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海上有鯨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李松海(中)海上觀鯨。 受訪者供圖

建立首個南海鯨類動物資源數據庫、首次發現海南西南海域存在中華白海豚種群、揭示齒鯨動物聲吶系統相關的發聲、聽覺機制及噪聲影響……作為中國科學院引進的海外人才,李松海自2012年起帶領團隊“深耕”南海,從事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研究。

回國9年,李松海和團隊在南海海洋哺乳動物物種多樣性、鯨類環境適應與演化機制、海洋哺乳動物生物聲學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國內外矚目的成果,推動中國的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研究不斷向前拓展。以下是他的自述。

薪火相傳

投身南海鯨類研究

“海有大魚”“萬裏長鯨”“鯨海波澄”,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對鯨類動物相關的瑰麗想象。然而,中國學者正式對鯨類開展研究起步較晚,直到20世紀20年代起才有老一輩科學家對我國沿海抹香鯨和江豚等動物開展形態學描述工作。當時無法保障穩定的研究條件,系統的鯨類研究也無從談起,僅有一批懷揣科學報國理想的科學家在艱苦的條件下開展一些零星的工作。一直到改革開放前,中國的鯨類研究水平都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

改革開放後,中國對鯨類研究日益重視,投入逐漸增大,科研人員不僅在長江和沿海的鯨類動物保護和研究方面取得系列突破,而且培養了大批人才,將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研究的種子散播到全國各地,促進了中國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的研究進展。我很幸運成為其中的一顆“種子”,從江城武漢萌發、在南海之濱三亞生根發芽,成立並帶領新的團隊茁壯成長。

2002年,我在武漢大學獲得生物學學士學位後,進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師從王丁研究員開展江豚的生物聲學和生態學研究工作。2007年博士畢業後,我先後在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夏威夷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等科研機構學習和工作。在海外多年,我一直關註國內的海洋哺乳動物研究進展。2012年,當得知中國科學院準備在三亞成立一個新的海洋研究所時,我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國加入,成為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深海所”)首批海外引進人員,並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以海洋哺乳動物命名的研究室——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在三亞開展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研究。

南海是中國海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海域之一。歷史記錄表明,在南海出沒過的海洋哺乳動物可能多達30多種。然而,中國研究人員除了對近岸的中華白海豚、印太江豚開展過一些海上調查研究,對南海其它海洋哺乳動物幾乎沒有進行過專門的科學調查和研究,對很多物種的認識僅限於少量的擱淺記錄。因此,亟須專門的研究機構在南海開展鯨類研究。深海所的成立恰好提供了絕佳的機遇。面對這片廣闊的研究“藍海”,我更堅定了當初的回國判斷和前行的腳步。

瓊崖碧海

發現海南中華白海豚

加入深海所以來,我與團隊系統開展了南海海洋哺乳動物物種多樣性研究,初步摸清了南海鯨類動物組成、分布特征、受脅狀態,建立了首個南海鯨類動物資源數據庫。通過采用漁民問卷調查、擱淺數據收集、海上調查等多學科交叉手段,我們發現南海包括海南島周邊海域存在近40種海洋哺乳動物,其中就包括海南西南海域的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被譽為“海中國寶”,是駝海豚屬四個物種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估為“易危”級。學界和動物保護界曾一致認為,中華白海豚在中國僅分布在臺灣海峽兩岸、汕頭、珠江口、湛江雷州灣和廣西沿海等大陸近岸海域。而海南島不僅與大陸相距較遠,而且與大陸間相隔瓊州海峽深水航道,中華白海豚不會選擇越過寬廣深邃的海峽到海南島附近海域棲息。因此,幾乎沒有科研工作者認為海南島周邊海域存在中華白海豚種群。

