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洗泥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一.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時而溫柔嫻靜,時而卻又粗獷豪放,時而顯得纏綿婉約,時而又那樣的深沈素雅。這就是你——我喜愛的雨。

我愛雨,我尤其愛聽雨。[甲]

春雨是文靜的小姑娘,悄無聲息地拋灑。“詩聖”杜甫有詩雲:“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這樣的春夜裏,你什麼事也不必做,只需要捧一杯香茗,呷一口香茶,閉上眼睛——腦海裏就有這樣一幅畫:大地是一張很大的宣紙,春雨是一支飽蘸了綠的筆,只需輕輕一點,那綠便暈開去,暈開去……伴著雨點落地,禾苗出土的嗞嗞聲,一曲清雅的“春江花月夜”便在你的心頭響起。

夏天的雨可沒有那樣的好脾氣,他像一個頑皮的孩子,趁你不註意,他就一路蹦跳著、嬉戲著、吵鬧著下來了,他劈裏啪啦地在一切能敲響的東西上敲起來,然後咚咚地落在你的窗玻璃上,好像在提醒你:註意,一首精彩昂揚的搖滾已經開始啦!然後再用心去聽吧,你就會聽到一串串美妙的旋律。為了把演出場地照亮,他還時不時地邀閃電來湊湊熱鬧。那一瞬間,黑夜如白晝,你會看到成千上萬的演奏家有條不紊地彈奏著各自的音符。還沒等回過味來,一個接一個的悶雷又從遠處滾來,趕來傾聽這最傑出的樂章。一整個夏夜,你便可以和肥梅碧梧翠竹一道陶醉在這驚心動魄的音符裏。第二天,說不定你會依稀記得:昨夜風疏雨驟,雨聲滴碎荷花聲。

秋,歷來被人們譽為金秋;秋風,被人們譽為金風。那,我就把秋雨稱為金雨吧。在聽著金雨的時候,一切都變得沈默了、安靜了。如果說金秋是一幅色彩凝重的油畫,那金雨便是具有魅力的背景。現在,我聽著金色的雨聲,仿佛聽到了一個個新生命的啼哭,聽到了慶祝豐收的鑼鼓。在金雨中,農民豐收了玉米,老師豐收了希望,而我們呢?我們又豐收了什麼?

冬在人們的心目中是冷酷無情的,而冬雨卻是溫和敦厚的。他不慌不忙地飄落,融化著積雪殘冰;他不緊不慢地下落,洗刷著塵埃汙垢;他不疾不徐地降落,準備著春的到來。你聽窗外冬雨的聲音,那分明是春的前奏。你怡然進入夢鄉後,冬雨就會在屋檐下留給你一個夢囈:春天快到了!

[乙]傾聽了這些精靈帶給你的天籟之音,你便會擁有一個最純真的、最美妙的心靈。

[丙]朋友,愛上聽雨吧!盡情地享受她帶給你的無窮樂趣。

(1) 給選文擬一個恰當的標題: ________。

(2) 請根據第1段內容概括出各個季節的雨的特點。春雨:________ 夏雨: ________秋雨:________ 冬雨: ________

(3) 請結合文段分析第3段引用杜甫詩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4) “這就是四季的雨,這就是雨的聲音”是原文中的一句話,請給這句話選出恰當的位置( )

A .[甲] B .[乙] C .[丙]

(5) 融情於景是寫景抒情散文常用的寫作手法,本文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描繪了雨的不同韻味,抒發了作者對雨的什麼感情?

二.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黑發底下

簡 默

①父親如書,我是他的再版。從頭到腳,我們神奇地保持一致,像是隔著上下三十年的同一個人。

②我們都頂著一頭堅硬的黑發,它仿佛含有鐵質,根根向上,挺立如戟。擡手輕輕拍打,會發出稠密結實的“嘭嘭”聲,像電流穿透掌心擊中身體。在我們個體生命的海拔上,它高高在上,烏黑茂盛,像潛藏在大地深處的煤一樣不說話,我們在它底下日復一日地生活著。

③小時候,我們一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一到星期五,天麻麻亮,父親就獨自一人趟著露水,一根扁擔挑起兩只籮筐,走上彎彎山道,到幾十裏外的深山裏去挑煤來燒。傍晚踏著夕陽,挑了滿滿兩籮筐煤回家,正趕上吃晚飯。母親給他準備一只杏兒大小的杯子,盛滿酒,父親端起酒,貼近唇邊輕抿一下,仿佛渾身的困乏與疲憊就被這杯酒解除了。母親就在這時瞥見了他黑發中躲來躲去的幾根白發,驚呼道:“哎呀,你都有白頭發了。”說著,她撥開發絲,小心翼翼地拔下,攤到父親掌中。

④那白發寥寥幾根,躺在父親掌心,枕著縱橫的掌紋,銀光閃亮,像是會發光的羽毛。

⑤南方的冬夜沈靜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長而冷清地守望黎明。天難得地飄起了雪,越飄越大,壓在銀杏枝頭,不時可以聽見樹枝清脆的斷裂聲。狹窄的廚房裏,頭頂一豆燈光,炭爐傍墻站立,燒壺沈默不語,散發淡淡的熱量。我們一家圍爐取暖。父親註視著我和弟弟,就像牧人盯著兩只可愛的羊羔羔,問道:“你倆誰給我拔白頭發?一根一分錢。”正在打瞌睡的我們頓時來精神了,搶著拔。

