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捕魚小河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有沒有發現,在城市生活的人已經不再說“我累了”,而是“我麻了”。

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在工作群24小時待命,接受了從未準時的下班時間和本不屬於自己的工作需求,默認了客戶和房東時不時的無理取鬧,妥協了理想與現實之間還是有著相當大的距離……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心中那個無所畏懼 、橫衝直撞、自由自在的“小野獸”慢慢消失不見了?

過度飽和的城市生活,仿佛在灌註一種集體的失落:這裏的交通高度發達,卻很少通往真摯的人際互動,難尋“親近”;這裏的服務高度便利,但感官和審美卻困在大量工業標準件裏,極易“麻痹”。人們每日穿梭在網絡編織的短視頻和消費泡沫之間,一旦關閉手機,身心重新回到空蕩的房間裏,才發現剛剛獲得的,不過都是轉瞬即逝的、虛幻的歡喜。

你是城市“空心人”嗎?

“空心感”讓城市人開始向往鄉村生活所傳遞的“閑適”“質樸”“自然的節律感”等價值,他們希望與鄉村重新連接,重尋自由生長的野性,獲得抵禦都市瑣碎日常的精神能量。

為了探索鄉野生活方式在當下的活力,以及面向未來發展的種種可能性,《三聯生活周刊》聯合江門華僑城共同推出《生活在野:理想鄉村生活研究報告》(下文簡稱“研究報告”),希望同讀者們一起品味鄉韻、挖掘鄉趣,找尋個人精神寧靜的可依之路。

△點擊圖片查看或下載

《生活在野:理想鄉村生活研究報告》

《三聯生活周刊》x 江門華僑城

01

城市“空心人”,

期待生活在野

18世紀,英國詩人威廉·柯珀寫下被後世無數次引用的“上帝創造了鄉村,人類建造了城市”——既贊美了蘊含人類身體和精神本能的鄉村,也驚嘆於在工業革命中高速發展的城市。但這之後,城市工業化的影響之深,卻讓鄉村文明節節敗退,並逐步被城市文明所取代。這一進程在發達國家相繼上演,直至20世紀60年代中期,一些國家才重新開始發展大都市周邊地區鄉村。

在中國,鄉村的影響尤為深厚。如費孝通所言,“中國人的基層生活是鄉土性的”,數千年農耕經濟凝結出鄉土情結,鄉村的生活經驗也成為中國社會傳統的構成依據。然而,這份中國獨有的鄉野氣質,也曾在工業機器的轟鳴聲中失去活力。及至近代,鄉村的衰退幾乎與現代化進程同步。《回嵌鄉土》一書闡述了原因:“面對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這一難以逾越的壁壘,從農業提取剩余的‘內向型原始積累’是發展中國家的‘無奈之舉’和‘真實經驗’。”

雖然城市工業仍在飛速發展,

但鄉土記憶仍然無法從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徹底剝離

城市與鄉村發展不平衡帶來的經濟、人口分布失衡等問題愈發嚴峻。在這一背景下,國家近年來不斷推動鄉村振興政策實施落地,鄉村的價值開始經歷修復與重建,越來越多的鄉村成為兼具傳統文化與現代樣貌的地標。

與此同時,久居城市的人也正在更新對鄉村生活的記憶和認知。 研究報告向一千余位讀者發問:“您記憶中的鄉村是怎樣的?哪些詞最符合您對鄉村的認識?”其中,占比最高的答案是“生活閑適,適合放松”, “有人情味”“有獨特的文化習俗”也緊隨其後,體現出人們對鄉村的認知正在由“落後”“貧乏”的刻板印象,逐漸向“閑暇生活”“鄉野趣味”的方向轉變。

來自《生活在野:理想鄉村生活研究報告》

02

在鄉村,

理想生活悄悄生長

對鄉村認知的變化,也促使人們對鄉村生活產生更多的向往。城市人希望感受鄉村文化,從而獲取鄉村精神對心靈的滋養,鄉村旅遊風潮因此興起。研究報告通過調研當代人進行鄉村旅遊的偏好,發現他們對鄉村生活體驗有兩種顯著的訴求:

“人們尋找的是“附近的鄉村生活”。不同於去景區觀光,大眾希望“鄉村生活”在物理距離上更近一些,這與鄉村旅遊的核心目的相關:盡快“逃離”城市,在鄉村生活中獲得放松,而不是把時間花在路上;

人們需要的是“鮮活的鄉村”。早期鄉村常按照景點思路開發,原汁原味的鄉村被“圈養”,來者只能走馬觀花,而如今城市人更需要對鄉村生活和傳統文化的沈浸式體驗。

對鄉村旅遊的偏好,也延伸出城市人關於“理想鄉村”的想象。在研究報告調查問卷中的“您認為理想鄉村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一題中,人們最看重的是“村落生態完整,保護當地自然風光”和“有當地文化感,對傳統文化有傳承”;而在“最影響您決定去某個鄉村旅行的因素有哪些?”一題的答案中,交通、住宿、飲食等配套服務均排在前列。

