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鍋臺燒火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這盆面還需再揉搓一會兒”,“燒火的要加緊,讓鍋裏水燒得大開”。新年的前一天,在邢臺信都區城計頭鄉馬溝村前的一座院落裏,一位叫樊玉平的年輕人一邊查看大盆裏的面醒得咋樣,一邊囑咐燒火的要註意將水燒的滾滾的,一切安排停當,人馬就緒,就拿起葫蘆漏瓢,站在鍋臺上開始裝面團,隨著右手拳不停地敲打左手臂,滿滿的一瓢面糊在他的擺蕩下,變成細溜溜的絲條落到滾燙的鍋裏。

城計頭鄉傳統手工粉條來歷悠久,雖然現在生產粉條的技術有了變化,但用粉芡(澱粉)打糊、用葫蘆瓢漏制、冷凍一周才能晾曬的工藝一直繼承下來,其中,馬溝村最有代表性。在大集體時期,就建有粉房,也是集體的主要收入來源。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在馬溝村各家各戶還是按照這個傳統模式自己漏制粉條,成為特色農家產品,誰家孩子娶媳婦過事都會準備五六十斤耐煮、味道純正的手工粉條。

說起這樣的瓢漏粉條,其工藝制作相當復雜麻煩,第一步是秋天紅薯收獲後就用機械磨芡粉、經過兩次過蘿沈澱、吊包過濾,是決定能否漏成的基礎。第二步是在滴水成冰的冬至以後準備大鍋、備好冷凍室、小木桿等。第三步是打糊,也稱之為面筋,按照100斤濕芡打4斤糊的比例,將芡粉倒進開水鍋裏不停地攪動,直到成糊狀粘團為止。

然後是和面,將芡糊倒進大瓷盆裏揣進芡粉,3至4個壯勞力不停地和面揉勻,直到手抓起面團能均勻抖下細細的面條,就放置一遍醒面。五是開漏,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掌瓢人必須體力健壯,手臂力氣大。助手往瓢裏抓一塊,掌瓢的用右手不停地敲打左手臂,瓢裏的面團通過6個小孔均勻地流到沸水鍋裏。

經過攪動漂起來後撈出,放進冷水盆裏捋順裝桿,放到葦席上待一會兒,再放到冰冷屋裏冷凍至少一周,需要註意的是必須在最寒冷的時候,也就是冬至前後滴水成冰時節,必須遮蓋嚴實,防備招風脫白。最後是出室晾曬,先將冷凍粉條在幹凈的地上摔打、敲打散團,放溫水鍋裏將冰渣溫開,上午10點以後,氣溫升高,就將粉條桿掛在長繩子上晾曬,經過這樣的程序,到下午二三點就能收拾打捆。

隨著機械化的發展,不少村出現機械和面、機械漏制粉條,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勞動強度大幅減少。但馬溝、梨水、磨盤峪、善峪溝、菜峪等村還是以手工漏制居多,既能自己食用一部分,還可出售一部分。

馬溝村的工藝傳承人、村支書兼主任李長友介紹說:“不管別的村咋做,馬溝村必須守住漏粉條這個傳統工藝,作為一項產業來保護,現在,年輕人必須學會這項技術,決不能在我們手裏失傳。”

(燕都融媒體記者盧玉輝 通訊員任付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