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蘋果柚子撒了一地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采寫 | 南都周刊記者 盛倩玉

不久前,#廣西市民街頭狂撿水果#的新聞引發不少網友關註——降雨過後,南寧街頭菠蘿蜜、扁桃、芒果密密麻麻掉落一地,讓人產生了撿點兒回家的衝動。

微博話題#廣西市民街頭狂撿水果#

此後,不僅環衛工人工作量大增,“一天清走4、5車。”還有許多市民拿著塑料袋來“撿漏”,表示要“做小吃,芒果片那種。”專家也發出提醒:綠化水果因為噴灑了農藥所以不建議食用,而且吃了可能把你酸到“打擺子”。

但在不少廣西網友看來多少有些不屑:根本不用撿綠化水果啊,廣西水果本身就便宜好吃到停不下來。

廣西人的水果凡爾賽:

便宜到不想吃

廣西,是如何以一己之力帶動全國水果產業內卷的?

就在五六月份,廣東水果陸續上市頻上熱搜,而水果龍頭大省廣西,則半推半就表示“不服要戰”。畢竟廣西,一個讓人“合不攏嘴”的省份——生產了數以萬計的農村搞笑短視頻,還讓全國70%的水果種類在此安家落戶、瘋狂生長。

廣東水果頻被討論,廣西水果不服要戰,海南:那我走?

20世紀80年代,農民們受鼓勵,開始自由生產、銷售水果,廣西自然也不例外。只是在山東、廣東、河南、陜西一系列水果大省對比之下,廣西的水果產量確實算不上“最多”(當然也不算少了)。

所謂“是金子總要發光的”,近一二十年,廣西水果正式開啟了它的“狂飆之旅”——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廣西還以360萬噸的數字位居“全國水果產量第六”的位置,到了2018年,廣西已經以1790萬噸的巨量,登上當年的“全國水果總產量第一”的寶座。

2000-2019年廣西主要年份農作物產量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

2019年,廣西已經成為我國首個產量超2000萬噸的水果大省——而從360萬噸到2000萬噸的跨越,廣西只用了不到20年。

如今的廣西,儼然成為“北回歸線上最豐盛的果籃”,便宜、量大、新鮮。據說廣西人對於水果價格的底線是:水果除了榴蓮都不配10塊以上。如果高於10塊,那就再等等,下個星期10塊錢三斤。

於是每當出現水果價格或高或低的新聞,總能看見廣西網友開始組團“凡爾賽”:

“不至於吧。我們這李子五塊我都嫌貴。”

“黑美人西瓜十塊錢三個包熟包甜。楊梅兩三塊一斤。已經吃到不想吃了。”

“我家好多棵龍眼,沒人去收都爛在樹上了。”

“吃荔枝麼,我親戚家有山。”

微博中,網友發文介紹廣西水果價格之低,2.5元一斤的芒果,3元一斤的桃子,8元一斤的楊梅,引發了1.4萬的留言討論和7.4萬的點贊

曬出的價格也讓無數外地網友“有被酸到”,紛紛表示“眼淚怎麼從嘴角流了出來”“有廣西的朋友嗎,最好是家裏有水果檔的,我單純只是想和你交朋友,沒別的企圖。”

而這種10塊錢3斤水果的快樂,往往是“來到廣西的外地人”和“離開廣西的廣西人”感觸尤深——畢竟沒來過體會不到,常住這兒的習以為常。

落落是廣西來賓人,大學畢業後來到廣州工作,她告訴記者,其實以前身在廣西時,“根本沒有感覺到廣西水果有多便宜。”

究其原因,“畢竟以前也沒買過貴的水果,而且當地收入水平相對不高。”從價格上來說,在廣西,應季水果通常會尤其便宜,落落說,“我會在大量上市的時候去買”。

現在離開廣西,真正有了對比,才會覺得“還是廣西水果便宜”:10塊錢3個的大西瓜、10塊錢8斤的香蕉、10塊錢10斤的沙糖桔、30塊錢10斤芒果、葡萄園自摘一斤2.5元,園裏自摘草莓隨隨便便吃到飽……她感嘆,真像一些廣西網友說的,“小時候以為全國各地都一樣,長大了才知道我們這兒是便宜。”

好在如今物流運輸和水果保鮮水平不斷提升,落落說,她現在會專門從廣西買水果寄到廣州解饞,也不麻煩,“30塊錢10斤芒果現在就有,前兩天我剛叫朋友給我寄。”

“只吃應季”,品種多到離譜

廣西的水果當道,對此南寧人何虹羽也有同感,“一年四季都有水果的地方”,自己和朋友們平時則是“水果只選應季的吃”。

春天吃三月李、楊梅;夏天吃荔枝、龍眼、西瓜、桃子、芒果、黃皮果;秋冬有葡萄、香蕉、哈密瓜、柚子、各種各樣的柑橘……在廣西人眼裏,“日子不是按月過的,而是按水果的季節過的。”

何虹羽回憶,小時候,村子裏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搭配種上幾種水果,房前屋後,田間地頭,或是銷售,或是成熟後自家食用。而對於村裏長大的孩子,“荔枝、枇杷、龍眼、香蕉、芭蕉……水果一到成熟,我們就可以隨便吃,吃到過癮。”

