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睡在別人家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的一時間都是在睡夢中度過的,而在這三分之一的時間裏,還有一部分的時間,我們會在夢境中度過。

對於我們來說“夢境”是一個神奇的,無法用常理去解釋的場景,很多的人對於他也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有的人不希望自己做夢,因為他們覺得做夢就像是沒有睡著一樣,醒來之後自己的身體仍然會十分的勞累,而有的人則希望做夢,因為在做夢之後,他們的身心會得到放松,心情也會變得十分的愉悅。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夢到底是什麼?

夢境的形成

對於夢境的解釋,在我國古時候,便有著“周公解夢”的說法,周公是我國古代的政治家,他所著的《周公解夢》就像是一本解夢詞典,在現在依然廣為流傳。

不過這本書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他只是將夢分為十五種類型,進行解析,所以對於其內容,“可信,也可不信。”

在近代,奧地利的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也同樣對夢進行了解析,他運用心理學出版了一本《夢的解析》,在他的觀點之中他認為夢是“潛意識欲望的滿足”。

我們便通過科學和心理學兩個方面來解釋夢境的形成。

“日有所思,也有所夢”,我們常常會在夢裏夢見一些,自己一直放在心上的事情,在夢中這些事情都會迎刃而解。

這其實是因為在我們進入睡眠的時候,我們的自主意識會進入休息狀態,此時的它並不活躍,於是潛意識便占據了身體的主導位置。

相信很多的人在睡覺的時候,都夢到過“自己的鬧鈴快要響了”的情形,在醒了之後會發現自己的鬧鈴即將要響,或是剛好要響,此時的我們會覺得非常的神奇,自己好像有了超能力。

但這只是在夢的運作中,有關於一種叫作“信息運動”的概念,簡單來講就是在你睡覺的時候,大腦為了讓你的身體可以感受到外在的情況,並不會讓你身體的所有部分都進入休息,一些部分仍然會繼續工作。

並且他們會向自己的大腦傳遞信息,這些信息並不會被我們的意識所控制,他們會在夢境中被表達出來。

因此會我們夢到的場景,是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些事情在我們的心理留下了印象,這些也許在平常生活中不會想到,但是在我們的主導意識休息之後,他們會不受控制的被潛意識的代入夢境中。

夢境的意義

有的人說有時候夢境會點醒我們,或是告知我們一些事情,讓我們突然明白一些道理,比如“莊周夢蝶”這個故事。

在此後他提出了新的哲學論點。

還有的人認為夢可以預知未來。

不過這些說法都沒有任何的依據,根據現在主流的說法,夢的意義主要是:調節人類的情緒。

中國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郝濱老師,他人為夢境的產生和人類神經系統的感知、記憶有關,它蘊含著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

因此當我們的身體感受到壓力,卻無從釋放的時候,這些能量就會在睡夢中被釋放,通過在夢中創造一個自己滿意的世界,解放自己的負能量。

那麼夢到底和睡眠質量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呢?

睡眠分期

對此我們首先要了解“睡眠分期”的概念,在睡眠的過程中,人的腦電圖會隨著睡眠的深淺進行變化。

因此我們可以將睡眠分為兩種狀態,一種是“非眼球快速運動睡眠(NREM)”,一種是“眼球快速運動睡眠(REM)”。

當我們處於“非眼球快速運動睡眠(NREM)”階段時:

我們的眼球不會運動,身體的肌肉也會放松下來,此時心率、呼吸、血壓都會降低,其腦電圖特征被分為四組:以θ波為主時,我們的身體處於睡眠與清醒之間的狀態,思維會和現實有所脫節,這是第一期。

在進入第二期時,θ波會低於20%,此時我們已經進入睡眠狀態,但只是淺睡。

當θ波占20%到50%,就會進入第三期,屬於中等睡眠,當θ波高於50%時,我們的睡眠狀態屬於熟睡,進入不容易被叫醒的第四期。

而處於“眼球快速運動睡眠(REM)”階段時,我們的睡眠狀態會和上述的狀態不同,此時我們的肌肉會有小幅度的抽動現象,心率、呼吸和血壓會發生變動。

在第一種睡眠時,我們如果被叫醒,會不記得夢境中的事情,而處於第二種睡眠狀態被叫醒時,我們會記住夢境中70%左右的事情。

對於長時間的睡眠,這兩種階段則會依次交替的度過。

睡眠質量

因此睡眠的質量和做夢並沒有太大的關系,它和我們的心情、精神狀態和身體健康上有著一定的關系。

比如當我們身體中的血糖過低時,在睡覺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被噩夢驚醒,並且不容易入睡。

這是因為當我們在睡眠時,會以上述的兩種睡眠形式,交替進行。在我們進入“眼球快速運動睡眠(REM)”時,我們的神經興奮增高,腦內蛋白質合成加快,血糖過低就會導致我們的大腦供應不足,這就會導致眼球快速運動睡眠(REM)持續時間過長,從而產生噩夢。

結語

對此,提高睡眠質量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寬自己的內心,經常去做做運動,釋放自己的壓力。

不要讓自己在勞累一天之後,還要進入夢裏跟自己接著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