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帶土回家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初冬時節,北京馬甸橋附近的雙秀公園仍保留著晚秋的斑斕色彩,金黃的銀杏葉在樹下鋪上一層厚毯,灰喜鵲在翠色松林間啁啾跳躍。周末,市民陳嬰帶著一雙兒女來公園“植樹盡責”,三個人整齊劃一的熒光綠誌願背心好似特殊的親子裝。他們給怕冷的紫薇裹上綠色的無紡布“外衣”,小心翼翼地用粘布條將無紡布系緊。

1981年12月13日,《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通過,掀起了一場綠色革命。從義務植樹大軍浩浩蕩蕩向荒山荒灘挺近,到如今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盡責,40年來,首都各界1億余人次植樹2.1億株,京城的青山、森林、綠地,處處留下了義務植樹者的腳印。

11月27日,20多組親子家庭在雙秀公園內開展植樹盡責勞動。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

“綠色革命”大幕拉開

新中國成立之初,北京的林木覆蓋率僅有1.3%,延慶康莊、昌平南口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沙河流域五大風沙危害區總面積247.5萬畝,沒有森林植被護佑,澇、旱、風、沙等自然災害頻發。

今年81歲的海澱區綠化辦原主任於大源打小住在海澱,他記得當年西山一帶一到雨季,山洪就隨之而來。“山上沒有樹,雨水存不住,水流裹挾著泥沙石塊,大片大片地往下流,經常就把村民房屋衝了。”由於沒有樹木遮擋,一刮五六級風,馬路上看不見人影,全是沙子。包括他在內,不少老人都記得1979年一篇名為《風沙緊逼北京城》的報道:“大風一起,大街小巷塵土飛揚,撲面而來的風沙吹得人睜不開眼睛。”

1981年夏天,四川、陜西等地遭受歷史罕見的水災,鄧小平找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萬裏說,“最近的洪水涉及林業,涉及木材的過量采伐,看來,中國的林業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是否可以建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一項議案,規定凡是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每人每年都要種三至五株樹。

按照鄧小平的提議,同年12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決議中規定: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十一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三至五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16日,國務院決定成立首都綠化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由北京市市長焦若愚擔任。

一場綠色革命就此拉開大幕。

鄧小平是倡導者,也是實踐者。1982年3月12日,近80歲高齡的他率先垂範,帶領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來到西山,種下“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第一棵樹。從那時起,義務植樹現場總能看到這位老人的身影。

1985年,首都義務植樹日正式確定在4月第一個休息日。根據北京市綠化建設總體規劃要求,西起房山雲居寺,東至平谷海子水庫綿延230公裏的半月形“前山臉”地區,是義務植樹的主攻目標。為了讓北京的“門面”盡快綠起來,中直機關、中央國家機關和市屬機關企事業等幾百家單位認領責任區,赴前山臉地區義務植樹造林。

“‘前臉山’陽坡土薄石頭多,都是植樹條件很艱苦的地方。”首都綠化辦原郊區組退休幹部付瑞海回憶說,義務植樹初期,職工不僅要植樹,還要往山上背水澆樹。

1991年12月,原北京市建材總公司昌平北山義務植樹成果。付瑞海 攝

荒灘披綠,鎖住北京西北風沙口

1993年,從事農林工作的楊進福接到了一個任務——讓康莊綠起來。

楊進福是地地道道的延慶人,康莊對他來說並不陌生。這地方俗稱南荒灘,是一片由來已久的風沙危害區,地面巖石裸露,沒雨的時候寸草難生。延慶人形容這裏“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康莊東邊緊靠長城,西邊和懷來交界,內蒙古過來的沙塵順著延慶進了京。當時的延慶縣領導發出感慨也提出要求——站在長城望塞外,一片茫茫何時綠?”楊進福回憶道。

就任原延慶縣綠化委首任辦公室主任後,楊進福攤開賬本,賬面上的6000元讓他很為難。在荒灘上種樹,需要運送客土、人力、灌溉水源,哪一樣缺了資金都不成。楊進福找市裏爭取支持解決了水的難題,引白河水修了兩座蓄水池,八達嶺-康莊風沙危害區治理也進行了詳細規劃,規劃面積達到24萬畝。

