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逛公園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十年過去,恍如昨夜。

2021年7月,周褐褐在上海龍美術館為其最新個展“載我以形”忙碌布展時,腦海中偶爾會浮現這句話,以及自己十年前的模樣。

這場展覽於7月22日下午正式開幕,展出19件(組)藝術家近年來的作品,包括裝置、雕塑和綜合材料等形式。

周褐褐與自己的作品

2011年6月10日,也是夏天,周褐褐在北京的楊畫廊舉辦了自己首場個展“狂熱者2012”。她手工縫制的數十套“哥特風”時裝,穿在她自己做的“外星人”骨骼模特身上,暗黑、奇幻又華美。

著名當代藝術家曾梵誌、王廣義、嶽敏君和著名藝術批評家栗憲庭等紛紛親臨現場觀展,並為她作品所呈現的成熟氣質而贊嘆。周春芽也開心表達著對女兒的欣賞,自稱“褐褐的爸爸”。

2012年,周褐褐與自己交往多年的男友、青年建築師靳洪鐸結婚,婚後生下兩個可愛的女兒。2011年到2016年期間,她沒有舉辦過個展。

2017年7月15日,周褐褐在成都當代美術館舉辦了題為“驅散陰霾”的藝術個展。開幕式熱鬧非凡,人潮湧動,來賓們站成一圈人墻,將褐褐與她的父親緊緊圍住。

周春芽泰然自若地站在人群中心,他抽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後他更多時間會在上海創作和生活。

“載我以形”展覽海報

距離2011年過去10年之後,周褐褐說,如今自己仍會不時回想2011年的作品,審視當年的理解和猜想。“這10年之中,我試著在形而上學、現象學、理性主義、科學主義的探索之路上逡巡往復,作品發生了一些變化。”

老 莊

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生命法則

在第一場個展“狂熱者2012”之後,周褐褐的個展主題都以“四字箴言”的形式表現——“驅散陰霾”“因彼而行”“虛室生白”“純純各歸”“載我以形”,它們的出處,都是中國傳統道家哲學的經典。

“因彼而行”出自《關尹子》——“聖人力行,猶之發矢,因彼而行,我不自行。(大意為得道之人的思想猶如射箭,箭矢飛行如電,而人的身心仍安穩沈著)”

與著名的《道德經》和《莊子》相比,這部被道家尊為“文始真經”的古代典籍鮮為人知,作者據說就是那位請求老子留下一部《道德經》的函谷關守令尹喜,後人尊稱他為關尹子。

今年4月周褐褐在成都麓湖·A4美術館舉辦的個展“純純各歸”,展覽名也是出自《關尹子》——“我通天地,將陰夢水,將晴夢火。天地通我,我與天地似契似離,純純各歸。(大意為“我”能感受到天地的氣息,隨著天氣陰晴而夢見水與火,這種與大自然的連接感若即若離。)”

傳說中,老子出了函谷關,乘青牛飄然而去,不知所終。尹喜則深入研讀《道德經》中的深意,將自己的感悟寫成《關尹子》。雖然該書流傳至今的文本被認為是唐宋時人托名之作,但不論真偽如何,《關尹子》確是古人所寫的一本奇書,書中涉及多個話題:心理、哲學、解夢、醫藥……奧義微言,晦澀難懂。

相較而言,《莊子》的內容更易理解,語句也更詩意和優美,但依然需要你有足夠的領悟力,去感受那種“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幽深語感與哲思。“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簡潔凝練,只是古人的行文和語法跟白話文有較大差距,所以現在大多數人讀起來就覺得晦澀。”褐褐說。

龍美術館展覽現場(作品《元柱》)

她舉例自己2019年在上海的展覽主題“虛室生白”,出自《莊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在她的解釋中,就好比一個房間裏如果比較昏暗,感覺不到光亮,一定是屋裏的東西堆放得太多,“需要把多余的東西搬走,才能讓外面的光照進來。把心放空,靜下來,才能感受到生命與萬物真實的狀態。”

褐褐很喜歡這種“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幽深語感,更迷戀這些古代哲學典籍中流露出的磅礴大氣和微妙之思。“東方的智慧,不論是道家經典還是佛家經典,都傳遞出了諸多不可言說的理念。這些意蘊超越了文字和語言,給予我等凡人無比的感觸與悵惘。”

