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成群白牦牛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馬上望祁連,奇峰高插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說起祁連山,腦海中禁不住浮現出雪峰連綿、大漠戈壁、駝鈴陣陣、劍氣和醉美相交織的景象。

行走於嘉峪關、酒泉、張掖、金昌、武威,感受著綿延800多公裏的祁連山對於河西走廊、對於甘肅、對於西北、對於中國的戰略意義——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阻擋了三大沙漠與戈壁的夾擊、滋養了河西走廊的山川大地、護衛了連接東西方文明的絲綢之路。

沿河西走廊自西向東,一路所見所聞,讓我們深深感受到祁連山由亂到治、大見成效從而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蝶變。

金昌市紫金花海。 王永松攝

綠色共識,在痛定思痛中達成

秋高氣爽,祁連山顯示出獨特韻味。連綿的雪峰,白凈的雲朵,綠色的山巒,如鏡的湖泊,泛黃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紫色的花海,完美拼接。更有彩丘與丹霞,著紅掛綠。

但把記憶拉回過往,它卻並非一直這麼美麗。

靠山吃山的年代,又稱萬寶山、天之山、大雪山的祁連山,因豐富資源吸引眾多資本競相挺進深林開礦、建水電站,近10萬淘金大軍在河谷挖沙。機器的轟鳴聲、碎石的爆破聲、彌漫的煙塵,留下了黑黑的礦洞、枯瘦的草場、流量銳減甚至斷流的河道,僅祁連山保護區張掖段就有4500公頃植被遭破壞,280平方公裏礦區需要恢復治理。竭澤而漁、殺雞取卵式的開發和濫采亂挖,使祁連山變得千瘡百孔。

粗放的發展方式還不斷加劇人草畜矛盾,過度放牧—草地退化—牲畜減產—牧民致貧,如此往復,談何明天!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緊解決突出問題,抓好環境違法整治,推進祁連山環境保護與修復。自然生態出了問題,病根是當地政治生態有問題。2017年,中央督查組就此展開專項督查,當年6月發出通報,祁連山保護區明確劃界後仍違法違規審批延續探礦權、采礦權等問題得以披露。中央對有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上百名幹部被問責。

“史上最嚴”環保問責風暴之下,當地黨員幹部在反思、在謀劃,祁連山的未來在哪裏?發展是硬道理,但胡幹蠻幹的硬發展就是沒道理;決不能幹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事,決不能走高汙染、高消耗、高成本的路子。綠色共識,在痛定思痛中達成。

“綠水青山、冰山雪山也是金山銀山,地方政府是落實環保責任的主體,生態環境為經濟發展讓路的思路需要徹底轉換。”張掖市委書記盧小亨說。

——斷指存腕,探采礦項目必須全部關停退出。

斷指有多痛?肅南縣是張掖面積最大、祁連山覆蓋面積最廣的縣,深藏於祁連山裏的一座座礦山,曾經是這座縣城除牧業外的經濟支柱。許多礦場老板的陸續離開,讓肅南一段時間內顯得冷清。

——攻堅克難,祁連山深處需要“靜養”。

克難有多難?牧民祖輩生活在那裏,草地就是命根子,讓他們“下山”絕非易事。一些牧民靠草場、靠牧羊過日子,擔心搬遷後生活沒著落。

還有難上加難。“金昌每年降雨量在120毫米左右,蒸發量卻有2000多毫米,水是綠化的最大瓶頸。”金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華說,“栽活一棵樹,就得跟養娃娃一樣精心管護。”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再痛也要做,再難也得幹。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生態文明建設並不是說把多少真金白銀捧在手裏,而是為歷史、為子孫後代去做。這些都是要寫入歷史的。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真正對歷史負責、對民族負責,不能在歷史上留下罵名。”

不護短、不留情,不搞變通、不打折扣,祁連山生態環境修復雷厲風行;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一個都不能馬虎。去整改項目點監督進度,成了相關部門人員的工作常態。時任武威市天祝縣委書記李鵬告訴記者,2017年他們都在做礦山關停退出工作,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去一些建在深山裏的礦山監督整改,兩天才能打一個來回”。

