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別人給西紅柿吃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你平時做夢嗎?你夢見的是日常瑣事,還是各類奇思妙想?你會不會總是做同一個夢?夢的內容對我們來說究竟有什麼意義,真的能預知未來嗎?……關於夢,有太多問題可供討論。即便當前的科學水平比起從前已足夠發達,夢依然在人們心中保持著神秘。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夢”。事實是,每個人都做夢。只是有些人能記得,而有些人想不起來。

我想先和大家介紹一個人,他就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

美國的《圖書》雜誌曾經這樣評價弗洛伊德:“如果沒有弗洛伊德,20世紀的面貌可能大為不同,我們對自己內心世界的了解可能仍然少得可憐,而且這個時代最優秀的藝術家也許不會出現。”如果這句話尚不能概括他的尊崇地位,我們不妨想想另外兩個如雷貫耳的名字ーー卡爾馬克思、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薩特曾經說過,三個猶太人對整個人類的現代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很顯然,第三個名字就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對世界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被壓抑的欲望的滿足,由於睡覺的時候,人們的防禦機制是最弱的,因此被壓抑的潛意識欲望便得以釋放,通過夢表現了出來,於是人們就會“做夢”。但是現代神經學認為,夢是大腦睡眠時期對自主神經活動的解釋。因此,生理和心理結合來看,現代心理認為,夢是大腦神經活動的產物,具有一定緩解焦慮的作用,但不一定是對願望的偽裝和實現。

心理學普遍認為,一個人是由兩部分構成:意識+潛意識。我們之所以感到矛盾、衝突、糾結、失控,是因為意識與潛意識背道而馳(分離),要想緩解內心衝突、獲得心靈的成長,必須引導意識和潛意識,讓兩者由分離、衝突趨向於整合、統一。

當然,中國是最早對夢進行研究的國家,早於弗洛伊德2000多年,中國就有了一本專門對夢進行研究的專著《周公解夢》。但是周公解夢有很大的歷史局限性,已經不適合現在的釋夢了。周公解夢是唯心的,周公解夢的形象基本是夢見什麼就代表什麼,比較僵化單一,所以給人不準的印象。

夢大體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一些有意義而且很容易理解的夢。這類夢大多很短,很少引起我們的註意。兒童的夢大多屬於第一類。比如孩子喜歡什麼?吃或者玩,一旦他們在白天得不到滿足,那麼他們可能在夢中得以實現。這些欲望的滿足都是簡單的、毫無掩飾的。孩子們認為最重要的、最關註的和最令人吃驚的事情,都進入了夢中。當然,這些“幼兒型”的、簡單的夢也可以發生在成人的身上。第二類夢本身存在聯系且邏輯清楚,但往往讓做夢者摸不著頭腦,我們很難以正常的心理規則去解釋它。例如,我們可能夢見生活中一位活著的至親死於非命。這顯然無法用正常的邏輯去解釋它,我們不禁要問自己,“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在我們做過的夢中,第三類夢占大多數,它們不連貫、混亂而且沒有意義。

而且我們要註意到的是,夢的內容大多伴隨著一些真實的感情。但是呢,夢的內容與情感之間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一些夢的內容很莫名其妙,而且支離破碎,這只是夢的內容被改變了,但是夢中的感情卻沒有發生變化。不論夢的結果如何的變化莫測,實際上總離不開現實世界。

我們白天覺察不到的隱形壓力、很難理清的復雜情感、掩藏起來的內在心理創傷,往往能在夜晚的夢裏得到表達。

夢中最常見的就是代表焦慮的一種夢。比如說逃跑,有些人會在夢裏被人追,因為我們遇到害怕的東西都想要逃跑,有的時候是想跑跑不快,很害怕,這是一種焦慮的夢,代表現實中有想要逃避和躲開的東西,追趕的那個是一個形象化的,具有象征性意義的對象,還有一種藏起來的夢,就是內心有些東西怕被看到,比如有些想法怕被人知道。更值得一提的是噩夢,往往還是身體發出的重大疾病的預兆。心理學認為,噩夢往往與做夢者內心的高壓狀態、需要面對的陰影或情結有關。而從現代醫學的角度,噩夢的背後,可能是身體疾病信號的警示,尤其是反復出現的噩夢。也有人借助《周公解夢》等不靠譜的方式分析自己的夢境,而錯誤的解讀方式,非但不能消除夢境帶來的胡思亂想,反而會引發不必要的擔心憂慮。夢最重要的作用是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內心中的衝突,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內心,這對改變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通過科學對夢的分析,能夠及時掌握自己最真實的心理變化,在我自大時提醒我保持謙虛、謹慎;在我自卑時提醒我保持自信、鬥誌;在我對他人懷有敵意時,讓我能及時察覺並采取措施,避免影響個人社交。潛意識是另一個自我,只有認、識潛意識,才能傾聽另一個自我的聲音和訴求,否則一味忽視“潛意識自我”,只是強調“意識自我”,必然造成內心的矛盾和衝突,這也是現代人不幸福的根源。

心理學是解釋夢境、對話潛意識最好的方式之一。釋夢是精神分析及其他心理動力學中的一門重要技術,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裏,心理學家們已經發展出了一套完善的釋夢技術體系。大量的臨床實踐也證明,心理咨詢師借助於釋夢技術,可以有效地幫助來訪者探索深層自我、找到問題的突破口。在心理學中,解夢的作用實際和心理測驗差不多,解夢如同一個鏡子,我們客觀地看自己的夢,就等於在客觀地觀察自己。釋夢,不僅僅可以成為心理學家了解人的工具,也可以成為人人都能掌握的、可用的工具,哪怕你只懂一點,那也可以讓你更明白、更清醒一點,而這一點對人生,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