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莊稼被火燒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柘城,自古以柘樹而得名,與“木”與“石”而結緣。柘城自秦設立縣治,以有柘溝環流,而兩岸柘木繁茂,邑內盛產柘絲,而得名“柘縣”,迄今已有2240多年的置縣歷史。古老悠久、賡續延傳幾千年的柘樹和柘絲文化,早已為柘城這方土地這方人註入了一種豐沛的生命活力,平添了一種綠色的精魂、永恒的神韻。

一、柘樹,永遠的家鄉情思

柘城縣僅存至今的一株珍稀古柘樹,位於老王集鄉北部的扳曾口村東、村小學校西側。相傳栽植於北宋仁宗年間(1023-1063年),距今約有近千年的歷史。近千年來,它吸收日月精華,采納大地營養,依然枝葉茂盛,蓊郁薈蔚、蒼綠爭榮、披雲弄霞,年年還能夠結出許多如球狀的果實,從地表生長出一株株嫩綠的枝條來,展示著它堅毅的品格和頑強的生命力。樹高23米,樹圍3.8米,樹冠覆蓋200平方米,三大主枝直徑均超過1.5米,枝長超過20米,老化樹皮積存厚4厘米。這在全國也極為罕見,1986年就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古樹,更被當地群眾奉為樹神。

據史料記載和當地人的口口相傳,在這棵古老的柘桑樹下,清末時期還曾經發生過一段慷慨悲壯的歷史故事。

清末,由中國同盟會領袖孫中山領導的反清運動風起雲湧,勢不可當。在柘城率先響應這場革命的就是出生在今老王集鄉扳曾口村的清末秀才王居信。王居信由商丘同盟會員王全妮介紹加入青幫組織,被推舉為扳曾口、侯莊、謝樓、余少樓等8個村的聯莊會老總。1911年初,他秘密組織青幫,為幫眾制定了不欺老、不罵少、不奸淫、不偷盜、不騙吃、不騙喝、婚喪互助等內容的“十大規定”和“五大條款”,並在幫眾中廣泛傳播“騎馬挎長槍,孫文也在幫”、“頭戴小磨盤,身穿一裹圓,宣統坐了帝,不過二三年”、“五眼槍,六輪子,逮住財主要銀子”、“柘城縣,縣城小,進城逮住孟大老(指當時柘城知縣孟苞)”等歌謠,擴張聲勢,鼓舞士氣。1911年農歷5月24日、8月14日,41歲的王居信兩次在柘桑樹前聚集幫眾,身騎白馬,威風凜凜,向幫眾歷數清朝官府罪惡,宣傳反清起義道理,偕同商丘、鹿邑等地幫眾,接連攻克了磚橋集、柘城縣城,釋獄囚、開糧倉、濟窮人、殺土豪,聲威大振,隊伍發展到3萬余人。

王居信領導的青幫起義,很快遭到了清政府的血腥鎮壓,王居信等18人被逮捕。知縣孟苞對他施盡酷刑後,把他綁在柘桑大樹前,渾身澆上煤油放火焚燒。待燒至半死把頭割下,裝在牛籠嘴裏,懸掛在柘桑樹上和縣城東門的城樓上示眾10余日。又一把火焚燒了扳曾口村的所有房屋,在現存的王居信故居老宅建築的西山墻上,仍存有當年的火燒痕跡。所以,當地群眾在王居信領導青幫會聯絡集聚點柘桑樹的前面,建起了一間“王居信反清起義紀念地”碑樓,每逢王居信忌日和清明節,都會有當地群眾來這裏為英雄燒香祭拜,寄托哀思。

千年挺立的柘樹,它是一棵英雄的樹、一棵不屈的樹,它的老成持重、風骨剛健、冷峻威嚴、威武不屈,都來自於這方英雄的鮮血染紅了的土地。它的每一片枝葉,都是一道綻放的詩章、一道奪目的光彩!

