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棺材大哭是什麼意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1566年臘月十四,冬日裏陽光明媚,一束光照進了大牢,照在海瑞的身上,溫暖和煦,這時,獄卒給他端來大魚大肉,他知道,自己的"斷頭飯"終於來了。

海瑞二話不說,拿起筷子一頓狼吞虎咽,一次"光盤"行動就完成了。

他斯文地擦了擦嘴,端坐著,等獄卒動手。

這時,只聽一個獄卒說:"海大人,皇上駕崩了,他留了遺詔,要新帝重用您,您很快就能出去了。"

聽完這話,海瑞楞住了,緊接著,他嚎啕大哭起來,哭得撕心裂肺,哭到開始打嗝,一打嗝不要緊,把剛剛吃進去的又都吐了出來。

這可把獄卒給嚇壞了,心想:海大人難不成腦子有問題?

海瑞是真的為嘉靖難過,因為在海瑞的心裏,嘉靖是君父,那他當初為什麼還會因為罵嘉靖而進監牢呢?

這還要從海瑞不願與官員"同流合汙"說起!

【1】

1514年,海瑞出生在一個秀才之家,但他的秀才老爹很早就過世了,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對母親惟命是從。

據史料記載,海瑞三十多歲,已經娶妻生子了,他依然跟母親同睡,可見,海瑞對母親的依賴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海瑞的母親確實是一個可以依靠且值得敬佩的女子,她雖然沒有像孟母那樣三次搬家,但她始終信奉"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至理名言,家裏再苦再窮,她寧可出去給別人做針線活,也要供海瑞上學堂。

讀過聖賢書的海瑞,謹遵聖賢教誨,為海瑞長大後成為"知行合一"的教育家奠定了基礎。

那時,小小的海瑞就有了自己的夢想:超越父親,考上舉人。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海瑞努力拼搏二十余年,直到三十六歲了才實現夢想,考上舉人。

此時,擺在他面前有兩條路:繼續科考,直到考中進士,就可以七品官起步,平步青雲;或者等待機會,直接入仕,最後能混到個七品縣令,就是祖宗保佑了。

海瑞清楚自己的實力,從來就不是學霸的他,就算考糊了自己也未必能考中進士,不如就去吏部報道,分個閑差,帶著老娘安享晚年,也不錯。

還好,老天眷顧海瑞,僅用了五年時間,他就等來了一個職務:福建南平縣教諭。

收到任命通知,海瑞就帶著老娘去了南平。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海瑞只燒了一把火,就給自己得了一個"海閻王"的綽號。

【2】

那個時候的學校沒有 "校規",只要考上了舉人,就沒人管你來不來上課,遲到早退,曠課休假,全都隨意。

但現在海瑞來了,他頒布了《考勤制度》:有事請假,無事不得曠課。

這下,學生們的自由活動被"海閻王"給判了死刑了,好日子到頭了。

大家都以為,這把火燒燒幾天就得了,總有滅的一天,可誰知,直到海瑞高升,這把火都燒得旺旺的。

而且,海瑞以身作則,最早來最晚走,整得大家都不好意思違規了。

學生們都被海瑞治服了,治得服服帖帖的,連帶著家長都待見海瑞,因為他不收禮,對同學一視同仁,簡直是教育界的"陶行知"呀!

正當海瑞在學校混得如魚得水的時候,上級延平縣知府按例來視察,這可是五品官員,海瑞是幾品呢?

沒品,但人家有聖人的教誨:為師者不跪。

所以,當知府來的時候,所有人都跪下了,只有海瑞腰桿挺得筆直,從此,他又多了一個綽號"海筆架"。

別說,還真形象!

知府大人心裏憋屈,但他沒說,甩手走了,誰知,讓他更憋屈的還在後頭呢!

