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男人變成紙人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第壹輯

| 歷史遺存 |

東海鎮海頭村錦繡莊氏

紙紮掠影

文-李福生

城廂區宣傳部、文聯采風團在東海鎮海頭村采訪時,聽說海頭村有一個紙紮世家的紙紮藝人,這位藝人制作的紙紮作品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在鎮文化站幹部帶領下,采風團 一行來到海頭361號家中,只見大廳上到處擺放著各種紙紮成品與材料,一個年齡近50歲的男子正在選料打胚。他見一幫人進入大廳便熱情奉茶,自我介紹姓蔡名林忠。他的先祖是閩南一帶的“錦繡莊氏世家”人士,是傳承民間信仰《金輪大法院》俗家道教名派的正一教道士,俗稱“道士法師“、 民間俗稱“師公”,道藝高精。為民間善男信女施行喜慶擇日、開運、算卦、算命、風水、抽簽問蔔、解夢、祭祀(新生兒 滿月、結婚、求財、建房祈福、答謝天恩、庭院洗凈、超度誦經)等法事。另有世代祖傳的手工剪紙、紙紮、彩糊等傳 統手工藝,主要是用蘆葦桿、竹片、細竹簽和各類彩紙等材料, 制作成工序復雜的紙紮工藝品,造型百態,栩栩如生。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錦繡莊氏先祖莊白九來到東 海鎮大埔村做“道士法師”,同時,開始在該村開設紙紮作坊。傳承至莊白九裔孫在1910年聘親為蔡肇番之契子後,遷居到東海鎮海頭村361號。如今的蔡林忠系“錦繡莊氏世家”第 10代唯一傳承人,繼承了祖傳“道士法師”道藝和紙紮技藝,已有250年歷史。其紙紮制品在東海、靈川、笏石、東莊、楓亭、郊尾、惠安等地的民間傳統祭祀、 喜喪習俗活動中頗具影響,這些地方的鄉民時不時來到這裏訂制紙紮制品。

錦繡莊氏紙紮屬於祖傳的絕活,一般不傳授外人。蔡林忠是從13歲開始 跟著他的祖父莊開榮和父親莊宗呈身邊學習紙紮技藝,在父親的口授身傳之下,紙紮技藝不斷長進。如今,他有幾十年的紙紮經驗,制作的紙紮作品精細, 線條分明,造型逼真,立體感強。我們先後觀賞了蔡林忠制作的神像、人像、建築、動物、別墅屋、仿古式轎層、船、摩托車、轎車等紙紮作品,都贊不絕口。

紙紮在莆仙民間又稱糊紙、紮紙、彩糊等,融剪紙、繪畫、草編、竹紮 和裱糊於一體,是一門獨特的莆仙當地民間藝術。這裏所說的紙紮主要指與祭祀及喜喪習俗活動中所紮制的紙人、紙馬、搖錢樹、金山銀山、牌坊、門樓、 宅院、家禽等用於焚燒的紙制品。

明清之際,傳統祭祀、流行喜喪習俗十分流行,紙紮成為當時各個階層喜喪習俗和祭祀活動的主要用品。那時候,專門從事紙紮制作的人稱為“紮彩匠”“糊紙料”,是莆仙人對紙紮專職制作師的俗稱。

改革開放後,紙紮文化再度興起和發展。這時綿繡莊氏世家紙紮藝人又開始紙紮制品的制作經營,而且與時俱進,制作別墅、電視、手機、電視、轎車等新時代產物的紙紮,綿繡莊氏紙紮在當地堪稱一絕,受到鄉民的歡迎。許多在外經商的成功人士、海外僑胞返鄉,凡祭祖、拜神、祝壽,都要用它。在元宵節等重大民間節日,常有燈展等大型活動,錦繡莊氏紙紮設計的花燈, 除紮燈之外,還多以傳統故事為主題在燈上呈現出來,有人物有景色,也有建築物、跑馬燈等,深受群眾喜愛。

錦繡莊氏紙紮的主要材料是裱糊用的紙張、捆綁用的繩子和紮骨架用的 竹子、麥稭稈、蘆葦以及漿糊、膠水等。祭祀用的紙紮一般用高梁稭稈,特點 是彈性好,易於焚燒。制作工具比較簡單,有剪刀、截刀、鉗子、尺子、顏料等, 也可以根據自已需要制作一些使用方便的其他工具。紙紮所選用的紙料,多以 綿紙、宣紙、毛邊紙和草紙為主,現在已用機制紙代替。色紙一般是根據建築 裝飾、服飾、器皿、動物、器物來選擇相應的色彩染制而成,然後據紙紮中 所需尺寸形狀制作成建築裝飾的部件,或者人物的衣、褲、裙冠以及佩飾等。

采訪交談中,蔡林忠笑著說:“紮骨架是塑造各種人物或建築、動物、器皿等基本形體的框架,確定紙紮基本形態的環節,是塑造各種人物或建築物、動物、器皿基本形體的框架。”所以,他十分重視紮骨架這一工序。如物體造型、比例尺寸等都要一一嚴格把關。

紙紮藝術是一種造型藝術,具有美術繪畫、雕塑等許多藝術的綜合特點,又具有紙紮藝人豐富想象和嫻熟的技藝才能。平日裏,蔡林忠在工余時間堅持學習美術造型、色彩構成等知識,加強自已的造型藝術修養。糊制剪貼,是紙紮工藝的主要內容,它將不同的彩紙剪鏤與雕琢,組建成單元圖形或服飾、花飾、建築構件,然後根據造型需要,糊制在綁紮好的框架上。剪貼,主要是由剪紙、雕鏤工藝,采用剪刀剪餃、雕鏤、刻琢等方法制成。在這一工序中, 他十分用心,精雕細刻。例如,建築裝飾以符合整體造型為標準,附件多運 用雕刻剪鏤工藝。

他還說到:“折疊工藝,多用於人物紙紮,折疊工藝註重形態表情和動勢神態,這種工藝講究體態動勢的變化與服飾、手式、臉譜的協調統一。折疊工藝講究以折帶雕、雕折相間,並與其他工藝相結合,以達到靜中求動的效果。”紙紮彩繪方法一般分兩種:一種是糊制前先把裝飾的內容畫好;另一種是糊制好再施加紋飾和美化。裝飾手法有工筆彩繪、圖案剪貼、色彩平塗和色紙平貼等。

海頭錦繡莊氏紙紮具有鮮明本地特色,雖然在莆仙地區存在類似制品,但錦繡莊氏紙紮有自已特有的程式、風格和內容,表現出鮮明的沿海本地特色。其造型、彩繪、臉譜、服飾等無不帶著本土生活特色,透出濃濃的鄉土氣息。海頭紙紮種類繁多,分類精細。可根據拜懺、慶壽(含謝恩)、結婚、開光、告竣、持戒、安土、巡遊等不同民間風俗需要,紮出不同的紙紮祭祀品。可以說,錦繡莊氏紙紮的品種數量和精細程度在沿海地區廣受鄉民的青睞。

來源:城廂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