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在種甘蔗有什麼寓意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拾金不昧巧遇貴人,臺灣經商富甲一方,衣錦還鄉興建古大厝,鄭運錦用八字祖訓規範後人—— 朝夕克勤 不隨風尚

中憲第航拍圖

“泉州府,南門外,四十三都第一厝。”始建於清朝雍正年間的南安中憲第古厝,迄今已有280多年歷史,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歷經歲月洗禮,中憲第雖幾經修繕,仍存在屋面漏雨、木構件糟朽嚴重、墻體局部傾斜等問題,部分建築幾度面臨坍塌。

可喜的是,作為海峽兩岸文化和情感交流的重要載體,中憲第再次迎來大修。近日,記者探訪中憲第,工人們正忙著做最後的修補工作,五一節有望重新對外開放。

矗立在大宅門口的石碑,向往來遊客講述古民居得名的由來:清雍正年間(公元1723-1735年),往臺灣經商致富的商人鄭運錦始建,因其子鄭汝成誥封中憲大夫,故稱“中憲第”。

工人從房屋的角落挖出的石碑

工人從房屋的角落挖出的石碑

而就在記者探訪中憲第的前幾日,工人從房屋的角落挖出兩塊石碑,石碑上刻著“汝成立”字樣。中憲第管委會副主任、鄭運錦後人鄭伯從說,這個石碑是牌坊的一部分,牌坊為鄭汝成為其奶奶所立,相傳立於海邊。而從石碑上刻著的“泉州府知府、南安縣知縣”等字眼,可以窺探出中憲第家族的興旺程度。

誠實守信,意外航行成人生轉折點

鄭運錦肖像

南安石井延平東路,一排相連的閩南紅磚古厝格外顯眼,這就是南安中憲第。

這座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宮殿式建築,在閩南頗有名氣。關於建築者鄭運錦如何發家,石井營前小學校長、鄭運錦後人鄭家添了然於心。

“鄭運錦從小父母早逝,家境貧寒,無依無靠,他只好靠撿糞、打雜工和討飯度日。為了討生活,從小在海邊長大的鄭運錦熟悉水性,他便前往廈門,開始了以搖渡船為生的日子,賺點苦力錢。”鄭家添介紹,一日,在送完一批客人後,鄭運錦驚奇地發現船上多了一袋白銀。面對一整袋錢,鄭運錦心想,應該是客人不小心落下的。為了找到失主,他將船停留在岸邊,默默地等候著。返回尋錢的客人看到在寒風中等待失主的鄭運錦,內心十分感動。

原來,失主是一位海商,這錢是剛賣完貨所賺的。面對拾金不昧的鄭運錦,海商詢問他是否願意跟著自己做生意,鄭運錦欣然前往。鄭運錦聰明、勤快又實誠,很快深得海商老板賞識。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海商老板想嘗試將部分貿易交給鄭運錦打理,便想出一個法子考驗他。在結束了一天的生意後,海商老板故意將錢遺落在地上。早起打掃的鄭運錦看到地上的錢,並沒有起任何貪念,而是將錢悉數還給老板。正是鄭運錦的誠信,讓海商老板決定放手給他做,由鄭運錦率船隊到各地經商。鄭運錦的經商天賦開始顯現出來。

“面對各種紛雜的商業貿易,鄭運錦反應快,善於抓住時機,把握分寸,每每不負所望,盈利而歸。”鄭家添繼續介紹,鄭運錦人生的轉折點,在於一次航行的意外——

一日,鄭運錦帶著一大隊船隊滿載著大麥,準備到東南亞各地去交易。船隊行駛到安南附近的海面(現在的越南),天變一時,狂風大作,暴雨傾盆,滿船的大麥都受雨淋濕了,他只好把船隊駛向安南的港口避風避雨。加上天氣悶熱,大麥全部長出幼芽來。看見滿船的大麥打了水漂,鄭運錦的心沈到了谷底。準備返航時,鄭運錦聽聞安南瘟疫流行,急需麥芽服用。此時,鄭運錦船隊發芽的大麥供不應求,換回一袋袋白銀。他又從東南亞各國買回特產,運回廈門出售,盈利幾十倍。

比原先多賺了幾十倍的錢,鄭運錦並沒有私藏,而是將所有錢都轉交給海商老板。老板把得來的白銀分一半給他,鄭運錦竟推辭不要,理由是這本金原本就是老板的,賺來的錢理應歸老板所有。