因為不久,巡按禦史來了,"海筆架"依舊不跪。

禦史可是中央來的,知府得罪不起,海瑞幫他得罪了,於是,禦史飯都沒吃就走了,知府飯都沒吃就來罵海瑞了。

海瑞就聽著知府罵,知府罵夠了,他拱拱手回家吃飯去了,知府氣得差點沒背過氣去。

海瑞就是這麼一個"百姓喜歡,上司討厭"的人,這樣的人,即使放在當今社會,那也是不可能升官,能平安混到退休就已經不錯了。

可在那個靠"上司"舉薦的年代,海瑞竟然升官了。

1558年,海瑞收到調令,去浙江淳安任知縣,官拜七品。

別人求爺爺告奶奶,送金子送銀子,也不一定能混個七品官,海瑞卻在分文未送,還得罪上級的情況下,連升六級,海瑞哪裏來的好運氣呢?

說起來,實幹家還是有人欣賞的,此時欣賞他的貴人就是朱衡。

【3】

朱衡當時是福建的學政,他看到了海瑞在教育上的改革成效,十分欣賞他,就把他推薦給了上級,海瑞才能官升六級,當了知縣。

海瑞到了淳安,得到了縣裏主要官員的熱烈歡迎,他們個個畢恭畢敬地迎接海瑞的到來,即使這樣,還是沒能阻止海瑞新官上任燒的那"一把火"。

這次他沒有立新規,而是除舊制。

他戒掉所有"灰色收入",這可是官員們"發橫財"最主要的途徑。

開始大家以為他是三分鐘熱度,等這個熱度過了,海大人自己就睜只眼閉只眼了,畢竟,他也要生活的,不是嗎?

讓人想不到的是,海大人自給自足:上班走路,不坐轎;每天吃白菜豆腐,穿粗布麻衣……

官員們看不到希望了,就自己還自己找出路。

最後,他們想到的出路就是"罷工",也就是現在說的"非暴力不合作",大家都等著看好戲,看你海瑞一個人怎麼玩轉整個縣衙。

於是,淳安縣衙就出現了這樣"詭異"的一幕。

衙門裏沒有師爺,他自己結案;沒有文書,他自己記錄;沒人巡街,他就自己多走兩圈;沒有助手,他自己查案,自己審案,自己判案;沒人打板子,他就把家裏的下人叫來湊數。

就這樣,海大人一人把控整個縣衙,依舊有條不紊,眼瞅著縣衙裏的人都要失業了,大家趕緊回來,各司其職。

這下,海大人又把縣衙裏的人給治服帖了,就算有心裏不服的,也不想丟了工作。

對待下屬嚴苛,這都是小事,大家為了混口飯吃,都能忍。但面對京中的大官,他依然"鐵面無私"。

胡宗憲的公子來縣裏"旅遊",海瑞不但對他不理不睬,還替胡宗憲教訓了一回兒子,只能說胡大人心胸開闊,不跟他計較。

但不是誰都像胡大人這麼通情達理,海瑞的運氣也不是一直都這麼好,就在他又一次不熱情接待,得罪了這位京中來的大官鄢懋卿大人,給自己埋下了隱患。

【4】

淳安縣在海瑞的治理下,百姓的負擔小了,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百姓安居樂業,官員卻叫苦連天。

終於有一天,淳安的官員聽說了一個好消息咱們海大人升遷了,調到嘉興當通判。

於是,淳安的官員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而嘉興的官員則唉聲嘆氣,叫苦連連。

這時候鄢懋卿的的小心眼發作,跑到嘉靖面前告了海瑞一狀,結果可想而知,海瑞的通判一職沒有了。

如果沒有貴人朱衡,海瑞沒準都要回家種紅薯了,哪裏還能再混跡官場,彼時的朱衡已經是此時的吏部副部長了。

在朱衡的暗中維護下,海瑞雖然沒能去嘉興,但還是混了個江西知縣。

別看海大人不招官場的人待見,但是他業務好,每次考核都能名列前茅,加上朱大人的暗中保護,海大人又升官了,這次可是正兒八經的京官。

京城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從來不懼官員的海大人,上罵皇帝,下罵百官,路見不平一聲吼,這次直接把矛頭指向了嘉靖,直接把自己送進了大牢。

他的一封《治安疏》,把嘉靖罵了一頓,氣得嘉靖桌子都掀翻了,當場就命人捉拿海瑞歸案。

這時,嘉靖的貼身太監說:"據說海瑞這個人腦子不太好,在上書前他已經買好棺材,等著您去抓他呢!"

