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成了空姐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有那麼一段日子,施巍常常夢回武漢。

夢裏的他和清醒時一樣,大腦高速運轉,一會兒想著早晨交班時怎麼匯報病人的情況,一會兒念著新任務來了該帶哪幾位一同“上戰場”……

2020年庚子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武漢面臨危急形勢。關鍵時刻,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臨危受命、緊急集結,背起行囊馳援武漢。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施巍也是其中一員。剛下飛機,他所在的醫療隊就馬不停蹄地來到武漢金銀潭醫院。在那裏,他奮鬥了整整68天。

施巍在援鄂期間的照片。

結束戰鬥回到上海後,施巍還是常常做夢,只是夢發生的地點變回了他最熟悉的寶山醫院急診科。夢裏,他會挨老主任的批評,告訴他哪些地方的處理還需要改進。

“這可能就是職業病吧,自己老是會琢磨這些事情。”說這話的時候,施巍笑了。他的笑容中略有些靦腆,但充滿著真摯。

“我們就是來救命的”

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內有一間初心館,館內北側的架子上擺放著一張不那麼起眼的照片。

湊近看,人們便會發現,這不是一張普通的合影。照片攝於2020年3月30日,拍攝地點是武漢金銀潭醫院,照片中那些戴著口罩、看不清面目的人,是上海市第一、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的成員。施巍也在其中。

寶山醫院的初心館內,上海市第一、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成員的集體照。 吳越 攝

報名支援武漢的時候,施巍沒有猶豫。他本想著先回老家過完大年夜,吃一碗母親做的荷包蛋面再悄悄地走。沒想到,任務來的那樣急,通知他當天就要從老家返滬,晚上集結出發。剛坐上飯桌的他,只能向家人、長輩含含糊糊地說一句:“醫院有事情,臨時要派我去支援。”

彼時,武漢疫情兇險,尚沒有有效的治療和控制疫情的方法,什麼時候能把疫情控制住,仍是個未知數。盡管施巍的話說得含糊,在場的親友很多都落淚了。

時間不等人。簡單向妻子交代完家裏的情況後,施巍關閉了手機,當晚便隨醫療隊飛往武漢。施巍還清楚地記得,飛機上,武漢籍空姐說話都帶著哭腔;落地後,接機的司機見到他們便說:“你們終於來了,我們終於有救了!”施巍也記得,飯桌上,大女兒拉著自己的手問:“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啊?”當時的他,沈默了。

初到金銀潭,施巍和戰友們就遇到了一個挑戰。當時,為拯救一位命懸一線的患者,需要進行緊急的深靜脈穿刺才能達到有效的給藥和治療。施巍主動站了出來,依靠豐富的經驗,在隔著眼鏡、眼罩、面屏的情況下穿刺成功,完成了上海醫療隊首例臨床醫生深靜脈置管,為患者建立了生命通道,為用藥和預後贏得了寶貴時間。

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施巍對危重病人進行緊急的深靜脈穿刺。

回憶起那時的情形,寶山區援鄂醫療隊隊長、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感染管理處處長趙波感觸頗深。他說,換作平時,深靜脈置管並不是難度很大的操作,可當時情況特殊,一方面要在視線嚴重受阻的情況下做置管,一方面還要承受巨大的感染風險。“這名病人情況危重,躁動得很厲害,過程中也許會把醫生戳傷,也許會把醫生的防護服扯下來,後果不堪設想。”趙波解釋說:“大家都知道這些可能性,施巍當然也很清楚,但他自告奮勇去做了,最後還成功了。”

抗疫期間,施巍擔任了前線臨時黨支部書記,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在金銀譚醫院重癥三樓的崗位上主動承擔最危險和最繁重的工作。他的想法很簡單——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是我應該做的,也是我必須做的。

趙波和施巍在武漢做過一個半月的室友。朝夕相處中,他發現施巍不僅勇於擔當,還能在年輕醫護人員中發揮正向引導作用,“有年輕人害怕了,施巍就主動找到他們說,怕也沒有用,我們就是來救命的。”那段時間,寶山醫療隊成了第一個全體群眾均在前線成為入黨積極分子的醫療隊,並火線入黨4人。