二、柘樹,柘城地域文明的基因

柘城歷史悠久,文緒綿長。上古之時,為炎帝朱襄氏之都。據今人考證,朱襄氏部族所崇拜的圖騰為早已消亡了的“朱木”,又稱“赤心木”,所以,地名稱“株野”。但據聞一多教授和省華夏姓氏文化博物館館長朱國林考證認為,“朱木”其實就是柘桑之木。聞一多教授說:“赤心即棘心,猶言有刺之木矣。”又言柘朱亦有刺。上古之時,柘木是以朱木相稱,故以“朱”代指“朱地”、“朱野”。其實,老柘樹的木心正是黃中帶紅,木心紅黃,柘木和朱木是同一種樹木無可懷疑。柘朱一木,恰與朱襄氏部族崇拜的聖木“赤心木”圖騰相吻合而順理成章,炎帝朱襄氏文化與柘城柘樹文化就有了同根同脈、同源同道、相延相承的密切關系,也更加充分而有力地證明了柘城柘樹文化的基因深厚、源遠流長。

柘樹生長緩慢,百年以上樹齡,胸徑不過20厘米。柘木紋理美觀、熒光強、有金絲,木質堅重、硬度高、韌性強、耐磨損,故有“南檀北柘”之說。“柘”字以“木”和 “石”字相組合,寓意該木質地細致,堅硬如石,並非一般人所理解的木頭與山石的結合。

據清光緒版《柘城縣誌》記載:“當是時,多風,群陰閟遏,諸陰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遲春而黃落,盛夏而痁痎。乃令士達作五弦之瑟,以來陰風,以定群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炎帝朱襄氏在這裏主政時,陽氣過盛,大風不止,幹旱無雨,造成莊稼和瓜果無法生長,草木枯黃,果實不結,百姓多病。朱襄氏以為,旱魔乃邪惡之氣,邪必畏直,而最直的東西莫過於琴瑟之弦。琴統陽,瑟統陰,瑟必能引來陰氣。他命令他的得力助手士達,以最好的柘絲為弦,制作成了一架五弦瑟,用五弦瑟高奏來陰曲,從而平衡了陰陽,降服了旱魔,祈來了甘雨,端正了四季,安定了群生,也最早開創了中華禮樂文化的先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改分封制為郡縣制,郡守和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命。柘城縣在秦代即設縣治,以邑有柘溝環流,兩岸長滿柘樹,當地盛產柘絲,養蠶業興旺發達而得名“柘縣”,首任縣令為柘公王武。王武組織軍民修築版築城墻,寬2丈,高1.2丈,周長11公裏,外挖城壕,5年而成,東西南北4座城門雄偉壯觀。秦二世元年(前209年)9月,陳勝、吳廣率農民起義軍在伐秦途中攻下柘縣,就是現在的柘城縣。

西漢時期柘縣屬淮陽國,東漢屬陳國,三國屬魏,均沿用柘縣之稱,至兩晉南北朝時期,天下紛亂,柘縣廢除達330年之久,縣域南入武平(今鹿邑),北入寧陵。直至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年)恢復縣治,改稱“柘城”至今,依舊延續著古老的柘樹地域文化基因沒有改變。

在明清兩代,各州、府、縣興起“七臺八景”文化景觀風尚,柘城的“柘溝春水”位居“古八景”之首。清光緒版《柘城縣誌》載:“柘溝春水,在舊城內,環朱襄王廟流”。當逢陽春煙景,吸引了許多文人雅士來此觀景娛樂,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雖然柘溝春水這一美麗的風景不在,但從古人一首首清麗雋永的絕妙詩句中,依稀能夠想見那種擡頭可見碧空、俯首能賞水色、側耳可聽水吟、伸手能觸清流的情趣和愜意。美麗的柘溝春水,就像那一幅流動的長長畫卷,或是那多情的琴弦撥響的一串流動的音符、一曲動人的旋律中隨意潑灑弄情的春之神韻。

如今,悠久的柘樹文化,又在2009年創建的柘城千樹園景區中一個反映柘城歷史風情,代表柘城樹文化特色的名木園區——柘園裏得到了張揚和延續。

柘園總面積5000平方米。辟建的柘園廣場,狀以柘城地圖,以木石鑲嵌並用,寓意為柘城與柘樹結緣,與山石為友,構築一座欣欣向榮的“木石之城”。廣場周圍栽植有百余株柘樹,代表著百萬柘城兒女同心協力,共創柘城美好明天。

近幾年,該縣千樹園管委會主任韓保軍同誌對柘樹情有獨鐘,不僅在年輪塔前成功移植了一株樹齡500多年的老柘樹,而且刻苦鉆研柘樹的壓條繁育、種子繁育和柘蠶飼養管理技術,在關橋西另辟建了1處占地10畝的柘樹繁育基地。基地繁育的10多萬株柘樹幼苗茁壯成長,欣欣向榮,充滿著蓬勃旺盛的生機,為人民群眾品賞柘樹神韻提供了又一片新的天地。

