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河道漲水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刁凡超 發自湖南瀏陽、江西修水、雲南昭通

在雲貴川接壤的赤水河(長江上遊支流)流域,攔河而建的小水電,曾是周邊幾個村莊的用電電源。農村電網改造後,這些小水電的命運發生改變:在過去兩年覆蓋長江經濟帶的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中,赤水河流域四川段132座小水電拆除了45座,雲南段17座全部拆除,貴州段拆除了46座,剩下的電站正在等待進一步評估。

雲南省昭通市威信縣赤水河流域的涼風洞電站於2020年6月完成攔河壩、機電設備、引水鋼管、廠房等設備拆除,圖為涼風洞電站拆除後的河道面貌。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

雖然小水電是國際公認的清潔能源,但過去由於開發理念和技術條件限制以及違規建設、監管不到位等原因,一些地區小水電開發過度,造成局部河段減水、脫流甚至幹涸,影響了生態環境,這也是此輪小水電清理整改的重要背景。

2018年底開始,由水利部牽頭,聯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共同推動對長江經濟帶10個省市2.5萬座小水電開展清理整改。水利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2.1萬多座小水電按生態流量要求進行了整改,3090座拆除退出,903座也將限期退出。

“黃金期”

4月初,湖南瀏陽湘贛交界地帶,陰雨綿綿,河道水位上漲,長江流域已進入主汛期。陳太安站在自家的水電廠房裏,聽著水輪機的隆隆聲響。對他來說,一年當中發電效益最好的時段來了:河道漲水,幾臺水輪機組正滿負荷發電。

在剛剛過去的枯水期(8月至次年3月),由於新政策對於小水電生態流量的嚴格控制,陳太安在蓄水壩上安裝了下泄閘門,按照常年徑流量的十分之一往河道放水。河水不能像往年一樣全部蓄起來發電,這讓他的洪沙電站減少了10萬度發電量,約等於減少收入3萬多元。

湖南省瀏陽市張坊鎮洪沙村洪沙水電站,該電站位於瀏陽河(長江的二級支流)南源小溪河上,於2006年6月建成投產,2020年7月完成整改驗收。

洪沙水電站廠房內部

“這水白白流走了,可惜了!”洪沙電站業主陳太安望著河道,皺起眉頭,他至今都不明白什麼叫生態流量,在他看來,河道裏的水都是資源,通過水輪機轉化成電,“這比砍樹燒柴環保多了。”

洪沙電站位於瀏陽市張坊鎮洪沙村,瀏陽河南源小溪河上。這裏是淩霄山脈的淺山區,湘東暴雨區,湖南降雨極值常常出現在這裏。在建設電站之前,當地村民已用自發建成的水能泵站灌溉。

陳太安站在洪沙電站攔河壩上接受采訪

陳太安的家在江西宜豐,上世紀80年代他成為當地水電站的一名員工。彼時,正值國務院連續部署開展三批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縣建設,全國建成了653個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縣,以小水電為載體的地方電網解決了農村缺電少電問題。2000年至2015年,中央連續下發文件將農村水電列為“應予重點支持的農村基礎設施”。特別是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小水電是我國亟待發展的農村水利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倡大力發展小水電。

看著別人轟轟烈烈地在發展水電,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太安來到瀏陽,看到這邊有資源可以改造成小水電。陳太安邊走邊指著電站的建築物告訴記者:“這邊原來是電排,那邊原來就有個水能泵站,洪沙電站就是在這些基礎上改建的。”

湖南省瀏陽市水利局局長鄧華告訴澎湃新聞,瀏陽地處山丘區,上世紀80年代本地電源不足,2003年湖南省政府出臺文件鼓勵積極開發農村水電,社會資本引入,小水電成為這些山區縣招商引資的重點工作。

