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小石頭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為什麼一個人只是外表出眾,就能迷惑很多人的眼睛?

為什麼明明是不真實的,甚至是錯誤的現象,很多人卻信若神明?

為什麼一個覺得自己很優秀的人,別人卻對他不屑一顧,甚至持否定態度?

為什麼一個領導對犯了錯的員工批評了多次,員工卻依然如故?

為什麼家長對孩子關懷備至,孩子卻對家長的愛視而不見?

為什麼大家都不看好的人,卻最終取得了成功……

以下是對人們影響重大的80個心理定律,這些心理定律是前人經驗的總結,也是讓人從迷惘走向堅定、從失敗走向成功、從痛苦走向快樂的法寶。每一個心理定律都是人類心靈的秘密,是經過千錘百煉之後確認無誤的真理。

只要你能掌握並運用以下的心理定律,你就——

可以理性地看待外表出眾的人,他們並非想象中的那麼十全十美;

可以在別人都被一些假象蒙蔽時,看清問題的實質,避免上當受騙;

可以消除別人對你的懷疑與不滿,並對你為人處世的態度表示認同和欣賞;

可以讓你的員工積極改正錯誤,以更多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可以讓你的孩子感受到愛,感受到關懷,並以一顆感恩之心回饋父母;

可以讓自己的人生由平凡普通,走向人人驚嘆的成功;

你不可不知的80個心理定律——

1、手表定律

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挑選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不同行為準則或者價值觀念,否則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將陷入混亂。

只有一個標準時,做起事來往往比較從容,而如果有兩個或者多個標準,則會讓人變得無所適從。這說的就是“手表定律”。有一則寓言故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森林裏有一群猴子,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它們外出覓食,太陽落山的時候回去休息,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

有一次,一名遊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樹下的巖石上,被猴子伶俐拾到了。聰明的伶俐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於是,伶俐成了整個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伶俐請教確切的時間,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也由伶俐來規劃。伶俐逐漸樹立起威望,當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伶俐認為是手表給自己帶來了好運,於是它每天在森林裏巡查,希望能夠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負有心人,伶俐又擁有了第二塊、第三塊表。但伶俐卻有了新的麻煩:幾只表指示的時間不盡相同,哪一個才是確切的時間呢?伶俐被這個問題難住了。當有下屬來問時間時,伶俐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也因此變得混亂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猴子們起來造反,把伶俐推下了猴王的寶座。伶俐的收藏品也被新任猴王據為己有。但很快,新任猴王同樣面臨著伶俐的困惑。

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的起源。當一個人只有一只手表時,他只有一個判定時間的標準,而當他同時擁有兩只手表時,他判斷時間的標準就會受到幹擾,甚至無法確定時間。也就是說,兩只手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我們要做的就是選擇其中較讓人信賴的一只,盡力校準它,並以此作為自己的標準,聽從它的指引行事。

如果每個人都“選擇你所愛,愛你所選擇”,無論成敗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擾很多人的是:他們被“兩只手表”弄得無所適從,身心交瘁,不知自己該相信哪一個。還有人在環境、他人的壓力下,違心選擇了自己並不喜歡的道路,為此而郁郁終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矚目的成就,也體會不到成功的快樂。

手表定理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給了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那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的管理不能同時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這個人無所適從。

手表定律所指的另一層含義在於每個人都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換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比如在面對兩個各有優點、同樣傾心於你的人時,你一定會苦惱許久,按照身高標準,似乎覺得這個好一點;但按照相貌標準,則又覺得另外一個也不錯。這個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做出決斷。在擇業時,地點、待遇各有所長的兩家單位,你認為都很滿意,同樣會使你舉棋不定。在人生的每一個十字路口,我們經常要面對“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苦惱。

人生的很多苦惱都來自於太多的標準,擁有太多的“手表”,這所有的“手表”讓情況變得復雜,讓人無所適從。很多人都在說這麼一句話:“簡簡單單過一生。”這所謂的“簡單”就是盡量減少自己的“手表”。就像電影《天下無賊》中的傻根,他之所以快樂,就是因為他只有一個標準。

2、蘑菇定律

每個人的成長都會經歷一些苦難,不能忍受苦難的人只能用一生去忍受平庸,能忍受苦難的人則能突出重圍走向成功。

“蘑菇定律”是指剛踏入社會的人常常會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或打雜跑腿,就像培育蘑菇還要被澆上大糞一樣,接受各種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得不到必要的知道和提攜,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蘑菇生長必須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人的成長也肯定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這就是蘑菇定律,也叫萌發定律。

