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家裏殺豬請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每逢國慶等假期,就有不少人選擇步入婚姻殿堂,單身人士則被安排進入各種相親局,“雲相親”早已成為眾多年輕人的選擇。

但在婚戀市場,“殺豬盤”等亂象屢禁不止,幾乎每個假期都在重復上演。世紀佳緣、珍愛網等作為提供相關服務的婚戀平臺,往往成了眾矢之的。

今年國慶前夕,江蘇消保委曝光了包括世紀佳緣、百合網、珍愛網等主要網絡婚戀交友平臺存在的信息審核不嚴、消費者退款遇阻等問題,再次引發人們對在線婚戀平臺管理模式及制度的質疑。

73%人士單身時長超一年,國慶再迎“相親潮”

據婚禮紀國慶結婚大數據顯示,2021國慶節超80萬對新人舉辦婚禮。同時,83%的90後有過被父母和親戚朋友催婚的經歷。

伴隨“結婚潮”而來的 “相親潮”,成為不少適齡青年的“苦惱”。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11萬家婚介相關企業,北京市有1.3萬余家婚介企業,在各省份中排名第一;山東省、江蘇省分別排名第二、第三位。

今年國慶假期期間,27歲的葉華(化名)就被安排了一場交友。她向記者講述,家裏人給介紹了一名適齡男青年,她加了對方微信後,簡單聊了幾句便打消了見面的念頭。

“微信聊都感覺沒什麼可聊的還見面幹啥,講兩句就明顯感覺到不是一個世界的人”,葉華表示,與對方聊天經常不在一個頻率,在她介紹了自己的情況以後,第二天,對方又再次問她已經告知的情況,這讓她感覺對方不是很在乎這次相親,像是為了應付介紹人而已。

從葉華的經歷來看,通過家裏人介紹的對象,一般從自身條件看還算門當戶對,不過性格、外貌方面就要看緣分了。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中國單身群體消費行為調查及單身經濟趨勢分析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國單身時長以年為單位的單身人士已高達 73%,其中有43.6%的單身人士單身時長為3年以上;7.1%的人無戀愛經驗。

從單身原因調查結果來看,主動性選擇享受單身生活/不著急戀愛為單身群體主要的單身原因,占比高達45.9%,其次,被動性單身原因如交際圈小和工作繁忙各占43.6%和39.3%。預計2021年,中國獨居人口將突破9200萬人。

當記者向葉華提出是否會選擇婚戀網站自主擇偶時,她表示,盡管自己的交際圈有限,但網絡的虛擬性依舊讓她不敢輕易靠近。

世紀佳緣、珍愛網等因信息審核不嚴被點名,平臺管理制度待完善

9月26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婚戀交友平臺服務狀況消費調查報告顯示,94.9%的消費者用過網絡婚戀交友平臺進行交友。使用過世紀佳緣、百合網、珍愛網的消費者比例較高,均達40%以上,其中百合網達50.7%。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12月7日,世紀佳緣與百合網合並,目前百合佳緣集團累計用戶已經超過3億,而珍愛網同作為老牌婚戀平臺,截至2018年2月,註冊會員達1.4億。龐大會員量背後是真假參半、退款難尋的諸多投訴。

記者在查詢黑貓投訴平臺發現,有關世紀佳緣的投訴高達3607條,完成率達73%;有關百合網的投訴高達1310條,完成率達72%;有關珍愛網的投訴高達1874條,完成率達83%。這些投訴基本聚焦幾類問題,即虛假宣傳僵屍賬號多、誘導消費退款難追、信息不實坑騙客戶、紅娘失聯維權無門等。

江蘇消保委本次調查涉及的世紀佳緣、百合網、珍愛網、網易花田、我主良緣五個平臺,信息審核不合格率達93.3%,婚戀平臺只顧推銷、無審核的行為,使消費者人身、情感和財產均暴露在巨大風險中,已嚴重侵犯消費者安全權。