一次次重拳出擊、一項項務實舉措、一個個創新辦法……生態治理的雷霆攻勢一波接著一波。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潤強說,截至2019年底,祁連山保護區重點領域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任務按期完成。保護區內144宗礦業權全部分類退出,42座水電站全部分類處置,25個旅遊設施項目全面完成整改,21.97萬羊單位減畜任務達標,核心區農牧民全部搬遷,保護區567萬畝林權證與草原證“一地兩證”重疊區域調查核實並確權頒證。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少了人為擾動,動物種群多起來了。雪豹、白唇鹿、藏野驢、巖羊、馬鹿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頻頻現身,成為祁連山生態環境變化的“感知者”“見證者”和“代言人”。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題”,親自“驗收”,2019年8月在甘肅考察時,對祁連山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工作的階段性成果給予肯定:“由亂到治,大見成效。”他強調,要繼續爬坡過坎,實現高質量發展。

“祁連山環境整治對甘肅也是個警醒,現在砍一棵樹都可能成為輿情。”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嘉毅說。從現場整改到穩固成效,從山裏到山外,祁連山生態環境整治,使甘肅生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系統升級”。

一是理順管理體制,開啟國家公園建設。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侯永強介紹,《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甘肅省片區實施方案》編制完成,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式掛牌成立,省政府將祁連山22個保護站全部上劃至省林草局管理,進一步理順了祁連山保護區管理體制機制。

二是鍛造“火眼金睛”,守護綠色祁連。“‘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天地一體立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構建,實現了對全市環境質量、重點汙染源、生態環境狀況監測的全覆蓋。”張掖市生態環境局四級調研員韓多鋼說。張掖市與科研機構合作,運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和地面監測等信息技術建立“天眼”。

三是調整“指揮棒”,夯實發展底色。將祁連山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納入甘肅省政府生態環保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將祁連山執法檢查納入市縣生態環境部門年度考核工作,形成執法監督和治理監督機制;武威市叫停高耗能、高耗水項目;張掖市、武威市分別取消對肅南縣和天祝縣、民勤縣、古浪縣GDP等主要經濟指標的考核……“生態產業增加值”還成了獨一份的“甘肅出品”。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生態產業實現增加值1149.9億元,同比增長21.5%。

綠色共識,在落實、落細、落長(長效機制)、落常(常態化)中得到升華。

百業要興,環保先行;“指揮棒”精準,幹事才能有效。被自然資源部門譽為生態環境科學修復治理“教科書”的祁連山,正在邁向綠色發展新境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相映成趣,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祁連山。陳 岡攝

換個思路“靠天吃飯”,戈壁荒灘“風光”起來

整治祁連山生態環境,沒有商量余地,但發展要有內涵、有質量,不是一關了之、一封了之、一禁了之。經濟發展要跟得上,產業必須撐起來。

如何讓風大光強的戈壁荒灘變成金銀灘?2013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甘肅時曾作出“八個著力”重要指示,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及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包含其中。祁連山整治強化了甘肅落實“八個著力”的力度。

風電產業做全做大,戈壁荒灘“風情萬種”。

風電是酒泉乃至整個河西走廊近年發展起來的大產業。今年6月,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在酒泉建成,全市並網風電裝機累計達到1039萬千瓦。西北風餵飽了風機,千裏荒灘有了澎湃動能。預計“十四五”時期末,酒泉風電裝機將達到2025萬千瓦。

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條。酒泉肅州區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工業園區匯聚的企業覆蓋了風機產業全鏈條,從金風風電、華銳風電等制造企業,到甘肅省特檢院、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等檢測企業,再到運維服務企業、科研院所,甚至包括為企業培育和尋找風電人才的繼續教育公司、人力資源公司等。甘肅風能服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亢景龍說:“在酒泉這兩個園區裏,一套風電能完成從設計、制造到交付的全過程。”