我國幅員遼闊,也有許多以柘樹而命名的地方。如永城市十八裏鎮的柘樹林,湖北孝感漢川市新河鎮的柘樹口村,山東濟寧市泗水縣的柘溝鎮、柘溝集、柘溝村、柘溝社,湖北荊州市監利縣的柘木鄉柘木村,湖南省資興市的香花鄉柘木村,江西九江市永修縣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柘林湖,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的柘林鎮、柘林灣、柘林古港,尤其是福建省東北部的太子參之鄉和紫砂壺之鄉柘榮縣,位於北京城西郊20公裏外、久負盛名的古代皇家第一寺潭柘寺,都與柘樹名木有著深厚的文化情緣。

至於福建省寧德市的柘榮縣,據傳是兩宋戰亂時期,柘城人南下避亂,帶著柘樹流落到閩東,在東獅山下一大片山間小平洋上,落地生根,繁衍後代。為了讓後人記住自已的根在柘城,便在這裏栽植了柘樹,稱此地為柘洋。於是,閩東一帶便有了“先有柘樹,後有柘洋,再後有柘榮”的說法。《柘榮縣誌》記載;柘榮宋代為長溪縣靈霍柘裏洋,元代為福寧州柘洋上裏,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修建了一座當時閩東沿海一帶最大的柘洋城堡,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設柘洋巡檢司,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裁撤。乾隆四年(1739年)復置。民國初為霞浦縣上西柘洋區,1935年置為柘洋特種區。1945年始設縣治,以柘樹欣欣向榮之意,取名柘榮縣。新中國建國後又經過1956年、1970年的兩次裁撤,至1975年復置至今,現已成為聞名全國的“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太子參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三、柘絲,“絲綢之路”的源頭

相傳,帝嚳幼年時生長在窮桑(今山東曲阜一帶),他的曾祖母、軒轅黃帝之妻嫘祖,夢中曾到窮桑遊玩,在海邊遇到一株巨桑樹,高約八九百尺。一位太白金星童子告訴她:“這株桑樹一萬年才結一次果,吃了之後,可以長生不老。”說著,童子太白金星飛身上樹,采了許多圓圓的果實下來,遞與嫘祖吃。嫘祖吃後,深覺甘甜適口,不禁心中一動,便要與太白金星對起歌來。忽然一陣狂風,掀起滔天大浪把船打翻,嫘祖驀然從夢中驚醒。後來,心靈手巧的嫘祖嫁給黃帝軒轅氏,隨黃帝巡遊到了窮桑,真的見到了夢中所遇到的那棵巨桑樹。於是,嫘祖就在那株巨桑樹之下築屋住了下來。夜間,忽見一顆巨星從天而降,嫘祖不覺心中一動,便懷上了帝嚳的爺爺少昊氏。帝嚳後來做了黃帝部落首領,他的大媳婦姜原是一位與曾祖母嫘祖一樣的農桑絲織能手,就把窮桑那株巨桑的根移植到現在的豫東商丘一帶繁育推廣,教民學會了種桑養蠶和絲織技術,而且在株野(今柘城)一帶長勢好,養殖的蠶個大、絲多、品質好,於是就在柘城栽種了好多好多的柘桑樹,“柘桑”、“柘絲”便世代聞名於世。

早在數千年前,柘城一帶河流縱橫,丘崗連綿起伏,水草林木茂盛,氣候溫暖濕潤,成片成林的柘樹為野生柘蠶提供了良好的繁育生長環境。後來,黃帝軒轅氏的元妃嫘祖來到這裏,發現食柘樹葉的野蠶,蠶體肥大,吐絲又多又好,就把它稱為柘蠶,教民養蠶抽絲。出生在柘城縣胡襄鎮的黃帝大臣胡曹,用柘絲作原料,為人類發明制作了衣帽,成為中國歷史上發明衣帽第一人。