⑥父親的白發不多,稀稀疏疏地像微薄的雪花撒入廣袤的黑土地,倏忽擰身捉迷藏似的躲了起來,在燈下實在不容易尋找到。每拔到一根,我們都像發現新大陸似的,濺起一片響亮的歡呼。一晚上下來,收獲並不多。

⑦然而,明明頭天晚上拔光了,可是,過了一夜,父親的白發又躥出了一些,似乎拔的速度總也攆不上躥的速度。一到晚上,無所事事的我們還是樂意給父親拔白頭發,我們只是覺得自己長大了,父親坐著,我們站著,我們與父親一樣高了。一個個冷寂無聊的冬夜很快躡手躡腳地溜走了,我和弟弟同時分享著一個心照不宣而又自鳴得意的秘密。

⑧等我們都上學了,父親不再叫我們拔白頭發了。生活的困窘和難以排遣的憂愁日漸沈重地壓迫著他,他的白發越生越多,幾乎占據了“半壁河山”,一眼望去,觸目驚心。我想他除了怕耽誤我們的功課外,可能連他自己都泄氣了,聽任那些白發喧囂地恣肆瘋長。

⑨後來,父親被病魔纏身,驚心動魄的手術後,就是不停地吃藥、打針,各種治療。有時候父親斜靠在病床上,雙眼微閉,我覺得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輕的時候,坐在那裏,用手輕輕地拍拍頭發,發出“嘭嘭”的聲音,這聲音把一切嘈雜和煩惱都給隔離了開來。但是,事與願違,他的頭發很快就掉光了,露出了空蕩蕩的頭皮,一根不剩地失去了他無比珍愛的頭發,他不得不戴上帽子。不知道為什麼,我竟覺得掉了頭發的父親是丟了羽毛的孔雀或鳳凰,在人群間有些落寞。

⑩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兒時拔白頭發的事,父親一楞,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臉頰上猛地騰起了兩片火燒雲,沈浸在對往事的愉悅回憶中,良久,才慢悠悠地說:“那時,你倆真淘氣,老是拔了黑發糊弄我。”

⑪秘密像包袱被父親輕描淡寫地抖開,我有些無地自容。在歲月面前,一天天變老的父親曾束手無策,試圖借助剔除白發來抗拒生命的一次次落雪,趕在大雪封山以前挽留住某些悄悄遠行的記憶,這很像一個農夫靠鏟掉雜草來保護莊稼的成長。可我們頑皮的行為卻在加速歲月流逝的腳步,我們以幫兇和同謀的身份與父親鮮明對立。

⑫今天這個日子,在父親積雪一樣飛速消融的生命海拔上,我多麼想為他種下一頭黑發,讓他重新驕傲地穿過人群,像煤被陽光點燃。

⑬但歲月如流水,匆匆逝去,不舍晝夜,無法回頭。

(有刪改)

(1) 說說文章標題“黑發底下”的含義。

(2) 品析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①“我竟覺得掉了頭發的父親是丟了羽毛的孔雀或鳳凰,在人群間有些落寞”(從加點字的角度)②南方的冬夜沈靜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長而冷清地守望黎明。天難得地飄起了雪,越飄越大,壓在銀杏枝頭,不時可以聽見樹枝清脆的斷裂聲。(從描寫的角度)③父親的白發不多,稀稀疏疏地像微薄的雪花撒入廣袤的黑土地,倏忽擰身捉迷藏似的躲了起來,在燈下實在不容易尋找到。(從修辭的角度)

(3) 找出文中與第⑦段“我和弟弟同時分享著一個心照不宣而又自鳴得意的秘密”中“秘密”相照應的句子。

(4) 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文章最後一段的含義和作用。

三.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人生是一場場目送

陳柏清

①還記得人生的第一場有記憶的目送,那年六歲,是暖意融融的春日。母親坐在從鄰居那裏借來的小毛驢車上,圍著家裏那床大紅花的被子,毛驢車駛過院外的桃花樹,一陣風來,粉紅的桃花瓣紛紛飄落,落在她灰白頭頂和新穿的淡青色碎花襯衫上,她只是揮著手,臉因為瘦削而越發顯得笑得如此誇張,可她就那樣笑著離開我們的視線,再也沒有回來。目送者站在自家院子的土墻旁,看著母親漸行漸遠,無奈地抽泣。一個六歲的孩子無法主宰自己,更無須說別人的命運。

②第二次的目送,是作為被送者,十七歲,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離開,離開小鎮,離開縣城,到省城求學。清晨趕火車,夏末秋初的涼風,烏瓦紅磚的小站在晨曦中朦朧,長長的鐵軌從遠方來,延伸到遠方去。我拖著行李擠上車,站在過道上向窗外看去時,看見父親尋找的目光,孤單的身影。垂下頭時眼淚已滴在行李箱上,列車啟動,哐當哐當聲中,越來越遠的是故鄉和父親,還有曾十二萬分盼著離開的家,如今都因離別而蒙上了暖色調,就像漸起的朝陽,暖橘。