據說,蘑菇定律是20世紀70年代由國外的一批年輕電腦程序員總結出來的,這些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的人早已習慣了人們的誤解和漠視,最初他們用這個定律來自嘲和自我安慰,但後來,流傳越來越廣,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同。

大多數人都有一段“蘑菇”的經歷,這不一定是什麼壞事,尤其是當一切都剛剛開始的時候,當上幾天“蘑菇”,能夠消除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們更加接近現實。

無論多麼優秀的人才,初次工作都只能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這是一條必經之路,誰想從這一步跳過去,誰就會栽跟頭。“蘑菇”的經歷對成長中的年輕人來說,就像蠶繭,是羽化前必須經歷的一步。很多年輕人走出校園時都抱著很高的期望,認為自己應該得到重用,應該得到豐厚的報酬,工資成了他們衡量彼此價值的唯一標準。一旦得不到重用,工資達不到預期,自己編制的夢想就會徹底破滅。這時就容易失去信心,失去工作的熱情,並消極地對待工作。

王健剛到公司的時候幾乎一個朋友都沒有,這時因為他正春風得意,經常吹噓有多少人找他幫忙,哪個人又給他送了禮等等,似乎地球離開他就無法轉動了一樣。同事們聽了不僅不欣賞,而且還極為反感。後來經過當了多年領導的老父親的點撥,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毛病。從此,他很少談自己的得意之事,而是謙虛地說自己存在很多不足,他多聽少說,更多的是贊揚別人的成績,慢慢地,他的人緣好了起來。

絕大多數人都要經歷蘑菇的萌發過程。但是,萌發的時間過長,就會被人認為是無能者。所以,要善於表現自己,尋找機會脫穎而出。要找到自己的定位,選擇正確的道路。在組織中,把忠於集體放在首位,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獲得成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雖然他們思路敏捷,口若懸河,說出的話也有幾分道理,但是剛說幾句就會令人感到狂妄自傲、目中無人,所以別人很難與他們茍同。這樣的初生“牛犢”往往吃不到更好的“草”,因為大部分“老牛”都不願意告訴他更好的“草”在什麼位置。

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要學會先當“小苗”後做“大樹”,要學會克制自己的表現欲望。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做好我們要做的事。克制是“忍”的一種,克制自己有助於提高自己的能力,克制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做事多檢點自己的言行對成功是絕對必要的,因為一些話語的傷害程度遠比直接揍人一頓更讓人“疼痛”。

3、期望定律

如果一個人有自信心,對自己懷著期望,他就會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在1966年設計了一些實驗,試圖證明實驗者的偏見會影響研究結果。在其中一項引人註目的研究中,羅森塔爾及其同事要求老師們對他們所教的小學生進行智力測驗。

他們告訴老師們說,班上有些學生屬於大器晚成者,並把這些學生的名字念給老師聽。羅森塔爾認為,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可望得到改善。事實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單,是從一個班級的學生中隨機挑選出來的,他們與班上其他學生沒有顯著不同。

可是當學期之末,再次對這些學生進行智力測驗時,他們的成績顯著優於第一次測得的結果。這種結局是怎樣造成的呢?羅森塔爾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老師們認為這些大器晚成的學生開始嶄露頭角,予以特別照顧和關懷,以致使他們的成績得以改善。這就是“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一般被廣泛應用在管理過程中。比如,管理者相信下屬,並給對方一定的期許,對方往往就會按照上司期許的目標奮進。同樣,老師註意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中表現出對學生的充分信任,並給予學生更多的肯定與鼓勵,使學生樹立起極大的學習信心,往往就能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以教學管理為例。不同的學生,其發展現狀及發展潛力都是不一樣的。老師如果高高在上,居高臨下,以成人的要求,特優生的標準看待一般的學生,看到的永遠只能是一無是處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是做不到對學生真誠以待的。如果老師真能蹲下身子看一看,那學生在老師的心目中就會變得高大。有了這種感覺,老師對學生的肯定、鼓勵就會發自內心,對他們的期待就會非常真誠,學生自然就能從老師的言談舉止中感受到這種真誠。

有一位年輕的女實習老師在接手一個班級的管理工作時,這個班的班主任對這位實習老師說:“班裏有一位特別調皮搗蛋的孩子,上課經常不認真聽講,腦子很笨,考試經常拖全班同學的後腿。”這位實習老師上課時特別註意了一下那個所謂的“笨孩子”。她發現這個孩子總是一個人坐在角落裏,悶悶不樂。