據《通鑒外紀》記載:“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帝之妃,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路史》則稱:“伏羲化蠶,西陵氏養蠶,故《淮南桑經》雲:‘西陵氏勸桑稼,親蠶如此。’”《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皇帝正妃,生兩子,其後皆有天下。”嫘祖的出生地,就在現在的河南睢縣西部的西陵鄉。北周以後,她被奉祀為“先蠶”(蠶神)。唐代著名韜略家、大詩人李白的老師趙蕤所題唐《嫘祖聖地》碑文稱:“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諫諍皇帝,旨定農桑,法制衣裳,興嫁娶,尚禮儀,架宮室,奠國基,統一中原,弼政之功,歿世不忘。是以尊為先蠶。”北宋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疏文稱嫘祖:“教民養蠶治絲,無須樹葉蔽體,今地產桑育蟻,遂教人力回天。脫漁獵以事農耕,制衣裳而興教化。德配皇帝,輔成懷柔統一之功:恩重元孔,重教以農立國之本………功高共日月同輝,英靈與天地共壽。”由於她巡行全國教民蠶桑而逝於道上,又被後人奉祀為保佑出行平安的“道神”“行神”“祖神”“旅遊之神”。國人敬祀嫘祖,在於敬仰她教民蠶桑、衣被天下、悲憫民瘼的民本情懷,敬仰她不尚殺伐、協和萬邦、共存共榮、和平一統的寬闊胸懷,敬仰她“以勞定國”“以死勤事”畢生為民謀福利的奉獻精神。直到現在,柘城縣陳青集鎮梁灣村東北隅還較為完好地保存著一座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建造的蠶姑廟,廟中樓內上下兩層6間,供奉有彩色嫘祖塑像,墻壁上繪有蠶神在柘城教民養蠶抽絲、刺繡插花的壁畫。平時香火不斷,每月初九起逢規模盛大的蠶姑廟會,吸引了八方群眾前來祈福求祥。2011年,蠶姑廟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商丘市文物保護單位。

從古至今,野生的柘蠶品種優良。清代五元著的《野蠶錄》就將柘蠶列為中國18種野蠶之一,僅次於我國優質野蠶柞蠶名列第二,經過馴化的家養柘蠶品種,則更為優良。元人袁桷《舟中雜書》詩之四雲:“春洲蘆雁少,曉戶柘蠶勻。”明代李時珍《本草綱要·蟲蠶》雲:“今日柘蠶與桑蠶並肩。”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桑柘》中載:“柘葉飼蠶絲好,做琴瑟等弦,清鳴響徹,勝於凡絲遠矣。”南朝梁人蕭統《七契》曰:“荊和之飾照耀,柘絲之弦激揚。”而柘城生產出的柘絲,色澤鮮艷光亮、線度均勻、韌性強、拉力強度大,歷史上就有“柘絲為最”之說。由柘絲制作的綢緞、黃袍、官服,特別鮮艷光亮,圖案美觀、質地優良、卓然不群。加之柘樹皮和根為黃色,可以染成柘黃色,所以隋文帝楊堅就把所穿朝服染成柘黃色,從此成為帝王龍袍的代稱。如唐王建《宮中三臺詞》龍袍:“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紅鸞扇遮。”元人歐陽玄《陳摶睡圖》詩:“陳橋一夜柘袍黃,天下都無鼾睡床。”宋人蘇東坡《書韓幹牧馬圖》詩:“歲時翦刷供帝閑,柘袍臨池侍三千。”

西漢時期,與柘城相鄰的襄邑(今睢縣)是當時著名的絲織品制造中心和織造錦繡技術發明地。《後漢書》記載:“天子、公侯、大夫冕冠皆有綬,采色為組纓,旁垂黈纊,郊天地、宗祠、明堂則冠之。衣裳、玉佩,備章采,乘輿刺繡,公侯、九卿以下皆織成,陳留襄邑獻之。”襄邑絲織業的興旺發展,得益於當時柘縣源源不斷地生產供應品質優良的柘絲原料。漢武帝打通“絲綢之路”之後,中原生產的絲綢源源不斷地運往中亞、中東及歐洲,促進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經濟發展。柘城作為柘絲的重要產地,理所當然地成為古絲綢之路的源頭之一。

直至清代,柘絲仍是柘城的一大特產,位列《柘城縣誌》中貨物之首。只是到了後來,柘樹逐步被桑葉寬大、產量高、易采摘、蠶喜食的桑樹所代替。上世紀20年代,柘城幾乎家家植桑,戶戶養蠶,百姓中流傳著“懶織棉,勤養蠶,四十五天得蠶錢”的口頭禪。1931年柘城年產蠶絲超10萬公斤。僅縣城東關就有150口取絲鍋,絲行達8家之多。