光伏產業做優做強,戈壁荒灘“光芒萬丈”。

“戈壁灘不長莊稼,但適合‘種’光伏板。刺得人睜不開眼的陽光恰恰是光伏板最愛的‘口糧’。”酒泉肅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慧君說。

面對一望無際的光伏板,酒泉市肅州區能源局幹部馮麗娟無限感慨,她眼看著這片園區用短短幾年時間實現了從無到有。她介紹,園區能吸引企業,一大優勢是有個750千伏變電站,這也是西北地區不多的幾個750千伏變電站之一。通過它能夠穩定地將光伏發電並入國網,解決了發電出口問題。

“風光”起來的不只是酒泉。“雙碳”背景下,清潔能源將大比例取代傳統燃煤發電。目前,甘肅新能源裝機2522萬千瓦,成為省內第一大電源,占比超過43%。2017年,甘肅上榜全國首批電力現貨交易試點地區名單,作為西北地區的唯一代表,率先成為新能源電力的大“賣家”。2020年,甘肅新能源外送電量146億千瓦時。今年10月15日,979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在河西走廊五市集中開工。

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將帶來巨大的生態環境效益、節能減排效益和經濟效益。甘肅省“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農產品、數字智能等六大千億元級產業集群。每一個集群,都建立在對資源再認識的基礎上。

數據產業日漸成勢,戈壁荒灘“能掐會算”。

數據被稱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甘肅的互聯網企業不多,但他們為“數據石油”提供儲存倉和加工廠,“東數西算”更劃算。

“緯度高,西北風大,常年氣溫只有4℃到9℃,有利於處理器散熱,特別省電。電價占數據中心運營成本的60%以上,省電就是省大錢。”甘肅紫金雲大數據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楊大利一口氣拋出了好多條不能拒絕甘肅的理由,“這裏地質結構穩定,電網架構也穩定;電力資源豐富,而且以新能源發電為主,比其他地方的煤電便宜得多。”這些因素,條條都符合大數據中心的胃口。

一年成型、二年成效、三年成勢。目前,最看重數據安全與穩定的北鬥衛星、規劃全國飛機航線數據的中航信和各大電信運營商,都把部分數據放在紫金雲。金昌市委書記王鈞表示,金昌正集中力量做大做強有色金屬新材料千億元級產業鏈,數字經濟、新能源、化工循環、資源綜合利用、高品質菜草畜五個百億元級產業鏈。

數據存貯不是終極目的,關鍵是要用起來。結合特色產業,甘肅提出各地錯位競爭。“酒泉大數據中心以‘5G+新能源’為主要方向,我們收集了風力、氣象、地質等數據,結合各種風機特征,可為風電企業提供智能選址、風場規劃、智能巡視等服務。”酒泉綠能雲計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盧靜拉出一張張電子地圖介紹,“只要企業告知想要的風場規模,我們就能計算出最合適的場所和風機布置。”

這種“傻瓜”式服務節省了企業的落地成本,提高了效率,也讓數據發揮出應有價值。這個今年4月才正式建成開園的數據中心,已經接入金風、大唐等數十家新能源發電企業13個場站的數據,並與中節能風電、三峽新能源及東方電氣等企業所屬的20多個場站簽署了入駐協議。

寒旱農業做高做優,戈壁荒灘“水滑甘甜”。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使戈壁灘的瓜果獨具風味。這裏的白蘭瓜仿佛是蜂蜜壓成的嫩豆腐,入口即化;鷹嘴桃個頭只有綠李子那麼大,輕輕一咬,白中透紅的果肉就會甩開桃核;黃瓜、串收番茄、紅黃橙彩椒吃起來脆生生,讓人嘖嘖稱贊。

