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我在水庫迷路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今天是“雲南野象暴走團”在抖音走紅的第56天。

原本棲息在雲南西雙版納的一群野生亞洲象一路向北,經普洱市墨江縣、玉溪市元江縣、紅河州石屏縣後在玉溪市峨山縣短暫逗留,直奔昆明而去。

6月2日21點55分,象群正式進入昆明晉寧地界,遙望滇池。昆明停留6日後,有一頭野象離群,獨自在晉寧駐留。象群大部隊目前已經折返,回到雲南玉溪市易門縣的地界。

抖音網友小鋒(抖音ID:916829834)制圖

它們且走且停,邊逛邊吃,近500公裏的遷徙過程,被沿途的雲南人名用抖音記錄下來,專家學者、媒體機構也都發布視頻參與到記錄和討論中,抖音網友則自發形成雲吸象小分隊。

有人戲稱,這可能是當前全網關註度最高,最真實的徒步旅行綜藝——“真象秀”。

全網記錄象群北漂

借助雲南網友一路拍攝的抖音視頻,我們可以完整復盤這趟野象北漂之旅。

在正式動身前,象群已經在普洱市逗留了5個月。在@雲南哈妹(抖音ID:YNhamei)的鏡頭裏,成年象在林間徜徉,而象寶寶在這裏上了第一節遊泳課。

4月13日,象群蒞臨雲南墨江縣。哈尼族姑娘@簡簡(抖音ID:1810186075)在自家茶山發現玩得不亦樂乎的野象群,可能是為了遠行在囤口糧茶。

4月16日,17頭野象組成的暴走團正式成團,離開普洱市墨江縣,邁入玉溪市元江縣的地界。

根據“哇家玉溪”(抖音ID:yxwjyx)視頻,啟程的第二天野象們就迎來了第一頓大餐。它們闖進村民家中,大快朵頤玉米:

4月20日,野象群們漫步到元江七區,村民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跑去看大象。

在此期間,雲南網友發現暴走團中有兩頭象偷偷單飛,回到墨江縣,剩余15頭象繼續向北邁進。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4月26日,雲南元江村民@刺猬小姐(抖音ID:629165976)拍到涉世未深的小象跌落水塘,成年象紛紛伸出援鼻進行救助。

無獨有偶,4月29日,雲南元江普洱村民@簡簡(抖音ID:1810186075)拍到一頭象寶寶不慎掉落水溝,險些卡在狹窄的渠內。

一頭成年象立即跪下身子,鼻腿並用,奮力將象寶寶頂上了岸。在危險面前,大象的本能反應和人也是一樣的。

從4月到5月,野象群曾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踏過元江的田壟,也曾打著看家護院的名號進入老鄉們的家中行破壞之實:

它們也曾在水塘中洗澡嬉戲,試圖與老鄉家門口那棵樹角力。

5月中旬,野象跨越紅河繼續北上,來到石屏。

5月20日是個好日子,這一天的野象也過節。雲南石屏網友@子馨(抖音ID:1009174949)拍到大象瘋狂吸入楊梅,當天夜裏又將玉米地掃蕩一空。它們甩一甩象鼻,只留下新鮮象糞幾坨。

5月25日,野象天團中的一頭小象狂嗑200斤酒糟,醉倒在田間。因野象過境,政府號召居民鎖門不出或直接撤離。然而萬萬沒想到,廣場上聽不到醉酒的蝴蝶,田埂上卻出現了酒醉的野象。

萬幸,熬過宿醉後的小象最終沒能像4月單飛的兩頭大象一般找不著北,迅速地回到了象群中。5月26日,峨山的網友在自家門口攝像頭裏發現了整齊的15頭象。

它來了它來了,飽餐後的次日,野象天團浩浩蕩蕩邁向了峨山縣城,瀟灑經過@儒雅的毒姑娘(抖音號:ddfr)家門口的監控。

當天晚間,峨山縣城網友@久違。(抖音ID:)和婷婷家玻璃閣(抖音ID:112482283)都拍到大象在縣城無人的街頭漫步。

在峨山縣,野象在當地玉林泉酒廠門口駐足。當地村民@魏長蓮(抖音ID:dyzz5ngsb0iv)打趣它們這是奔著當地名酒玉林泉來的。

野象北漂,可能是挑食的鍋

在對整個象群的追蹤中,象群似乎對酒額外感興趣。在以酒聞名的峨山縣,象群屢屢在酒廠附近徘徊,並喜歡玩村民家中的酒缸塞子。

封面新聞(抖音ID:792619786)采訪中科院動物所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張勁碩得知,大象沒有代謝酒精的關鍵基因,它們不擅長喝酒,甚至可以說是一杯倒的典型。而大象尋找酒喝本質上是在尋找水果。水果自然發酵之後產生的酒香被它們當作可獲取水果以補充水分的一個信號。

實際上,除了貪杯,野象群在遷徙過程中也表現出挑食的特質,甚至登堂入室找吃的。

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級工程師沈慶仲解釋道,野象原本吃林地裏的野生植物,隨著人象比鄰而居,大象開始到周邊農田取食農作物。野象吃多了高能量的、精細的作物之後,其食性也會相應地發生一些改變。

