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下雨把買的谷子淋濕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1955年冬的一天,湖南省瀏陽縣小板橋鄉人頭攢動,村民幾乎都湧出家門湧向同一個目的地而去。其中有人還不清楚狀況,只是邊隨著人群邊打聽,得到的回答是有位開國女將軍回鄉來了。

瀏陽是著名的將軍縣,瀏陽籍的開國將軍有30位,不過小板橋鄉這次是第一回有將軍回鄉,而且是位女將軍,這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大家別提多興奮了,都爭搶著要親眼目睹“花木蘭”的英姿。

在人群中,有個年過半百的男人卻有些忐忑,他名叫古天順,村裏人稱他為古老三。古老三早就聽到風聲,村子裏走出的一個女兵成了將軍,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古老三不禁聯想到30多年前自己家跑出的一個童養媳。

那還是在1914年,古家收了一個名叫“旦娃子”的6歲養女。名為養女,其實是童養媳,這個女孩成了實質上的丫環,被古家呼來喝去,當作免費的勞力使用。

旦娃子未過門的丈夫正是古老三,古老三比她大上4歲,到他20歲的時候,家裏安排和16歲的旦娃子完了婚。

古老三是個封建古板的人,他有個缺點是脾氣暴躁,還有家暴的惡習,對妻子看不順眼就是一頓打罵,常常打得她遍體鱗傷。

如此噩夢般的日子讓旦娃子再也無法忍受,當社會變革的潮流席卷大地時,她毅然衝出家庭的牢籠投身革命事業,從此改名李貞,很快她成為進步婦女的代表,不久還被選為區婦聯委員。

古家是個封建家庭,思想落後的婆婆和丈夫對李貞百般刁難,卻絲毫不能阻擋一顆熱切盼望革命的心。李貞也多次動員古老三參加革命,但膽小怕事的古老三從未真正考慮過妻子的建議,反倒是一直想限制她的活動,安心在古家紮根。

道不同不相為謀,思想上的巨大差距,讓這段夫妻關系名存實亡。不久,因為害怕受到牽連,古家幹脆送上一紙休書,宣布與李貞從此再無瓜葛。

古老三模模糊糊打聽到女將軍姓李,他心裏一激靈,不會是當初離家鬧革命的旦娃子吧?如今新中國已成立6年,經過教育,古老三的思想也有了很大改變。聯想到自己家之前對旦娃子的所作所為,他不禁一陣羞赧。同時更是渾身冷汗直冒。古老三擔心的是,如果真是旦娃子當了將軍,會不會報復古家。兩人地位現在天差地別,如果真是這樣,古家可就得吃不了兜著走,自己這條老命都未必能保得住。

他只能安慰自己:當初小板橋鄉走出的革命女子還有好多,興許是別人呢,也興許是誤傳呢。

等到古老三終於擠進人群,從縫隙中看得真切時,他不禁一陣眩暈。雖然歲月已留下無情痕跡,但眼前那個穿著軍裝,英姿颯爽的女將軍,不是當年個旦娃子卻又是誰?

古老三也不知道李貞有沒有看到自己,他渾渾噩噩回到家,心裏七上八下了半天,想來想去對自己當年的行為後悔不已,如今李貞成了將軍,必定不會忘了這茬,自己鐵定是討不了好了。

古老三癱坐在家,就等著有人闖進屋來,拿繩索把自己綁走了。

左等右等了幾天,確實等來了人,卻不是帶著繩索來綁他的,而是給他帶來了李貞的一句口信:“一切都已經過去了,革命已經勝利,我們邁進了新時代。”

古老三既羞愧,又感激,還有點不明白,自己曾給李貞帶來那麼大傷害,如今對方怎會如此豁達大度。

事實上,古家對李貞的傷害,比古老三意識到的還要大。

李貞成為童養媳時不過6歲,她是古家免費的勞力,瘦弱的身體既要洗衣做飯,還要幹打水、砍柴等重活,連帶孩子也要她代勞。稍有不順遂,挨打受罵也是家常便飯,身上經常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