③人生最大意義的那次目送,發生在六年後。我要嫁到遠方去,獨自一人出發。行李已先行托運,只隨身攜帶一個小包。早春二月,天還蒙蒙亮,我趕早車,父親早起送我,他站在簡陋的門樓下,黑漆的大門半掩在他身後,啟明星在遙遠的天際寂寞閃爍。我搖搖手,“爸爸,回去吧。”爸爸“嗯”了一聲,我回頭看不清他的表情。於是我轉過頭來一直走去。街上空寂無人,父親的目光在孤單中被無限拉長。心裏稍稍感覺酸澀,又覺無聊。多年的獨立讓我知道,我從來不是那個有點事兒就可以哭哭啼啼耍情緒的孩子,我的情緒給誰看呢?那天早晨,我坐上車,車在晨曦微明中駛出小城,我不知父親站在門口目送了我多久。那是意義重大卻簡約的目送。

④生命裏最無法忘懷的目送,發生在去年。父親走了。幼年時目送母親,她笑著在桃花紛落的春日。這一次目送父親在深冷的濃秋。父親躺在玻璃棺裏,似乎在一個夢境中微皺著眉,慢慢沈落下去,只剩下無數不知所措的白色百合。痛苦像鉛海,又重又黑,深不見底,壓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有沈默,似乎才能表達一切。我目送了生我養我的兩個人的離開,目送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孑然一身的到來。

⑤目送便是離別,即使有時它也意味著出發,可對另一方仍是離別。

⑥人生自古傷離別。

⑦但真正理解目送,卻因為龍應臺人生散文裏的《目送》,關於華安和“我”的故事。小學,16歲,21歲。一個孩子在母親的目送中長大了,每一段目送似乎也引領著各種酸甜苦辣。龍應臺也在目送中永別了自己最親愛的父親,沈痛在理智中熨平。

⑧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⑨人生不過是一場場目送,成長或衰敗。你是目送者,或者被目送。

(選自《思維與智慧》)

(1) 本文按________順序以________為線索行文。

(2) 下列對本文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 .六歲那年春日裏,“我”在自家院子的土墻旁目送笑著離開的母親,內心有幾分喜悅。B .十七歲時夏末秋初的清晨,父親在小站目送“我”離家到省城求學,“我”雖熱切盼望離開,又略帶傷感。C .早春二月天蒙蒙亮時,父親在簡陋的門樓下目送“我”遠嫁他方,“我”稍稍感覺酸澀,又覺無聊。D .去年深秋,“我”目送父親離世,“我”的內心痛苦沈重。

(3) 第②段中的畫線句屬於什麼描寫?有何作用?

(4) 按要求賞析下面的語句。①街上空寂無人,父親的目光在孤單中被無限拉長。(加點詞語能否刪去?為什麼?)②痛苦像鉛海,又重又黑,深不見底,壓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句子。)

(5) 本文以“人生是一場場目送”為題有何妙處?

四. (拓展閱讀)

第一次收快遞的母親

鄧迎雪

夏日午後,母親正在稻田裏拔草,口袋裏的手機忽然響了。

“是王翠花嗎?”電話那邊是個陌生的聲音。母親楞了一下,才想到是叫自己。

“王翠花”是她的學名,這個名字最少有三十多年沒被叫過了,最後一次被叫,大概還是在城裏當臨時工的時候。再往後,她因為孩子小沒人照顧,從廠裏辭工回鄉,一直在鄉下務農,這個名字也漸漸被人淡忘了。

母親連忙答應,電話那邊又說:“有你一個快遞,快來拿吧,我在鎮中學門口。”

“好哩。”母親喜滋滋地回答。

前兩天,兒子說給她寄了兩盒點心,近期要留心電話。她當時嗔怪兒子亂花錢,其實內心著實高興了好一陣子。看來現在是寄的東西到了——這還是她平生第一次收快遞,心裏不免有些小小的新奇和激動呢。

母親在溪水邊洗了洗泥手,然後加快腳步,往小鎮中學趕去。

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的稻田裏,母親灰灰的身影努力向前疾走。因為走得太快,她花白的頭發在風裏飛揚起來,額上細密的汗珠紛紛摔落在夏日熏熱的風中。

好在稻田就在小鎮邊上,不到十分鐘,母親就到了鎮中學門口。那是一個好大的紙盒,抱在懷裏沈甸甸的。母親把紙盒抱回家,小心翼翼地打開,原來是兩盒包裝精美的山藥酥。她取出一塊,輕輕咬一口,一種甜香的滋味在心裏四溢開來。

母親給兒子打電話:“孩啊,快遞收到了。”兒子問:“味道怎麼樣?喜歡不喜歡?”母親輕描淡寫地說:“還行吧,和剛出鍋的烤焦的燒餅差不多,以後別亂花錢買東西了,你在外邊要照顧好自己。”

