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長輩生病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原標題:聽力下降?越忽視越嚴重!家有老人聽不見怎麼辦?正確做法和“避坑”提示都在這了!

聽不見或者聽不清,有多少老人在為這些問題而煩惱?有多少老人,因為擔心麻煩別人而默默承受這些困擾,變得越來越沈默而孤獨。預防和減緩老年聽力損失,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愛家中老人的聽力,我們又該怎麼做?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主任劉博教授,日前做客健康大家談直播間,針對老年人常見的聽力問題為我們答疑解惑。

人老了就一定聽不見?

問:都是同齡老人,為啥有的聽不到?

劉博:老年聽力損失,是指60歲以上老年人(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老年人群年齡的界定:發達國家推薦以65歲為界限,發展中國家推薦以60歲為界限)因年齡增長、耳科疾病、遺傳因素、噪聲損傷、耳毒性藥物以及代謝性疾病和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導致的聽覺功能下降的總稱。而老年性聾是特指隨著生理年齡增加而引起的聽力下降。所以,老年聽力損失的概念比較大,涵蓋了老年性聾。

雖然聽力損失是一種老年人身體功能逐漸衰退的常見表現,但並不意味所有的老人都一定聽力不好,這裏存在程度的差異。老年人的聽力損失,不僅與年齡相關,還有其他綜合且復雜的原因。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可能會因為一些慢性疾病而引發聽力損失;也有可能是在幼年或者中青年時候,出現各種耳科疾病引起聽力下降,如中耳炎等。因此,當年齡再疊加疾病因素時,老年人出現聽力下降的程度,就會比同齡老年人更顯嚴重。

考慮到遺傳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聽力下降的人,或者在個人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一些與遺傳有關的聽力損失,此時如果再疊加上年齡增長、慢性疾病、噪聲損傷等因素,這樣的聽力損失一定會比同齡人更明顯。

聽不見可不是個好兆頭!

問:聽不清?聽不見?要當心了!

劉博:同樣是老年聽力損失,可能因為病因不同而出現不同性質的聽力損失。比如,與增齡有關的聽力損失,可能是以高頻下降為主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中低頻聽力還好;中耳炎引起的可能是全頻率都有下降的傳導性聽力損失。一些慢性疾病、藥物性聾、噪聲性聾也會首先影響高頻聽力。無論是哪一種性質的聽力損失,臨床表現都是相似的,首先就是聽不見或者聽不清。

很多老年人因為長期聽不見、聽不清影響到聽覺言語交流能力,慢慢也就不太願意和別人說話,似乎反應有點慢,還會表現出抑郁、緊張、孤獨、焦慮、自我否定等社會隔離現象和情緒心理等問題。值得警惕的是,如果當別人發出示警信息,例如“老張,前面有個小坎兒,有點危險,別邁過去”的時候,老年人也會因為聽不到而影響安全。

問:老年聽力損失可以逆轉嗎?

劉博:與年齡增加相關的聽力損失不能逆轉,只能用一些康復方案去改善聽力,比如助聽器。但是有些耳病,如突發性聾等,即使是老年人罹患突發性聾也要積極治療,保護聽力健康。這裏要提醒一下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比如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老年人,都要註意預防聽力損失。研究發現,糖尿病對老年人的聽力有不小影響。

問:十聾九癡是真的嗎?

劉博:國內外的研究都已經聚焦到老年聽力下降和老年認知障礙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無論對於輕度還是重度聽力損失的老年人來說,認知障礙的發生率、下降程度等,都比聽力正常的老年人高。所以老年聽力損失不只是聽不到的問題,還對大腦的神經活動有影響。

問:老年人聽力時好時壞為哪般?

劉博:出現聽力時好時壞的現象是復雜的。有的疾病會引起聽力的波動,最常見的就是梅尼埃病。它主要有四個臨床表現,分別是眩暈、波動性聽力下降、耳鳴、耳悶等。其次,耳朵裏有時會因為堵了東西導致聽力不好,掏掏耳朵可能就緩解了。還有,感冒引起的聽不見也會有時好時壞的情況。

整體來說,老年人如果有聽力時好時壞的情況,應該去醫院檢查。

問:自我檢測聽力的小技巧

劉博:如何盡早識別自己有沒有聽力問題呢?教大家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手指放在耳邊搓一搓,有沒有聽力不好?另外,也可以通過耳語、機械表等生活中可以發聲的東西等,有目的地去測試老年人對聲音的反應。如果家屬用言語聲測試,要註意遮擋講話的口型,避免通過唇語得到提示,影響判斷。

在這裏提醒一下老年朋友,當參加老同學、老朋友聚會時,如果聽不清別人說話,但別人可以談笑風生聽得挺好時,就要去醫院做聽力檢查了。

改善聽力 破除這些誤區

問:長期耳鳴是聽力下降的前兆嗎?

