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原版出門旅行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2021年已悄然離去,而我們在2022年也快度過一周了。歡迎來到新的一年!

時間是日歷和鐘表上的一串數字,而在時間的流逝中,能讓時間慢下來的方式並不多——何況慢下來的也只是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回顧過去一年讀的書,展望新的一年將要讀的書,對時間的感知或許會顯得充實許多。書籍這一物質和閱讀這一動作,讓空洞的時間具有形體與質量。

與往年的此時此刻一樣,我們向愛書的你推送一篇盤點文章,分享“值得期待的新書”。

當然,這份書單的選擇僅從選題、原著作者等角度考慮,並不代表最終出書質量。大部分新書尚未確立書封,以“暫無書封”替代,部分譯著則使用了原版封面。

希望書友們能從這份書單裏找到感興趣的書目,增加到自己的收藏中,在新的一年開啟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本書單包括文學、人文社科、歷史和藝術生活等類別。童書書單為單獨推送。對童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註“新京報小童書”來了解值得期待的童書。)

— 1 —

文學

本書是中國當代“第三代詩人”中的重要詩人王寅的詩歌新作與精選集,收錄了他近年百首創作。在詩歌文本之外,該書也加入了影像詩、舞蹈、攝影作品等多媒體元素,在編排上是一本多元的“立體詩集”。

《白發阿娥及其他》是西西一部短篇小說集,書中分為兩卷。“白發阿娥”卷收入1980到2000年、橫跨二十年的八個短篇,溫柔呈現城市老人的生活方式。“其他”卷收入西西晚年所寫的風格多樣、帶有先鋒氣質的短篇、短章,是西西晚年仍堅持文學探索的精神閃光。

時間速朽,命運輕微,唯骨中詩篇浩如江河。《陳年喜的詩》收錄了作者2018年以來的百余首新作,寫父母、朋友、妻子、童年,俗世人情、人間煙火;也寫塞外、江南、歷史、傳說,山河地理,憑吊懷古。

“李白”,1975年12月生,筆名李一白。過氣作家,不婚主義者,青少年懷舊浪漫男(直至中年)。十歲時其母與人私奔,不知所終。談過十幾場戀愛,寫過兩三本書。父親李忠誠,農機廠副廠長,救火英模,未來的阿茲海默癥患者。本書記載了這對父子自1985至2019年之間的人生悲歡。

1944年,27歲的魯爾福去墨西哥首都旅行。不久之前,他剛剛正式向克拉拉求婚。《致克拉拉的信》(1944—1950)共收錄84封書信(及照片、珍貴手寫稿等),是了解魯爾福及其作品不可或缺的文獻資料。

《偷水果的姑娘》是2019年諾獎得主彼得·漢德克最新長篇小說,被作者稱為“最後的史詩”。

帕慕克在瘟疫、懸疑、謀殺、20世紀初期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氛圍中創造出了一個愛情故事。帕慕克在愛情敘事方面的細膩程度,值得期待。

阿爾瓦羅·穆蒂斯是向馬爾克斯推薦胡安·魯爾福的人,文學眼光毋庸置疑。小說是第一次出版,也很值得期待。

馬沙多·德·阿西斯(1839-1908),巴西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大評論家哈羅德·布魯姆將他列入了“100位文學天才”榜單。《幻滅三部曲》由先後出版的三部小說構成:《布拉斯·庫巴斯死後的回憶》(1881)《金卡斯·博爾巴》(1891)《堂卡斯穆羅》(1899)。是作者的最高成就,被稱為巴西文學的“不朽三部曲”。

埃德蒙·雅貝斯(1912—1991),法國當代詩人、作家、哲學和宗教思想家。本書是一位異鄉人的肖像,作者就流亡與荒漠、話語與沈默的主題進行思索和闡述。

本書是自白派詩歌創始人羅伯特·洛威爾獻給愛人卡洛琳的一部十四行詩集,普利策詩歌獎獲獎作品。這是一部具有自傳性色彩的愛情詩集,講述“一個男人,兩個女人”——洛威爾與前妻哈德威克、現任卡洛琳“小說橋段”一般的感情故事。

塞巴爾德在本書中更加純熟地模糊了傳記、散文與遊記的邊界。他一邊行走一邊從人物回憶中尋求慰藉與靈感,關註他們怪異但優美的細節與軼事,繪出了藝術家們精致而古怪的肖像。同時,塞巴爾德也在旅途中摻入自己的深刻思考,企圖在痛苦、混亂和荒謬的現實中尋找意義和永恒。