兒子對母親的回答有點失望,那麼好吃的點心怎麼能和燒餅相提並論?他還以為母親會贊不絕口呢。

母親是天下最好的演員。兒子不知道的是,母親收到那盒點心,心裏有多歡喜,一塊山藥酥拿在手裏都不舍得立即吃完,還有那個精致的盒子,她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後來,點心被母親擺在家裏最顯眼的地方,只要掃上兩眼,她就覺著很幸福。

兒子給母親的關愛,哪怕像芝麻一樣小,但在母親眼中,那“芝麻”分明就是一顆顆閃亮的珍珠,幸福著她漸漸老去的歲月。

(有刪節)

(1) 母親第一次收到的快遞是什麼?對母親來說有著怎樣的意義?(溫馨提示:快遞到來的意義可以從對母親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中去分析、思考)

(2) 文章第三段文字屬於________(記敘順序),作用是________。(溫馨提示:記敘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及補敘,可以聯系上下文來判斷)

(3) 賞析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她花白的頭發在風裏飛揚起來,額上細密的汗珠紛紛摔落在夏日熏熱的風中。

(4) 閱讀文章末尾的畫線句,寫出你的閱讀感悟。(溫馨提示:重點從“芝麻的愛”與“閃亮的珍珠”的不對等上思考作答)

五. (拓展閱讀)

教數學的“語文老師”

吳睿

老陳是我見過教數學教得最好的“語文老師”。

初識老陳,頗有些淵源。剛開始的時候,我與他是空間內的兩條“異面直線”,看似毫無交集,實則必有維度。

在碰到老陳以前,我所有的數學老師上課時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似乎數學老師總帶著一副冷冰冰且有點呆然的面孔。但老陳,一個有著天生幽默與理性思維的老男孩,一個愛“附庸風雅”與“故作深沈”的老爺子,一反數學老師該有的常態,慢慢走入了我年輕的心。

我還記得老陳給我們上第一堂課的樣子:他腆著肚子,腳步一晃一晃,自我介紹道:“各位朋友,謝謝大家,你們來了。我是老陳,是一個殘疾人,你們不許欺負我,你們回答問題的聲音盡量大一點兒,不能在下面竊竊私語。”

介紹完自己之後,老陳開始上課了。他用“蘭花指”夾著粉筆,在黑板上畫著,不由分說便列出了許多知識點。毫無疑問,學校給我們文科班安排了一位“高人”,但我們並沒有遇見良師該有的興奮。

文科生難免對數學心生畏懼,外化為課堂氣氛的凝重。老陳見我們一個個像霜打的茄子,便提高聲調:“萬水千山總是情,聲音大點兒行不行?”我們說“行”,他還不依不饒地說:“有同學好像怕我聽見一樣,別以為我不認識你們。你看,那個歐陽銳我就不認識……”

我們終於在數學課堂上爆發出了久違的哄堂一笑。

快下課時,老陳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古華山一條道,當今書海多竅門”,以表示勸勉。

在之後的教學過程中,老陳經常在黑板上寫著與數學不怎麼相關的話,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解析幾何的重點就在於把握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等,讓人聽得雲裏霧裏,然後開始若有所思。

因為老陳,我們學會了打手勢、說啞語,知道了數學和文學還有浪漫的碰撞,理性和感性也可矛盾地並存,懂得了能力的最高境界是無招勝有招。

既然碰到了一位語文知識這麼好的數學老師,我們文科班的同學當然要用我們的方式“驗證”一下他。有一次,老陳出了一道等差數列的題目,我們都不會。他驕傲地向我們炫耀說:“你們有沒有發現這道題目的精妙之處?它是按照‘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這樣的句式出的。”

雖然我們都表示“嗤之以鼻”,但老陳還是狂妄地大笑我們笨。

這次,老陳激起了我們的“共怒”。“老師,在數學方面,你是‘上等馬’,我們是‘下等馬’,當然比不過你。但我們知道‘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有一個很妙的對子,你要是能對出來,我們就服你。”有同學故意用我們的長處去擠兌他的短處。

“對,對!”全班同學都起哄道。

“這有何難?”老陳雙手負背,搖頭晃腦,一邊踱步,一邊說:“黃山落葉松葉落山黃。”余音裊裊,我們啞口無言。

…………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曾經我們最討厭的數學課居然變成了我們每天的期待。我們聚精會神地聽老陳“胡扯”,生怕漏掉可以讓我們快樂一星期、一個月的“金玉良言”。

高考完後,老陳問我們考得怎麼樣,能不能及格。全班同學都笑著對他說:“估計剛好吧。”

現在,我肯定我們很多人早已淡忘了“log”為何物,排列組合要如何解,但我們都不會忘記他——老陳。

(1) 本文標題具有怎樣的特點?(溫馨提示:本文標題很有意思,既然教數學,又怎麼會是“語文老師”呢?從這點來看,標題的懸念意味已經形成,於是,帶著好奇心,讀者便會迫不及待地往下閱讀)

(2) 在數學老師老陳出現之前,作者為什麼要用“數學老師上課時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似乎數學老師總帶著一副冷冰冰且有點呆然的面孔”形容之前的數學老師?(溫馨提示:可圍繞“襯托”這種寫作手法作答)

(3) 文中數學老師老陳的教學具有怎樣的特點?請用恰當的詞語加以概括。(溫馨提示:詞語既要高度概括,又要恰如其分)