最新的這場“載我以形”則出自《莊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意:大自然賦予我形體,用生活令我忙碌,以衰老給我清閑,以死亡使我安息。)”

策展人王曉松表示,很多人未必了解莊子對萬物生長、毀滅、競爭的復雜描述,往往以“超然物外”“淡泊生死”的標簽來做簡化理解,但“周褐褐關心的並不是這些語言的纏繞,而是好奇莊子對萬物在不同生命形態之間的轉化。”

龍美術館館長王薇與周褐褐在發布會上

龍美術館館長王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龍美術館今年有五位女性藝術家的個展,褐褐是其中唯一一位中國藝術家,也是最年輕的一位。”王薇表示,此前自己通過褐褐之前在武漢的展覽了解到她的藝術創作與風格。“我很欣賞她作品中的思想和力量感。”據了解,龍美術館已經收藏了褐褐的一件雕塑作品。

昆 蟲

“在那遙遠的島嶼上是我和昆蟲的家”

說到萬物和不同的生命形態,周褐褐對昆蟲情有獨鐘。她的家裏除了四口人和兩只貓外,還養了宛如枯葉的幽靈螳螂和長著分叉額角的雙叉犀金龜(又名獨角仙),外加兩只烏龜和一些稀有的多肉植物,像個超迷你的小動物園。

褐褐養的獨角仙

在褐褐眼中,昆蟲完全可以被視作來自外星的奇異生物。她對它們的好奇與喜愛,最早源自小時候捕捉到的一只瓢蟲。“記得有一次,我無意中發現了一只黑底紅點的瓢蟲,隨後又發現了一只紅底黑點、而且斑點位置十分相似的瓢蟲,它們倆就像是大自然特意制造出來的一樣,實在太神奇了!”

《在那遙遠的島嶼上是我和昆蟲的家》(局部)

她小心翼翼把兩只瓢蟲放到一起,欣賞它們宛若反轉鏡像的斑點,自那之後,她便留了意,時常便能捉到一些有這樣反轉圖案的瓢蟲。她常常連續幾個小時沈浸在這些美麗的色彩與圖案裏。“這樣的體驗,一直被我視為無價之寶。”

褐褐的作品《米奇密碼》

今年6月,迪士尼聯合UCCA集團旗下UCCA Lab,在上海舉辦了“好奇無界:米奇藝術展”的國內首站。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以米奇為主題各自發揮,其中便有周褐褐的《米奇密碼》——她給米奇老鼠也加上了來自甲蟲的鞘翅花紋。

《矩陣》(局部)

她此次在龍美術館現場呈現的作品,是在之前成都“純純各歸”展覽的作品基礎上,又加了一組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和兩件雕塑。其中體量最大的“矩陣”,佇立在展廳一進門的位置,厚實的半封閉空間與懸於中央的四米高的“能量塔”,讓人想起太古時期的洪荒地貌,與它後面輕盈浮動的“能量膜”形成對比。

《矩陣》(局部)

仿佛被凝固的熔巖和泥漿所包裹的“能量鏡”,似乎要映照出觀看者的靈魂;“在那遙遠的島嶼上是我和昆蟲的家”則是周褐褐幻想將自己的基因融入到昆蟲的體內,幻化而成的有生命的島嶼……

展覽現場(作品:能量鏡)

漫步在這充滿暗色調作品的展廳裏,你會情不自禁生出一個念頭:如果此刻將卡夫卡《變形記》主人公格裏高爾化身而成的甲蟲放入其中,它應會感到舒適愜意。這些作品在現場散發出一種看似奇譎冷異的氣息,細品之下卻能感受到藝術家心中深藏的熱情。

成 長

被鎖在德國古堡地窖裏的“東方公主”

回顧自己從小到大先是跟隨父母而後獨自留學、跨越東西方的成長經歷,褐褐總結說:成長的故事,就是一種慢慢走向獨立的人生體驗。

小學五六年級時,褐褐跟著母親,先後在三個美麗的德國城市生活過:卡塞爾、瓦爾堡和慕尼黑。在卡塞爾時,褐褐常在放學後的傍晚,獨自在池塘旁逗天鵝玩耍。那個池塘在她的記憶裏,和米萊斯的名畫《奧菲莉婭》中的意境幾乎一模一樣:“池塘邊開滿了各種野花,水是透明的卻又是黑色的。”