江門華僑城總經理宋磊將當代城市人對鄉村生活的想象概括為“鄉而不土”。“土”指大眾刻板印象中的鄉村,“鄉”則是烏托邦式的存在,是承載著自然、傳統和獨特美學的鄉村生活空間。“所有鄉村生活體驗的底層邏輯都是鄉村文化,大眾想看到的是鄉,不是土,一切要扣緊‘鄉趣’展開。”

除了自然風光,鄉村特有的傳統文化體驗同樣重要

“鄉而不土”的原則,要求鄉村目的地處理好“古”與“今”的關系。“鄉村景區+周邊配套服務”的開發思路已經過時,現在人們更需要的是直接在鄉村中得到綜合的體驗。研究報告采訪了中國旅遊報社前總編輯、社長,現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高舜禮,他認為,大眾的旅遊方式正從遊景點、景區,向尋找更豐富的“旅遊吸引物”拓展,比如一方美食、一場風雪、一項民俗等等。在擁有廣闊物理空間和閑適心靈空間的鄉村,“吸引物”具有無限可能性。

例如浙江省松陽縣的古村,將老糧庫改造成美術館,具有文化屬性的公共空間便成為“吸引物”;再如今年在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落地的“藝術在浮梁”項目,邀請藝術家進行在地文化的挖掘,創造出的大地藝術場景也是“吸引物”。

理想鄉村正在提供一種具有當代性的鄉村生活方式。用滿足現代都市生活體驗的形式,提煉鄉村生活中最精髓的價值“鄉趣”,將傳統與現代的生活方式融合起來。

03

繁華都市旁的水鄉,

有多“香”?

理想鄉村生活方式,首先要建立一種重新看待城鄉關系的視角。當習慣城市生活的人們沈浸在強調城市主體性的日常中,習慣性地將鄉村視為“他者”時,他們很難感受到鄉村的內在力量。從古至今,中國的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在同一片土地相伴而生,鄉村文化其實從未消逝,甚至從未真正遠離,只是等待被重新發現。而只有在人們重新將目光聚焦於鄉村,將其作為主體的那一刻,連接才真正發生。

研究報告選定觀察的粵港澳大灣區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區域,城市文化與嶺南鄉村文化都在這裏留下深刻印記。

研究報告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大眾對大灣區的認知更多聚焦在“經濟建設重要示範區”,而對其有“文化豐富、歷史悠久”認知的問卷參與者不到三成。作為國內城市密度最高、制造業最發達、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大灣區經濟發展的耀眼成績容易讓人忽略這裏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

來自《生活在野:理想鄉村生活研究報告》

在這裏生活的人們,無論老少,都愛去茶樓點上“一盅兩件”,和街坊朋友飲茶閑談;每逢年節,熱鬧的舞龍舞獅隊伍都會讓街頭巷尾“沸騰”起來;來到鄉村,嶺南文化與人的羈絆就更深,和北方平原機械化程度更高的農業形態相比,這裏的桑基魚塘、家庭式種植的水稻和菜田,讓當地人與土地的關系更近,情感聯系更個人化;這裏也是許多海外僑胞的老家,即使他們離鄉多年,祖屋依然會保留,在這片土地守著整個家族的記憶……嶺南文化絕不是塵封的遺產,而是深入大灣區人民生活的一種富有活力的傳承。

這份難得的人情味,如今在珠江西岸最為鮮明,這裏受工業和商業衝擊相對較小,傳統文化和民間風俗保留得更濃烈,鶴山古勞水鄉便坐落於此。這個距離廣州約一個小時車程、距離深圳約兩個小時車程的水鄉,正是一個承載嶺南文化“古”與“今”的鄉村生活樣本。在古勞,理想鄉村生活方式具象為一種“自由流淌的水鄉生活”。

來自《生活在野:理想鄉村生活研究報告》

畫家及建築師魚山飯寬在研究報告中回憶對古勞水鄉的初印象,是一種“汽車在天上飛馳,古勞人在水裏遊泳”的奇妙觀感。古勞水鄉生長在西江堤壩的窪地,從堤壩向下看,一整片水域中,大小魚塘各自成圍。逐漸靠近古勞,聽覺是最先被充盈的感官,水鄉人勞作時的呼喊、在水邊休息時隨性哼唱的小調、船槳輕輕劃開水面的聲響……

在江門鶴山古勞水鄉,古勞人“以水為脈”、依水而居

沿著堤壩走,如果聽到一群人熱鬧的歡呼聲,一定是有人在賽龍舟。研究報告采訪到古勞的龍舟手藝人唐國星,他道出了其中的奧妙:在當地,龍舟文化被完好地保留下來,這裏的每個村落都有各自獨特的龍頭。10年前,唐國星拜師於村裏的一位老師傅葉錦其,從此便奔波在傳承本地龍舟文化的道路上,盡力為各個村子尋找最早的龍頭樣式,復刻並保存下來。