如此這般熬到十五歲,李貞和另外幾個童養媳一起商量,想要離開婆家,到縣城去做工,好過在婆家挨打受罵。

這個想法被古家察覺後,婆婆怕她一去不回,造成古家“資產流失”,於是在1924年正月,迫不及待讓古老三和李貞結了婚。

既然如此,婚後的李貞自然把希望放到了丈夫身上。苦苦熬了十年,雖然無甚感情基礎,但李貞還是遵照父母之命完婚,指望古老三是個疼人的丈夫,能多少改變自己命運。

哪知古老三性格如此暴躁,自己婚後的境遇甚至比婚前更悲慘。有一次,李貞見家中柴火不夠便上山砍柴,誰知天降傾盆大雨,她渾身濕漉漉趕回家中,碰到了從田裏回來的古家其他人,他們同樣也被淋濕了。

婆婆看到被身上還在滴水的李貞,第一反應不是表示一下關心,反而劈頭就問,為什麼不給他們準備好幹衣服。

李貞解釋:“我也上山砍柴去了...”

還沒等她說完,古老三覺得媳婦是故意頂撞母親,不容她分辨,抄起一根木棍就把李貞打得遍體鱗傷。

美好的願望被無情的現實擊得粉碎,李貞的心被徹底傷透,萬念俱灰之下,她甚至跑到水塘邊向投水自盡,幸而被鄰居攔住。

鄰居老婆婆寬慰她:“女人生來就是受苦的呀!你看我,六十多歲的人了,還要上山砍柴,還要挨丈夫的打罵,這是命吶,女人的命啊!我們女人就要認命吶……”

在那時的社會背景下,女性地位低下,老婆婆的話代表了大多數農村女性的想法。

如果沒有革命思潮的傳播,李貞可能就只能認命了,共和國就少了一位開國女將軍。

正因為此,李貞沒有成為認命的女人。

投身革命,意味著與過去訣別,對新事業的義無反顧,為此,李貞給自己改的名字正是對革命事業忠貞不二的意思,她自己曾說:

“我既然選擇參加革命,那就沒有再退縮之意,投身革命隊伍後,當時腦海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要永遠跟隨革命的隊伍走,生是革命人,死也是革命鬼!”

李貞投身革命後,帶領進步婦女搞宣傳,做後勤,有力支持了革命事業,1927年3月就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革命陷入低潮,李貞並沒被敵人的血腥屠殺嚇倒,她轉入地下,聯絡同誌,通過秘密黨小組繼續著鬥爭。

為了應對形勢,紅軍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裝。在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下,瀏東特別支部也組建起來,王首道、張啟龍等人在其中擔任領導工作。李貞更是巾幗不讓須眉,擔任了士兵委員會委員長。

張啟龍與李貞張啟龍比李貞要大上8歲,由於參加革命,他的妻女被敵人殘酷殺害了。在工作和戰鬥中,兩個單身的年輕人相互照應,逐漸互生好感。但張啟龍是領導,不好意思開口捅破,李貞又是女性,更不敢主動開口。

1928年,一場意外的戰鬥終於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那年5月,張啟龍在開會途中暴露身份,被團防局抓住關押。他在湖南名聲在外,如不趕緊營救將兇多吉少。

營救隊伍想出了一個妙招:假扮迎親隊伍混入當地後,與外圍裏應外合,伺機救出張啟龍。

方案很好,新娘也有很合適的人選,那就是李貞。李貞坐著花轎,果然騙過了團丁,順利實行計劃救出了張啟龍。

得救後,有人就對張啟龍開起了玩笑:“能順利救出你,還是新娘子李貞的功勞。你最好的感謝就是讓她做一次真正的新娘。”

望著披紅戴綠的李貞,張啟龍鼓足勇氣問道:“我同意,你呢?”答案是肯定的,幾天後兩人就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婚後,李貞有了身孕,但險惡的局勢並不能讓她放松下來。敵人不斷發動圍剿,終於有一次,李貞帶領的部分遊擊隊員與敵人發生了遭遇。

遊擊隊憑借地形與人數眾多的敵人周旋了兩天兩夜之久,終因寡不敵眾被逼上了一個山崖,這時連李貞在內只剩下了5人。

敵人看到他們已彈盡糧絕,狂叫著要抓活的。敵人的嚎叫聲不絕於耳,李貞等知道落到敵人手裏會是什麼後果。她們把心一橫,寧死不願當俘虜,李貞大喊:“我們不能讓敵人抓活的,是共產黨員,是革命者,跟我往下跳!”