展覽現場(作品《它處》)

在瓦爾堡(Warburg)時,褐褐就讀的小學是一座始建於1628年的古堡,當時去歐洲的中國人還很少,同學們稱她為“東方公主”。放學後,褐褐常在學校禮堂裏練鋼琴,古堡中一片寂靜,她邊彈琴邊想象著古老的靈魂漂浮在空氣裏。

《它處》(局部)

13歲那年冬天,周褐褐回到成都,在四川音樂學院附中學習音樂。她很愛音樂,但遺憾因為手不夠大,彈鋼琴很吃力,只得放棄。

審視自己纖細的雙手時,褐褐也開始留意骨骼。“我很喜歡骨骼的質感,我想要把這種感覺通過自己的雙手傳達出來,這就有了後來我用各種化學材料和顏色創造出的、在我的理解之下的骨骼雕塑。”她說。“真相如同骸骨,隱藏在皮膚與血肉之下,卻默默支撐著所有的一切。”

父 親

“在我心目中是和畢加索一樣的天才”

回國後,褐褐一直和父親住在一起,但對於父親的個人生活所知甚少。當時中國足球剛剛步入了職業化的“甲A時代”,人們熱情高漲。周春芽也常帶著褐褐去看球賽。她感覺很幸福,因為“能聞到賽場上大面積的青草的味道。”

真正如閃電般擊中了她內心、喚起她強烈情感的,是日本唯美華麗、兼具金屬與搖滾元素的“視覺系音樂”。為此,褐褐決定去日本留學,周春芽也支持女兒的想法。

2005年,褐褐來到東京,她記得當時父親的存款不足20萬。她租住的房子房間極小,課業之余則去一家餐廳打工。

褐褐童年時與父親的合影

褐褐的工作臺上擺著父親畫的一張黑根。黑根是父女倆的愛犬,也是人們熟知的“綠狗”原型。

當褐褐在日本大型拍賣的刊物裏看到父親的作品時,才第一次意識到:父親已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了。

回國後的褐褐第一次舉辦個展時,被不少媒體冠以“藝二代”的頭銜,對此她坦然面對,並表示會加倍努力,以對得起這一天然優勢。

褐褐在日本學習的是服裝藝術,最初的作品中也以藝術服飾為主,今年1月她的成衣品牌DISPEL DOOM也分別入駐了上海和重慶的買手店。

褐褐在塑形方面的天賦從首場個展的模特制作開始就有體現,她自己則將那些花邊繁復、立體裁剪的藝術服飾稱為“軟雕塑”。

說起父親對她在藝術方面的影響,除了自幼耳濡目染外,褐褐認為最重要的是父親把對藝術的熱情遺傳給了自己。

“爸爸在工作室裏專註畫畫的背影,他以前常穿的一件油彩斑駁的外套,一直是我心裏珍藏的畫面。”周褐褐說。

這次來上海,褐褐還跟父親商量,想搬去他之前在成都三聖鄉荷塘月色邊的那間閑置已久的工作室,周春芽同意了。

在22日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褐褐提到自己在日本留學期間,和父親鮮少聯系。“感覺我們倆都挺酷的。”而這次布展過程中,周春芽經常給女兒發微信打電話,隨時關註進展和細節,關切程度甚至讓褐褐有些驚訝,也很感動。

周春芽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褐褐自小獨立性就很強,“是個很酷、很有想法的孩子。她這幾年的作品我覺得很不錯,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而且想法完成度高,制作得非常精良。”

開幕式上,很早就到了現場的周春芽走在人群前面,不斷主動跟來賓們打著招呼,連連說著“謝謝”,感謝他們對女兒重要個展的支持。

父女倆一起在浦東美術館看展覽

7月16日,忙碌布展之余,褐褐與父親一起去逛了新開幕不久的浦東美術館。父女倆在展廳裏漫步,在作品前一起自拍,她發了個朋友圈說:“就像小時候一樣。”

紅星新聞記者|喬雪陽

編輯|段雪瑩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