讓遺憾少一些,再少一些

在武漢時,施巍在日記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是在大學時期入的黨,從實習醫生到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再到急診科副主任,是黨和國家培養了我,也是醫院和科室給了我發展的平臺。在關鍵時刻,我絕不能當逃兵,應該義無反顧地衝向一線……

回顧自己的從醫之路,施巍覺得自己很幸運。小時候,疼愛自己的爺爺因患有老慢支,每年秋冬季節都要去老家江蘇海門的縣醫院急診室吊鹽水,每每看到爺爺從急診室回家後情況就有所緩解,施巍心裏便對急診醫生產生了一種樸素的好感。初二那年,爺爺病重,在老家醫院搶救3天後去世,施巍便立誌當一名急診科醫生。高考那一年,他果然履行承諾,從第一誌願到最後一個誌願都填了臨床醫學,最後,他被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錄取,2003年畢業後來到寶山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工作。

施巍在醫院坐診。

如同許多影視劇中所呈現的那樣,急診科的工作節奏快,要應對千變萬化的突發情況。一旦忙起來,後半夜一分鐘都不能合眼休息,直到第二天中午12點可能仍在工作狀態中。在電腦系統還沒有覆蓋的時候,醫生只能手寫處方。施巍回憶,有一次他值夜班時正好身體不適,但前來急診的病人不斷,無奈之下,他只得左手吊鹽水、右手開處方。一晚上下來,他手寫了100個處方,搶救了4個病人,第二天就累吐了。

說起往日的辛苦,施巍語氣平靜,仿佛這些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說起急診科的變化,他的語氣明顯興奮了不少。“剛畢業的時候,醫院的設施、設備還比較落後,急診科普通床位有18個,監護床位有6個,呼吸機只有兩臺。現在,我們是寶山區規模最大的急診科,負責急診、搶救、補液、留觀、ICU的團隊加在一起有一百人,目前還在爭取更多新設備,爭取服務更多病人。”

“不管硬件如何,我們這裏的‘軟件’一直很好,大家對事業都非常投入。我們的老主任張主任和譚主任都是手把手地教我們,幫助我們在技術和為人處事各方面獲得成長。”施巍口中的張主任和譚主任,指的是張連東和譚美春。他們都是在寶山醫院急救崗位上奮戰了幾十年的“老兵”,前者是全國勞動模範,後者是上海市勞動模範。在急診科,勞模精神不是什麼抽象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榜樣的力量。

施巍在急診搶救室救治病人。

急診科醫生的辛苦,並非每個人都能理解和承受。出於對兒子的心疼,施巍的母親曾“勒令”他轉崗。當時,區醫保辦正好要向醫院借調人員,施巍拗不過母親的要求,去了。幹了半年,醫保辦提出,希望施巍好好幹、就此留下,但施巍的心裏卻不是滋味。他問自己:如果多年所學能夠在急診室裏多救一個人,是不是要比坐在辦公室裏更有價值一些?最終,他選擇重返醫院,重返急救一線。

如今,偶然有人問起施巍當年的選擇,他的回答仍然堅定:就是想救人。簡單的5個字,背後是施巍對這個職業不變的信念。他始終認為,急診科醫生的工作十分重要,他們應該掌握各個系統常見疾病的整治能力,並具備良好的動手能力和綜合判斷能力。只有這樣,才不會錯過患者的最佳搶救機會,才能為後續的治療爭取時間。

做了十幾年的醫生,常年與生死打交道,施巍越來越覺得,技能提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始終懷有一顆仁愛之心。“面對每一條生命,我們都要全力以赴,哪怕患者已經到了最後時刻,我們也不能輕言放棄,至少要為他們最後減輕一些痛苦。”施巍感慨,“以今天的條件和技術,我爺爺當時一定能被搶救回來。遺憾,總是會有的,我們能做的就是讓這樣的遺憾少一些,再少一些。”

欄目主編:周楠 文字編輯:吳越 題圖來源:寶山醫院提供

除單獨註明的圖片外,其余圖片均寶山醫院提供

來源:作者: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