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掉包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試著把話說得更好聽

有個國王在夜裏做夢,夢見他的頭發全部掉光了,醒來後心急如焚,連忙請來一位解夢大師,問問這個夢境的意思。

這名解夢大師聲名遠播,無人不曉,據說非常靈驗。大師聽了國王的夢境後,嘆了口氣說:“國王陛下,這個夢說明了您的親人將會遭到不測,如同頭發掉落一般,實在是不幸啊!”國王聽了勃然大怒,拍著桌子說:“來人啊!把這個胡說八道的家夥給我拖出去斬了!”話雖如此,國王還是感到不放心,立刻又召來了另一位解夢專家,請他說明這個夢境的意義。

聽了國王的敘述之後,解夢專家展開了笑容,向國王深深一鞠躬說:“恭喜國王,賀喜國王,這個夢顯示您將會活得比您所有的親人還久。”

國王聽了,總算放下了心裏那塊大石頭,趕緊命侍衛帶領解夢專家到庫房領取賞金。

途中,侍衛大惑不解地問:“在我聽來,你們兩個解夢大師的解釋並沒有什麼不同啊!為什麼國王卻一會兒生氣,一會兒又如此高興呢?”

解夢專家氣定神閑地笑著說:“同樣的意思,他說的是國王不喜歡的那部分,而我說的則是國王想聽到的話。”

學做人:表達的意思相同,但是只要表達的方式不同,結果也就大不相同。

忠言逆耳,古有明鑒,世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那麼又何必硬要朝他人的痛處硬踩下去呢?

掌握說話的藝術,不代表你只能說好聽的話,而是要學習如何把話說得更好聽一點,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只要誠實無害,何樂而不為呢?

以退為進能化解尷尬

沈從文26歲那年,被聘請到某一學校任教。

這位只念過小學的大文豪,作品充滿飄逸的靈氣,加上天生的創作才情,作品一發表總會震動文壇,當時他在上海已經小有名氣。

但是,名氣與膽量不一定成正比。在他第一次走上講臺時,教室內除了該班學生,還擠滿了許多慕名而來的旁聽生。

教室裏安靜無聲,每個人都期待大作家的第一句話。

沒想到沈從文卻完全默不作聲,靜靜地站在講臺上足有十分鐘。

終於,在他吐了口氣之後,宣布正式開始上課。

不過,原本整整的一堂課,沈從文上了十分鐘就結束了,當然下課鐘聲也還沒響起。

這時,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實在很多,所以我有點害怕。”

當句點劃下的那一刻,教室內響起掌聲與笑聲,因為他的誠懇和憨直,惹得學生更加的喜愛與憐惜。

胡適知道這件事後,對於沈從文的坦言與率直,更是贊譽有加,他相信沈從文一定能勝任這份工作。

學做人:面對尷尬,有人喜歡以自嘲解脫,有人則會以謙卑退守,這些方法皆可行,但是千萬不要無止境地退縮下去。

故事中,沈從文誠實地把自己的窘態說出來,反而更能讓人感受這個文人的率真。當他放下師長的面子,退一步與學生溝通的同時,其實他是進一步縮短彼此的溝通的距離,讓同學感受到他的真誠與親和力。

延伸到生活中,當對手以激將法,要讓你惱羞成怒時,我們千萬別上當。只有先退一步,看清對手設下的陷阱,我們才能安全地繼續前進。

懂得寬容,就能輕松溝通

1946年5月,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一級戰犯時,有十位參與國的法官們在還未開始前,就因法庭座次的排列問題,展開了一場爭論。

中國的法官一直以來都是排在庭長左邊的第二位,但是,這次卻因為國力減弱,受到列強打壓、排擠,被要求更改座位。

在這種不合理情況下,代表出席的中國法官梅汝敖,便與列強的法官們展開了一場舌戰。

梅法官說:“座位的排次,理應按日本投降時,各國簽字的排列順序來安排,才是最正確的原則。當然,各位若不贊成這個方法,我提議,不如找個體重測量器來,以個人體重的大小排定順序,以最重者居中,而體重較輕的人坐旁邊。”

當這個提議一說出來,各國法官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時,庭長笑著說:“你的建議很好,不過,這個方法似乎只適用於拳擊比賽吧!”