5人先後縱身跳下懸崖,只有李貞和另一位戰友因為掛到一棵大樹上而幸免於難,可惜她腹中的胎兒因此流產了。

這次死裏逃生又痛失孩子的經歷,讓李貞對許多事看開了,如果說之前對前夫家還有恨意,經過這次“犧牲”後,心中的信仰更堅定了。

之後,由於湘贛蘇區的肅反擴大化,張啟龍遭到關押,為了不連累李貞,他不得不違心地在“離婚申請書”上簽字。李貞收到通知大哭一場,她找保衛局申訴,請求保留他們的夫妻關系,但沒有成功。

痛失愛人,李貞再無牽掛,她暗暗發誓此生不再嫁。

此後,李貞隨紅軍參加了一系列戰鬥,1934年轉戰到湘西後,紅六軍團組織部長李貞被調任省軍區組織部長。

但緣分就是如此奇妙,任弼時夫人陳琮英看到李貞形單影只,有意給她撮合一段姻緣,她給李貞介紹的對象是甘泗淇。

甘泗淇是老紅軍,到蘇聯留過學,還是李貞的上司,李貞一聽把頭搖得像撥浪鼓:“我是個童養媳出身,沒有文化,哪裏配得上甘泗淇。”

陳琮英早有準備,她向李貞“爆料”:“這怕什麼,我也是童養媳,甘泗淇文化高,正好可以幫助你學習。”她又故作神秘地掩耳告訴李貞:“甘主任對你的印象很好,他說你潑辣能幹,作風紮實,是個了不起的女同誌!”

陳琮英此言不虛,甘泗淇與李貞在工作中早有交集,他早就註意到了李貞,對她早有好感。

甘泗淇其實也吸引著李貞,被陳琮英這麼一說,她羞赧地低下了頭,事情就這樣水到渠成,一對革命情侶走到了一起。

第二年元旦,由賀龍主婚,甘泗淇和李貞在一間借來的房子裏舉行了簡樸而熱烈的婚禮。賀龍風趣地說:“今天,甘泗淇和李貞結婚,完全是新式的,沒有封建色彩。一不拜天地,二不拜祖宗,就是一心一意幹革命,他們是很好的一對革命夫婦。”

婚後不久,兩人就跟隨紅軍開始了長征,由於條件太過艱苦,過草地時李貞早產,當時根本沒有條件保障孩子的生命,這個孩子沒能走出草地,十幾天後就夭折了,李貞也因此落下無法再生育的病根。甘泗淇對李貞不離不棄,只要有機會就扶著她、背著她走,夫妻終於順利到達陜北。

抗戰中,甘泗淇和李貞二人分別在前後方工作,彼此很少有機會在一起。直到解放戰爭中,兩人才得以一起在西北野戰軍中征戰,參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戰役。

很快到了抗美援朝,彭德懷點將,夫妻二人又雙雙披掛上陣,奔赴朝鮮前線。

1955年,甘泗淇、李貞夫婦分別被授上將和少將軍銜,由毛主席親自授銜,主席握著李貞的手說:“祝賀你,李貞同誌,你是我們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與甘泗淇也是唯一難得的‘夫妻將星’啊!”

也就在這年冬天,由於工作關系,李貞得以返回瀏陽,回到她出身的小村莊看一眼父老鄉親。

李貞的經歷坎坷又傳奇,她是個真正的革命者,連生死都早置之度外,又豈還會在意那些陳芝麻爛谷子的陳年舊事,古老三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輕飄飄一句“一切都已經過去了” ,讓古老三誠惶誠恐的心放到了肚子裏,李貞將軍的虛懷若谷,更值得人敬佩。

老一輩革命家都是如此,舊社會把人變成鬼,建立新中國才是他們目標所在。在這個崇高目標下,生死都可看淡,私人的恩怨又算得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