茶子崗水電站建於上世紀90年代,是一座國有電站,位於江西省修水縣征村鄉茶子崗村。

借著政策的東風,陳太安投資入股了洪沙電站,包括他在內,這座電站大小股東有十幾個。據水利部統計,長江經濟帶2.5萬座小水電中,像洪沙這樣的民營電站占了80%。

“可以說,1982年往後的三十年是小水電發展的黃金期。”江西省水利廳技術中心主任蘇立群說,1982年以前,江西小水電裝機規模占到目前規模的20%,到2000年達到40%,2000年至2010年建設規模超過50%,2010年至今又建了接近10%。到2018年底前,江西已有小水電4121座,數量列長江經濟帶省份中第三。

拐點

小水電是指裝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的水電站。政策鼓勵下,小水電在大幹快上和體制轉軌過程中,由於職責不清、監管缺位,一些小水電站安全隱患嚴重,事故時有發生。2009年12月,水利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小水電站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這是小水電快速發展近10年來,國家多個部委首次就小水電站安全監管工作聯合下發文件。

同時,小水電對生態的影響也暴露出來。2016年,首輪中央環保督察向廣西反饋督察意見時提到“多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或緩衝區內,存在違規開發小水電問題”;2017年,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通報,中央環保督察組向福建、湖南、四川反饋意見時,都點名了小水電。2018年6月19日,審計署發布的《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審計結果》顯示,小水電等項目的過度開發致使長江經濟帶11省的333條河流出現不同程度斷流,斷流河段總長度超過1017公裏,相當於一條淮河。

4月9日 江西省修水縣黃坊水電站大壩正在進行除險加固,壩體上設計了溢流堰保障生態流量下泄。整改前,這座大壩被列為“三類壩”已存在安全隱患。

蘇立群說:“小水電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確不能回避,上世紀80年代以前老百姓自發建的水電站標準比較低,小水電發展高峰期那十年,特別是地方招商引資為小水電開通‘綠色通道’‘先上車後補票’的做法,造成小水電在發展過程中的遺留問題比較多。一些電站到了不治不行、不拆不行的地步了,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電站已成為老百姓頭頂的‘一盆水’,這不僅是生態問題更是安全問題。”

2018年底開始,水利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出臺《關於開展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共同推動對長江經濟帶10個省市2.5萬座小水電開展清理整改。

根據《意見》,小水電清理整治按“退出、整改、保留”3類提出分類意見,限期退出涉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或緩衝區、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違規水電站,全面整改影響生態環境、審批手續不全的水電站,同時要求地方以清理整改為契機,建立推動小水電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意見》要求,清理整改工作應於2020年底前完成,其中承擔綜合利用功能的“退出類”電站,原則上不晚於2022年退出。

湖南省瀏陽市大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的一處標語

洪沙電站為徑流河床式電站,因枯水期利用壩前蓄水造成壩下河道局部時段、河段流量減小甚至脫流現象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整改的小水電名單。陳太安是在2019年接到水管站通知要求整改的,根據“一站一策”評估,洪沙電站存在無環評、無用地審批手續,同時存在運行管理不規範,規章制度不完善,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要求2020年8月底前完成整改。

“以前建設電站時是允許‘先上車後辦手續’的,當時的形勢是鼓勵大家建,特別是我們這些規模不大的小水電,全國各地都差不多。現在要求整改我們肯定是抵觸的,水沒有發電就流走了,我們就沒辦法變錢了。改造也要花錢,另外生態流量以前是沒有要求的。”陳太安對突如其來的整改通知很不理解,召集電站業主開過十幾次會他心想能拖就拖著。直到整改小組“上門”到廠裏辦手續,他見勢“不改不行了”。

實際上,小水電整改並不僅僅是因為沒審批手續、破壞生態,大多民營電站在運行過程中,設備安全隱患也很多,比如廠房裏的配電瓶、電線都是裸露的,極易發生安全生產事故。“過去生產生活都在廠房裏,安全隱患非常多。我們在小水電整改中增加了一條安全標準,電站整改後,安全水平大大提高。”鄧華說,“我們跟水電業主做工作時給他們算過一筆賬,如果這筆錢不投入,萬一出現安全生產事故,賠償可不止這個錢。”