“海商老板看到如此講信用的鄭運錦,便對他說,你有誌氣有能力,不能老跟在我身邊,應該有更大的發展。”鄭家添說,老板說到做到,協助鄭運錦置船經商。因為這次意外的航行,更因為身為員工的誠信和恪守本分,讓鄭運錦踏上了新的人生歷程。

寶島創業 成閩臺一帶大富翁

有了自己的船只,鄭運錦開始思索著如何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又不會跟海商老板的事業重合。鄭運錦把目光瞄向海峽對岸的臺灣島。

鄭運錦開始到臺灣彰化經商。他發現臺灣的土地肥沃,信手播下種子,穗粒飽滿,插下甘蔗,長得粗壯,蔗糧年年都獲好收成。他想,怪不得好多鄉親隨鄭成功東渡臺灣墾荒,果然是個寶島呀!於是,他在彰化鹿港開設“勃興行”,經營臺灣土產蔗糖、大米等的購銷,生意日益紅火。

鄭運錦的發跡再次遇到貴人相助。鄭家添告訴記者,清雍正初年(公元1723年),臺灣彰化縣又逢災荒,擔任縣令的朱山未獲批準便動用庫銀萬兩,墾荒自救。老百姓打從心底裏感激這位“朱青天”。可是同僚卻上書誣告他私吞庫銀,朝廷派欽差大臣審查。鄭運錦與朱縣令素昧平生,但被他的高風亮節所感動,備辦萬兩白銀,送到縣衙拜訪朱縣令,幫他填補庫銀,渡過難關。

3年之後,朱縣令的罪名得以澄清,朝廷認為朱山無罪,重新啟用,派往臺灣,升任臺灣知府。到任之後,他立即前往漳化鹿港“勃興行”,拜訪鄭運錦。

朱知府為了報答鄭運錦當年見義勇為,為他填補庫銀的恩德,特地下了一道文告:凡是船桅上插有“勃興號”旗號的商船,一律不必檢查納稅,給予方便通行。於是,鄭運錦的“勃興行”在臺灣經商,更加暢通無阻,一帆風順了。有許多商船紛紛依附他,向他交納酬金,換插旗號。鄭運錦的收入驟增,很快就成為閩臺一帶聞名的巨富。他仗義疏財,助人為樂,對漳、泉一帶前來投奔的漁民總是熱情接待,提供生活之資,解決其出路。他對於高山族同胞更是體貼入微,並時常支付私庫賑濟難民。他最敬佩鄉賢鄭成功,出資修葺臺灣“開山廟”和“延平郡王祠”。至今,鄭運錦的故事在臺灣一帶廣為流傳。“我們族人曾經到臺灣去考察,相傳當時在臺灣,一整條街都是‘勃興行’的,臺灣目前還留有勃興港的石碑。”鄭家添說。

鄭運錦的經商故事和他的“勃興行”,反映了南安一帶人民進一步開辟南臺兩地通商航道的史實,成為海峽兩岸經濟交流與商業貿易重要見證。可以說,鄭運錦是臺灣通商貿易以及開拓臺灣對外貿易的一個典型人物。

榮歸故裏 從海峽對岸運來巨木

“鄭運錦成為大富翁,更加思念故鄉的‘搖籃血跡’,便攜妻兒回到故鄉石井。父老鄉親歡迎他歸來,對他說,當年受欺辱被迫離鄉背井,而今榮歸故裏,理當建家立業。”鄭伯從告訴記者,先輩聽了心動了,回到臺灣,向朱知府提到這件事,得到知府的贊同:“佛爭一支香,人爭一口氣!你放手去營造吧,我派人采最好的杉木楠木支持你。”

於是,鄭運錦回到家鄉,建起了這座雄偉壯觀的府第。庭院深深,穿梭其中,一不小心會發現,腳下的石頭、斑駁的柱子,都大有來歷。“古宅內絕大部分木料都是用臺灣運來的巨木加工而成,石料大多采自建築安平橋的大陌島花崗巖石,也有部分來自臺灣。”鄭伯從介紹,這些合圍粗的圓柱、數丈長的大梁,以及門扇、風窗、嵌壁雕屏全部由臺灣優質杉木和楠木制作而成。

中憲第落成之日,臺灣知府朱山派人專程賀送“恩倫世寵”的匾額,並將彰化鹿港改為“勃興港”,命名“勃興街”,以表紀念。中憲第歷經十數年努力才得以建成,建築風格頗有講究。穿過高達3.8米、寬1.9米的大門扇,在廳門與大廳、大廳與中廳之間天井前端各建一磚墻隔開,中間辟一石門,可從門廳直至後廳。