這些家常蔬果,有了戈壁寒旱農業的精心栽培,才成為口味獨特的特優農產品。

在張掖市民樂縣海升公司的智能溫室,碧綠的葉片掩映下,五顏六色的串收番茄有的像一串串紅亮的“小燈泡”,有的像一顆顆紫黑的“大葡萄”。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自軍介紹,大棚蔬菜不打農藥,用熊蜂等益蟲防治病蟲害,產品質優且生態,供不應求。在網絡直播間裏,這些串收番茄按串出售,每串售價近10元,在一線城市大受青睞。

除了海升集團,河西走廊還有許多農業大咖:酒泉是全國最大的洋蔥種植、加工、流通、出口等一體化的產業基地;張掖是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河西走廊還是全國最大的花卉制種基地;武威出產的藜麥和天祝白牦牛遠近聞名。甘肅“牛羊菜果薯藥”六大主導產業,培育出河西走廊釀酒葡萄、甘肅高原夏菜、靖遠旱砂西瓜、民勤肉羊等特色農畜產品,叫響了甘肅人口中的“絲路寒旱農業”。

“風光”的背後是“眼光”。換個思路看資源,產業窪地也能變成價值高地,“風光”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戈壁灘也是聚寶盆。

科技賦能,擦亮發展的“硬核”成色

無論是守好築牢祁連山生態屏障,還是河西走廊產業轉型發展,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在創澤智能機器人(甘肅)有限公司,我們體驗到與一群機器人的親密互動;在張掖海峽元程消防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我們看到新一代生態滅火劑快速降溫滅火的演示……沿河西走廊一路走來,處處可見科技創新的魅力。

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滴水。

如何在缺水的地區搞綠化、種蔬菜、發展工業?節水是河西走廊的堅定選擇。金川科技館館長孫娥介紹,近10年來,金川公司投資6.89億元用於廢水治理,廢水中的有色金屬得到回收。工業廢水處置率100%,年均中水回用量1450萬立方米。

農業節水更不含糊。大禹節水集團是其中的代表。在公司生產制造車間,記者看到了內鑲扁平滴頭的滴灌管生產線。工廠副廠長馬亮成告訴記者,這一根根細小滴管和滴頭,可根據玉米、土豆、小麥等農作物的不同種類和不同生長期,分小流量和大流量,作物用水做到了“按需分配”。

如今,這種技術在戈壁灘上廣泛應用,記者走訪的每一個蔬菜大棚幾乎都能見到這種小黑皮管。在張掖,節水滴管配合取水井裏的智能超聲波水表,可對農作物按照品種和生長周期定時定量灌溉,真正做到一滴水都不浪費。

點石成金,“吃幹榨盡”每一塊礦石。

礦石豐富曾是河西走廊的發展優勢,金昌的鎳、嘉峪關的鋼鐵都在歷史上創造過輝煌。現在有了科技的“加持”,礦還是那些礦,而“業”已經是升級的“業”。

對酒泉鋼鐵集團宏興鋼鐵股份公司選礦廠黨委書記、廠長陳毅琳來說,這幾年的頭等大事就是懸浮磁化焙燒選礦生產線。這條生產線投資4.5億元,年處理原礦165萬噸。“原來選礦只能選擇直徑15毫米以上的礦石,再細的顆粒就用不到了,成了廢棄的礦渣,十分可惜。”陳毅琳說,現在這條生產線能把每一塊礦石“吃幹榨盡”,相當於每年增產鐵精礦21.86萬噸,年經濟效益近8000萬元。

這些礦石經過錘煉成為不銹鋼分公司研發鐵素體抗菌不銹鋼的基礎材料。這種不銹鋼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超過99.9%,陸續應用在鍋具、菜板、刀叉等制品上,是科技戰“疫”期間緊急研發的拳頭產品。該公司也成為國內唯一具備批量生產鐵素體抗菌不銹鋼能力的企業。