於是,她走過去對這個孩子說:“我剛才聽你們班主任老師說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只要你肯努力學習,你就能成為咱們班最優秀的學生。”這個孩子聽了實習老師的話,眼裏閃出一絲光亮,後來他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成績節節提高。

半年後,當那位年輕的實習老師來學校執教時,這位調皮的孩子果然成了班裏的學習尖子。連他以前的班主任對他的變化也感到驚奇。

學生都是有個性的,其發展的能力、方向都不完全相同,對於同樣的問題,或是同樣的結果,放在不同的學生身上,其價值是不一樣的。就是在同一個學生身上,老師如果換個角度想一想,就會發現學生原來還可能是那麼出色。

因此,老師必須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讓學生在這些舞臺上大顯身手,這樣,學生的才能就能充分地展示出來。老師對學生的認識更深一層,對學生就會增添欣賞與喝彩,減少輕視與指責,老師的一言一行中就會充分流露出對學生的信任。

期望定律可以被廣泛應用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例如,當你對一個人期望較高,總是給對方鼓勵時,對方就可能成為你所期望他成為的那種人。同樣,當你對自己沒信心時,不妨給自己一個期許,並給自己足夠的信心和勇氣,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地前進,最終你取得的進步連你自己都會驚嘆不已。

4、相關定律

當你專註於某個難題無法突破時,不妨從與它相關的地方著手。

世界上沒有孤立存在著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處在縱橫聯系之中:積雲成雨,說的是雲與雨的聯系;水漲船高,說的是水與船的關系……這些都充分說明了事物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著的統一整體。由於事物間的普遍聯系,因而不同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一個問題的解決,往往影響到周圍的眾多事物。人們以事物間存在普遍聯系這一客觀事實為依據,得出了“相關定律”。

相關定律是指人們在進行創造性思維、尋找最佳思維結論時,由於思路受到其他事物已知特性的啟發,便聯想到與自己正在尋求的思維結論相似和相關的東西,從而把兩者結合起來,達到“以此釋彼”目的的方法。

相關定律給我們的啟示是: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沒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獨立的。要解決某個難題最好從與其相關的某個地方入手,而不是只專註在一個困難點上。

相關定律的運用要依賴於較強的聯想力,物理學史料中有許許多多關於科學家探索、發現物理規律的故事。這些著名的科學家無一不具有很強的聯想力。

伽利略觀察吊燈而發現擺的等時性、阿基米德洗澡時領悟出浮力的作用、瓦特由水壺蓋被頂起而發明蒸汽機……他們都是由一個小的現象得出了一個大結論,最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在這些故事中,有一個蘋果落地的故事,牛頓就是由此觸發而想到萬有引力。

故事是這樣的:

牛頓在他家花園裏的蘋果樹下看到蘋果落地,首先想到蘋果為什麼不飛上天而降落到地上呢?他認為蘋果都會落回地面,與高度無關。他接著想到,蘋果如果長在月亮那麼高處,也會落回地面,但是,月亮為什麼不落回地面呢?他又想到在山頂上把一個炮彈發射出去,炮彈將以曲線軌道落回地面,發射速度越大,炮彈落的越遠,如果發射速度足夠大,炮彈就會繞地球旋轉,永遠不落回地面。接著,他想到,以足夠大的速度繞地球旋轉的炮彈多麼像月亮,可是又為什麼不飛離地球呢?一定是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作用的力。這樣就基本形成了萬有引力思想。

同樣的道理,相關定律還可以用到環境問題上。環境問題不單單是某個人,某個單位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面對的生存空間的境況問題。因而,一定空間範圍內某個人、某個單位對環境的破壞,必殃及其他人、其他單位。同樣,某個人、某個單位對環境重視,消除破壞環境的因素,必將使大家共同受益。正是由於這種事物間的普遍聯系,使得相關性在創造性思維活動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我們要大力培養洞察事物間相關性的能力,善於抓住事物和問題的關鍵,尋求從小處著眼來解決大的問題。

相關定律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這些問題讓人不知如何處理。有的人在困難面前駐足不前,絞盡腦汁也不知如何解決;而有的人轉換思想,從與之相關的事情著手,最終使問題迎刃而解。顯然,後者是運用了相關定律。當你學會運用相關定律,你就會去觀察與之相關的事情,從一些小事上尋求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然後順著它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順藤摸瓜,最終解決你所面臨的大難題。