路過梁贊文化公園,會聽到附近不時傳出練拳的號令,這是古勞偏身詠春拳第五代傳人馮家輝在自家武館開課,館裏不僅有當地小朋友,還有專門從外省甚至外國來的學生;當年葉問的師公梁贊回到家鄉古勞,給年輕人教授更加簡潔的偏身詠春拳,如今馮家輝也在鉆研,如何讓詠春拳法更加精煉,更容易讓年輕人接受。

古勞水鄉的桑基魚塘,仍保留著最自然的漁耕生活風貌

在古勞水鄉,諸多傳統文化被完整地傳承下來

水邊的榕樹下,老人們常聚在樹下敲鼓唱歌。音樂人小河就在這裏聽到一首當地人代代傳唱的童謠《幹氹仔》,被“你睇我,我睇你,全身泥巴笑哈哈”的歌詞打動,這是一方水土的天真。

行至水鄉深處,聲音逐漸隱去,恰好可以暫時告別“古味”,來到充滿“今趣”的水墨方塘藝術酒店休息。這座“美術館民宿”脫胎於一座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小學,釘在教學樓正廳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被保留下來,與大型藝術裝置、布滿攝影作品的墻面並存,讓這座建築本身看起來像一次當代藝術實驗。

水墨方塘藝術酒店(原仁和小學)原貌現貌對比

再次出發時,各種感官和情感又被調動起來。你可以細細觀看水鄉景致,為一只暫時停在水中的白鷺,或者未經修飾的野生荷花駐足;可以接受豐富的氣味的邀請,讓嗅覺體驗在花果、陳皮、茶葉的香氣中漸次打開;當然也可以大膽地嘗試跟船捕魚,或者去路邊特產店跟店主請教各種香料的學問,這種“活化”的在地體驗正是理想鄉村生活方式最珍貴的價值,人與人的相遇和互動為理解鄉村精神提供著最鮮活的語境。

在古勞水鄉,回歸最原本的人與人的交往方式

打開這一切水鄉場景的“鑰匙”,是鄉村生活中蘊藏的傳統文化。江門華僑城總經理宋磊曾在采訪中提到:“文化是需要生長的,因此要保護文化生長的土壤,而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就在鄉村,它將給城市化和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素養。”

江門華僑城在古勞水鄉整體規劃的初期階段,花了很長時間做文化調研,設立勞研習社並完成了300頁20萬字的古勞文化挖掘訪談錄,還聘請團隊收集散落在民間的“365趣”,並將這些民間傳統中最具文化傳播價值的部分開發成多種樣態的文旅產品服務。例如將傳統的水上交通開發為連通水域的遊船項目,讓遊人用最原汁原味的方式感受水中古勞;還有即將建成的面向“親子遊”的童夢村樂園,將民間“365趣”中孩童嬉戲的場景在此重現,鄉趣與童趣互相交織……宋磊說,作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江門華僑城正在摸索一個既保護傳統,又滿足現代都市人需求的平衡點,找到更好的打開鄉村生活的新形式。

在某種程度上,走進鄉村重建了自我對周遭世界的連結。在這個數據化和現代化驅動的當代社會,它讓我們從對自我的迷戀和對遙遠世界的關註中暫時抽離,將目光聚焦於周圍、去觸碰一草一木,用雙腳丈量田野村落,回歸最原本的人與人的交往方式,獲得最本真的精神慰藉。

當下,以江門華僑城古勞水鄉為樣本,更深入的、具有人文氣息的鄉野生活方式,正在使城市人“重逢”鄉村、重拾鄉村精神成為可能。

點擊圖片查看或下載

《生活在野:理想鄉村生活研究報告》

(部分圖片來自江門華僑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水墨方塘藝術酒店、鶴山詠春拳第5代傳承人馮家輝、鶴山市沙坪在水一方攝影工作室、歐陽勇、視覺中國、Unsplash)

策劃:三聯.CREATIVE

監制:沈藝超

微信編輯/設計排版:韓冰

作者:方陸

《生活在野:理想鄉村生活研究報告》

策劃:三聯. CREATIVE & 江門華僑城

出品人:李偉、宋磊

監制:沈藝超、王磊

總策劃:林翠羽、陳廣雄

項目統籌:韓冰、李鵬

商務統籌:孟蕾、龍星星

內容編輯:林翠羽、韓冰

作者:宋彥

視覺設計:祁曉茵

數據研究:吳悠

校對:李佳藝

內容審核:曾偉瓊、李成娟、羅綺雯

視覺支持:鐘文健

(實習生盧曼迪、王玨對本研究報告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