本書是約瑟夫·弗蘭克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傳記的第五卷,聚焦於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後十年的生活與創作,以及他在俄羅斯文壇最終地位的確立,陀氏最重要的作品《卡拉馬佐夫兄弟》會在本卷中逐章解讀。與前四卷一樣,弗蘭克會從社會-文化史以及文學史角度細致解讀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後十年的創作生涯。

十年磨一劍的米沃什首部標準傳記,獲2011年波蘭尼刻文學獎。

《卡夫卡傳:早年》是卡夫卡權威傳記的第一卷。作者以史學家的視角考察了卡夫卡生活的布拉格的社會和歷史背景,以及這一切如何影響了卡夫卡。《卡夫卡傳:關鍵歲月》是卡夫卡權威傳記的中卷。作者花費了十多年處理四千多頁報刊、信件和文學章節,這些之前都未曾出版過。

如果說《一個市民的自白》(I. II)是對市民主義生活方式的回憶和挽歌,那麼第三部《我本想沈默》則是記錄並剖析這個階層的墜落和滅亡。馬洛伊的文字,既是為市民階層的覆滅作證,為匈牙利的民族悲劇作證,亦是為20世紀歐洲的沈重遺產作證。

本書是法國當代著名先鋒小說家喬治·佩雷克的中篇小說。小說通過反復運用不確定的名字以增強喜劇效果,這些名字也巧妙地組成了一個沒有結尾的索引。這輛帶有鍍鉻把手的小自行車的主人名叫亨利·波拉克,是故事敘述者的朋友。

— 2 —人文社科

哲學家陳嘉映新近思考力作。他善於從小詞的辨析入手去分析哲學問題,並最終通達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就是那個古老的蘇格拉底之問:“人應該如何生活?”本書正是他結合當今時代,從感知、理知等概念辨析角度入手通達這一哲學之問的最新作品。

書中的被訪者小區保安阿微、菜場商販紅芹姐、水電工人小傅、家政阿姨小萍等人,都是生活在作者“附近”的普通人,也可以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身邊的陌生人”的縮影。

中國作為一個以漢人為主體的內地各省和以少數民族為主體的各邊疆所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在19世紀之前是如何成形並得以維系的?本書重在回答包括這一問題在內的、關於現代中國的四個核心問題。

揭露時下廣為流行的後現代主義思想家著作中存在的對科學概念的濫用情況。對這一選題的探索可真是滑稽,而作者對學術寫作和發表的嘲諷和反思卻是值得深思的,在今天可能尤其如此。

不知從何時起,人類似乎已經忘記本身也是動物的一部分。“人”的誕生,已經將人類與其他動物區分開來,自此其他動物都被稱作“動物”。本書從“社群”概念出發,將人類社會的公民身份框架應用於動物權利問題,而這有可能會為我們理解人與動物的關系提供不同的思路,看到不同的問題。

“性”與“法律”是如何交織的?本書以古代和中世紀的性觀念、性風俗為起點,又從美國建國之初的立憲理念,講到19世紀至21世紀美國“性道德”和“性觀念”的演化。案例包括美國最高法院在格列斯伍德訴康涅狄格州案(避孕)、羅伊訴韋德案(墮胎)、奧貝格費爾訴侯吉斯案(同性婚姻)等。

對壞血病的治療是最偉大的醫學勝利之一,但它對歷史的影響卻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在這本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的書中,斯蒂芬·鮑恩回顧了從16世紀壞血病最早出現的記錄,到18世紀這個疾病最嚴重的時期,當時它能導致牙齒跌落、骨頭斷裂,再到19世紀早期,預防藥物最終投入使用的歷史。

母乳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嗎?近年來,母乳餵養的倡議運動日益變得激進和極端,母乳餵養不再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而成為一個公共健康問題、一種半強制的道德運動。本書對日益激進的母乳餵養政策提出了檢討,可能會挑戰我們的認知。

1930年,一位人類學學生亨麗埃塔的死亡動搖了當時印第安人與白人殖民者之間所建立起的脆弱平衡,也將人類學田野工作方法乃至整個學科置於眾人審視的目光之下。本書通過講述這個故事,為亨麗埃塔的死亡去汙名化。