面對這樣的“定論”,我與團隊並未全盤聽信。通過對附近海域眾多漁民的走訪,我們推定三亞附近海域確有中華白海豚出沒。於是,我與團隊每兩三個月出海一次,尋找中華白海豚的蹤跡。雖然多次無功而返,但我們都沒有輕易放棄。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與團隊在海南島西南海域,利用常規生態學考察方法輔以被動聲學監測的方式,終於在2014年10月首次在三亞水域發現了中華白海豚種群。

當第一次看到這些白色的身影在碧海中聚攏、疾遊時,我和團隊成員都不禁發出贊嘆。這項發現推翻了此前海南島周邊海域沒有中華白海豚分布的傳統認識,證實了該海域是中華白海豚的重要分布區域之一,而且有較大的種群規模。

此後,我們繼續深入研究,證實了海南的中華白海豚種群與三娘灣、雷州灣等相鄰海域的種群在形態、種群結構、生境選擇、發聲行為、遺傳特征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發現海南中華白海豚等瀕危鯨類動物普遍面臨食物減少、漁業誤捕、船只碰撞、保護措施有待完善等威脅,種群呈現下降趨勢,個別物種面臨滅絕風險。同時,我們還建立了涵蓋幾大主要種群 (珠江口、湛江、三娘灣和海南種群)、世界最大的中華白海豚個體照片識別數據庫;率先在南海開展了深潛及遠海鯨類海上調查研究,發現該海域存在包括抹香鯨、喙鯨、短肢領航鯨等多個深潛鯨類物種的定居群體;在國際鯨類學界首次在海上拍攝到清晰的德氏中喙鯨活體照片,並對這些神秘喙鯨的體色模式、疤痕圖案及其水面行為進行了描述。有來自美國的資深研究者評價,我們有關中華白海豚的研究、南海大量深潛和遠海鯨類種群尤其是神秘喙鯨的發現及其威脅因子的揭示,填補了對南海海洋哺乳動物資源認識的空白,正在快速提升國際學界對中國水域鯨類的科學認識。

鯨波逐夢

拓展研究廣度深度

除了物種多樣性研究,我們在鯨類環境適應與演化機制研究方面,還將染色體基因組組裝技術引入鯨類生態和演化研究,獲得了中華白海豚、抹香鯨等珍稀瀕危海洋動物的高質量基因組數據,建立了大樣本鯨類動物組學數據庫。為揭示南海部分海洋哺乳動物“從哪來、到哪去”的演化歷程、瀕危機制以及齒綜生物聲吶等水生適應性特征的進化機制提供了分子生物學證據。

在生物聲學方面,我們通過長期的實驗和野外調查研究,揭示了南海常見鯨類發聲特征、聲吶發聲機理、聲吶行為、聽覺能力及其環境適應機制。今年10月,我們團隊最新發表的研究成果,還揭示了海南中華白海豚種群有獨特的“方言”,其哨叫聲特征與中華白海豚其他種群、駝海豚其他物種哨叫聲存在差異,指出中華白海豚哨叫聲信號特征存在環境噪聲的適應性。

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具有極高的生態、保護、科研、經濟和社會價值,其研究和保護在國際上尤其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受到廣泛關註。許多發達國家都建立了專門的研究中心和機構。中國在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接續努力下,已經在部分研究方向上與國際接軌甚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9年來,我們團隊在各類國家級、省部級項目的支持下,對南海鯨類孜孜不倦地開展研究,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仍然需要繼續開拓前進。

目前,我們已與中科院水生所和聲學所建立了“海洋哺乳動物研究聯合實驗室”。下一步,我們將在聯合實驗室的基礎上聚集人才,期待利用海南自貿港的區位和政策優勢,發揮研究方向綜合交叉的學科優勢,從行為生態到分子生態,較為全面、系統地厘清南海、東南亞其它國家不同海域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的種群地理格局特征,探討其分化和適應性演化機制,為仿生學研究和應用、有效保護南海及東盟和其它海上絲路海域海洋哺乳動物及其棲息地生態環境等提供科學基礎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