為了使樹木盡快成林,康莊的植樹標準定得很高。“要栽好苗、栽大苗。闊葉樹胸徑,就是心口的地方要達到4公分,針葉樹樹苗要達到兩米以上。”栽種這樣的大苗,樹坑的直徑和深度都要達到1米。

楊進福記得,每到春天,黨、政、軍、民、學社會各界幾萬人來到荒灘,挽起袖子參與義務植樹。專業工程隊植樹、義務植樹隊挖坑,既保證了栽植的成活率,又彌補了造林資金不足的問題,確保栽一棵、活一棵。

“挖1米×1米的合格坑並不容易,沙土地底下是鵝卵石,大家掄起鎬頭刨土,每個人一天挖上三個坑,已經是幫了我們大忙。”他說,沒有各單位來幫忙義務植樹,康莊綠起來的任務很難完成。

高峰期,康莊一年要植樹70萬棵,不能僅僅依靠春天植樹。綠化人員摸索經驗,采取了四季施工、三季植樹的方法,春栽闊葉、夏栽側柏、冬栽油松。“工程技術管理人員最辛苦,早上六點就起來幹活兒,晚上天黑看不見人才能回家。天天風吹日曬,白凈的小夥姑娘,都變成了黑漢子黑丫頭。”楊進福說。

10年間,曾經黃色的南荒灘變得郁郁蔥蔥,楊進福一張笑臉曬得黝黑。狂風再襲,耳畔是嘩嘩作響的樹葉聲,眼前再沒有沙塵。

2021年9月,延慶八達嶺小浮坨山植樹成果。付瑞海 攝

康莊披綠是5個風沙危害區變遷的縮影。

1982年至1998年,中央、市、縣上千個單位、100多萬人在八達嶺、十三陵等八個風景區,密雲、懷柔水庫兩個水源保護區,康莊、永定河等五大風沙危害區安營紮寨,建立義務植樹責任區300多處。早期栽植的30公分的側柏小苗,如今已高達十余米,不少責任區已形成綠蔭護夏、紅葉迎秋的景象。

探索科學植樹,解決“造林不見林”

上世紀60年代,還是林業技術員的於大源連續幾年參加西山荒山雨季造林工程。他回憶說,海澱西山是石頭山,土層很薄,年降水量少,山坡上又澆不上水,種樹難上加難。“那時每棵樹苗根部的土坨都用布包好,一包土坨有20多斤重。我們用扁擔挑著帶土坨的樹苗,遠處要走1000多米。當遇到裸露山石時,大家用十字鎬加撬杠挖坑,雙手磨泡、虎口震裂是常事。”正是這段經歷,讓他積累了大量樹木種植和養護經驗。

義務植樹運動開展以後,公眾植樹熱情高漲,但初期也曾出現“造林不見林”現象。要真正收到實效,必須講究科學造林。

於大源琢磨,樹種下去不成活,是因為種樹時澆了水,但地表很快就幹了。他想起老鄉有句話:柴火垛底下沒有幹柴,臺階地下沒有幹土。利用這個原理,他想出了“華北石質山區埋草壓石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土壤結構裏有‘毛細管’和‘非毛細管’,‘毛細管’將土壤底層的水輸送到地表,而降雨的水通過重力經‘非毛細管’滲透到土壤深處。”他解釋說,種樹後將周圍的草拔掉放入樹坑中,用土覆蓋,草腐爛後變成腐殖質,土壤底部的水通過毛細現象向上輸送時停留在腐殖質層,使水分不蒸發、樹根保持濕潤。壓石則為了讓降雨從石縫中向土壤深處滲水,保持土壤的濕度。

他說,這項科研成果在全市推廣了兩三年後,義務植樹成活率提高到86%。

1991年,原北京市公用局昌平下莊義務植樹責任區引水上山設施。付瑞海 攝

“科學造林,就要按照標準來。一棵樹栽到大坑裏,和栽到一個碗裏效果肯定不一樣。”付瑞海拿挖樹坑舉例,當時樹坑的長寬深都有嚴格技術要求,一些植樹單位自己焊了鐵籠子,鐵籠子能放進樹坑裏,挖坑才算達標。選苗時,樹苗也由最初二三十公分的一年生小苗,變為根系完整、五六十公分的兩年生大苗。造林後的撫育管護中,扶苗、清淤、澆水、松土、壓石、蓋土、割灌、擴坑等蓄水保墑措施一個都不能少。