當今的富裕國家如何率先建立了現代的財政體系?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書考察了歐洲政治體制與公共財政的長期演變,基於11個國家跨越400年的面板數據,認為有效財政制度的興起是因為兩次根本性的政治轉型徹底解決了財政分割和專制統治這兩大頑疾。

本書是日本著名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圍繞國家、暴力、性別等議題深刻思考的總結式作品。上野千鶴子從“9·11”事件開始,追溯到上世紀的海灣戰爭,在這一系列暴力事件中思考,性別這一不確定的因素在國家和暴力體系的新的構成之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在2021年12月26日,有“21世紀的達爾文”之譽的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逝世。在本書中他講述了他的螞蟻研究,從童年時期在亞拉巴馬州森林中第一次與螞蟻相遇,到前往西印度群島、莫桑比克、新幾內亞、多芬島等遙遠之地的旅程,他對螞蟻的觀察和研究步步深入。值得期待的是,書中含有克裏斯滕·奧爾細致入微的螞蟻插圖,以及威爾遜在世界各地探險的罕見照片。

本書關註的是20世紀80年代之後,保守勢力所興起的一股“反撲”浪潮。這本書是一部經典的女性主義著作,是對女性所受攻擊的全面審視,它是一個警鐘,提醒了每一代女性所面臨的陷阱和危機。

沙彌拉·魯德帕在代孕機構訪談了七十位代理孕母和二十對試圖成為父母的伴侶,分析了代孕這一新興勞動在全球化潮流下的興起和發展。本書榮獲當年度美國社會學協會亞洲與亞美領域關註亞洲/跨國際亞洲最佳圖書。

本書探討了寵物如何形成的話題:寵物是“支配”與“喜愛”結合的產物。段義孚使用大量歷史證據表明:人類養寵物是因為情感的需要;實質上是因為人類有足夠的權力支配寵物,能從支配他者的行動中獲得自我滿足,這種支配也出現在人類與其他人類成員的關系、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中。

曾擔任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主編的比爾·艾莫特對日本各地的21名女性進行了采訪。他以這些女性的紀實故事,展現了社會制度的轉變如何促進了女性就業,及女性的思維和工作能力又如何有益地影響了工作、社會環境。

孤獨成為一種時代病癥,源於每個人的自決。本書在人文史與自然科學的交叉地帶,展現了一個逐漸失去親密感的社會,從生理、歷史、社會文化等角度闡釋了現代人的生存境況,而作者說的“孤獨人”或許正是此刻看著手機的你我。

麥卡倫基於田野調研,展示了亞馬遜揀貨工、零工經濟從業者、矽谷創業者等各類勞動者面臨的過勞危機,並追溯“有意義”工作的思想淵源。作者提出,過度的工作,正在摧毀“普通人”的“美國夢”。面對這一全球性的問題,作者也試圖探討基本收入、全民基本服務、機器人征稅等。

— 3—歷史

中古時期的中國(北魏隋唐),影響力來自北方,呈現出鮮明的開放性、多元性特征。作者的視角獨特,乃是從中古時代多元文化中國的特性上來把握歷史諸面向。

全書內容涉及物質史、貿易史、海洋史等,也涉及對全球史中的“人”——移民——的研究。哪咤、火山、海貝與龍涎香是本書中重要的研究對象,作者從這些微觀的事物出發,展現一部豐富又精致、跨越幾個世紀的全球史。

本書以清代日記為切入點,通過十個小專題,來探討清代社會的方方面面。作者力圖突破將日記作為單純史料的常規辦法,將書籍史、情感史、飲食史、文體學、性別研究等方法介入研究。對日記感興趣的朋友或許可以期待作者讀日記的方法。

本書借助諸多考古學層面的歷史資料,試圖呈現唐代充滿活力的時尚文化與體系,其通過唐代的工匠、穿戴者、服飾評論者的諸多努力體現出來。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歷史節點,本書從唐朝一系列制度設計的缺陷開始講起,依據相關歷史史料、筆記、詩文等資料,還原安史之亂歷史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

20世紀20年代出生的德國人,承繼了德意誌帝國的歷史榮光,擁有幸福自由的魏瑪童年,之後卻經歷了納粹的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殘酷、大屠殺的罪孽、戰敗的離散與清算、冷戰東西德的分裂,最後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迎來兩德的統一。他們的一生就是20世紀世界歷史的縮影,是大時代下個人命運的寫照。