5、吸引定律

當你的思想專註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特別吸引你的眼球。

“吸引定律”的核心內容是:你的感覺、你的思想和你所面對的現實,他們之間從來都是一致的。正確地使用你的意識,就可以將自己想要的東西吸引過來為你所用。茫茫宇宙,萬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這種普遍聯系實際上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吸引”。我們知道,磁鐵可以吸引另一塊磁鐵,這種吸引源於它們之間“類”的相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吸引定律的事例。比如,一個人一直堅信自己是富有的,他終將成為富人;一個人總說自己有病,那他肯定會生病。到處都有吸引定律的例證,如果你了解它,你就會像是一塊磁鐵,吸引類似的思想、類似的人、類似的事情以及類似的生活方式。確實,發生在人們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是人們借助吸引定律的強大力量吸引到生活中來的。

很多人想不通的是:為什麼我整天都在想我不要那樣東西,那樣東西卻偏偏出現在我面前。大多數人之所以總是面對自己不盡如意的現實,就是出於對吸引定律的無知。吸引定律才不管你認為某件事物是好是壞,也不管你是想要還是不想要它,它只是回應你的想法。

因此,當你看到你想要的東西,並從心底裏接受它,你就召喚了一個思想,吸引定律也就會響應你的這個思想。但是,當你看到你不想要的東西,並在思想中排斥它的時候,你並沒有把它推開。相反,你召喚了一個你不想要的思想,而吸引定律就會把你不喜歡的東西,吸引到你的身邊來。這是一個以吸引力為基礎的宇宙,每樣東西都和吸引力有關。吸引定律總是在起作用,不管你是否相信它,或是否理解它,它總是在起作用。

學習運用吸引定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為你會總是期待地觀察,等待你想要的事情出現,你可以刻意地運用這個定律來創造你的未來。吸引定律已經時刻在為你工作,不管你是否意識到,你正在吸引相關的人、狀況、工作等等很多東西到你的生活中。一旦你認識到這個定律,而且知道它是怎樣工作的,你就可以刻意地運用它去吸引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到你的生活中來。怎樣運用吸引定律來得到你需要的呢?方法很簡單。

例如,你想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那麼你就要集中註意力在你的工作上面,向它傾註你所有的積極的能量。你要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來對待自己的工作,這樣你離自己的目標已經接近了。

吸引定律可以運用到各個領域。例如,它會幫助你成為一個受下屬歡迎的領導,受學生尊敬的老師,受同事喜歡的工作夥伴。它可以幫助你實現自己的目標,實現你認為自己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總之,當你想要實現某一目標時,你就要竭盡自己的全力,保持良好的狀態,把你想要得到的東西吸引過來。

6、所思所夢定律

夢有時能指導你改變生活,還可以部分地解決醒來時的衝突,使你的生活更加充實。

人人都會做夢。夢是一種奇妙的現象,人們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不分高低貴賤,也不管男女老幼,都會做夢。夢是與生俱來,隨死而去的,如同人身有影,既司空見慣,又神秘莫測。夢是那種完全不可控的東西,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來,又什麼時候走。你不能要求它做成這樣或是做成那樣,你不能要求誰在裏面或是誰別出現。

人的一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做夢。做噩夢與吉兇福禍沒有直接聯系,不要為此擔憂。關於夢境的內容,一般認為主要是:

1.白天所想的內容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句諺語叫“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的人喜歡看一些驚險、恐怖的影視錄像或小說,這些刺激形成了記憶表象,一旦進入夢境就容易做與此有關的夢。

2.睡姿不正確

由於人的睡覺姿勢不好,如趴著睡覺或手放在胸部壓迫了心臟,容易做一些恐怖的噩夢。

3.身體因素

有的人在身體有病的時候,如頭痛發燒、心臟不好造成大腦缺氧或供血不足,也會做噩夢。

因此,從某一方面說,做夢有助於腦功能。腦中的一部分細胞在清醒時不起作用,但當人入睡時,這些細胞卻在“演習”其功能,於是形成了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句話有一部分是經驗之談,也有一部分是科學根據。對於夢,古今中外都有很多解釋。比如說中國的《周公解夢》和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活動分為意識活動和無意識活動。在白天醒著的時候,意識活動控制無意識活動,所以有些欲望就不能得以實現。那麼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沒有意識控制了,這個時候無意識的欲望,就以夢的形式發泄出來,以夢的形式得到滿足。

