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夢見豬和雞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每一位農業大學新生在入學前

似乎都要遇到這樣的問題:

“孩子,讀的哪個學校啊?”

“XX農業大學”

“農業大學?你要去學種地啊?”

每到這時

農大學生們總是有“苦”說不出

實在是不知該怎麼解釋

“我學的專業其實很酷”

每當農大人想證明一下自己時

總是被各種意想不到的段子給打敗

看著熱搜榜上的花式話題

#研究的作物被偷#

#趕著豬去上課#

#學校自己種的水果分給學生#

#課上自己動手做酸奶#

……

乍一看心裏可能在想

這麼搞笑

哪是農業大學

回頭再仔細一想

好像確實是這樣

有人總結說

普通大學生掛科是因為

“這次題目太難,我沒好好復習”

農大人的掛科的原因

估計是你想不到的

農學:“誰把我研究的玉米吃了?”

園藝:“誰把我研究的黃瓜吃了?”

食品工程:“誰把我研究的饅頭吃了?”

水產:“誰把我研究的魚吃了?”

……

酸奶、辣條、燒雞、酸菜……

農業大學的生活又好像處處是美食

每一所農業大學的食堂

往往都有著“xx地區最佳”的美譽

當然,很大程度上

這是外人對農業大學的刻板印象

但是這也代表著相當一部分人

對農業大學的深切期望

——讓人民群眾吃好

那麼真實的農大學生生活到底是什麼樣?

今天,團團帶你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農學人要種地嗎?

說實話

農學人是擺脫不了種地的命運的

眾所周知

當前的農業生產離不開土地

學農不種地那豈不是脫離了實際

用我們的話講就是

“雙腳離地了,不接地氣了”

農學本身是一級學科

它的下面還有作物、園藝、植保等等專業

但是多數農學生都逃離不了和土地打交道

某林學學子表示

連挖了三天的坑、種了三天樹後

他做夢都在扶苗培土

在農學待久了

每次放假時最讓自己魂牽夢繞的

未必是男朋友女朋友

而是那無人照看的溫室或是試驗田

以及其中關乎畢業論文的幼苗

但是農學人眼中的“種地”

和農民伯伯眼中的“種地”

可不是一回事兒

校園裏你所看到的種地景象

要麼是農大人在進行勞動體驗

要麼就是他在種下試驗對象

也許你眼裏的農大人是在

頭頂草帽腳踏黃土奮力揮鋤

實際上的農大人是在

檢查儀器測試取樣記錄生長變化

土壤、氣象、信息農業

化學、生理、分子技術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搞農業研究的人

可真是啥都要懂

因為作物的生長

其實是萬物共同作用而產出的藝術品

而如今

各種技術的進步

更是不斷推動著農業研究的進步

園藝人在不斷探索著無土栽培的新境界

試想一下

將來莊稼不用依賴土地就能茁壯成長

一座大樓空間就抵得上萬頃良田

那是多麼壯闊的畫面

在家點點手機就能管理萬畝土地

絕對不是幻想

在未來一定可以成為更普遍的現實

腳踏黃土,立足於深厚悠久的耕作基礎

仰望星空,為農業生產註入現代智慧

用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農學人可不是說說而已

(偷偷說一句:他們的拖拉機也開得很6哦!)

華中農業大學農機專業學生考試拖拉機倒車入庫

聽說農學人要抓蟲?

抓,必須抓起來!

在農大二手閑置群

你或許能看到這樣的求購消息:

“求購!有沒有同學出大頭針呀?”

“我有,不過你要拿來幹啥呀?”

“用來收集小型鞘翅昆蟲!”

蟲子找不齊,結課成難題

很多農大的植保學子

有一個假期是要到野外實習

其重要任務就是抓蟲子

山東農業大學學生在課堂上捉蟲子

南京農業大學學生在戶外捕捉蟲子

農作物生長的一大天敵就是蟲害

因此識別各類蟲子就成了

植物保護專業學生的必修課

鑒定監測有害生物

預防治理農業災害

看我植保人大顯身手!

不僅僅是捉蟲子

逮捕大型動物農學人也不甘人後

有獸醫學或畜牧學的朋友

上學前幻想著美好的畫面

可以近距離擼貓擼狗

為生病的它們消解痛苦

後來發現自己的劇本其實是

永遠奮鬥在逮它們的路上

甭管是滿屋亂竄的飛雞

奔逃在外的綿羊

桌底下瘋狂閃避的兔子

還是永遠不肯跟人走的牛

這些,盡在農學人的掌握之中

地上跑的、水裏遊的

只要和學業掛鉤

都別想逃走

農學人也要學做飯?

這個真不學

但是部分學生要動手做食品

在很多外人看來

食品專業的課堂是這樣的:

豬肉與牛肉齊飛

果凍共蘋果醋一色

正所謂上課時

筆可以不帶

筷子不能少

你以為食品學天天做吃的很快樂?

非也非也

一來實驗課也不是天天都上

本科階段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學理論課

二來別人做餅幹就是為了“吃”

農學人的目的並不“單純”

要測試不同材料、不同做法

不同成分的差異與變化

還要從硬度、脆性、

粘性、彈性、回復性、咀嚼性

內聚性等多方面進行評測

換句話說

就是“自己做的

未必如外面賣的好吃”

不同地區所產同一品種小麥制作的餅幹對比

但是由於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

農業大學確實研發了不少美食

在一場高校美食大賽中

前8名中農業大學就占了6個

華南農業大學7種口味的酸奶

成為了學生們的心頭好

湖南農業大學的翻天娃辣條

不僅口味多樣

而且十分健康

10萬級潔凈車間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吃辣條了

南京農業大學的黃教授低脂燒雞

年產值過億

一年賣出100多萬只

2016年這只燒雞

還登上了博鰲亞洲論壇的餐桌

農學人都是逆天而行?

沒錯!

“農學生們的畢業論文隨著風雨飄搖”

這不僅是一句學生們自嘲的段子

也對應著目前農業的境況

一場冰雹

不止會毀掉學農人的小桃樹

也會毀掉農民們的大片心血

一場暑熱

不止會毀掉水產人的實驗魚池

也會影響無數漁民的生計

這些科研結果“看天命”的學科

研究的反而是想辦法“抗天命”

讓粗放的農業走向精細化

讓風險再小一點

然而

很多人提起農業大學

還是會有所“思考”

但他們沒有想過

正是因為有一代代農大人默默耕耘

中國人才能從吃不飽

到多項食品產量世界第一

他們的餐桌上才會有香噴噴的飯

吃不完的瓜果

蔬菜米飯那麼香

是因為有人替我們受了難

瓜果那麼甜

是因為有人為你吃了苦

如今世界上仍有8億人口處於饑餓之中

每6秒就有一名兒童死於饑餓

而中國人不僅能解決自己的溫飽

還能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

農學人身上都有一種共同的氣質

那是土地賦予我們的踏實、誠樸

是悠久的農耕文化賦予

我們的勤奮、包容

向上的青春農大學子們

選擇向下紮根

把家國情懷默默記在心裏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

都像植物一樣

擁有向陽而生的能力

來源: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