本書展示了世界各地的人們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來記憶我們的共同的過去的。作者將告訴讀者所需要了解的不同國家如何記住戰爭的一切,以及這對我們今天所生活著的世界的意涵。

麥克米蘭在書中圍繞人類爭鬥的天性,審視了戰爭這一行動以何種方式影響了人類社會,以及反之,戰爭又如何受到政治構架、科技或是意識形態上變遷的影響。通過對從歷史上經典戰役到當下戰爭中教訓的反思,麥克米蘭為我們展現了戰爭的諸多面——它決定我們過去、未來、世界觀以及自我概念的方式。

— 4—藝術生活

《我本芬芳》講述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個普通女人的婚姻故事。繼《秋園》《浮木》後,八旬奶奶講述六十年的婚姻故事,訴說不為人知的柔情、渴望與痛楚,獻給所有不被看見的你我她。

本書分主題剖析紀實、肖像等攝影類型的發展,又選取當代紀實攝影坐標式人物侯登科、長期關註國人群像的劉錚以及借用中國傳統繪畫表現自我的洪磊等13位攝影師進行個案研究,展現多樣動的攝影實踐。

明代文人唐寅曾有詩描繪江南吳地:“世間樂土是吳中,中有閶門更擅雄。”本書主書名便取自該詩句。全書通過書畫、碑刻拓片、歷史地圖、建築構件、營建工具等呈現吳地“普通人”的生活——從吃飯、飲水,到日常起居、讀書、耕作、出行,乃至物資與產品的流通,婚喪嫁娶、禮拜祭祀、醫療衛生等。關於古人生活方式的描寫總是吸引現代人的,不知本書用書畫等古物來呈現(包括想象)是否有更多驚喜。

音樂學家查爾斯·羅森犀利、敏銳而又充滿幽默感地回顧了古典音樂、21世紀的新音樂以及各式文學作品,既註意到了古典音樂在當代社會的變化以及現代流行音樂的發展,又批判了評論界的部分浮華現象,與我們當下的評論又有幾分相似呢?

中國風(Chinoiserie)興起於13世紀晚期,是一種西方特有的文化現象,代表了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國。中國風並不局限於某一特殊的藝術媒介或特定的時代風格,而是一種廣泛的文化藝術訴求。中國風在歐洲的產生與風格發展,對歐洲藝術有著深遠的影響。而這本書旨在通過配套的圖片與文字,為讀者勾勒出中國風在歐洲發展歷史的軌跡。

作者在書中講述了五個各不相同的唐人街的故事。舊金山唐人街歷史最久、紐約唐人街規模最大、洛杉磯唐人街是好萊塢地標之一、夏威夷唐人街擁有最多元族裔、拉斯維加斯唐人街就在購物中心內。唐人街過去150年來的演變與生活盡在其中。

《夢之囚徒》《方向》的作者、法國實驗漫畫家馬克-安托萬·馬修的合集,《上升》講述了一個來自地獄最底層的男人,持續多年登上大教堂一級又一級臺階的故事……對馬修早期繪畫風格感興趣的話可以期待一下。

本書打破了完美的愛人、完美的父母、完美的朋友、完美的同事......的神話、幻想和現代迷思,將可能幫助我們擺脫對“完美主義”的追求,直面親密關系中的衝突,建立更有意義的親密關系。

過去2500年間,人們如何認知、開發、生產、交易和使用顏色,以增強政治、宗教和藝術表現力?一套色彩文化史的大部頭。

孩子厭學,易怒易哭,甚至自殘自傷……他很可能患上了抑郁癥。《少年抑郁癥》以親歷者口述形式,記錄了17個家庭在孩子抑郁之後的掙紮與蛻變:“雞娃”母親,將學霸女兒逼成抑郁癥;父母天天吵架,讓孩子自認為是累贅。

在中世紀,人體是極具爭議的話題:它既是通往神聖的大門,也是實踐復雜解剖學想法的場所。這本書依次從頭部、皮膚、骨頭、心臟、血液等出發,以展現中世紀人們思考、探索、感受自我身體的方式,並借此窺見中世紀的歷史和社會觀念。

作者|新京報書評周刊編輯部;

整理|宮子;

編輯|西西;走走;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