瀏陽是湖南省第一個完成小水電整改任務的市,通過綠色化整改,小水電的安全水平得以提升。陳太安也按照“一站一策”方案要求,在壩上安裝了生態流量監控設備,完成了環評及用地手續補辦,廠房粉刷一新。整改後,他覺得自己像個“老板”的樣子了。

4月15日,雲南省昭通市威信縣赤水河流域的河道面貌。

不少電站在這次整改中徹底拆除。雲南省昭通市威信縣縣長李沅勇說,威信縣赤水河流域的小水電大多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的是由村集體出資建成,當年既解決了飲水問題又解決了周邊的村莊用電問題。然而隨著電網並入,這些小水電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李沅勇介紹說,赤水河流域雲南段幹流及支流共設計17座小水電站,裝機22355千瓦。截至2020年9月28日,電站已全部拆除並對原廠區進行生態修復。

水利部數據顯示,此次清理整改中有1.4萬多座小水電站完成泄放設施改造,安裝各種監測設備1.7萬多臺(套)。目前在運行的2.1萬多座電站按規定落實了生態流量並接入各級監管平臺。廠壩間河道減脫水嚴重甚至幹涸、河床裸露問題得到解決,9萬多公裏減脫水河段有了水,河流生態得到初步修復。

經測算,清理整改後,長江經濟帶小水電總體開發強度從整改前的78%降至目前的63%,低於西方發達國家80%左右的開發水平。

綠色化轉型

澎湃新聞記者近日在湖南、江西、雲南多地走訪發現,經過此輪整改,位於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或緩衝區的電站已按要求完成退出。這其中最直觀的生態效益體現在枯水期。在湖南、江西等整改完成的地方,廠壩間河道減脫水嚴重甚至幹涸、河床裸露問題得到解決,各省市統一或由市縣建設了小水電生態流量監管平臺,具備通信條件的電站都實現了實時在線監測,小水電生態流量監管體系初步建立。

赤水河流域(雲南段)保護區界碑

站在新的發展階段,小水電該如何定位?

江西省小水電行業協會副會長邱萬裏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說,不少農民工外出打工10年20年,打工積累的資金集資入股建設電站,電站建成運行後每年分紅有了一筆長期穩定收入,解決了外出打工不能照顧留守老人和孩子的問題。

多位受訪者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小水電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為保障山區電力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年江西永修縣受洪災影響,電網中斷了,按照省市調令,我們啟動了永修縣小水電自救,很快就恢復了供電,災害的影響就小些。在用電髙峰期小水電蓄水調峰,穩定電網正常安全運行。在自然災害或特殊情況下,小水電起到其他能源不可替代的作用。”邱萬裏說。

近年來,對小水電的評價兩種聲音並存:一種聲音認為小水電開發截斷河流,導致河流脫水、斷流,並且是與民生無關的無序開發;一種聲音仍鼓勵支持小水電的發展,認為小水電作為國際上公認的清潔能源,在解決無電、缺電地區的用電問題,促進江河治理、防洪灌溉、生活改善等方面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蘇立群認為,新時期小水電作為清潔能源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但同時也不能回避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小水電一方面要確保生態安全,另一方面也要確保工程安全。就江西而言,江西已對中小河流水能資源開發規劃進行了重新修編,規劃擬建111座具備綜合功能的水電站。但他強調:“新增小水電並不是江西發展小水電的方向,下一步的重點是對已建成的3700多座電站進行改造,提升效率做好內功。”

小水電在減排降碳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視。以湖南為例,全省小水電發電量相當於每年節約了1534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83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0萬噸。“小水電也是清潔能源,也是低碳的,只要不是掠奪式開發,註重生態環保,也是可取的。”鄧華說。

目前瀏陽109座整改類電站全部整改到位,21座拆除類電站已全部退出。對於整改後保留下來的電站,鄧華正在考慮如何在鄉村振興發展中,把這些小水電與水景觀、水文化、水管理結合起來。

“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我們除了要加強管理,還要在鄉村振興中把這些整改後的電站打造成一個個旅遊景點,讓水電成為支撐瀏陽河流域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讓大家看看綠色的小水電是什麼樣子的。”鄧華說。

責任編輯:蔣晨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