梅法官接著說:“如果你們不以受降國的簽字順序排列,那就以體重來區分吧!這樣一來,即使我被安排在最角落的位置也心甘情願,也才不會被國人所責難。如果有人對我坐的位置有意見,那他們可以再派一位比我肥胖的人來交換。”

這些回答,令在場人士大笑不已。

以輕松的回答解決爭議,梅法官在國際法庭上據理力爭,不僅坐定了自己的位置,也為國家、民族爭取到應有的尊嚴。

學做人:在雙方進行溝通時,許多人總是一味以面紅耳赤的方式據理力爭,然而,這不僅無法解決事情,反而常常把問題越鬧越大,到最後反而成了非理性的論辯或謾罵。其實不妨把話轉個彎,立場便能如梅汝敖法官一樣輕松地堅持。

我們不要過分堅持己見,因為每個人站立的角度不同,加上生活、成長背景的差異,一定會有不同的觀念。

我們不妨學會先傾聽,慢慢找出對方的缺漏,再依著他們的性情,給予不同角度的解析與理性的說服。

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項生活藝術,以寬闊的心胸,多元地運用各種修辭,不論是隱喻或形容,都是妝點人生的最好裝飾。

語言的力量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個衣衫襤褸雙目失明的老人,忍受著刺骨的寒風,可憐巴巴地跪在一條繁華的街道上行乞。他臟兮兮的脖頸上掛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自幼失明”。

一天,一位詩人走近老人身旁,他便伸手向詩人乞討。詩人摸了摸幹癟的口袋,無奈地說:“我也很窮,但我可以給你點別的東西。”說完,他從兜裏掏出筆,在木牌上寫了幾個字,返身告別了老人。

從那以後,老人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可他對此卻大惑不解。不久,詩人與老人邂逅。老人問詩人:“你那天在我的木牌上寫了些什麼呀”詩人笑了笑,捧著老人脖頸上的木牌念道:“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見到它。”詩人一擡頭,看見老人的眼眶裏包含著晶瑩的淚花。

學做人:這就是語言的力量。聰明的人用甜美的語言讓事實增值,愚蠢的人用糟糕的語言讓事實貶值,大多數的人呢——只用語言簡單地說出了事實。與人相處時,道理亦然。詩人送給乞丐的禮物,把乞丐的處境生動地用一句話描繪出來,讓路過的每一個人都因為感同身受,而對乞丐生出更多的同情,而在同情之余加以施舍。

“自幼失明”是陳述事實,但是感覺上隔得很遠,因為那是別人的事;而“春天就要來了,可是我卻不能見到它”,卻讓每一個感受過春天美好的人,從心中體會看不見春天的痛苦與遺憾。

不直接點破,加上適度的渲染,就能成功地營造感染別人的氣氛,所謂“想像裏蘊藏著感覺,而判斷裏又蘊藏著想像”,應該就是說好話的最高境界吧!

多讀幾本好書,把別人話語詞句中的精華,悄悄地占為己有,那麼總有一天,我們一定能做到像羅馬詩人賀拉斯所說:“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戶曉的字便會取得新義,表達就能盡善盡美。”

含糊其辭也是一種說話藝術

有一次,王安石在家中設宴,王元澤也跟著家人出來向客人問好,有一個客人欺負他年幼,故意把一頭獐和一頭鹿放一個籠子裏,問王元澤哪一頭是獐,哪一頭是鹿。

王元澤不多想就回答說:“獐旁邊的那頭是鹿,鹿旁邊的那頭是獐。”

旁觀眾人不禁喝彩,稱贊他答得妙,而那名客人聽了這個不是答案的答案,反而說不出話來。

正確的答案當然是明白地說出獐和鹿外表的不同,但是年幼的王元澤可能根本就不知何謂獐,何謂鹿,這名客人刁難的成分相當明顯。

結果,王元澤含糊其辭的運用了邏輯上“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推理方法,不確切地指明哪頭是獐、哪頭是鹿,反而說獐的旁邊是鹿,鹿的旁邊是獐;也就是說眼前兩只動物,不是獐就是鹿,反之亦然。

學做人:邏輯的道理再簡單不過,但妙就妙在這個“含糊其辭”的答案上,怎麼說都對,又不得罪人,著實妙答。王元澤小小年紀,就能如此機智過人,不得不令眾人嘖嘖稱奇。

我們不可能期望擁有一個毫無問題、極其順遂的人生,然而,只要有問題,就會有答案,卻沒有正確的答案,只要你能自圓其說,就是好答案。

所以,我們不妨學學運用王元澤的機智,在左右為難的時候,幹脆含糊其辭,以求左右逢源之效。

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有人解釋說:“我們的方向不變,只是改走一條適合自己

的路。”

善用說話的藝術,我們解決問題的目標不變,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最好的答案,既能維持周遭的互動氣氛良好,又能成功達到自己的目的,豈不是兩全其美?

偷天換日,大事變沒事

唐朝時,有一個叫做王童之的人圖謀叛亂,與散居各地的徒眾,相約在某一天的清晨四更集結暴動。

不料,這個消息被一向足智多謀的節度使段秀實知道了。段秀實成竹在胸,認為這般烏合之眾並不難應付,所以根本不動聲色,除了暗中加強防備之外,決定給他們來點不一樣的“教訓”!

