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免費原版1518的簡單介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關註頭條號,了解更多族譜信息!

解讀譜牒,看中國歷史;尋根問祖,知族事國事

前言導讀 汨羅市羅江鎮天井山上的白雀寺,號稱有千年歷史,方圓數百裏老少皆知。由於在國史和地方誌裏看不到文字記載,完全是靠當地信士和廟裏師父們口口相傳,代代相傳。筆者在撰寫白雀寺廟誌時,親至白雀寺和周邊走訪。訪得《心田傍舒氏六修族譜》(下稱《族譜》)對白雀寺前世今生的記錄,補充了缺乏文獻記載的不足。

從長沙市中心駕車出發往北,在三一收費站上高速,過星沙、開慧鄉、弼時鎮,在進入平江縣下高速的第一個紅綠燈左拐,簡易水泥路,帶您去到白雀古寺。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把您從喧囂的都市,帶進寧靜的佛系世界。在湘北的一馬平川上,沿著百多米高的天井山蜿蜒盤旋,眼中汨羅市羅江鎮的天井村、松山村秀美而含蓄。上到山頂,樹蔭掩映中的白雀古寺兀突在眼前:黑瓦紅墻,麻石護欄,古色古香。

拾級而上,寺廟墻上鐫刻白雀寺的來歷介紹:

白雀寺原名“百鵲寺”。建立於唐朝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據記載:天井山的主峰南門兩公裏處的大旗上,原有一寺,香火旺盛。貞觀十四年的秋天,喜鵲群集,銜大旗嶺佛廟的香燭祭等供物,盡於茲,往返數日不輟。人皆奇之。於是鄉人遂大興土木,於此又建一寺,曰:“百鵲寺”,以誌菩薩顯靈,仙鵲擇地也。“寺內設觀音殿、羅漢殿、諸天神殿、王元帥殿、關聖帝殿、文昌帝君殿及鐘鼓樓等。前後三進,左右兩廂,廊回檐轉,氣勢恢宏。晨鐘暮鼓,名聞遐邇,歷千載不衰。

白雀寺現任主持釋覺正古春尼師,非常自豪的告訴人們:白雀寺是千年古寺。

雪泥鴻爪。一座千年古寺,肯定會有文字記載的。我翻看天井山下楊姓、周姓、易姓、彭姓等幾個大姓族譜,均無記載。在離天井山下十多公裏的羅江鎮群英村,舒氏《族譜》裏看到了《重建天井仙山古廟序》。

有一塊清朝乾隆年間白雀寺修繕的功德碑,其中的幾個名字,就是舒氏族譜裏:旦望、旦先,同仁、香遠。

其中,旦望在《舒氏族譜·旦望公房譜·卷五》裏記載:

“永發字旦望。生於康熙乙酉年(1705)卒於乾隆戊寅年(1758)。葬心田傍毛嘴園壬山丙向。詳碑記。公自幼聰敏過人十八歲中進士為官,清正好立直言,在翰林院任職。連生五子學業成,均名標金榜。”

“ 旦望公看不慣官場的勾心鬥角,棄官回家,一心向佛,為寺廟修繕三棟廟宇。”

族譜裏的名永發,字旦望的人,是心田傍京兆堂舒氏第十一世孫。 族譜裏記載,這支舒姓人是洪武元年( 1368 年)從江西進賢來湖南,以繼宗公為一世祖至今,已歷 650 年。據 1997 年的六修族譜上的記載,繁衍到了二十一代昌字輩,昌字輩最早出生的,是 1974 年冬月的昌洋,最晚出生的,是 1996 年冬月的昌賢。 1974 年至今也 44 年,農村裏早婚的人應該做上爺爺了。 這是個樹大根深,枝繁葉茂的家族。

他們的一修的老派語十四個字:

繼添元晟孟勝大世五之永錫祚應

新派語二十個字:

懋盛惟先德熾昌啟達明

培修宏正道高發顯家聲

天井山白雀寺方圓百裏的地方,為什麼只有舒氏族譜有關於白雀寺歷史的記載?這就有關乎舒氏家族禮佛的淵源。

1

遷湘一世繼宗公

生於元天歷元年(1329),卒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於洪武三年庚戌歲試中舉人授嶽州府臺之職。解甲歸田,率子孫家丁開發荒田五千七百畝。

2

二世添富公

二十二歲隨父親來湘,洪武十一年食廩,洪武三十年(1397)52歲中進士。

3

三世元泰公

生於永樂戊子年(1408),卒於成化癸巳年(1473)。庠生,辭官回鄉。以泉石自娛,日遊山水,拂塵閑坐心神爽。元泰公生二子:長晟,次淮。

4

四世淮公,元泰公次子

生成化乙酉年(1465),卒於嘉靖丙戌年(1526)。老家江西進賢同派兄弟芬公於正德十三年(1518)高中狀元,手書召淮公至京薦入太學六年,援例授禮部郎中職。告病而歸,無意於仕。尤好觀賢書,終日不輟。鄉人稱其榮顯,謙讓不遑,家範恪守箕裘克紹。

5

十世之達是遷汨羅心田傍始祖

他將新田傍,改為心田傍。他中年無子,非常郁悶。一日做夢:立身田徑。一老者,迎面而來,手撚一弓,無弦無矢,三鳥翔飛作弦。公奇視良久乃問。老人答曰:此栽種之器也,飛禽走獸不以矢殘而以德昭。爾宜廣種之。公不解。問老者其詳,條而不見,故大呼:老丈、老丈。妻雷母推醒,夫妻二人解夢。一弓三鳥為“心”字也。立身田經即田也。老人是提示二人妻要廣種心田,行仁積善。他們夫妻將新田傍改為心田傍,將心田傍十畝良田所收谷物,作為歷年施濟貧人之資。又在長沙通嶽州的大道上,築亭為舒家亭,施茶藥以濟寒暑行人。夫妻於康熙乙酉歲終得一子名永發字旦望。