(4) 在你的學習生活中,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師嗎?如果有,他(她)留給你深刻印象的原因是什麼?(溫馨提示:除了語言簡潔之外,還要概括出老師的教學方法、特點等)

六. 閱讀下面選文,回答問題。

父親的長笛

趙文靜

小時候,每天晚飯後,父親總喜歡拿出心愛的長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別愛聽,笛聲一響,她就用跑調的聲音跟著哼歌。母親也停下手邊的活,側耳傾聽,發絲垂在臉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親有時會拿著長笛去巷口兒。鄰居們說:“來來,吹一段兒!”“吹一段?”父親似問似答,將長笛橫放嘴邊。清脆悠揚的笛聲從父親的嘴邊漫延開來,如嘩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們搖頭晃腦陶醉著,孩子們停止嬉鬧,圍在父親身邊,眼裏充滿了好奇與崇拜。那樣的時光裏,她是紅人兒,孩子們羨慕極了她有一個這樣將笛子吹得聲聲悅耳的父親,哄著她,把好吃的分給她一份,只為了聽她父親吹笛子時可以靠近一點兒。她亦是非常的驕傲的,那時,父親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她開始討厭父親吹長笛,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那天晚上,她寫完作業後,父親又拿出長笛來吹。笛聲剛響,她就大吼一聲:“唉呀!別吹了好不好!煩死人了!”笛聲戛然而止。她看也沒看父親一眼,轉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級時,父親的工廠倒閉,兩年後,左腿殘疾又沒技術的父親被安排當了環衛工,負責她學校周邊街區的衛生。那天,一個搗蛋鬼在班裏嚷嚷:“門口那掃地的老大爺是小敏她爸!”頓時,噓聲,哄笑聲連成一片。她感到無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親沒出息!

她畢竟還是個懂事的孩子,沒有把這件事告訴父母。只是不再喜歡父親吹長笛了,每次父親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漸漸的,家裏就聽不到笛聲了。

上了初中,離家遠,她從不跟別人提家裏的事。可事情就是這麼巧,父親工作間隙坐在環衛車旁的馬路牙子上吹長笛,竟被電視臺記者錄進了鏡頭。節目播出後,恰巧被她老師看到,把這事當作勵誌故事講給同學們聽,班裏爽直的同學對她說:“小敏,你爸好酷哇,掃大街還不忘了吹笛子!”

她萬萬沒想到自己極力隱藏的父親,就這樣被曝光在全班同學面前。她忍無可忍,到家就跟父親吵:“你說你掃個垃圾,還吹什麼長笛,丟人都丟到電視上去了,我都快沒臉活著了!”“啪”地一聲,母親的巴掌落在她臉上:“你個沒良心的,你怎麼這樣說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別跟孩子瞎說八道!”父親喝住了母親。“你可是聽著你爸的笛聲長大的呀!你小時候那麼愛聽,你爸幹一天活兒回來,多累都吹給你聽……

父親的沈默和母親的訓斥並沒有打動她,她還是悄悄地拿走了長笛,扔在了城邊的小河裏。雖然那一刻她心裏也有絲絲的不舍。她等著父親爆發,然而,沒有。自此,父親再沒提過長笛的事兒。

多年以後,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艱辛。她對父母很好,常常給他們買吃的穿的。兒子初一那年,學校要開“感恩”主題晚會,兒子在家練唱《父親》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堅韌;撫摸您的雙手,我摸到了艱辛……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人間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嘗了三分。”兒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裏一陣陣酸,一陣陣疼……

第二天,她買了一支上好的長笛,給父親送去。父親先是一楞,隨即欣喜地摩挲起來。她吞吞吐吐,說:“爸,對不起,當初是我扔了你那長笛。”父親一笑:“傻丫頭,我早知道是你幹的。”母親走過來,:“還是閨女疼你懂你呀!你這條腿沒白斷,委屈沒白受啊!”“腿?沒白斷?”她吃驚地問。“還不是因為你三年級那年非吵著要電子琴,你爸為了掙錢給你買琴,你爸大雪天騎車給人送貨,摔斷了腿……”“哎!跟孩子提這些幹啥!都是過去的事兒了!”父親笑著打斷母親。轉臉看她。她趕緊抹一把淚,擠出笑來,說:“來來,吹一段!”“吹一段?”父親似問似答。將長笛橫放嘴邊。

久違的笛聲從父親嘴邊漫延開來,飛揚在屋子的各個角落,她跟著哼唱,母親則滿臉溫柔,鬢角的白發泛著銀光,格外柔美。

(1) 請以長笛為線索,從女兒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間發生的四件事。

(2) 請簡要賞析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清脆悠揚的笛聲從父親的嘴邊漫延開來,如嘩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們搖頭晃腦陶醉著,孩子們停止嬉鬧,圍在父親身邊,眼裏充滿了好奇與崇拜。

(3) 請品讀文中的畫橫線語句,聯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親的心理。她趕緊抹一把淚,擠出笑來,說:“來來,吹一段!”“吹一段?”父親似問似答。將長笛橫放嘴邊。

(4) 試簡要分析母親這一形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七. 實用類文本閱讀

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了嗎?

