣案件難解而常見的困境:當事人沒法置身事外,進而輕而易舉地再次選擇人生。

12月9日,山東陽谷,郭剛堂(左一)、孫海洋(左二)和尚未找到孩子的杜小華(左三)。圖/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曾經震驚一時的“梅姨案”,在破獲之後結局也令人糾結。截至今年8月,“梅姨案”中已找回的5名孩子有3名留在養父母家,甚至有人把生母給拉黑了。

而對這些不符合“期待”的孩子,不妨抱有一些“了解之同情”。

“了解之同情”本是一個歷史學概念,但放在這些事情上也是合適的。我們應該看到,他們不是一張白紙,而是有著鮮活成長經歷的人;我們也應該承認人性的復雜,道德選擇的艱難,同情他們身不由己的苦衷。

在對符建濤和孫卓的報道中,都提到了他們一個共同的心理狀態——自責,他們覺得被拐賣是因為自己不好,符建濤“一度覺得自己是不是不該來到這個世上”,孫卓則說“就算我是被人販子拐走的,我也有一部分責任”。

這是令人心酸的一幕,這也是他們試圖與過去和解的一種方式,他們不想怪罪任何一方家庭,寧願自己承擔責任。從這,也可看出他們委曲的心路歷程。

因此,對於孫卓,我們不必對他太過苛刻,更不能去網暴他,歸根結底他是一位受害者。

輿論應當給他們一些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慢慢熨平巨大變故帶來的創傷,以一種更輕松的姿態,去開啟未來的生活。

說一千道一萬,悲劇的罪魁禍首依然是拐賣兒童犯罪。加強社會治安,堵上各類漏洞,嚴厲打擊拐賣犯罪,嚴懲犯罪分子,甚至去倒查當年給被拐孩子上戶口的工作人員,都是制止這種悲劇重演最根本的辦法。而這些,依然有待於全社會堅持不懈的努力。

特約撰稿人 | 江城(媒體人)

編輯 | 丁慧

實習生 | 黎誌棟

校對 |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