他回憶說,各植樹單位義務奉獻格外認真,綠化隊隊長“驗收”質量時標準也很嚴。“當時的北京市建材總公司有個綠化總指揮叫李誌平,整地、栽樹、打防火道,每一道工序他自己都做實驗,比如自己一天能挖七個樹坑,他就要求隊員完成六個坑定額。這樣定的標準即嚴格又非常切合實際。”

上世紀90年代,各單位又把“一樹一庫”撫育管理,列為義務植樹任務,向科學造林的深度進軍。付瑞海說,“庫”是指利用培土的辦法,把樹坑變成樹木的小水庫,使樹坑的外沿高一些,能存蓄雨水,提高植樹的成活率。

1995年,原鐵道部十三陵關溝責任區噴灌澆樹。付瑞海 攝

春植、夏養、秋撫、冬防,一季植樹變全年盡責

郊區綠意蔥蘢,市民的身邊也多了郊野公園、綠色走廊。城市正在向“森林城市”邁進,滿目蒼翠,義務植樹還有空間嗎?

如今,義務植樹並不僅限於春天,公民想盡責,也並非只有“植樹”一種方式。常到雙秀公園跑步的市民陳嬰看到,一些遊客和誌願者在夏、秋、冬季也挺忙活。“原來夏天栽花除草、秋天撿拾落葉、冬季給小樹穿防寒衣,都算植樹盡責。”

陳嬰覺得這事兒有意義,拉上8歲的兒子、3歲的女兒一起參與。小朋友接觸自然很開心,也有成就感,跑步健身路過花壇時,兒子指著花朵說,媽媽,那是我們的勞動成果。

隨著北京百萬畝造林等項目的實施,可綠化面積越來越少,讓每位市民親手種樹並不現實。新形勢下,義務植樹不僅要“大地植綠”,也要實現“心中播綠”。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義務植樹處四級調研員楊振威說,為了讓市民植樹盡責更加便利,近年來,首都細化八大類37種盡責形式,形成了“春植、夏養、秋撫、冬防”四季盡責的北京品牌,變一季植樹為全年盡責。

初冬季節,樹木大量落葉,有害生物蟄伏越冬,此時既要采取措施做好植物的防寒保暖工作,又要結合清園、冬剪清除越冬病蟲害。誌願者包裹樹幹、纏繞防蟲膠帶、清理落葉,就能達到防蟲、防凍、防火的效果。

“我們選取了簡單易操作的盡責措施,提升市民的參與度,也讓親子家庭收獲更多園林科普知識。”雙秀公園管理部部長陳秀海一邊給小朋友發放小鳥餵食器,一邊教他們把餵食器懸掛在大樹上。記者了解到,從2018年起,參與自然保護首次被納入義務植樹盡責範疇,具體形式包括拆除非法設置的獵夾、在林中懸掛人工鳥巢、參加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修復等。

市民有了綠化意識,如何了解植樹信息,就近參與盡責?“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應運而生。去年11月20日,北京市第一家社村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在雙秀公園揭牌,國家、市級、區級、街鄉級、社村級五級基地體系建設骨架初步成型。目前,北京已經建成五級基地36處。

打開微信“首都全民義務植樹”公眾號,市民可以選擇捐資盡責,捐資60元可折算一年植樹3株的任務,也可以選擇現場盡責,查詢身邊最近的基地正在開展哪些活動。

“我們公園每周在公眾號上發布活動信息,一年多開展了83場活動,市民通過手機預約,熱情很高。”雙秀公園副園長閆海明說,市民參加盡責,還能在公眾號上查詢並打印自己的盡責證書。

陳嬰和兒女拿到了義務植樹盡責證書,她覺得這是一種鼓勵,也是對孩子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他們可以感受到,身邊的環境正因他們的努力在變好、變綠。”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白爽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