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建磚窯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鳳鳴島

晚報記者在濯錦湖濕地公園采訪

夕陽下的北湖

宜人風光

北湖公園

桃花渡

閱讀提示

湖的美因時而不同。若以單日而論,當屬旭日東升之時、白日西下之際。

紅日初升,湖面霧氣升騰,近湖有入仙境之感。夕陽西墜,湖已不是湖,乃是金絲覆蓋的銀鏡,一波一動熏醉了眼睛,也熏醉了心。

孟冬之末,夕陽下面湖而立,眼目瞇萋,心神迷離。小風微寒,綠柳枝、黃銀杏在身後婆娑搖曳,沙沙、沙沙……鼓膜收到了最美的催眠曲,人睡得更沈了。

碧水共長天一色

湖總是美的,但要把這種美描述出來卻是不易。湖的美在水色,在波紋,在形狀,在湖岸的融合。要用字句去刻畫、去區分這些是難以做到精準的,所以多數人筆下的湖是一種“神”,而不是一種物。

但湖與湖又有很大的區別,各具特色。以最富盛名的西湖、瘦西湖比較,一個勝在肥美,一個贏在嬌弱;一個是雍容華貴的楊貴妃,一個是輕盈玲瓏的趙飛燕;一個儀態萬千,一個嬌小窈窕。在這兩大名湖之前,少了黛山墨林襯托的睢縣北湖更加通透、清澈,好似天宮遺落人間的明鏡;在這兩位傾國傾城的大美人面前,北湖顯得恬淡和收斂許多,它時而恬靜溫柔,時而活潑伶俐,時而調皮地追趕天空的顏色,時而頑皮地堅持著自己的想象。不施粉黛、清新脫俗的它總給人一種舒適的自然和親切,也總讓人有一種錯覺,以為它就是鄰家初長成的少女,亭亭玉立。

近5000畝水面的睢縣北湖還有一大特點——水岸直角直線。初來乍到之人發現這一特點,難免心中疑慮,這是天然湖泊嗎?答案就隱藏在歷史的日記本上,只不過這一頁上書寫了太多睢縣人民的血淚。宋、元以來,黃河水患連年,睢縣深受其害,元史就有“河決睢州者十七”的記載。彼時,有護城墻的睢州城城內往往能幸免其害。但是每次大水過後,城外淤沙便會擡高,長久以後形成了城外高、城內低的地形。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3月,當時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會同羅汝才、袁時中等三支起義軍攻克了池深城堅的睢州城。僅僅6個月後,李自成進攻開封。明軍和義軍雙方都出於以水代兵的目的,扒開了黃河。距睢州僅15公裏的明代黃河狂瀉南奔,瞬間淹沒了睢州城。睢州舊城陷為湖泊,所以現在的睢縣北湖湖面才會呈現出十分規則的長方形。據說,在睢縣解放前,這個“北大坑”中仍有舊城基址裸露水面。上世紀90年代初,為舉辦全國皮劃艇錦標賽,睢縣開始對北湖進行持續不斷的保護開發,“北大坑”才成了如今水清岸凈的北湖。

除了北湖,整個北湖景區還包括了蘇子湖、濯錦湖、恒山湖、甘菊湖、鳳凰湖5個衛星湖。作為東起微山湖、西到西安,沿隴海線兩側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泊,北湖與5個衛星湖相映相連,構成了中原水城的核心區域。在2014年12月22日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後,北湖景區已納入河南省“三點一線”大旅遊大開發戰略之中。而在北湖景區西2公裏,利用老磚窯廠取土廢棄坑塘打造的鐵佛寺湖初具規模,水城將再添新風采。鐵佛寺湖修復以生態濕地、綠化為主,輔以中式建築風格配套設施,在文化場景再現的同時,也能滿足實際功能需求。

仙島自有仙人居

湖的靈氣有一半是在島上,整個湖才能更加靈秀。

湖中路穿湖而過,將北湖分為東西兩湖,又分別與東西兩湖中的湖心島相連接。東湖的湖心島名為襄園,“襄”是睢縣古稱襄邑之襄,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之襄。提及宋襄公,很多人脫口而出的是其“愚蠢”,但他卻是那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少數堅守禮儀的人,其形象更似新一代人眼中恪守傳統風俗的老一輩。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先生曾這樣點評:“春秋時期宋襄公高舉仁義的大旗,想稱霸諸侯,卻被強大的楚國打敗,但正是因為他的仁義、講信用而使弱小的宋國名位春秋五霸前列。”島上有望母臺,樹有巨大的宋襄公立像。“望母臺”得名於宋襄公。據記載,宋襄公生前在此築高臺,眺望身在異國的母親,以表思念之情,並在死後葬於此地。島上還有桃花渡、襄陵、誠信樓、仁義廣場等景點。桃花渡是方便遊客前往駝崗遊覽桃花洞設立的唯一渡口。駝崗又名駝嶺,因形似駱駝飲水而得名,崗北有桃花洞,水深探不及底。襄陵原是一座聳立高大的封土丘,墓高9米,墓基占地面積為252平方米,呈圓錐形,有黏土堆壓而成,神道前牌坊上刻有“仁德垂範”四字,為周天子給予宋襄公的高度評價。

西湖湖心島名為鳳鳴島。據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到泰山封禪,途經睢縣夜做一夢,夢到鳳凰騰空而起,第二天召集大臣解夢。眾大臣以為夢鳳是吉祥之意,此地是塊風水寶地。秦始皇遂置縣於此,取名為襄邑。遠望鳳鳴島可見39.77米高的鳳凰樓。此樓為7層8角塔式建築,明清建築風格,四周雕梁畫棟,挑角飛檐。此建築形為塔,卻名為樓,是經過一番嚴格考證後的選擇。復建鳳凰樓,正體現了睢縣人面對歷史時的嚴謹。

島北面有北湖鐵人廣場公園,島南面有兩座人工鳥島,分別為藝苑島、晨陽島。入鳳鳴島,過兩座石孔橋便到了新建的錦襄書院。錦襄書院是北宋四大書院之首睢陽書院的延續,原址在東湖湖心島旁的駝崗處,舊城為湖後已不可見。新建錦襄書院雖位移到西湖湖心島,卻完全繼承了老書院的形與魂,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完全遵循了明代書院建築形制;雕塑記錄下了書院講師呂楠、金弦的氣節;新書院前牌坊上“錦襄書院”四字由原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題寫,更彰顯了文化脈絡的連綿不息。鳳鳴島的靈魂在錦襄書院,襄園的精髓則在睢景苑。這裏集納了睢縣的歷史,能提供給人很多耳目一新的知識。在睢景苑,人們能看到女媧出生在睢縣的依據。其一,睢縣匡城一帶至今流傳有女媧造人、女媧造城和女媧煉五色石補天的神話傳說故事;其二,甲骨文、金文及《商書》《周易》《淮南子》《山海經》及地方誌書《秦州直隸州新誌》等均有“女媧生承匡”的記載;其三、族遷名隨;其四、承匡是女媧建立表木和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的象形會意字;其五,匡城現存有女媧活動遺址。

睢景苑還記錄下了水族人源自睢縣,根在睢水的歷史。而今,一批批的水族人來到睢縣尋根問祖,加入到睢縣發展的戰隊之中,一起推動著中原水城走向更加絢麗多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