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樂隊指揮是什麼意思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看過周星馳的電影《功夫》,你一定對《闖將令》有印象,這首作品多次被香港武俠片援引,當作背景音樂,傳遍海內外。

12月29日晚,“上海音樂學院新年音樂會”登臺上音歌劇院,用一場熱鬧歡快的民族器樂音樂會,喜迎2022年。返場時,一首曲調歡騰、氣勢豪邁的《闖將令》,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也讓在場觀眾大呼過癮、連嘆有趣。

“從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新年音樂會開始,大家印象裏的新年音樂會大部分是西方管弦樂。上海音樂學院在民族音樂上一直很強,有作品,有人才,有特色,有優勢,用民族管弦樂隊來做一場新年音樂會,特別合適,也能彰顯民族文化自信。”對於為何選擇用民樂迎新,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劉英如此解釋道。

音樂會現場由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指揮家吳強執棒上海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師生共聚一堂,在“金鐘獎”“文華獎”“敦煌杯”“青樂杯”“CCTV民族器樂大賽”“IPEA國際打擊樂比賽”脫穎而出的獲獎選手,悉數登場。

上半場展示了傳統民歌《紡線線》《唱支山歌給黨聽》《送我一朵玫瑰花》,以及一批上音人的原創國樂新作,如:蘇瀟以《映山紅》為靈感創作的民族管樂重奏《火映紅星》、鄧翊群的箏曲《時代》和絲弦五重奏《躍龍》、羅天祺曾獲CCTV金獎的打擊樂《古風》。

下半場帶來了一批大型民族器樂經典作品,如:趙季平以傳統琴曲《梅花三弄》的主題為動機創作的《國風》、陸春齡融合南北風格笛子技巧創作的《喜報》、劉熾創作王丹紅改編的電影《上甘嶺》主題曲《我的祖國》、王建民創作的《延河隨想》等。

上半場是精致的小編制室內樂,下半場是磅礴的大編制民族管弦樂隊,既有傳統作品,又有新創之作……這場音樂會將民樂裏的“吹拉彈打”——吹管樂、拉弦樂、彈撥樂、打擊樂,淋漓盡現了一番。

現場還出現了不少非常規演奏方法,比如一些作品裏的古箏、琵琶,不是彈撥樂器,而是化身為敲擊樂器,發出了有空間感的奇妙聲音,讓人耳目一新。

指揮家吳強特別提到了上音老教授、“笛王”陸春齡創作於1959年的《喜報》,“別看作品小,但它技巧全面、綜合性強,一直是經典。當年,陸老先生是一邊跳一邊吹的,非常歡快。這也是他創作的原意,謳歌祖國建設——眾所周知,陸老先生原來是拉黃包車的,是來源於人民的人民音樂家。”

排練時,吳強也總和學生們講起這段歷史,“陸老先生生前每次上臺,都會跟觀眾們強調‘老當益壯,甘做人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他的座右銘,我也希望學生能傳承這份精神,真正做到藝術為人民。”

音樂會剛放出票便售罄,上海觀眾對民樂高漲的觀演熱情,似乎也在吳強的預料之中。

“這幾年來,我明顯感覺到,民樂正在被越來越多觀眾喜歡。”前兩天,吳強剛在江蘇指揮了江蘇省民族樂團,票子同樣被搶光了,連保留票都被拿出來,現場氣氛非常熱烈,連續返場三次,觀眾都嫌不過癮。

民樂為什麼越來越熱,越來越受捧?在吳強看來,最重要的原因有兩點,“一來,隨著經濟全面提升,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音樂素質教育,很多孩子學民族樂器,自己喜歡上了,父母也跟著聽,大家都有了欣賞能力,傳播的人越來越多;二來,如今國家講究民族文化自信,社會氛圍越來越濃,大家越來越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美。”

責任編輯:梁佳 圖片編輯:沈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