①自今年4月10日前後以來,日本、緬甸印度邊境、菲律賓、阿富汗等亞洲、太平洋沿岸多國相繼發生地震,造成人員傷亡。4月16日淩晨,日本九州島發生裏氏7.3級地震,目前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民眾避難中,當地發生大規模斷電。14日,日本熊本縣發生6.5級地震,截至目前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上千人受傷,數萬人被迫疏散;14日淩晨,菲律賓5.9級強震,造成3人受傷;13日,緬甸西北部發生6.8級地震,在孟加拉國造成60余人受傷,在印度造成6人受傷,並造成印、緬、孟部分建築物傾斜或受損;10日,阿富汗發生7.1級地震,致巴基斯坦3人遇難、27人傷。連日來,巴布亞新幾內亞、瓦努阿圖也數次發生5.0級以上的地震。這些地震震級較高、發生次數頻繁、具有一定程度的破壞力、影響人類生活。種種跡象讓人不得不開始懷疑,地球是否進入了地質活躍期?

②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及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這兩大地震帶,可能已進入活躍期。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主要涵蓋了太平洋的周邊地區,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魯,北美洲的危地馬拉、墨西哥、美國等國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以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因地殼板塊相互碰撞頻繁,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全球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帶,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裏。近期發生地震的日本、菲律賓位於該帶上。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全長兩萬多公裏,跨歐、亞、非三大洲,該帶地震釋放的能量約占全球能量15%。該地震帶西起大西洋亞速爾群島,穿地中海,經伊朗高原,進入喜馬拉雅山東端向南拐彎經緬甸西部、安達曼群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之班達海附近,與西太平洋地震帶相連。近期發生地震的緬甸、阿富汗則位於該帶上。

③據地震學家統計,地球每天發生上萬次地震。不過,它們之中絕大多數因震級太小或離人口聚居地太遠,人們感覺不到。而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約有一二十次。震級為8級左右的地震,全球每年僅出現一兩次。相關統計顯示,用地震儀測出的地震,每年全球大約50萬次,其中有感地震10萬次,造成破壞的1000次,而7級以上、足以造成巨大災害的有十幾次。鑒於全球有85%的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故有觀點認為,板塊運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地震活動是正常現象,地震造成的破壞是局部性的,因此民眾大可不必過於恐慌。

④全球是否進入地震活躍期?專家說法不一:在被問及地球是否已進入地震活躍期的問題時,美國地質勘探局地球物理學家蘭迪.鮑德溫曾指出:“這很難說,我看到有研究說是,也看到有研究說不是。在全球範圍內,強震多發區可能在任何年份發生強震,但我們不認為一個或多個地震活躍區之間存在聯系。”不過,也有學者言之鑿鑿地就大地震進行過預測,如日本名古屋大學地震火山研究中心主任山岡耕春警告說,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是“一定會發生的、宿命般的巨大地震”,稱下一次在舉辦東京奧運的2020年之後4、5年內發生“也不稀奇”,並建議日本政府盡早采取應對措施。值得註意的是:迄今,全球地震學家尚未找到任何一種異常現象,可在所有大地震之前被無一例外地觀測到。這意味著,人類還無法對迫在眉睫的大地震進行準確預報。但通過長期觀測地殼斷層,可對某地區未來數十年發生地震的概率進行評估。此外,發達的預警和信息傳播技術,也可在破壞性較小的地震縱波到達地面時立即發出警報。在導致房屋倒塌的地震橫波到達之前,為人們逃生搶出幾秒至幾十秒的寶貴時間。有理由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在應對大地震等相關災害時將會更加從容不迫。

(1) 下列各項對原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 .今年以來亞太地區頻發的地震讓人們不得不懷疑全球是否進入地震活躍期,專家的說法目前並不統一。

B .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全球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帶,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裏;釋放的能量約占全球 能量15%。

C .地球每天都在發生地震,大多數人沒有感覺是因為絕大多數地震因震級太小或離人口聚居地太遠。

D .通過長期觀測地殼斷層,專家可以對某地區未來數十年發生地震的概率進行評估,但無法對將要發生的大地震進行預報。

(2) 下列各項對文章內容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本文通過舉例子、列數字等說明方法,說明地球分布的地震帶可能進入地震活躍期。

B .本文是按照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來說明地球可能進入地震活躍期的,說明條理清晰。

C .本文告訴我們全球每天發生的地震都集中在板塊邊界上,板塊的相互作用是地震發生的重要原因。

D .本文告訴我們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可以在地震波到達地面之前即刻發出警報,從而達到抗震減災 的目的。

(3) 根據本文的知識,你認為我國臺灣、雲南、四川、青海等地近年來地震頻發的原因有哪些?