劉博:耳鳴和聽力下降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有些年輕人也會因為加班、熬夜等出現一過性的耳鳴,這並不一定代表他有聽力下降。也有聽力損失的患者並沒有耳鳴的癥狀。

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特別是對於有慢性病,有家族性聽力損失的老年人,出現耳鳴時,一定要去醫院做聽力檢查。

如果聽力檢查沒有問題,我們可以針對耳鳴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耳鳴的成因太多了。此外,老年人應該有聽力篩查的概念,如果發現聽不清,或者言語交流困難時,去醫院做聽力檢查也是聽力疾病早發現的方法。

問:聽力損失,預防勝於治療!

劉博:對於老年人出現聽力損失,針對不同原因臨床上的幹預方案很多。當然,預防遠勝於治療,聽力健康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在自我管理過程中,生活習慣要放在首位的。比如老年人戴耳機更要掌握“66原則”,就是音量不要超過60分貝,時長不要超過60分鐘。還有就是不要在嘈雜環境中聽耳機、不要經常熬夜並且要註意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等。

對於一些急性耳聾耳鳴患者來說,或者伴有眩暈癥狀的老年人來說,一定要積極幹預,可進行藥物治療。當然,當老年人聽力損失達到一定程度並且不能恢復時,就要選配助聽器或者做人工耳蝸,而不是等著聽力變得越來越差。

問:助聽器必要時才戴上,可以嗎?

劉博:很多老年朋友會覺得一旦戴上助聽器,就離不開了,所以常在必要時候才願意佩戴。有的老年人甚至覺得佩戴助聽器,就是聽力不好的特征,甚至會被貼上殘疾人的標簽,因此從心理上不願意佩戴。實際上,使用助聽器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突然戴上助聽器,使用起來可能沒那麼順手。而且,助聽器也需要保養,如果經常不使用,一旦突然佩戴,助聽器可能也會“鬧點小脾氣”而顯得不那麼好使。

問:耳道裏長耵聹怎麼辦?

劉博:耳道裏有耵聹腺是會分泌耵聹的,就像汗腺會分泌汗液一樣,這是一個正常的生理情況。一般來說,隨著我們說話、咀嚼等,小耵聹片會自己脫落。但是,如果耵聹長得很硬很大,堵住耳道了就要去醫院取出來。自己操作很容易傷害耳道或者鼓膜。

問:長期掏耳朵會影響聽力嗎?

劉博:耳科醫生不建議掏耳朵。因為耳朵有自潔功能,不需要自己掏就能夠保持耳道清潔。

當然,也有人會問,耳朵經常癢癢、每次洗完澡也管不住手,就喜歡掏耳朵,怎麼辦?需要強調,掏耳朵肯定不是好習慣,從一個耳科醫生的角度來講,不建議掏耳朵。

如果耳朵癢癢還經常流水,說明耳朵生病了。這時候去醫院找醫生治療就好,不要自己掏。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大人掏耳朵,被旁邊的小孩子模仿這種動作,也是有風險的。

治療聽力損失,你做對了嗎?

問:藥物性聽力損失的老人,要堅持用藥嗎?

劉博:藥物性聽力損失是指使用某些藥物治病或人體接觸某些化學制劑所引起的耳聾。這裏的藥並不是指老年人長期使用的治療慢性疾病的常規用藥,如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的藥。對聽力有損傷的藥物,稱之為耳毒性藥物,最常見的是氨基糖甙類抗生素,這些藥的使用是要慎重的。當然,因為擔心耳聾而不用藥的想法也是錯誤的。

問:網上購買的助聽器可以相信嗎?

劉博:現在,國內外都有了OTC(非處方)助聽器,不用專業聽力師去驗配,可以根據聽力圖、驗配小程序等自主購買,這可能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但是就現階段而言,技術上的調試和操作,對於大多數老年人來說可能有難度。而且,如果老年人在沒有經過醫生診斷和聽力評估的前提下,盲目購買助聽器也不合適。對於同一款助聽器,隔壁張伯伯覺得好使,自家老人不一定就好用。所以,購買助聽器,科學驗配很重要。如果確實要自行購買,最好提前做好疾病診斷和聽覺評估等,在專業指導下去購買。

問:避免年老了聽不清,記得這樣做!

劉博:首先,保護聽力,應該從小做起,做好新生兒聽力篩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發生與進展,以一個非常健康的身體狀態進入老年。其次,老年朋友如果有聽不清,同時還伴有耳鳴和眩暈等癥狀要及時就醫,進行必要的檢查和積極治療。再次,不要覺得耳朵聽不見是伴隨衰老出現的正常現象,聽之任之的態度不可取。更不能否定自己,不與別人溝通和交流。

問:家有老年人聽不清,我們應該怎麼做?

劉博:面對聽力不太好的長輩,或者和有聽力損失的老年人交流時,不建議大家一味地提高音量,用特別大的聲音去講話或者“吼”。而是要主動將語速放慢,說話吐字要字正腔圓,還可以配合表情和肢體動作等,這樣做,老人會比較容易“聽清楚”。

當然,我們還要多給老人一些陪伴,經常聊聊天增進感情,預防他們認知能力下降。一旦老人自我意識到聽力下降,家人可以盡快協助老人選配助聽器。

老年人一定要意識到,聽力損失是影響健康的一個重要方面。希望我們的老年朋友,都能擁有好的身體,好的聽力,安享健康晚年。

來源: 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