不再“廣種薄收”,戈壁智慧農牧業大放異彩。

科技創新在土地上發力,改變著古老的農業和牧業。在酒泉東匯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記者見到一條投資千萬元的生產線,占了兩排廠房。這麼大的架勢,竟然只為加工一粒粒毛豆。公司負責人於鴻哉介紹,這條生產線可實現毛豆脫毛、清洗、煮熟、速凍、包裝的全過程,最終產出的熟凍毛豆莢在國外市場很受歡迎。在武威,食用菌也上了“生產線”,播種收獲一條龍;中國—以色列(酒泉)綠色生態產業園的蔬菜住進了“智慧屋”,不用一粒土,也能枝繁葉茂。

肅南縣培育出了新一代的細毛羊。肅南縣委書記陸思東風趣地說,“肅南高山細毛羊懂禮貌,不啃草根不傷草場”。在技術員的指導下,這種繁殖難、效益好、對環境友好的細毛羊已成為農牧民收入的重要渠道。馬鹿也是肅南草原的活風景。甘肅祁連山生物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旭忠介紹,公司擁有5個國家專利,與清華大學合作後改進工藝和配方,馬鹿血紅素明顯高於平原馬鹿和梅花鹿,產品銷路很好。

不久前,甘肅省印發《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為破解發展難題、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加油助力。

安居樂業,何愁留不住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老百姓利益著想。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有深刻的體會。

祁連山環境整治,既要有霹靂手段,也要有菩薩心腸。礦山關閉、產業轉型、生態移民,無不關乎群眾就業方式和生活狀態的變化,如何安置好生態保護區群眾,是黨員幹部時時牽掛的事情。

建“金窩”“銀窩”,讓生態移民樂於離開“老窩”。

樂民新城是民樂縣投資56.6億元打造的移民小鎮,預計安置從農業基礎薄弱、居住地點分散、產業發展滯後、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易發多發區域搬遷過來的群眾7萬多名。目前,已有7000多戶3萬多名群眾搬遷入園、分房到戶。

56歲的易其財今年8月5日從山裏搬下來。坐在家裏的新沙發上,談到生活,他連說幾個好。

祁連山深處的易家灣是易其財原來的家。說起那裏的交通,他開玩笑地說,上坡是“氣管炎”,下坡是“關節炎”。有了移民搬遷政策,才下得了山。

這樣的新城在武威、張掖都有。古浪縣委書記蘇國波介紹,僅古浪縣在祁連山外圍地帶,就搬遷1.53萬戶6.5萬人。遷出區騰退復墾,退耕還林。移民戶下山入城,住樓房開啟新生活。

產業興旺,移民腰包鼓起來。

搬遷不僅是讓農民住新房,更重要的是讓農民有活幹、有錢賺。樂民新城不是一個單純的居民安置點,而是一個三產融合示範園區。這裏不僅以人口聚集建起城鎮社區,還發展起產業園,引進企業,建成千畝果品園、綠色有機果蔬分包車間和果汁生產加工廠、果蔬包裝箱生產等項目。在各類企業帶動下,已有1.8萬多名群眾穩定就業。

產業興,搬出來的農民才住得穩。古浪縣在黃花灘建設幹城鄉富民新村,安置8個鄉鎮的生態移民和脫貧搬遷戶。2018年8月竣工,已經安置1379戶4580人。

記者走訪了富民新村的王樹智老人。他家8口人原住在祁連山深處。他養了一輩子牛羊,也種一點薄地。如今,全家搬進新居,房屋寬敞,院落整潔,家裏還種著大棚。光一個大棚,王樹智一年收入就有四五萬元。妻子還可到附近打工。73歲的王樹智說,“種了一輩子地,現在開始學種‘棚’。這會兒的生活,是過去想不到的”。

富民新村裏,很多像王樹智老人這樣的移民,在易地搬遷中成為“新農民”。富民新村目前累計建成養殖暖棚2199座,日光溫室422座。長勢喜人的一排排大棚,支撐起祁連山生態移民的新生活。