八. 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小題。

一只蝴蝶

蔣白濤

春夏之交的一日,我正在爬格子,突然,一只蝴蝶翩翩然飛進了我的窗口。頓時,我心花怒放,呆坐不動,放下筆,停止了思考,凝神註視著這突然降臨的小精靈。我驚嘆,這不就是一朵會飛的花麼?她在室內翩躚起舞,一會兒快三徑向南窗,一會兒慢四移步北窗,一會兒在我的頭頂盤旋跳迪斯科,流連忘返,沒有要走的意思。我的心兒被陶醉了。或許是她跳得累了,飛落在北窗黃色的窗簾上,輕扇著俏麗的翅膀,純色的窗簾便鑲上了一朵美麗而靈動的蝴蝶花。

稍許,我輕輕地走過去,生怕驚飛了她。她沒有受到驚嚇,因為她在驕傲地扇動著翅膀,快樂著呢,好像要盡情地向我炫耀她的美麗。一人獨處時,我是多麼歡迎她的到來呀!我覺得她似乎也非常高興我對她的欣賞。蝴蝶不像斑鳩或別的什麼鳥兒那麼急躁,它們見有人來便亂衝亂撞,急於飛離,與人生分得很呢。蝴蝶溫順,不拒人,與人親近。眼前的這只蝴蝶真的很溫柔,很大方,很美麗,很可愛。

這是一只我從未見過的天藍色的大蝴蝶,展開雙翼有六七公分寬啊!雙翼上點綴著如豆大小淺灰色的斑紋,色彩的對比並不強烈,過渡自然和諧,恰到好處。兩根細長的觸須,有節奏地蠕動著……有誰能說沒有完美的存在呢?眼前的這只蝴蝶就實現了完美的境界!我被她生動活潑的美麗吸引住了,突然有一種想捉住她的衝動,心想:若將其制成標本,於無聊時取出欣賞,豈不美?可就在伸手之時,一種犯罪感油然而生,美本具有自然和社會的屬性,獨自擁有的自私,豈不是對美的摧毀?何況她對我如此眷顧!我收回了伸出的手,我不能成為美的摧殘者和毀滅者,而應該做美的保護者和建設者。我要保護她,使其自由,並衷心祝願她發揮蝴蝶效應,產出更多的美麗來美化我們的生活和心靈。

於是,我悄悄地退回桌前,坐下,欣賞,凝思。

……

很久沒做夢了,這一夜竟夢見自己也化作一只蝴蝶,與室內這只蝴蝶比翼雙飛,回歸自然,自由飛翔。

(1) 蝴蝶的形態美是其表面,請聯系下面的材料,說說蝴蝶本質之美在哪裏。(鏈接材料)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首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用“化蝶”彰顯人生價值和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並將蝶之自然美與人性美融為一體,於是有了升華,有了超越,有了堅定不移的信念。

(2) 生活中,你和大自然有過哪些親密接觸?請用一段話寫出你和自然中的“它”的一次美妙的邂逅。(200字左右)

九. 閱讀下文,回答文後問題。

走一步,再走一步(節選)

我們最後來到一處空地。那座懸崖就陡立在空地的另一邊。大約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卻是高不可攀的險峰。

我終於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驚肉跳,盡量往裏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邊緣移動,我看在眼裏,嚇得幾乎暈倒。

接著,他們又開始向崖頂攀爬。他們打算從崖頂沿著一條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著,”我軟弱地求道,“我沒法——”

“ 再見!”其中的一個孩子說。其他孩子跟著也都大笑起來。

他們左折右拐地爬上了崖頂,向下凝視著我。“如果你想待在那裏,就待著好了,”有個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氣。”傑利看來好像有點不放心,但還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從石架向下望,感到頭昏眼花;我絕對沒法爬下去,我會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頂的路更難爬,因為它更陡,更險。我聽見有人在哭泣,正奇怪那是誰,結果發現原來是我自己。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夕陽落山了,天上出現了星星,懸崖下面的大地越來越暗。這時,樹林裏有一道手電光照來照去,我聽到了傑利和我父親的聲音!父親的手電光照著我。“下來吧,孩子,”他帶著安慰的口氣說,“晚飯做好了。”

“我不下去!”我哭著說,“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

“聽我說吧,”我父親說,“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得到的。眼睛看著我電筒的光照著的地方,你能看見石架下面那塊巖石嗎?”

我慢慢地把身體移過去。“看見了。”我說。

“好,”他對我說,“現在你把左腳踏到那塊巖石上。不要擔心下一步。聽我的話。”

這似乎能辦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腳去探那塊巖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頓時有了信心。“很好,”我父親叫道,“現在移動右腳,把它移到右邊稍低一點的地方,那裏有另外一個落腳點,”我又照著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動一小步,慢慢爬下懸崖。最後,我一腳踩在崖下的巖石上,投入了父親強壯的手臂中。我先是哭泣了一會兒,然後,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一次經歷。

我曾屢次發現,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小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時,我便可以驚奇而自豪地回頭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是多麼漫長。

(1) 如果要將這篇文章用空行隔開,分為兩部分,這一空行的位置應在什麼地方?

(2) 文中能概括第一部分內容的一個句子是:

(3) 文中最後一段中,加點詞“經驗”指的是什麼?

(4) 文中最生動最細膩、幾乎貫穿整個故事的,是對“我”的哪個方面的描寫?

(5) 第6段中劃橫線句是文中的伏筆,與之相照應的是哪一句?

