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捉泥鰍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民宿旅遊作為新型業態,其村野趣味、鄉村慢生活,讓城裏人流連忘返,也開辟了村民致富新門路。武夷山期待以優質民宿為支點,撬動旅遊產業加快發展

“民宿新工程”紅利惠農家

臺海網9月11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初秋時節,武夷山市洋莊、吳屯、五夫等鄉鎮迎來大量遊客。掩映在青山綠水間,白墻紅瓦、花草藤蔓、小亭別院……別具特色的民宿是當地的金字招牌,也成就了促進增收、保護生態的綜合性產業。武夷山實施“民宿新工程”,計劃3年創建8個旅遊產業發展示範鄉鎮,培育30個左右旅遊風情景區、100家左右鄉村旅遊點和特色民宿,加快實現從自然觀光旅遊向休閑度假旅遊、從旅遊景區向旅遊城市、從以旅遊業為支柱向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三大轉變。

住鄉村民宿,體驗武夷山茶文化

特色民宿村野趣味 讓遊客沈醉忘返

8月29日,周六。地處閩贛邊界的武夷山市洋莊鄉大安村大安源自然村,村民暨喜華在黃崗山大峽谷景區入口對面新建的“黃角潭森林人家”,人頭攢動,遊客進進出出,絡繹不絕。暨喜華全家老小齊上陣,加上雇請的10多個人,仍然應接不暇。

“遊客一撥接一撥地來,有時候實在接待不過來。”暨喜華說,7月下旬恢復跨省團隊遊後,他接待的旅行團隊平均每天都有好幾個。

大安源原是有名的貧困村,30多戶人家分散於青山環抱、蒼翠遍野的小盆地裏。生態旅遊開發之前,村民們靠砍竹木過日子,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謀生。

“發展生態旅遊以後,森林得到嚴格保護,來玩的人越來越多,民宿、農家樂隨之興起。外出打工的村民陸續回來從事鄉村旅遊業。旺季時,家家生意紅火。”大安村黨總支書記江秀萍說,“村民做夢也沒有想到,村野趣味加特色民宿,也能成為致富的門路。”

大安源景區民宿旅遊紅火,帶動了餐飲、購物及配套服務,推動農副產品、土特產的銷售,增加了農戶收入。

來自浙江金華的毛可明攜一家六口初次來大安源,感受到一種“心靈的放飛”。他說:“這裏的瀑布、溪流、古樹、奇石,還有許多叫不上名字的鳥兒和各色野花,都給我們留下新鮮感。還有農家宴的土雞、土鴨、麻糍等特色佳肴,讓人味蕾大開。在這裏待上幾天,體驗鄉村慢生活,讓久居都市的我們沈醉其中,流連忘返。”

瓜果棚下樂陶陶

文化為本茶旅結合 培育“美麗經濟”

武夷山是烏龍茶和紅茶的發源地、“中國茶文化藝術之鄉”,發展茶鄉民宿產業成為當地擦亮生態底色、幫助農民增收、培育“美麗經濟”的重要舉措。

蘭湯,武夷山主景區幔亭峰下的一個小自然村,以出產武夷山正巖茶而著名。這裏有高中低檔各類民宿,更有個性化設計的美宿,以武夷山茶為主題,將茶文化融入整個空間設計。有民宿業主在自家茶山旁建起茶莊園,種上四季花果,讓遊客品茶住宿、互動體驗。

“清晨沐浴著天然氧吧,一睹風景醉人的茶園;夜晚留宿莊園,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靜謐。吃地道農家菜,玩自助燒烤,參加篝火親子活動,不亦樂乎。”武夷山市政協副主席余澤嵐說,這樣的主題式民宿,散發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備受遊客青睞。

“民宿作為旅遊的新型業態,武夷山茶鄉具有發展它的肥沃土壤。”武夷學院旅遊系教授周作明認為,茶本身就是很好的休閑物,值得品韻品讀,加之優越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交通環境等,都為武夷山民宿發展註入強勁動力。

周作明介紹,全國歷史文化名村武夷山下梅村,是中蒙俄萬裏茶道起點。這幾年,村裏遊客如雲。但在發展民宿之前,村民普遍認為這裏住著不太舒適,配套設施也少。然而,通過裝修改造轉型為民宿,它們外表保持原生態,裏面幹凈舒適,而且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很受遊客歡迎。現在,下梅人強烈感受到發展民宿旅遊帶來的實惠。

武夷山北部的吳屯鄉紅園村始建於明朝,古時候是連接中蒙俄萬裏茶道必經之地。紅園村以河谷聚居,古道貫脊,村落與古建築遺址交融,老街與曲巷交錯,黑瓦泥墻高低間雜,山林梯田環繞。去年9月,當地沿襲千年的農家婦女“擺茶俗”,第一次搬上村門口的簡易舞臺。80多歲的祝樹芹領著幾位姐妹上臺用方言表演,其繪聲繪色、神采飛揚,令人大開眼界。

“走過石板老街,賞一番古村韻味,品一碗農村大碗茶,其樂無比。”浙江遊客季可龍說,他帶著35名攝影愛好者前來下榻紅園村民宿采風,收獲不淺。

遊客穿上民宿提供的傳統服裝,走進萬畝荷塘

鄉村旅遊升級版本 推動可持續發展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廣為傳誦的《觀書有感》,相傳是朱熹當年在五夫鎮的半畝方塘邊苦讀時,信手寫就的。

五夫鎮位於武夷山市東南部,開埠於晉代中期,迄今1700余年,是宋代理學宗師朱熹的故鄉。許多遊客來到五夫鎮,夜晚下榻古民居,清晨行走在朱子遺跡林立的街道上,追尋遠古的那半畝方塘。

近年來,朱子理學的研究和交流活動日趨活躍,中外學者、遊客大量湧入五夫鎮。當地抓住機遇,積極推進農家樂旅遊,修復一批特色民宿,依托古鎮文化,舉辦中國五夫荷花節,遊客賞荷花、摸田螺、摘蓮蓬、捉泥鰍、觀看廚藝比賽……

“特色民宿和農家樂旅遊,為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增添了靈氣。如今,全鎮的特色民宿和農家樂已發展到48家。民宿業作為鄉村旅遊的轉型升級版,不但能夠帶領百姓致富,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還吸引很多大學生回鄉就業創業,不少度假民宿的主人、管理者、服務者都是大學生。”五夫鎮鎮長李小勇說,通過打造特色民宿群,當地不但做大做強旅遊配套產業,還大幅提高白蓮、板栗等農副產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民宿發展離不開自身的文化和主題。武夷山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相關負責人說,民宿旅遊是一個系統工程,古村落如果在保護的同時,沒有文化元素的融合,則不能持續發展,也缺乏傳播力。民宿並不是單純的住宿,我們將把這些原有的文化結合起來規劃,帶動民宿旅遊可持續發展。

“民宿是武夷山旅遊業發展的鮮明特色。通過探索民宿管理新模式,武夷山期待以優質民宿為支點,撬動武夷山旅遊產業加快發展。”武夷山市副市長吳偉告訴記者,目前,武夷山已把發展民宿業為重點的鄉村休閑遊,作為武夷山大旅遊的有效延伸,發展下梅、城村、曹墩、角亭、赤石、天心等30多個特色鄉村,依托朱子文化,結合五夫萬畝蓮塘、吳屯稻花魚、嵐谷熏鵝等特色產品,打造季節性旅遊休閑產品,讓民宿業成為惠澤武夷山農民的搖錢樹,更好地推進偏遠山村農民精準脫貧奔小康。(記者 郭斌 通訊員 熊慎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