排憂解難,讓移民“樂不思蜀”。

窮家難舍、故土難離。新居“留得住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每個地方都出臺了針對性的保障政策。張掖市采取一戶確定一名護林員、一戶培訓一名實用技能人員、一戶扶持一項持續增收項目、一戶享受到一整套惠民政策的“四個一”措施,確保農牧民搬得出、住得穩、收入有保障、生活有改善、發展有前景。

在幹城鄉富民完全小學,校園新操場上,穿著嶄新運動服的校足球隊的孩子們正在老師的帶領下盤球熱身,個個踢得有模有樣。據說,他們還在全縣拿到了比賽第一名。幹凈整潔的教室裏,音樂班的孩子們正對著琴譜練習樂曲,《小燕子》的旋律婉轉悠揚。

新村新事新景,讓我們想起村口墻上的一行標語:讓老百姓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

共建共享,“大河有水小河滿”。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態環境美了,每個人都舒心。祁連山環境整治讓參與生態建設的人多起來。

在隆暢河邊,記者遇到正和同伴們清理雜草的王延茂夫婦。這裏曾經是白泉門礦區治理現場。路邊展板上,還能看到當年的圖片:斷流的河床,蜿蜒的公路,灰色礦渣堆在路邊,幾架塔吊高高聳立,把長長的皮帶鏈條探進山體。

王延茂現在是肅南縣園林站季節性管護人員。3年前,他們來這裏栽樹。肅南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巴玉霞介紹,像王延茂夫婦這樣專職從事林業管護工作的有378人,包括151名臨時管護人員和227名生態管護員。

記者在肅南縣康豐村遇到了57歲的黃玉梅。她說,家裏種著1300畝草場、養著90頭牦牛,“祖祖輩輩在這裏生活,祁連山就是我們的福山。即使有金子,也不能挖”。

奮鬥與堅守,敢把沙漠變綠洲

“我們對綠色有特殊感情,這裏最需要綠色。”酒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效祖說。河西走廊的綠,滿足了人們樸素的願望,孕育著無限的希望。綠色也凝結成一種精神,在一代代人身上傳承光大。

沙漠“愚公”怎樣把沙海變成了綠海?

“一夜北風沙騎墻,早上起來驢上房。”從騰格裏沙漠南緣的古浪縣老百姓的順口溜,就能想象當年的光景。這裏有一個村子叫八步沙。據說,是因為出門八步就見沙而得名。

面對沙丘步步逼近、家園被毀的危險,1981年,老黨員郭朝明找來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和張潤元,六位老漢以聯產承包責任制方式組建起集體林場,開始向沙漠進軍。從那時起,“六老漢”不僅把自己“埋”進沙漠,還立下父死子繼的誓約。郭萬剛就是從父親手中接過治沙鐵鍬的。如今,“六老漢”只有八十歲的張潤元老人還健在,第二代治沙人也即將邁入老年,郭璽等第三代治沙人又加入這支隊伍。

40多年的拼搏,“六老漢”三代治沙人,風餐露宿,接力相傳,把一片沙漠變成了綠洲,從防沙治沙、植樹造林到培育沙產業、發展生態經濟,走出了一條新路。

40多年的堅守,“六老漢”三代治沙人在八步沙、黑崗沙以及北部沙區完成25.2萬畝治沙造林,管護封沙育林草43萬畝,完成通道綠化200多公裏,營造農田林網5000多畝。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8月21日親臨八步沙林場。他強調指出,新時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漢”這樣的當代愚公、時代楷模。要弘揚“六老漢”在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鬥精神,激勵人們投身生態文明建設,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奮鬥。

“八棵樹”如何綠滿一座城?