兩側建有護厝,從護厝西面走去,是座大花園,有書軒、演武廳、梳妝樓、月亮潭、九曲橋、水榭、亭閣、假山、魚池等。綠樹掩映其間,曲徑通幽,酷似蘇州園林,別有天地。“建書房、演武廳,有文韜武略之意,水榭亭閣、曲橋流水在府第內皆有,動靜搭配,這種府第在泉州是不可多得的。”鄭家添補充道。

有意思的是,中憲第別名“九十九間”,細數開來,其實不止。“中憲第共有房間112間,按照當時朝廷規定,除皇親國戚外,官員和富紳府第都不能超過100間,所以對外宣稱只有99間。”鄭伯從說,近300年過去了,鄭運錦衍傳的子孫遍及海峽兩岸及海外各地,以臺灣地區和東南亞居多。“在中憲第的鄭運錦裔孫原有40多戶,現在都出去外面,大家都蓋房子了,在外的族人很少回來探親”。

盡管如此,但在大厝門口,總是排滿了竹凳子,彼此熟識的老人們倚著紅磚白石,或閑坐,或打牌,悠閑地打發著時光,其樂融融。2013年6月,中憲第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凝聚著泉臺兩地密切關系的古厝——中憲第的傳奇故事,將繼續在海峽兩岸流傳。

牢記祖訓 良好家風代代相傳

鄭運錦雖是個大富翁,但他並沒有大手大腳花錢,更是給子孫後代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教育子女富貴莫忘父輩是窮苦人,要為百姓多辦實事。”當記者問鄭氏家族是否有祖訓家規時,鄭伯從說出“朝夕克勤,不隨風尚”八個字時,幾乎是脫口而出。

中憲第管委會副主任、鄭運錦後人鄭伯從

“從鄭運錦賣出發芽的大麥,將賺得的錢歸還給老板,反而得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再到寶島臺灣經商,幫助知縣,也使自己發家致富。這一切都源於鄭運錦待人誠懇,做事勤快老實。也正是這樣,他才能得到別人真誠的回報。鄭運錦用他的一生總結出了八個字,並將其作為我們的家訓,同樣激勵著我們後人不斷勤奮拼搏。”鄭伯從如是說。

石井營前小學校長、鄭運錦後人鄭家添

相對於其他古民居的精雕細琢,中憲第則更為古樸典雅,彰顯出大厝建造者“不隨風尚”、低調做人的品質。層層的院落圍成的大宅子,透露出家族的凝聚力。鄭家添說,中憲第建造之初,鄭運錦曾找人解夢。鄭運錦有4個兒子,他曾夢到過一塊豆腐被切成四塊,是否預示自己的子孫會被分散?於是鄭運錦便萌生了建一棟大宅子的想法,希望以此來使自己的家族團結奮進。

為了讓後代發展得更好,鄭運錦十分重視教育,並在大厝內設立私塾。鄭伯從告訴記者,除了書軒,中憲第還另設有女子學習琴棋書畫以及女工的地方,男子則另設有演武廳,用於強身習武。鄭運錦的兒子鄭生,更是繼承父輩遺誌,興辦教學。“當年,鄭家人還在泉州捐資建立的伯府第,為泉州的一所學校。而據說族人到那所學校接受繼續教育是不用錢的。”鄭家添告訴記者。

除了熱心教育事業,鄭運錦、鄭汝成還熱心公益事業,修建廟宇、開辟古運道、建橋鋪路等。“這些雖然沒有特別詳細的文字記載,但從發現的石刻中,都能驗證鄭家熱心公益的點滴。”鄭家添向記者介紹,石井一帶的橋梁翻新時,曾發現鋪設橋面的石材底部刻有鄭汝成的名字。

由於鄭家做了許多善事,深受故裏和臺灣百姓的愛戴,朝廷因鄭家的功績,其長子鄭汝成於乾隆三十四年授例由貢監生授州司馬加五級並誥封中憲第,蔭及三代。

欄頭題寫人

陳進發,泉州市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兩岸關系協會書畫交流分會理事、福建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泉州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福建江夏學院客座教授、閩臺書畫院名譽院長。

作品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四屆刻字展、第四屆正書展、第八屆國際刻字展、首屆公務員書法展、第八屆國際蘭亭(釜山站)展、第十屆國際蘭亭(東京站)展、首屆全國習近平用典書法邀請展、福建省首屆蘭亭展。作品多次在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展出;也多次在北京、上海、南京、濟南、廣州、重慶、成都、杭州、南寧、大連等地展出。

海絲商報記者 黃睿超 蘇清彬 黃奕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