解放後至上世紀70年代,春秋兩季養蠶技術得到推廣。1954年柘城生絲在全國第一次農業展覽會上榮受好評;1977年蠶絲產量達到79800公斤。只不過,這時已經不是餵食柘樹葉的柘蠶所產出的柘絲了。

四、柘樹,孕育柘城產業發展的希望

柘樹,又是一種渾身是寶的寶樹名木。

柘樹的葉子,可以餵蠶,可以制出品質上乘的柘絲。

柘樹的木材,細致堅硬、紋理美觀、很耐磨損,可與檀木、黃花梨等稀珍名木相媲美,故有“南檀北柘”之美稱,是雕刻制作紋理細密、熒光熠熠、金絲誘人、色韻豐滿、令人愛不釋手的手串、佛珠、筆筒、花瓶、花鳥蟲魚等上等工藝擺件和名貴高檔家具的絕好木料。柘木雕刻是木雕工藝品中的珍貴之物,深受古今收藏家們的青睞。同時,光潔堅實的柘木還是古代制作生活用具的重要材料,如制作的柘勺、柘杵、柘橋等生活生產用具,都深受人們的喜愛。

柘樹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繁育栽植容易,幹疏而直,葉豐而厚,遮陰性好,適宜在公園的邊角、背陰處、街頭綠化地作庭蔭樹,是風景區、綠化荒灘、城市道路綠化或用於抗風固沙、水土保持的理想先鋒樹種之一。而且,用柘樹制作盆景,更具有根盤漂亮、果實好看、萌蘗強、易造型、好栽植、病害少的優點,是盆景花木大師們制作樹藝盆景所選作的樹種之一。

柘樹的果實,味甘溫、無毒,入肝脾二經,富含糖、蛋白質、糅酸、蘋果酸及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元素硒、胡蘿蔔素、黃酮類化合物等,具有清熱涼血、舒筋活絡之功效。《本草拾遺》認為,柘樹果能夠化痰止血、清肝明目、治崩漏、飛絲入目及瘧疾等病癥。食之或制成果酒,可醫治肺結核、跌打損傷、燙傷疼痛等病癥。柘果還可以通過發酵,提取柘果酵素,具有抗癌、治療糖尿病、高血壓、腦出血、皮膚病及各種女性疾病等功效,能夠調理女性月經,治療月經量過多、月經不調,促進女性身體康復。

柘樹的枝條,性苦、平、歸肝經,具有祛風濕、利關節、行水之功效,適用於醫治風寒濕痹、四肢拘攣、腳氣、浮腫等病癥。桑枝中還含有桑皮苷4、氧化白藜蘆醇,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能清除人體自由基活性密度。柘木中的柘木多酚,又是降低血脂的重要活性物質。利用現代萃取技術,可以從柘木中分離出槲皮素、三羥基二氫異黃酮、大戟烷二烯3醇、大戟烷二烯3乙酸酯、花旗松素、二氫桑色素、環桂木黃素等7種化合物,具有明顯的鎮痛消炎作用。以柘樹煎湯,按日溫洗雙目,可使雙目明亮。以柘樹漿點目,綿裹筷頭,蘸水於眼上,可以拭涎毒,治飛絲入目。

經研究發現,柘木根的乙醇提取物有抗結核作用。柘木根具有清熱涼血、舒筋活絡、治療跌打損傷之功效,亦可用於治療肺結核和肺癌。柘木白皮可以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瘧疾,治崩漏,醫飛絲入目。據北京潭柘寺一帶的老百姓講,從前寺裏和山上有很多柘樹生長。後來因為知道了柘樹皮能治療崩漏和婦科不孕疾病,於是北京城的遠近百姓紛紛來剝取柘樹皮,因而使滿山的柘樹幾乎到了滅絕的境地。

蒼蒼古柘樹,綠滿天地間。柘城因柘樹而得名,與柘樹而共生,藉柘樹而驕傲,以柘樹而光榮。柘樹是柘城歷史的見證,是柘城歷史文化的一張獨特名片。佇立在古老的柘樹下,凝心品讀一部站著的歷史,尋找寄托情感的心靈家園,聽綠韻飛歌,抒鄉思鄉愁,心中悠然回響著一首生態柘城、大美柘城的綠色華章。(馬時全 郝傳信)

來源: “文化強國”光明日報協同推廣平臺商丘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