6

十一世永發公旦望

十八歲中進士,連生五子,俱榮顯,名標金榜。天報其德而後嗣樂享其隆也。舒姓在湘陰、平江等地已經是煌煌巨族了。舒氏旦望公房在天井山風樹橋地域,具有崇高威望。數十代人,無誌於官,好學,好積善成德。旦望公棄官歸田後,為白鵲古寺修繕了三棟廟宇。

7

十八世舒先成是六修族譜主編

他在卷五第三十頁《我的爸媽》一文中有這樣的記錄:“爸媽奉姑至孝,祖父去世早,為求禱祖母健康長壽,年年五步一拜到天井山觀音殿求福求壽。祖母八十五歲逝世後,爸媽還為祖母燒了三年故香。求菩薩撥先祖早上天堂。”

舒氏《族譜》的記錄時代特色很強:

1949年五修族譜,記錄了白雀寺在抗日戰爭時期,與當地百姓同進退,休戚相關。1939年——1942年的四年裏,日軍四次犯湘,天井山白雀寺是三十七軍駐地和指揮所。三十七軍在白雀古寺附近,修築的十多裏戰壕至今還在。這四年裏,白雀古寺照樣燒香念佛,祈禱和平,天井山下沒有成為戰爭陣地,遭受到戰火的荼毒。附近的老百姓相對安寧。

舒先成主編的六修族譜同樣也繼承了祖輩的傳承。卷首至卷四包括了序言、家規家訓、編纂小組名單,前賢錄序,前人名人雅集語,本屆摸底人口表直到後記的十八項內容。其中《祖屋基地合同》真實記錄了土改時,對有280多年舒家大屋的分配和地基四界記錄。這是非常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這是民間譜牒裏最真實的歷史。

舒氏《族譜》也註重收集資料:

在族譜卷四裏,收集了一封天井山白雀寺寫給舒氏的信,內容如下:

舒 府 家 乘 纂 修 組

天井山至古至今之修建,榮府上慈善為懷,樂捐成就。一九九五年古寺復興,上級采訪歷史稽考無從。古代碑記在大躍進中興修水利全被利用,文物木刻被日寇四次侵淩,又丁五風、文革兩度燒毀。所剩殘碑,年湮代遠,水霜日曬,字跡消失。惟有貴族先祖:旦望、旦先、同仁、香遠等,先賢捐資,芳名幸存,作了四百多年前的維修三棟的歷史見證。是年臘月古寺竣工,大晏數千賓客。邀請府上先成老先生撰書重建天井山古廟序言,很有收藏價值。為避免風霜日曬之消失,刀兵水火之侵淩,要求府上收藏序言於乘卷,以備千百年之後查考。貢獻之大,善舉殊深。他族譜牒早歲續修,唯府上編修正備付梓,其緣之深矣。萬望采納收藏是幸。予忙祝贊之。

譜牒續修兮,長發其祥。

與佛結緣兮,地久天長。

祖宗德厚兮,生齒繁昌。

英賢輩出兮,歷代忠良。

房房閥閱兮,萬代書香。

派派文明兮,禮貌堂堂。

居寺法師:周河清

首士:胡在文、楊細根、李成明

楊應龍 、胡振湘、李月朗

公元一九九七年冬月

白雀寺主持釋覺正尼師,改昔日的“百鵲寺”為現名“白雀寺”。

民間記載,觀音菩薩俗名妙善,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李莊古城村出生,白雀寺出家,香山寺修成正果。白雀寺建於後秦姚萇白雀年間(公元384—385年),相傳白雀群集於父城故城古槐之上,古人以白雀為瑞應的象征,白雀集而吉祥至。人們以此祥瑞之兆,建起了白雀寺。確正尼師把天井山百鵲寺更名白雀寺,使之更具有佛教文化的內涵。全國有150多座白雀寺, 唯湖南沒有,更名白雀寺,寓意深遠,還填補了空白。

覺正尼師告訴我們:白雀寺所在天井鄉的天井村和松山村村民們,非常護廟,特別成立了廟管會。觀音菩薩三個聖誕日,大年二十三的祈福,都是白雀寺重大的佛事活動日。周圍乃至長沙的香客上千人聚集在這裏,廟管會都會自覺來寺廟裏值勤,義務為香客服務。《心田傍舒氏六修族譜》,記錄了周圍百姓歷來禮佛的淵源。族譜幫我說清了白雀寺的歷史。阿彌陀佛。

天井山上,曉風朝霞,夕照初月。舒氏繼宗公的子孫後代,旦望公的後裔們,還有各個姓氏的後人們,幾百年之後,伴隨著晨鐘暮鼓,經聲佛號。就像中國神奇族譜一樣源遠流長。

仰嶽樓家譜館是湖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直屬機構。三十年來致力於收藏、搶救各個姓氏的家譜、族譜,擁有一大批譜牒家和研究者。接待無數譜牒文化愛好者和尋根人士參觀訪問。

仰嶽樓家譜館每周都會整理族譜往事、家族源流與姓氏淵源,並在頭條號內發布。

若您對族譜感興趣,有尋根問祖的經歷,對自己的支系源流有疑問,敬請關註頭條號,在後臺留言探討!

也歡迎各姓氏朋友來曬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