嘉靖雖然沈迷煉丹,卻也不是不學無術的昏庸之輩,他平日裏經常拿"堯舜"自比,此時,嘉靖聽說海瑞竟等著自己去抓,他的氣就消了一半,拿起被丟在地上的奏疏,又咬著牙讀了幾遍。

嘉靖說道:"海瑞他是想做比幹,我卻不是紂王!"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他命人先把海瑞抓起來,受點皮肉之苦再說。

就這樣,海瑞被關進了大牢,他的壯舉也在民間流傳開來。

一封《治安疏》,讓海瑞在百姓的心中名聲大噪,成了大家敬仰的"海青天",也為後世的影視作品提供了創作的源泉。

其實,海瑞並沒有影視劇中那麼的完美,他不是聖賢,他也犯過錯,他所犯下的錯誤,要麼因為他最敬愛的母親,要麼因為他心中的信仰。

古語有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為了完成他的孝,他不惜連休兩妻,70歲那年還又納一房妾室,幸好第三位夫人生下兩子,全了海瑞的"孝道"。

但這兩個兒子卻在海瑞上《治安疏》的那一年都夭折了,有人說他自己都不想活了,為了不讓孩子受罪,親手弒子,但真相如何,已無從考證。

但海瑞殺女卻被明代人姚叔祥記載在《見只編》裏,只因5歲的女兒吃了仆人給的一塊糕餅,海瑞大怒,罵道:"女子怎可接受男仆的糕餅?你只有餓死,才算我的女兒!"

小女孩聽了父親的話啼哭不止,不肯進食,7天後還真就活活餓死了。

後人皆稱:"非海公,不能生此女也。"

可女孩何辜?

就為了這"吃人的禮教",和成全她父親近似"瘋狂的信仰",悲哀呀!

但這不是海瑞一人的悲哀,而是整個封建制度下,所有人的悲哀!

而這件事也讓海瑞近乎"完美"的人生,有了一點瑕疵。

【6】

嘉靖死後,新帝登基,海瑞被釋放,但在新皇帝(萬歷帝)的心裏,海瑞就是一個"訕君賣直"的沽名釣譽之輩,雖有才能,卻不能得到同事的認可,這樣的人又能走多遠呢?

在一個與自己三觀不合的皇帝手裏工作,海瑞只能當一個空有頭銜卻無實權的職務。

即使這樣,不合群的海瑞還是很快就受到了排擠,被革職賦閑了16年,直到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才重新被啟用。

萬歷帝啟用他的目的是把海瑞設為標桿,成為眾人的榜樣,萬歷帝說:"海瑞這人,辦事能力一般,但其清其廉,卻是我大明所缺的。"

此時海瑞已是72歲高齡,他任職期間,依舊嚴懲貪腐,懲治豪強,勤儉律己,那些官吏聽說海青天來了,嚇得自動辭職,土豪劣紳紛紛搬家。

但是,這樣一個有能力的實幹家,又一次被彈劾了,還給海瑞安了一個搞笑的罪名"魚肉士紳",這樣的罪名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海瑞獨享。

73歲的海瑞又一次被貶職到南京,僅上任兩年,就病死在任上。

海瑞出殯那天,南京城萬人空巷,痛哭聲撼天動地,百姓自發地穿白衣戴白帽,趕來祭奠海瑞。

縱觀海瑞這一生,他將"清廉"貫穿始終,為百姓做實事,卻成了官員的"眼中釘,肉中刺"。

他認真到偏執,下懲貪官,上罵昏君,知行合一,他雖不是救世的宰相,卻是百姓心中的"青天" 。

相較於影視作品中的海瑞,真實的海瑞或許沒有那麼的完美,但他在明朝那樣一個貪官橫行,宦官當道的朝代,能嚴於律己,一心為百姓,他不僅是一種信仰,他更是信仰活著的樣子。

這正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真實寫照。

. END .

【文| 妞妞】

【編輯| 改改】

關註@鬼谷子思維,更多精彩人物傳奇:

為了保命,他娶了100多位小妾,最終活到70歲,後人卻投靠了清朝

死後一幅畫賣了35.9個億,生前卻窮困潦倒,他為什麼這麼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