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牛發怒撞竹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新華社廣州6月20日電(記者車曉蕙、毛一竹)他是武功高強的英雄,做過孫中山的侍衛官,三五個大漢近不得身。

他是家境優渥的“闊少爺”,本可養尊處優,卻為救民於水火獻出一切,舍財、舍家、舍命。

他是工人兄弟口中的“好大哥”,愛憎分明,對勞動人民充滿兄弟般的感情。

他是楊殷,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黨的早期軍事工作的重要領導者,參與領導省港大罷工、廣州起義,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在他革命的一生裏,還有另外一個溫柔的身份:父親。

長期投身革命、四海為家,他只能以書信的方式教育兒女。

歷經歲月浮沈,一封封得以留存下來的家書,記錄了他對兒女深沈的父愛,也將勤儉、樸實、無私奉獻的家風代代相傳。

是革命者,也是父親

“你性情從來都很容易發怒,這是不好的,你須知道近人接物,萬不能任自己的性情,並且你現在離開家庭而在朋友處住宿,更非每事忍耐不可,以後註意痛改為要。”

這是楊殷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寫給長女楊愛蘭的信。當時,她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女。母親去世,父親投身革命,楊愛蘭和三個弟妹在廣州被托付給不同的親戚撫養。

骨肉離散,孩子們年幼,這些從地下交通站收到的家信,訴說著一位父親的叮嚀:從飲食起居、讀書學習到為人處世,哪怕是一個錯別字都要及時訂正。

縱是錚錚鐵骨,也有款款柔情:

“你們年紀正是讀書時候,若過幾年則非常困難進步。光陰非常可惜,古人惜分陰亦指此也。”

“你年紀已長,各事都不能像從前那樣,除讀書外,各事不必沾染,打牌、閑遊、看戲等,尤萬不可做。”

父愛靜默如山,作為革命者,楊殷只能將愛埋於心底。楊愛蘭曾向兒女們多次講起一個細節:廣州起義前夕,父親悄悄來到姐弟倆的住處,擔心和孩子們見面會難舍難分,便躲在閣樓上,透過小花窗用鏡子的反射看孩子們吃飯。直到第二天,他們才得知父親來過。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聚少離多的日子裏,一封封家書便是孩子們心中最大的慰藉。

“父親犧牲後,想念他的時候,我就拿出他最後給我的信來看。”楊愛蘭晚年回憶。

94歲入黨:和父親最近的時刻

楊殷是中山市翠亨村人,與孫中山比鄰而居。他自小習武,早年加入同盟會,擔任過孫中山衛隊副官兼大元帥府參軍處參謀。接受共產主義思想洗禮後,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原本家境殷實、衣食無憂,但投身革命後,楊殷變賣了家中房產、田產,連妻子的陪嫁首飾都賣掉了,將錢財悉數投入革命事業,直至最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楊殷在書信中經常教育子女要樸實、勤儉,“因為用錢手慣則錢稍少則見煩悶,不能安分守己。以致損失名譽,信用全無,不能溶於社會。”

有一次,楊愛蘭的舅舅捎來一只金華火腿。家裏長期粗茶淡飯,姐弟倆一聽說都很開心,吵著要吃火腿。結果第二天,楊愛蘭一覺醒來,得知火腿已經被家裏來客吃掉了,傷心地大哭了一場。

楊殷聽說此事,便對楊愛蘭說:“昨晚來的叔叔伯伯都是勞動人民,有客人來我們要拿最好的東西來招待。你想吃火腿,用自己的勞動去獲得,吃起來不是更香嗎?”

楊愛蘭一生歷經坎坷,父親在世時她就在不知情中當起了小交通員,書包裏藏著重要信息往返於粵港之間。此後一生,她遵循父親的教導,過著勤勉簡樸的生活,養育了9個兒女;晚年到香港打工,一直工作到79歲,才用積蓄在廣州買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居住。

在90多歲時,並不富裕的楊愛蘭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將父親位於翠亨村的故居捐獻給國家做展覽館。“家財是身外物,只有文化科學知識,是自己永遠擁有的。”她在回憶父親的文章中如是說。

“母親從未以烈士後人的身份向組織伸過手,”楊愛蘭的女兒崔靜薇說,“我們全家曾擠在十幾平方米一室一廳的房子裏,睡覺時就像沙丁魚罐頭。即便如此,母親也沒有叫苦,還經常勸我們要心胸開闊。”

2007年,楊愛蘭以94歲高齡宣誓入黨,成為當時廣東省年齡最高的入黨者。她說,這是一生中最大、最快樂的事。“那一刻,仿佛離父親最近。”

家書成為傳家寶

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出賣,楊殷與彭湃等同誌在上海被捕。8月30日,楊殷等人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時年37歲。

“我的外公從小立誌要做一個像竹子一樣有氣節,像梅花一樣高潔,像松樹一樣遇寒不雕,像荷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楊殷的外孫女、現在已是耄耋之年的崔靜薇說,“他短暫而輝煌的一生都在努力踐行這一誌向。”

崔靜薇年輕時就響應國家號召支援新疆建設,一去就是37年,在最艱苦的地方奉獻了青春。“阿勒泰地區經常出現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溫天氣。面對惡劣的環境,我也曾打過退堂鼓,每每想到外公楊殷,我的處境跟他比算什麼?”她說。

楊殷的家書成了傳家寶。在楊愛蘭的孫女、80後的崔淑敏心裏,書信中的外太公並不遙遠,他的人格魅力可親可敬。

“小時候奶奶經常給我講他的事,讀他寫的信,當時只是當故事聽。年紀越大才發現,他其實是我最好的老師。”崔淑敏說,“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路,每一代青年都有屬於自己的責任。要把路走好,挑起肩上的擔子。”

崔淑敏從大學開始便默默捐助貧困地區的孩子上學,已堅持20年。“幫助有困難的人,是我從小就接受的家庭教育。外太公的教誨根植在我們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