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被冤枉解釋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我們經常將睡覺表述成“夢周公”,周公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還是歷史虛構的呢?其實周公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封地在周,故稱周公,後人稱之為周公旦。

周公旦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是武王姬發眾多兄弟中最出眾的,聰明睿智,賢能過人,我們也知道周文王姬昌一共有一百個兒子,姬發兄弟很多,這足以凸顯周公旦是多麼優秀的一個人了。武王姬發在滅殷商之後的第二年就因操勞過度,心力交瘁而亡,臨終前將幼子姬誦托付與他,姬誦就是後來的周成王。當時姬誦還很小,周公旦自己做宰相,負責軍政大事,代行天子之職,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周公也是第一位攝政王了。為了保證周朝的長治久安,周公制定了王位的嫡長子繼承制,余子分封制度,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關系,周公又對祭祀、占蔔、會盟、婚嫁、喪葬等儀式做了詳細規定,形成了尊碑有別的“周禮”,穩固了統治秩序。

國家軍政大權都掌握在周公手中,有史料記載周公已然稱王了。周公這樣賢德的人是否真的稱王了呢?周公提出的嫡長子繼承制造成了武王三弟管叔姬鮮和五弟蔡叔姬度的不滿,因為按照之前的“兄終弟及”的方式,姬發去世後,管叔姬鮮就可以繼承天下,這毫不疑問的損害了其權益,管叔十分氣憤不快。武王滅紂之後,管叔被分封到了管國,而蔡叔被封到蔡國去監視紂王之子武夷,這二人心中十分不快,到處散播流言,說周公旦要謀朝篡位。

確實,根據史料記載,周公在攝政期間對外稱王。這是因為武王死後,周成王幼小,難以服天下,若沒有德高望重的君王,各被征服的部族都有反叛的可能,周王朝面臨種種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周公只能對外稱王,他對太公、召公解釋說:“我之弗辟,無以間君王”,於是,周公旦服天子之冕,發號施令,常成王命。慢慢的,周王朝穩定了下來,但周公的苦心被管叔、蔡叔利用,散播流言,周成王不免對叔父也產生懷疑。此時,周公見周王朝也已穩定,便將大權還給了周成王,回到了封地周。

周成王後來在翻看存放蔔辭的金滕箱時,發現在自己年幼生病時,周公旦為了自己能夠痊愈而寧願自己折壽的禱告詞,心中十分感動,便明白周公是被冤枉的,又將周公從封地接了回來。

周公是一個特別賢德的人,在儒家文化中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因為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就很待見周公,孔子對周公是十分崇敬,甚至是膜拜的。《論語》中記載,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意思是:孔子說:唉,我真的老了,因為我很久沒夢見周公了。周朝的周公制定了禮樂,而孔子的一生都在為周禮復興而奔波,孔子痛心周禮的崩壞,孔子和周公雖是不同時代的人,但可以說是神交很久了。

後人推崇儒家之說,因而有了睡覺就是夢周公一說。而真實的周公並沒有解夢的特異功能,周公的解夢也就是在夢中和孔子神交而已。後世《周公解夢》的解夢之書都是後世以周公名義說編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