(6) 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試用一個句子進行表述。

十.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植物也瘋狂

溫柔陷阱

貧瘠的土地上,一株矮小的植物 展開了一片新葉,圓圓的葉子上布滿了絨毛,足有上百根!這些絨毛長短不一,四周長,中間短,每一根絨毛的頂端都掛著一個粉紅色的小球,小球上似乎有露水,晶瑩剔透,還發出陣陣幽香……

很快,一只蜜蜂禁不住誘惑,落在了這片葉子上,開始大口吮吸那誘人的“蜜汁”,但他很快就發現,這些看起來香甜的蜜汁其實並不可口,反而味道怪怪的!正當它打算離開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手腳已經被這些黏黏的液滴死死地黏住了!

於是,它振動翅膀,竭力拍打,想要快點離開這可怕的葉子,但悲劇才剛剛開始!它的掙紮驚動了這片葉子,葉子開始卷曲、合擾,蜜蜂周圍的絨毛一起彎向它,更多的小液滴把這只可憐的蜜蜂牢牢地困在葉子中間!很快,蜜蜂就被溺死在其中了……

幾天後,這片葉子又重新展開,根根絨毛重新挺立起來,再次露出那美麗而幽香的致命露珠……

這株不顯眼的小草就是肉食植物——茅膏菜!像茅膏菜這樣喜歡吃肉的植物在世界各地分布 很廣,種類最集中的地區是澳洲、非洲南部,其次為美洲、歐洲,東亞地區種類偏少。他們分屬於6科15屬,約500余種。

逼上梁山

眾所周知,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營養物質,為自身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但生存不僅需要能量,N、P等營養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植物有發達的根系,可以從土壤得到水和礦物質元素。所以肥沃土壤可以讓植物茁壯成長。但是植物沒有腳,不能走也不能跳。種子落到哪裏,就能在哪裏生根、安家,聽天由命。運氣好,就能得到生存的機會;運氣不好,落到了貧瘠的土壤上,就只能在生死線上掙紮……

面對慘淡的命運 ,有些植物選擇了放棄、死亡,而有些則進化出捕蟲結構。捕蟲吃肉成了他們營養的又一個來源。

有研究顯示,食蟲植物在長期的演化歷史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捕蟲方式,有的類型簡單實用,有的精巧別致,他們的結構、機制復雜程序不盡相同,但對各自的捕蟲需要說都是有效 的。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動物or植物?

依靠各種優良的捕蟲器,美味到手了,可是植物沒有消化系統,怎麼把美食吃進肚子啊?沒有關系,這些肉食植物跟動物一樣,有一套消化食物的手段!

肉食植物捕蟲器有一種腺體,可以分泌類似於動物消化液成分的液體,科學家們已經從中分離出了11種以上的消化酶。此外,捕蟲器的消化液中還有鹽酸、丙酸、丁酸、戊酸等酸性物質,酷似哺乳動物的胃液,昆蟲誤入其中必被消化無疑!、

腺體除了具有分泌作用之外,有些還具有吸收功能,植物把吸收到的營養輸送到莖、葉和花等部位,為自己的生長提供營養!

肉食植物長期適應缺乏N和P等營養物質的環境,所以進化出捕蟲的結構,用以補充營養。吃肉,絕對是一種豪華的攝取營養的方式,但並不是營養的唯一來源。實驗證明,肉食植物吸收的土壤營養物質遠多於來自獵物的營養。有時候捕蟲也是必須的,特別是植物迅速生長期或繁殖期,如貍藻不捕蟲是很難開花結實的。

隱藏的肉食者

作為肉食植物的代表,豬籠草、捕蠅草、茅膏菜早已威名遠播,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番茄、土豆這樣的家常蔬菜,也可能是食肉植物!

英國皇家植物園的植物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包括西紅柿和土豆在內的多種蔬菜其實都是“食肉”植物。他們捕食昆蟲的技巧堪與捕蠅草比肩。

這兩種蔬菜莖桿部位的茸毛能夠將落在其上的小型昆蟲牢牢“黏住”並殺死,待昆蟲腐爛並掉落入土壤之後,西紅柿和土豆就能享受大餐了!

科學家認為,這一現象是在進化中產生的,是很多植物自我施肥的一種方式。在有些時候,土壤十分貧瘠,無法提供這些植物所需的養分,所以他們只能通過“誘捕”昆蟲才能正常生長。

(選自《科學》2013年第3期)

(1) 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肉食植物在東亞地區分布種類偏少。

B .肉食植物捕蟲器中的腺體只有分泌作用,營養的吸收全靠根系。

C .肉食植物之所以進化出捕蟲的結構,是因為長期適應缺乏N和p等營養物質的環境。

D .西紅柿和土豆其實也屬於“食肉”植物。

(2) 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第一部分生動地介紹了茅膏菜捕食昆蟲的過程,引出下文的說明內容(引出說明對象),引起讀者興趣。

B .食蟲植物在長期的演化歷史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捕蟲方式。

C .吃肉是肉食植物的主要營養來源,因此肉食植物不需要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營養物質。

D .無論是普通植物還是肉食植物,它們都要依靠土壤來獲取營養。

(3) 認真閱讀文章第一、三部分內容,假如你就是一株食肉的茅膏菜,請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你是如何捕捉和消化掉一只蜜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