有這麼一個“彩民”,他從報紙上看到有一個人買彩票中了500萬,他自己也幻想著有一天他也能有同樣的好運氣。他開始瘋狂地購買彩票,希望自己也能中大獎。但是,他一次也沒中過,以後他逢人便和人家討論彩票的事,整天上網關註彩票的中獎分析。彩票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有一天晚上,他很晚才睡,心裏想著明天就要公布中獎號碼了,他很激動。睡夢中,他仿佛看到了公布的中獎號碼,正好就是自己所買的那註彩票的號碼。他中了500萬,他發出了笑聲,一旁的妻子把他叫醒,他才知道這只是一個夢。

這個事例就是對“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最好的解釋。夢也是人們潛意識的一種表現形式。人的內心世界是極其豐富的,從第一意識到最深的潛意識。第一意識是我們可以完全掌握並充分應用的“自我”,甚至我們可以掩蓋欺騙它。而潛意識是我們內心深處最為隱秘的意識,在我們正常生活中很難發現它,正常情況下它無法左右我們的處事操作,但是就是它主宰我們的人格、心理、個性,它就是我們真正的自己,是我們人格、個性、品德等等的體現。

比如在我們睡眠時是我們潛意識充分做主的時候,早晨起床可以充分回憶夢境,你也許會發現一些自己的東西,但是如果我們一旦發現了潛意識,一定要充分呵護保護它、善待它,不要再使它受到打擊、汙染、驚嚇等。

7、情緒定律

如果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對一件事的看法,那麼,情緒也就會得到很大的影響和改善。

人大都是情緒化的。再理性的人,當他思考問題的時候,也會受到自身當時情緒狀態的影響。“理性地思考”本身就是一種情緒狀態。所以說人是情緒化的動物,任何時候所做的決定都是情緒化的決定。這就是所謂的“情緒定律”。

情緒雖然有積極的和消極的之分,但我們要明白,消極的情緒和積極的情緒一樣對人有幫助,所以不要費盡心機地排除消極情緒。

無論壞情緒本身如何令人不愉快,我們都要認識到每一種情緒都有不同的用途。比如,痛苦能讓我們回到此時此地的現實之中;內疚能讓我們重新檢查自己的行動目的;悲哀會讓我們重新評價目前的問題所在,並改變某些行為;焦慮能提示我們多做準備;恐懼則能動員全身心,使之行動起來,應付險情。

當然,誰都會被這些消極情緒弄得手足無措;而且,這些情緒也並不一定都能發生積極的改變。不過,要記住的是,即便在最令人不快的情緒中,也潛藏著變好的可能。而對這種可能,我們應加以利用。

幾乎每個人都喜歡從積極的情緒中學習知識,而不願從消極的情緒中學習知識,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影響情緒,學會鉆情緒的空子。有時候,同一現實或情境,如果從一個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陷入心理困境;從另一角度看,就可以發現積極意義,從而使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有一個老太太,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賣草鞋的,小兒子是賣雨傘的。晴天她在擔心,小兒子的雨傘賣不出去了,雨天她又在擔心大兒子的草鞋賣不出去了,所以老太太每天都愁眉苦臉的。

一天,有個人告訴她,你換過來想一下不好嗎?晴天你就想大兒子的草鞋可以賣出去了,是不是很開心;雨天你就想小兒子的雨傘可以賣出去了,是不是也很開心?老太太聽了那個人的話,就照著做了,果然是天天都很開心。

許多時候,我們也和那個老太太一樣,如果你總是往不好的地方去想,好事會變成壞事,你也會整天悶悶不樂;如果我們總是往好的方面去想,壞事也會變成好事,那麼你將會贏得一份好心情。人也是如此,事情還是同樣的事情,只是自己面對它時帶著不同的情緒,得到的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你就會多一些快樂。

自己快樂的鑰匙不是掌握在別人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你今天郁悶嗎?其實我們都清楚郁悶不是由外界原因所造成的,而是由自己的情緒造成的。因此我們要做情緒的主人而不能被情緒所左右。心理學家已經證明;人不僅僅是消極情緒的放大鏡,而且也是積極情緒的制造者,生氣郁悶只能是折磨自己。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這樣就可以時常保持積極情緒。

保持積極情緒狀態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寬容別人,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能接納自己的情緒變化,善於及時調整自己的不良心態,掌握有效的自我調節的方法等等。

這些方法在現實生活中特別實用。比如,不慎掉進了河溝裏,你就可以想想也許有一條魚會遊進你的口袋;如果你不是老想著自己是否幸福,你就獲得幸福了;有人站在山頂上,有人站在山腳下,雖然所處的地位不同,但在兩者眼中所看到的對方確實是同樣大小;失敗並不意味著浪費時間和生命,卻意味著又有理由去擁有新的時間和生命。