就在匪徒舉事的前一天傍晚,段秀實就胡亂地編了一些理由,把夜裏負責打更的差役找來痛罵一頓,說他們打更不夠盡責,開小差,亂打一通,壞了他的大事,害得他的老婆睡不著覺等等,所以處罰他們在當天晚上,在每次打更之前,得先到衙門來向他報告。

打更差役們,莫名其妙地挨了一頓罵之後,人人心不甘情不願地照著段秀實的指示,在每更之前,都乖乖地先到衙門之前聽訓。

有趣的事真的發生了,由於加上這道“聽訓”的手續,打更的時間無形中被拖延了。因此,當天到了打“四更”的時分,天色已經大亮,叛亂徒眾們原本打算趁夜色,出其不意發動攻擊,硬生生地被段秀實的戰術性拖延給模糊掉了。

匪徒們在一陣莫名其妙之後,發現被擺了一道,只好各自鳥獸散去!而段秀實就在談笑用兵之間,解除了一次危機。

段秀實高明的地方,在於情報掌握正確,而後又巧妙地運用打更操之在我的優勢,將匪徒玩弄在股掌之中。

匪徒想出其不意,結果,段秀實更加令他們料想不到;匪徒輸了情報,“時間點”又掌握在他人手裏,沒有不輸的道理。

學做人:“偷天換日”是一個異想天開的形容詞,可是段秀實卻在談笑之間,如此輕松地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了一次兵戎之災,將大事變沒事。可見,抓得住事物的本質,加以靈活運用,真是妙用無窮呢!

“時間”可以掉包,談理論事同樣也可以。因為每一件事理,都有它不同的角度與層次,如果沒有站在等同的談論基礎或標準之上,就如同“雞同鴨講”一樣,即使是所謂“就事論事”,也難免會流於各說各話,不可能產生“真理愈辯愈明”的效果。這就是為何我們常會被一些聽起來似乎言之成理的狡辯之詞,氣得七竅生煙的原因了。

所以說,如果想要強詞奪理,逞口舌之快,這些模糊焦點、移花接木、靈活轉換的伎倆,有時應該還蠻管用的才對。何況,若要練就舌燦蓮花、以理服人的功夫,對於事理的節理、層次,恐怕更要有良好的掌握,如此或許才能在深入淺出、左右開弓之間遊刃有余。

好話夠力道,無道變上道

春秋時期,陳侯下令修建淩陽臺,不過,工程還沒結束,因為進度及品質等問題,一再不合陳侯的意思,相關官員已經被處死了好幾個人,而且還有三位監工官吏被關進了監牢。

群臣雖然對陳侯的任性與暴戾很不以為然,卻都噤若寒蟬,沒有人敢冒著生命危險提出異議。

這時候,孔子剛好來到陳國,在晉見陳侯之後,受邀一起登上淩陽臺參觀一番。

孔子知道陳侯好大喜功、恣意殺人的行徑後,便翹起大拇指,以反諷的口吻對著陳侯說:“這座高臺真是了不起啊!簡直是集雄偉、美觀於一體,這和大王的賢德、功業,實在是相得益彰,真是令人敬佩!”

這番話,聽得陳侯心花怒放,一陣飄飄然。接著,孔子又意有所指地說:“自古以來,要修建一座像這樣宏偉的建築,我看,不殺幾個人,恐怕不容易完成。”

陳侯聽了之後,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尷尬得很,等送走孔子後,便立刻派人悄悄地將被關在監牢裏的官員給釋放了。

學做人:人大抵都是需要掌聲的,尤其是對好大喜功、特重面子的人而言,更是如此。孔子抓住了陳侯想成就大功德的意圖,口含蜜劍,刺向陳侯要“成德”,卻又敗德殺人的念頭,讓陳侯心中不相稱的德性破功,暫時終止了他繼續殺人的舉動。可見,好話夠力道,像陳侯這種暴虐無道的君王也會有變上道的時候。

不過,人心如水流,在時空的軌道中流轉,觀念與情緒的生成與演變,又受種種力量宰制,不易厘清。因此,想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與想法相當困難,何況,瞬間要改變一個人的念頭,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所以說,如何在適當的時機,說上一句力道夠又中聽的話,讓人能夠真正在意,或者是有所受用,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因此,與其嘮嘮叨叨、廢話連篇,還不如多花一些時間,培養說話的功力與藝術。

會“聽話”的人容易成功

美國的汽車推銷大王喬治·吉拉德在他的推銷生涯中,總共賣出了一萬多輛汽車,其中更包含了一年之內賣出1425輛的紀錄。雖然他的銷售成績十分輝煌,但這也是經過多次失敗才得到的成績。

有一天,一位很有名氣的富豪特別來向他買車,吉拉德非常賣力地為富豪解說車子的各種性能,原以為富豪會覺得很滿意,但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富豪最後竟改變了心意,不向他買了!