如果自家種植的水果覺得還不夠味兒,孩子們還會成群結隊的去山裏找野果吃,“滿山遍野都是,這裏太適宜水果和植物生長了。”何虹羽說。

她記得,紅色的一顆顆是樹莓“三月泡”,像是可愛微縮版的草莓,但口感更加酸澀和輕盈;圓滾滾、紫撲撲的是桃金娘,土話喊做“稔子”,“一到暑假,孩子們都上山摘這個果兒,很甜的。或者拿來泡酒也行,酒味很香。”

臍橙。在廣西,平均每3個人就擁有1畝果地

當然還有野生的番石榴、拐棗兒,是廣西人的童年沒錯了,“只是現在山裏種滿了速生案,野果才少了一些。”

長大後,何虹羽來到南寧的城區裏上學、工作,野果少了、看不到了,但好在水果仍然是管吃管夠,“校門口的水果攤就已經夠多選擇了,周六周日還會約朋友一起去市場上買,新鮮、好吃。”

很多在北方沒見過的水果,在廣西都能以低廉的價格嘗到。作為北方人,李誌就很難忘記自己早年間去廣西出差,公路旁邊那些賣“香蕉”的小攤——攤子上的一堆“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的香蕉,根本不像超市裏那樣,一把把、一根根貼好了標簽,而是全都被整串兒被砍下來,豪放地掛在那裏,讓人感到“物質極大豐富”。

“五顏六色的香蕉”,受訪者供圖

看見他一幅“沒見過世面”的表情,水果攤兒老板還一通介紹:肥肥的、表面帶粉的這種是粉蕉,粉蕉還分好多品種,口感會有微妙的差別;手腕兒粗、巨大無比的是大蕉;金黃色、一口一個的是皇帝蕉;竟然還有一種通體紅褐的香蕉,看上去是辣的,吃起來當然也是甜的。

“原來香蕉這麼多品種,都賣得很便宜”,李誌覺得“有點兒意思”。

廣西能種的水果品種多到“離譜”,當然不只是“香蕉”——靈山荔枝、武鳴沃柑、容縣沙田柚、田東香芒、樂業獼猴桃、天峨珍珠李、富川臍橙……而水果的品種、數量如此之巨,離不開廣西的氣候和地形。

北回歸線一口氣穿過了廣西梧州、平南、桂平、上林、平果、德保、那坡等地,20-22℃的氣溫,每年超過1500毫米的降水,都使得廣西成為“水果天堂”。而山地、丘陵的存在,雖然發展平原農業較困難,但卻為廣西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果樹種植優勢,山間特有的垂直小氣候,適合多樣化的果園生產。

對於廣西人而言,水果只吃應季的自信,則源於品種的高度多樣化——廣西壯族自治區水果總站總農藝師梁俠此前便在采訪中介紹,“廣西水果量大面廣,有各類果樹品種資源近300種,占全國果樹種類七成。”

種“果”實力,

只要你想吃的都搞出來

現如今,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沿海還是內陸地區,市場上都少不了廣西水果的身影。這一點也讓身為廣西人的何虹羽頗為自豪,“現在電商很發達,買起來很方便,但是還是可以來我們廣西吃,去基地裏吃。”

廣西水果憑借數量、品種之巨供應全國,而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廣西人民的“種果實力”——只要是你想吃的,什麼都能給你搞出來。

比如原產於中美洲,後被引入亞洲的火龍果。

早些年間,國內火龍果種植較少,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以前,我國每年從越南進口的火龍果的數量達到20多萬噸,價格自然也不便宜。

既然“國人愛吃”,我們能不能自己種?受消費市場拉動,廣西的大波果農們很快便開始瞄準火龍果產業。

林漢文屬於南寧最早開始嘗試火龍果種植的那一批人,她就曾向記者回憶自己在廣西“從無到有”搞火龍果的經歷:從朋友那裏聽說臺灣有人會種,她便立即著手引進種苗和技術。彼時,臺灣火龍果主要還采用“搭棚種植”“爬墻種植”的方式,林漢文在嘗試後發現這些方式“不適合廣西”,因為廣西的地形更復雜。

為了解決這問題,她開始帶著團隊摸索,最後發明出一種“單柱種法”——立起一根水泥柱,在柱的周圍栽種3-4株火龍果,讓火龍果順著水泥柱向上爬。這一方法靈活性強,高低不平的山坡也可采用,非常適宜廣西大規模種植。

圖自:人民視覺

隨後,林漢文及其團隊又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排式種植法”,進一步提升了火龍果畝產。這些創造性的種植發明,如今已被我國火龍果種植者廣泛采用。

而據媒體報道,2011年,廣西火龍果還只是“其他水果”列之一,並不單獨計算產量;到了2016年,火龍果已經完全跳出“其他水果”,單獨計算產量達13.8萬噸;截至2020年底,光是南寧火龍果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7.54萬畝,產量達到31.45萬噸。

不僅是火龍果,現在被各種奶茶店大量使用的百香果,主產地也是在廣西。

甚至還有奇奇怪怪的紅香蕉、八月炸……一年四季,想吃什麼,廣西都能給安排上。

現如今,對廣西水果而言,在“量”大的同時,更要滿足“質”的提升,針對性的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購買需求——你負責貌美多汁,我負責掏錢買買買呀。對於大家來說,吃新鮮水果不比喝各種加工的果汁果茶,來得更健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