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遍地狗屎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小區內互助養老已經成為老人們最為認可的養老方式,這個模式如何建立,如何能讓老人們認同,如何能夠長期堅持,都不是易事。永定路街道六街坊社區的養老互助社已經成立了十年,它給後來者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可以借鑒。

破冰:從服務社區做起

六街坊的老年互助社成立於一片爭吵聲中。

從2010年起,彭玉玲就在六街坊社區擔任黨委書記和居委會主任。這個社區裏的居民多數都是退休老人,雖然居委會工作人員很努力地為居民服務,但總感覺居民流露出對居委會工作的不滿意,入戶的時候,聽不到多少真心話,推進工作的時候,倒是激起了一片聲浪,“都是反對的”——樓下的小菜店,不取消,有人來投訴有消防隱患又擾民,取消了,有人來投訴生活不便;小區裏遍地狗屎,不去管,有人投訴環境臟亂臭,去管了,還是被投訴……“人心都是散的,沒有正能量,好事都做不下去。”

幾次被氣哭了的彭玉玲日思夜想怎麼打破這個局面,有一天突然頓悟,“愛提意見,說明對社區管理有想法,其實也是正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請他們一起來把社區搞好唄。”

彭玉玲觀察了小半年,在心裏拉出來一個單子,“有管理能力的,公益心比較強的老人”,然後挨個找目標居民談話,“沒有任何經濟回饋,您願意出來為大家服務嗎?”周繼玲阿姨第一個站了出來,2011年3月,8個阿姨成了首批老年互助社的會員,“大家互相了解,都覺得對方確實是想把社區建設好。”

老年互助社的第一個活動就是啃最難纏的問題:改變社區內遍地狗屎的狀況。具體怎麼辦?“咱們在社區裏巡邏,看見遛狗的就跟著,看見不鏟狗屎的咱就上去批評”“挨門挨戶發通知,請他們配合”“社區裏多安幾個撿拾狗屎的袋子”……從委婉到嚴厲,大家的意見五花八門。

“咱每天一起出門,把狗屎都鏟幹凈!看到有人帶狗出來不清理狗屎,咱去提醒,他不聽,咱給清理了。”彭玉玲提議,“咱們就從服務社區做起。”剛開始,這個服務行為招來了很多白眼,這種反應讓阿姨們心裏很難過,“我們幹的是好事,人家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彭玉玲給大家打氣,“確認是好事,就別管別人怎麼說,咱們堅持下去。”

堅持了一年,社區裏再也沒有人當面或者背地裏說風涼話了,甚至之前沒有參與互助社的居民也加入了掃狗屎。

推進:多年服務換得將心比心

得到了居民的認可後,互助社開始了從服務社區到服務居民的推進。她們統計了社區內高齡、殘疾、獨居老人的名單,制作了愛心卡片,把自己的電話和房間號留在了愛心卡上,“有緊急情況,隨時找我們。”

社區裏的楊阿姨體驗到了愛心卡的作用。當時還是晚上,她突發哮喘,她的第一個電話就是打給了愛心卡上的聯系人。互助社的老人和彭玉玲都趕到了她的家中,楊阿姨把銀行卡和密碼全都交到了彭玉玲手中。彭玉玲和一個老人送她去醫院,當楊阿姨的女兒接到互助社老人的電話,淩晨四點多趕到醫院時,老人們已經幫楊阿姨辦完了全部的手續,楊阿姨的病情也得到了緩解。此後,楊阿姨也主動要求加入互助社,“你們能來幫我,我也能出來幫別人!”

不僅僅是緊急時刻的救助,平日裏,互助社的老人也會隔三差五地給社區裏的老人們打電話,“我們遛彎兒都會搭伴。要是兩三天沒看到哪個老人下樓,必須去家裏看看。”副會長劉秀蘭廚藝高超,經常做好了美食,給社區裏的老人分享。

社區裏從2012年開始,每年組織一次百家宴。“我們的居民多數都是退休工人,自己不富裕,辦宴席的時候,卻能從家裏端出一盆燉好的牛肉、做好的大蝦……”說起來這些,彭玉玲也特別感動。

經年累月的服務,互助社也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信任。社區裏有一個老人,兩個兒子很少上門,平日裏都是與有精神殘疾的女兒相依為命。老人決定把惟一的住房留給女兒,就找到了互助會。互助會的老人們和她進行了多次溝通,最後同意為她做公證。居委會專門向街道司法所求助,司法所給老人找來了律師。律師上門溝通了兩次後,同意了老人的請求。老人將居委會、互助社的工作人員都請到了家裏,大家為老人錄制了視頻,在老人的遺囑上簽字作證。老人將這些證明材料都委托給互助社保存。“我就信得過你們!”

維護:用形式感給老人內心賦能

很多小區也嘗試過互助養老,但很少能長時間堅持,六街坊社區的養老互助社怎麼能堅持10年呢?彭玉玲覺得,關鍵就是三點,經濟基礎,日常管理和價值回饋,尤其重要的就是讓老人從中得到價值回饋,這種回饋不靠物質刺激,而是精神肯定。

從老人互助社成立之初,彭玉玲就跟老人們提前打招呼,“參加我們的活動沒有任何經濟回報,沒有任何小禮物。”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彭玉玲就是想選出真正有公益心的居民。沒有物質鼓勵,彭玉玲就專門從精神回饋上想辦法。最初成立互助社的時候,彭玉玲找人寫了“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幾個大字,貼在了紅色的橫幅上,她和幾名初創者一起在橫幅前宣誓。“除了入黨的時候,這是第一次宣誓,覺得全身都被電了一回,心裏一下子有了使命感。”事後,幾名阿姨跟彭玉玲聊天的時候,都提到了當初這個場景。

彭玉玲還和老人們一起,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有進有出,超過幾次不參加活動,必須清退。我們互助社最紅火的時候三十多人,現在只留下了19人,人少了,但是一個特別團結的整體。”

因為沒有經費,老人們就在社區內整理可回收物品、做編織,賣完了捐給互助社,有專門的老人負責給大家記賬。每年都能換來兩三千元,然後把這些錢全部用來節假日看望社區裏的高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我們都是買點米、面、油這類的生活用品,給需要幫助的老人送過去。每年的賬本上,誰捐助的多,就由誰出面贈送。”

能堅持到現在,除了這些很有形式感的活動之外,更重要的還是精神力量。這一段彭玉玲特別有體會,“我覺得我們的老人們,內心裏面有一種自我賦予的強大力量,老人們通過這些活動,獲得了為大家服務後的崇高感和滿足感。這才是她們能夠堅持下來的最重要原因。”

而她們的這種堅持,也確實帶來了正能量的相互傳播。去年臘月裏,有一位獨居老人突然從鼻子裏噴血,家裏床上、衛生間、客廳血跡斑斑,老人在向互助社求助後神誌不清。急救人員來了之後,彭玉玲和另外一個老人送她去醫院,另外兩個老人幫她看家,並收拾衛生。到了醫院後,可以租用的輪椅沒有了,急救人員主動擡著擔架衝進了醫院的急救室,彭玉玲上前感謝,急救人員卻說是受了她們的感動,“你們鄰居都能做到這個份上,我們為啥不能這麼做。”

這件事也讓互助社裏老人們更有精氣神,“我們的正能量,不僅影響了社區,也能傳遞到其他人,別人誇咱們,咱們就更得往好裏幹。”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周明傑

編輯:王雯渺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