在河西走廊,不僅隨處可見綠色,而且每片綠色背後,都透出令人感動的精神。在嘉峪關,這股精神寫在8棵合抱粗的老楊樹上。

登上90多米高的“碧海明珠”氣象塔,放眼望見四周的黃沙和戈壁灘。嘉峪關卻是這戈壁黃沙中湧動的一片綠色海洋。記者想探究這頑強的綠色,嘉峪關市委副書記唐斫提議去看看“八棵樹”。

“八棵樹”是嘉峪關的一個地名,也是一個起點。作為地名,就是312國道路旁的一排老楊樹;作為起點,它卻是嘉峪關苦戰風沙、綠化家園的標誌。

在八棵樹廣場,那8棵70多年樹齡的老楊樹並不顯眼,但皸裂的樹皮透出滄桑。上世紀50年代,工人們在這風沙彌漫的戈壁灘上修路,看不見一星半點綠色。也許是心中渴望綠色太久,幾位築路工就挖了一片沙土,買來楊樹苗栽了下去。不曾想,這些枝條能把根紮進戈壁灘,最後竟有8棵成活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過路司機都以這8棵樹為路標,“看見八棵樹就到了嘉峪關”。

“八棵樹”是樹,也是一種精神。嘉峪關人從此開始不間斷地栽樹種草,把綠色種在戈壁灘上。嘉峪關市委書記雷思維介紹,嘉峪關城區綠地面積2766公頃,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9.4%和40.5%,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36.39平方米。嘉峪關正在讓城市從綠起來到美起來。

河西走廊靠什麼變成綠色長廊?

在曾經黃沙漫漫的河西走廊,每一點綠都顯得那麼堅韌和頑強。人們像珍惜綠色一樣,格外珍惜這綠色背後的精神文化。

綠色堅守正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鋪展出壯美畫卷。張掖提前3年完成草原減畜任務,1653萬多畝草原實現草畜平衡目標,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由2015年的46.78%提高到48.86%。酒泉2017年以來完成人工造林16.5萬畝,新建改造農田防護林305.5公裏、綠色通道165.7公裏;古浪縣每年農歷正月初八、十月初八開展大規模義務壓沙行動,打造出一條長50公裏、寬20公裏的生態修復區,實現了人退山綠、人進沙退。武威市涼州區紅水村農民王銀吉帶領家人18年如一日,固沙造林8000畝,擋住了逼近家門口的黃沙。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綠色正成為河西走廊發展的主旋律。曾經幹涸51年之久的民勤青土湖,幾年前出現湖面,如今形成旱區濕地,“水鄉”現身大西北。漫步在張掖10萬畝森林公園,行走在8萬畝的濕地公園,成片的馬鞭草和萬壽菊,讓人如置身塞外江南;因礦而興的金昌,萬畝花海,醉美心田。嘉峪關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方特歡樂世界、方特絲路神畫兩大主題園區累計接待遊客500萬人次,實現收入8億元。今年國慶假期,嘉峪關市共接待遊客4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82億元,同比2020年分別增長37.23%、29.17%。武威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魏紅霞說,從盼綠栽綠到綠色自覺,綠色已是河西文化的時代底色。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酒泉肅州區的西漢勝跡公園專門為一棵老柳樹做了標記,那就是著名的“左公柳”。望著這棵蒼勁的老柳樹,酒泉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茹作剛不勝感慨:“人們100多年來一直在傳誦‘左公柳’。今天,我們在祁連山下營造出的這份歷史功績、這份綠色氣質,又哪裏是‘左公柳’可以比擬的呢!”

方法對頭,大有作為猶可期

一切現象的背後,都有章可循。思路更新、產業風光、科技賦能、安居樂業、精神富足,彰顯了大大的“威武”。而祁連山得以“威武”,是因為找到了、用對了圖治的方法,更是因為把新發展理念化成了生動的實踐。

——這是辯證思維落地的體現,講究方略不蠻幹。

如何認識、把握好保護生態與發展生產力之間的關系,是記者在采訪中問得最多的。武威市委書記柳鵬給出的答案是:“辯證地看,科學地謀,務實地幹。”有了這樣的認識,各地政府面對保護與發展、發展與安全、優勢與劣勢、創新與守正、提質與增效、潛力與顯力、當前與長遠、公平與效率、先富與共富、獎杯與口碑等關系處理時,作出了最為有利的戰略安排。

