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大貓生下一群小貓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青銅器中,老虎是避不開的一個話題,不僅有著非常豐富的呈現,而且很多都過目難忘。比如著名的虎食人卣、後母戊鼎、婦好鉞等,皆呈現虎口大張、向著人頭、驚心動魄的造型。

商 虎食人卣 法國巴黎市立東方美術館藏

商 後母戊鼎(局部) 國家博物館藏

商 婦好鉞(局部)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先進的技術往往優先用於禮器和兵器上。以虎作裝飾的青銅器,也並不限於上述類型的禮器,更多用在兵器上、軍隊中。

比如下面這件虎紋戈。戈本身是一種進攻型兵器,可啄、可推、可勾、可砍,是沙場上所向披靡的大殺器。在其最醒目的位置,鑄有一只怒目圓睜、鋸齒獠牙的老虎,其眼、鼻、耳、牙、舌、爪、尾皆刻畫入微,活靈活現,手握這樣的兵器,很難不士氣大振。

戰國 虎紋青銅戈 四川省博物館藏

戰國 虎紋青銅戈(局部) 四川省博物館藏

古代兵器自然也少不了劍的身影。下方這枚虎形青銅劍,劍柄中空,鏤雕一猛虎伏臥其上,呈劇烈扭動狀,肌肉結實緊繃,充滿力量感。

劍格兩邊有對稱的方形穿孔,刃部前窄後寬,脊棱突起,卷雲紋沿脊棱而上,仿佛老虎因扭動而爆發的力量,已衝至劍身。

戰國 鏤空虎形柄青銅劍 隴南成縣博物館藏

戰國 鏤空虎形柄青銅劍(局部) 隴南成縣博物館藏

戈、劍等兵器之外,虎的形象還大量出現在了古代軍樂器上。錞於是早期用於號令軍士行動的一種打擊樂器,多與鼓配合使用。在《淮南子·兵略訓》中記載:“兩軍相當,鼓錞相望”,說的正是它在戰場中的角色和作用。

錞於的出土相對較多,且地域廣泛,遍及湘、鄂、川、黔、滇等地,在帶鈕的一類形制中,以虎的形象最為多見,其他還有馬、龍、鳳鈕等。細看下面這件錞於上蓋的虎鈕,張牙卷尾,造型昂揚,青銅時代特有的神秘感和震懾力撲面而來。

戰國 青銅虎鈕錞於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戰爭中情報信息的傳遞,除了樂音,還有更為可靠和秘密的工具,正是虎符。下面這件虎符很多人都比較熟悉,因發現地屬於東周時期秦國的杜縣,而得名杜虎符,其由虎頭至虎尾沿背脊中線可剖開為左右兩半,中央和派駐地方的將領各執一半。

調兵遣將、傳達命令時,使節須將中央持有的右半符與地方將領持有的左半符對合驗證,稱為“符合”。左右兩個半符能絲毫不差對合在一起,方可執行命令,反之則不行。現代漢語的“符合”一詞即源於此。

戰國 錯金杜虎符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以虎形象做兵符的例子還有很多,並且延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諸如漢代的古鬥藏王虎符,以及甘肅莊浪縣出土的隋代銅虎符等。

漢代 古鬥藏王虎符 故宮博物院藏

隋代 銅虎符 平涼莊浪縣博物館藏

從用於廝殺的戈、劍,到傳遞信息的錞於、兵符,古代將士對老虎的喜愛幾乎形成了一種執念,以至於虎符能夠代表古代軍隊的最高指揮權,為什麼虎的形象有如此大的能量呢?

在中國北方的草原文化、南方的巴蜀文化,以及一些依山林而生的部落中,很早就出現了虎的崇拜,這種崇拜最初源於恐懼。但在古人看來,只要把危險並無法征服的老虎視為圖騰去崇拜,虎就不會加害於該部族,甚至還會守護自己的子孫後代,並且部族也能夠借助虎的神威,來戰勝其他部族和其他野獸。

多個文明之間經過不斷地傳播和交融,這種因恐懼而生的虎崇拜,以及借助虎的力量戰勝敵人的觀念,影響範圍越來越廣。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記載:“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意即虎為百獸之王,兇猛威武,噬鬼擅鬥,而這正合兵家的用意。

隨著時代的發展、觀念的疊代,老虎的寓意由通靈、禦敵等,進一步演化為鎮守家宅、驅邪避兇等更加豐富立體的含義。秦漢時期,“白虎”作為四神獸之一,在家宅房屋的瓦當裝飾上運用成熟,繼而發展到門神、鋪首等,並愈發呈現祥瑞、喜慶之意。

漢 四神白虎瓦當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老虎作為吉祥紋飾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了近現代,民間至今還有著用虎頭帽、虎頭鞋保護小孩不受鬼怪侵擾、健康成長、納吉迎福的風俗和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