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水泥柱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雪中晃州風雨橋。 嚴繼橙攝

新晃侗族自治縣位於湖南最西端,1956年以前稱“晃縣”。它處在湖南人頭形版圖的鼻尖位置,舞水河自貴州西來,在新晃縣城劃出一個大大的“幾”字後,又向東流去,匯入沅水奔向洞庭湖。小城粘著“幾”字兩邊生長,舞水把縣城區隔為三大塊,龍溪口古鎮、老晃城、新晃城三大板塊構成的山水城格局日益清晰。

要跨水,必架橋。上世紀70年代,我第一次進新晃城,首次踏上新晃城的橋。路燈稀疏中,我們走過新晃公路大橋,那是用枕木架在鋼架上,上通汽車、邊上行人的橋,枕木間有空格,朝下可看見流動的舞水,人走在上邊,得異常小心,生怕一腳踩空。1981年秋,我到新晃民族中學(現新晃一中)上高中,周末常與同學經過架在舞水河上的浮橋,去龍溪口古鎮遊玩。

古鎮興於明末清初,因建在龍溪與舞水匯合處而得名。古鎮西頭跨龍溪而架的三拱石橋,建於清乾隆年間,橋長50余米,是古鎮西出貴州的要津,橋面大石塊已被歲月打磨得光滑潤亮,隱約可以照人。始建於1929年的浮橋,用鋼繩串連起十幾只木船,橋長70余米,上鋪木板,河水輕拍浮船,橋面吱呀搖動,兒童過橋須得大人牽拉,成人走在橋上也是搖搖晃晃,東一腳西一腳的。1936年1月,賀龍、任弼時率領紅二、紅六軍團長征抵達晃縣龍溪口時,在古鎮設立司令部,組織便水戰役,然後從容經過浮橋西出貴州。1950年底,人民解放軍過浮橋出三拱橋,幾經合圍,最終剿滅了昔時嘯聚龍溪口古鎮的湘西巨匪,還晃縣人民一片朗朗的天。

浮橋是那時新晃城舞水河面上唯一的一座橋,三拱橋是龍溪河上唯一的一座橋。浮橋下遊的老晃城,有1938年修通的新晃公路大橋和1972年修通的湘黔鐵路大橋。新晃城與龍溪口古鎮往來,僅靠一座浮橋是不夠的,撐船就成了那時的一種營生,一為渡人,二為捕魚。高中時有個同學姓張,家住舞水河赤巖對岸的長灘坪,每次周末回家,他都需爬上赤巖,放聲長呼,不一會兒,對岸河岔裏就會撐出一葉小舟。

1988年,我中專畢業分到新晃縣林業局工作,單位在新晃城太陽坪路,宿舍在龍溪口古鎮原浮橋口下遊的龍灘坪。那時,浮橋下遊兩三百米處,早已新修了170余米長的龍溪口大橋,橋兩頭仿侗家涼亭而建的水泥亭子,翹角飛檐青瓦,柱聯筆走龍蛇,蔚成一景。我每天從大橋上走過,往上遊一望,浮橋已無蹤影,消隱於歷史深處。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縣人民政府組織修建龍溪口大橋,1984年建成通車。舞水河“幾”字的“丿”處修建起塘灣河電站大壩,大壩上築橋,壩橋一體,於1986年冬自治縣成立30周年時建成通車,聯通了新晃城與龍溪口古鎮上遊的長灘村。那時,從城北出縣城去貴州,只能走龍溪口大橋。每逢新晃縣城趕場的日子,大橋北橋頭經常堵車,大貨車、農用車、小轎車、摩托車、自行車擠成一片。

如今,新晃縣城城市規劃區裏,沿舞水河從上至下,短短10公裏內,已建有公路橋5座、鐵路橋1座、水庫壩橋1座、鋼筋斜拉橋1座。最下遊的勝利大橋,是2007年滬昆高速公路通車時,新晃高速出口進城的橋;最上遊的沙灣大橋,是2014年滬昆高鐵通車時,連接新晃西站與縣城的橋;而城中心的晃州風雨橋,則是2016年自治縣成立60周年修建的人車通行、上建侗鄉風雨橋的縣城標誌性建築。出城進城道路四通八達,除龍溪口大橋外,從新增的風雨橋、沙灣大橋出發去貴州,15分鐘左右就可到達兩省交界界碑處。

橋多了,路由城中心向四周擴展,城市板塊不斷擴大,工業園區、商住小區、物流園區、教育小區、醫衛小區等在舊城區外布局。和上世紀80年代初期相比,新晃縣城建成區面積擴大了4倍多,城區居住人口增加了3倍多。街道寬廣,高樓林立,如今的新晃宜商宜居宜遊,被譽為“湘西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