——這是精準施策帶來的改變,因地制宜不硬幹。

放矢要有的,下藥要對癥。任誰看,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礦業權退出工作都是塊難啃的硬骨頭。但硬骨頭非但沒拖後腿,甚至還搶了先。原因就在“精準施策”上,“共性問題統一尺度,個性問題一礦一策”,分區域整治、分階段推進。不僅如此,生態修復也是堅持因地制宜不硬幹。“能夠人工修復的,就人工修復,栽林還是種草,土壤環境說了算。位置偏遠、海拔過高的,就選擇自然修復靜養。”肅南縣自然資源局幹部羅英文告訴記者,他參與白泉門礦區大灣區段整治修復,如今3萬株雲杉覆滿河岸。

——這是系統觀念推進的行動,統籌兼顧不亂幹。

通過統籌推進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草)、草原生態修復治理、草原災害防治、冰川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在祁連山區全面實踐、落地生根,一個治理有效、系統完備、功能提升的模式形成。系統觀念,也體現在地區的協調發展。據甘肅省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何其健介紹,自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開始,肅南縣的一些牧民就嘗試趕著羊群在農區“借牧”,有的租賃種植苜蓿的土地,有的“消化”玉米采收後的稭稈,成了秋後一景。

——這是久久為功追求的成效,持之以恒不懈地幹。

“生態文明建設是久久為功的事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這一點,經歷祁連山環境整治的黨員幹部熟稔於心。而真正做到長久求成效,一要講政治,胸懷“國之大者”,多幹打基礎、謀長遠的事;二要靠法治,長出制度的“牙齒”;三要推動群治,動員群眾,實現眾人拾柴火焰高;四要嚴格吏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五要堅持德治,使綠色理念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落腳到實踐,成立祁連山林區法院、林區檢察院,在祁連山林區法院設立環境資源巡回法庭;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和政法、林草、水務、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多部門聯動執法機制;從核心區搬遷農牧民中選聘生態管護員……無論哪一個,都肩負著幾代人“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的綠色夢想。

由亂到治,大見成效。甘肅生態地位極其重要,生態環境極其脆弱,實現高質量發展,還要爬坡過坎,依然任重道遠。

高質量發展怎樣精進?高質量發展急需產業支撐,但急需不等於可以饑不擇食,決不能裝進籃子就是菜。甘肅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程學欽坦言,現在能做到“確認有生態破壞風險的項目,堅持一票否決”,在承接產業轉移上,要瞄準更高的要求。“十四五”期間,甘肅省將以補鏈、延鏈、強鏈和引鏈為重點,育新提舊並舉,促進各產業深度融合和價值鏈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找準甘肅在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當然,這也絕不僅是甘肅省要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綠色發展後勁怎樣增強?如果後勁不足,那麼前期成效也會大打折扣。現實情況是,一邊是持續提升的生態保護修復需求,一邊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特別是甘肅,全省GDP不足1萬億元、人均GDP全國排名落後,困難程度更是不言自明。甘肅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翟建軍告訴記者,保護與發展兩件事都沒有捷徑可走,更沒有後路可退,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需要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其中。

“雙碳”目標怎樣達成?碳達峰、碳中和是重大戰略決策,是重大系統工程。對甘肅乃至全國來說,減排並非坦途,這對經濟結構轉型、技術創新、資金投入、消費方式轉變以及制度框架、政策體系等都提出更高要求,逐步實現“雙碳”目標,既考驗能力,也考驗定力。

……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只要路子對、人心齊,沒有什麼幹不成的事,祁連山會更加“祁”妙無窮,詩意連連,河西走廊會更加絢麗燦爛。

造化自然,千秋萬年;修齊平治,威武祁連!

來源: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調研組成員:季正聚 齊東向 李琛奇 魏永剛 牛 瑾 佘 穎 周穎一 劉辛未 趙 梅

執 筆:魏永剛 牛 瑾 佘 穎 周穎一

統 稿:季正聚 齊東向 魏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