涉及到門店引流的世紀佳緣、珍愛網、我主良緣在消費者註冊後進行的電話推銷、實體門店咨詢兩階段均會不斷營銷其平臺安全性、信息可實名認證、婚戀對象真實性,作為宣傳噱頭,引導消費者充值。

此外,部分網站對充值會員退費規則未完全明確,實體門店的所有會員協議中也都未明確規定解約條件及雙方應當承擔的違約金比例,消費者在購買時無法得知所簽訂合同的具體解約情況,會員協議存在披露不完善情況,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四川矩衡律師事務所郭小明律師(知名法律博主@談典看法)接受藍鯨TMT采訪時指出,婚戀平臺之所以存在亂象而屢禁不止,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平臺自律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時為了利益,難免想要打“擦邊球”;另一方面是監管力度不夠,未形成有效威懾和約束;第三是平臺及行政主管部門投訴舉報渠道不夠暢通,反饋機制乏力。

婚戀平臺存在的種種問題讓葉華望而卻步,她表示:“虛擬的網絡世界總覺得不太靠譜,就不如面對面說話”。不過,她身邊也有網戀修成正果的案例,她的一個朋友與妻子就是在某交友軟件認識的,認識到訂婚不過五六個月的時間。

不過,這種方式卻讓葉華難以接受,太快的節奏會讓她覺得缺乏真實感。

葉華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根據北京海澱區近期發布的涉婚戀交友詐騙案件通報顯示,利用互聯網結識進而交友詐騙行為凸顯,其中,以婚戀網站作為犯罪渠道的案件占比達44%。

婚戀平臺成交友詐騙原生地,涉案贓款物退賠率較低

據悉,目前我國婚戀網站的主要盈利模式有線上會員費、線下 “紅娘”服務費、婚戀相關的婚慶及攝影等廣告收入三類。

記者在多個婚戀網站註冊賬號後發現,高額的會員費是婚戀平臺存在的普遍問題,只有購買會員服務後才可能獲得進一步的交友信息。但信息的真假、會員是否存詐騙行為等,平臺卻無法保證。

根據海澱法院通報的涉婚戀交友詐騙案件情況,有些犯罪分子在剛認識不久,即以各種所謂的“合理”事由,提出涉及金錢內容的要求。從騙財事由上看,包括治病救人、資金周轉、幫助投資、請客辦事、感情糾紛、家庭瑣事等各種表面合理的虛假事由。

通報顯示,高額詐騙占比較高,而涉案贓款物的退賠率較低。在審理期間贓款未退賠的案件為27件,占比60%;贓款部分退賠的案件為3件,占比6.7%,贓款全部退賠的案件僅有15件,占比33.3%;且全部退賠的案件絕大部分詐騙數額為10萬元以下,詐騙數額上百萬元的案件無一全部退賠,被害人損失挽回率較低。

對此,郭小明表示,這類詐騙犯罪目前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組織團夥,對詐騙所得的隱瞞、轉移手段較為隱蔽,導致犯罪分子難以抓獲,或者即便抓獲了,犯罪所得也早已轉移,無法追回,犯罪分子個人也沒有賠償能力。

通過婚戀平臺網站找到另一半的張娜(化名)在接受藍鯨TMT采訪時,曾坦言自己在婚戀平臺遇到過騙子。“開始聊天時對方會很巧妙地問我日常生活工作,慢慢往股票理財上引,得知我有些股票是朋友在打理,就要拉我入某個群,說是可以做更掙錢的原油期貨之類的。”

後來,她和朋友聊天,得知網上認識的一個人也拉她做原油。這時,張娜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遇到了騙子,直接將騙子拉黑。

對於這類情況,郭小明建議消費者通過網絡婚戀交友時要註意甄別平臺,不輕易上傳個人隱私信息;未能核實平臺主體資質的,盡可能不要註冊填寫個人信息,不要充值大額費用。在交友過程中,註意保護好個人隱私,不要借錢給對方,也不要輕易線下見面,見面時要選擇安全的場所,或者有朋友陪同。

本文源自藍鯨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