通俗地講,吃過玉米的野象覺得吃草不香了,它們更願意去農戶家裏尋覓更好吃的食材。

在雲南,野象因挑食而遷移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雲南境內自西北向東南蔓延的哀牢山將全省分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地理單元。野象日常在西南坡的橫斷山區隨機走動。

每個象群均由頭象帶領,哪裏有食物就會去哪裏,其中著名的遷徙象群就是這次入境雲南的“斷鼻家族”——因象群中有一頭小象鼻子曾受過傷而得名。為了食物,斷鼻家族自2020年3月就離開西雙版納州國家級猛養子自然保護區開始北漂。

亞洲象研究者、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明勇教授在訪談中表示,今年1月到4月,斷鼻家族一直正常。直至4月底,它們翻越了哀牢山,到達雲貴高原。這是雲南玉溪峨山近500年來,第一次出現野生亞洲象分布記錄。

陳教授猜測,這可能由於基地保護得太好,加之過去二十年野象數量翻倍,導致野象的食物緊缺。野象們被迫踏上了遷徙之路,同時也在無奈中走得更遠。

為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5月31日,由政府和專家組成的聯合指揮部對象群行進方向進行引導。聯合指揮部在設置的引導區中投食近4噸,包括香蕉、玉米、菠蘿等。

6月1日,象群在投食區停留近8小時,吃飽喝足後通過誘導道路進入人煙稀少的林區。待象群離開後,網友們發現玉米被象群一掃而空,菠蘿慘遭嫌棄不說,被踩得稀爛。

6月2日,野象的身影出現在玉溪市紅塔區新寨水庫,象寶寶被成年象護在中間。此時的它們距離雲南省會昆明市晉寧區地界僅有寥寥3公裏。然而象群喝完水後沿著一條陡峭的深谷爬上山去,消失在密林中。

網友們雲吸象吸得歡,雲南人卻叫苦不疊,紛紛抱怨道,“好不容易才讓外省的朋友們相信雲南的街頭沒有大象。現在不僅推門即見大象,還有15頭之多。騎大象上學這事,再也說不清了!”

除此之外,別看野象們是一群大可愛,其實闖禍的本領可不小。

根據雲南發布的信息顯示,在走入公眾視野的四十多天內,它們在雲南元江、石屏共“肇事”412起。好在地方政府早有先見之明,已為當地的野生動物投保肇事公眾責任險。野象們造成的一切損失均可獲得賠償。網友們再也不用為雲南當地的朋友們擔心了。

野象北漂並不是第一次

與眾象反向而行,遠離故土更需要非凡的魄力。除了野象團暴走趣事,網友們最關心的還有它們此次激情出走背後的原因。

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教授、《博物》雜誌編輯何長歡則認為,這次野象遠征很可能與斷鼻家族的族長,即頭象經驗不足有關。“領頭象往往能夠通過它的記憶,把象群帶到上百公裏以外的取水、覓食地點。象群會在頭象的引領下尋找新的地方。”

這次北漂,頭象比較年輕,經驗不足或者因身體的某些原因而迷路,不知道該怎麼走了。這時,如果它們走的這條路周圍又沒有太大的原始森林,那麼,它們就沒辦法在一個地方停留,只能一直往前走。

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謝燦和南京農業大學青年教師萬貴鈞有不同觀點,他們認為這是其固有遷徙本能被磁暴激活的結果。簡而言之,是野象的“DNA動了”。

大象遷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會有各種意外情況發生。跟蹤、布防、引導更是充滿了細節。

當地政府和專業工作人員在野象北漂之旅中體現了極高的專業性,這是因為我國在野象保護方面已有多年工作基礎。一群專業工作者也借由這次事件浮出水面,逐漸走進大眾視野。

他們長年在西雙版納從事著野象保護和野象監測工作,在抖音上分享他們與野象共處的日常。

“亞洲象觀測保護小組”從2019年就開始關註這次北遷的野象團“斷鼻家族”。在這群觀象人的視頻中,野象結隊上高速、特地造訪周邊尋常人家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這些為野生象保護工作奔走的專業人士,和抖音上關註大象行蹤的網友、擔心大象在自家糧倉裏吃不飽的雲南村民一樣,他們對大象的關心和喜愛是樸實而真切的,一路投餵,一路護送。

在昆明晉寧地界遊歷數日後,象群避開了人群最密集的區域,離開了昆明晉寧,在易門縣小範圍迂回遷移。這期間離群的那頭野象則始終與大部隊保持著10公裏左右的直線距離。

大象護著小象,不疾不徐、有序行進。沒有旁人滋擾,青山綠水為伴。這麼一群野象在中國西南北行,這不僅是抖音上眾人接力展示的一場浪漫的城市童話,也是人們保護動物的典範。

它們的終點在哪裏?或許答案就在下一個網友的抖音裏。

編輯 徐超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