這讓一向以自己的推銷能力自豪的吉拉德非常疑惑,很想知道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吉拉德思考了一整天,還是不明白自己的失誤在哪裏,於是到了半夜十二點時,終於忍不住打電話去詢問富豪,到底為什麼不買他的車?

富豪拿起電話,一聽是吉拉德,便很不耐煩地說:“你知不知道現在已經十二點了?”

吉拉德說:“很抱歉,先生。我知道現在打電話很不禮貌,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您不跟我買車的理由!能不能請您告訴我,究竟我讓您不滿意的地方在哪裏?”

富豪沈默了一會兒,開口說道:“既然你想知道,那麼我就告訴你吧!你的銷售能力真的很強,但是,我不喜歡你今天下午的態度。我本來已經決定買了,可是在簽約前,我跟你提到我兒子的事情時,你卻表現出一副蠻不在乎的態度,而且你一邊準備收我的錢,一邊聽辦公室門外另一位推銷員在講笑話,這讓我覺得很不受尊重。我就是因為你的態度,才打消了買車的念頭。”

學做人:不懂得“聽話”重要性的人,無疑常是人際交往中的失敗者。

從事銷售相關工作的人都知道,惟有滿足顧客的要求,才能成功地達成銷售商品的目的。但是,如何才能知道顧客的需求呢?這就得靠專註地傾聽,才能達到讓顧客滿意的效果。

“聽話”,是每個人都必須認真學習的一門功課。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聽話,可以讓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而在銷售商品時學習聽話,才能讓你贏得顧客的信賴。

多言無異

有人問墨子:“多說話有沒有益處?”

墨子回答他:“青蛙、蛤蟆日夜不停地叫,叫得口幹舌燥也沒人註意到它的存在,甚至還會引起人的厭煩,可是公雞每天按時啼叫,一啼天下就知道是天亮了。可見話說多了並沒有好處,只要說的是時候就行了。”

學做人:話說多了不僅沒有好處,甚至還有許多壞處。平時和朋友聊天,你若是滔滔不絕地講個沒完,就會給人“沒修養”的感覺;況且話說得多了,出言又不夠慎重,難免會在無意間得罪了別人。就是所謂的“言多必失”、“禍從口出”了,意在提醒大家話多的害處。

有些人為了要表現自己很有知識,動不動就說大話,自吹自擂,結果說破了嘴皮子也沒人理會,不但如此,常常還會招人嫌厭。

相反地,有些人平常不大開口,可是一說起話來頭頭是道,條理分明,讓人打心底佩服他的見地,這樣的人才應該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學者和愚者的區別

一個人問阿凡提:“學者和愚者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阿凡提回答說:“學者好比結滿果子的樹枝,總是低低地俯著身子,眼睛瞅著地,心裏很踏實;愚者好比不結果實的樹枝,眼睛望著天,幹幹癟癟,腹中空虛,略微吹來一點風,就左右搖晃,來回擺動。”

學做人:內在的東西比表面的東西具有雙倍的重要性。有的人完全是門面貨,好像一座因修建資金不夠只修完門面的房子,入口處像宮殿一般輝煌,裏間的屋子卻像草棚一樣簡陋。你在他們的房子裏找不到休息的地方,盡管他們自己總是在休息,因為他們一旦和你把該說的客套話說完之後,就無所事事了。他們最初的應酬話,活潑生動得像西西裏的駿馬,接下來他們會變得像修道院一樣安靜了。

正如培根說,若想口中的話語源源不斷,舌根後就應該有智慧的清泉汩汩註入。

用對方所能接受的、所熟悉的語言

孔子在路邊休息。駕車的馬匹松了韁繩,跑去吃了別人的莊稼。那戶種田的人就把孔子的馬給牽走了。子貢經孔子允許,前去索要馬匹,子貢像搞外交似的,運用辭令,說得文縐縐的。那個種田人根本聽不進去,也不肯把馬還給子貢。子貢只好回來向孔子復命。

這時,孔子一行人中有一個剛剛拜孔子為師的村野之人,他請求孔子允許他前去索要馬匹。他走過去對那種田人不客氣地說:“你也不是把地種到了東海上邊,我也不是在東海裏走路,活人總是要碰面的嘛我的馬怎麼能避免不吃你的禾苗呢”那個種田人聽了這話挺高興,回答說:“說話要是都像你這麼說就好了,多有說服力呀哪能像剛才來的那個人那樣呢,說了半天也沒說明白。”說著,就解開拴馬的韁繩,把馬交給了來人。

學做人:要想與人交流,必須了解對方,運用對方所能接受的、所熟悉的語言和所喜聞樂見的形式,才能使對方欣然接受你的意見或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