8、堅信定律

當你對某件事情抱著百分之一萬的相信態度時,它最後就會變成事實。

在人生道路上,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個人堅信自己能夠成功,那麼他是不會畏懼失敗的;如果一個人有害怕失敗的心態,那麼他註定會失敗。人生必有坎坷,對每一個追求成功的人來說,不怕失敗比渴望成功更加重要。縱觀歷史,那些出類拔萃的偉人,之所以會取得成功,不是因為他們有超常的智能,也不是因為他們不曾失敗過,而是因為他們是不怕失敗的人。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都存在著比爾?蓋茨、戴爾這樣的榜樣人物。但在現實世界裏,蓋茨、戴爾這樣的幸運兒畢竟是少數或者是極少數。大多數人都遇到過失敗和挫折。但他們並沒有對自己失去信心,而是朝著既定的方向不懈地追求著。成功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有時需要的僅僅是你堅定的信念,這正是一般人所缺乏的。臺塑創始人王永慶賣米的故事也說明了這一點。

王永慶15歲小學畢業後,用父親借來的200元錢做本金自己開了一家小米店。當時大米加工技術比較落後,出售的大米裏混雜著米糠、沙粒、小石頭等,買賣雙方都是見怪不怪。王永慶堅信,只要自己在每次賣米前都把米中的雜物揀幹凈,人們肯定會更加喜歡他賣的米。他這樣做了,結果這一做法深受顧客歡迎。

在當時,其他的米店都不提供上門服務,王永慶卻堅持送米上門。他給顧客送米時,並非送到就算。他先幫人家將米倒進米缸裏,如果米缸裏還有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將米缸刷幹凈,然後將新米倒進去,將陳米放在上層。這樣,米就不至於因陳放過久而變質。他這個小小的舉動令不少顧客深受感動,鐵了心專買他的米。就這樣,他的生意越來越好。從這家小米店起步,王永慶最終成為當時臺灣工業界的“龍頭老大”。

同樣是賣米,結果會如此不同,關鍵在於王永慶拿出了一種改變服務觀念的信念和決心,並且將之付諸實施。事情似乎很小,做起來好像也輕而易舉,但卻只有成功者才做得出來。

英國作家夏洛蒂很小就認定自己會成為偉大的作家。中學畢業後,她開始向成為偉大作家的道路努力。當她向父親透露這一想法時,父親卻說:“寫作這條路太難走了,你還是安心教書吧。”

她給當時的桂冠詩人羅伯特?騷塞寫信,兩個多月後,她日日夜夜期待的回信這樣說:“文學領域有很大的風險,你那習慣性的遐想,可能會讓你思緒混亂,這個職業對你並不合適。”但是夏洛蒂對自己在文學方面的才華太自信了,不管有多少人在文壇上掙紮,她堅信自己會脫穎而出。她要讓自己的作品出版。終於,她先後寫出了長篇小說《老師》、《簡?愛》,成為了公認的著名作家。

不論環境如何,在我們的生命裏,均潛伏著改變現時環境的力量。如果你滿懷信心,積極地想著成功的景象,那麼世界就會變成你想要的模樣。你可以達到成功的最高峰,也可以在庸庸碌碌中悲嘆。而這一切的不同,僅僅在於你是否有成功的信念。

很多事情我們不做,並不在於它們難,而在於我們不敢做。其實,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並相信自己能成功,那麼你就能做成。所以,對那些說你不會成功、你生來就不是成功者的料、成功不是為你準備的等等閑言碎語,你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你要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想著成功,你的內心就會形成為成功而奮鬥的無窮動力。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那麼,最終你也一定會成功。

9、自信心定律

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各種任務、能應付各種事件、能達到預定目標的人,必然是一個充滿自信且容易成功的人。

自信是一種十分可貴的品質,是一種不言敗的決心。一個人是不是有自信心來源於對自己能力的認識。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指的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與特點的肯定。自信意味著對自己的“信任”、欣賞和尊重,意味著胸有成竹,處事有把握。自信是人們在實踐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美好的性格特征。

一個失去自信的人總感到他的精神世界中籠罩著層層自卑陰雲,使自己陷入自我失敗的誤區;一個失去自信的人,也就否定了自我價值,這時思維很容易走向極端,並把一個在別人看來不值提的問題放大,甚至堅定地相信這就是阻礙自己進步的唯一障礙。很難想象一個缺乏自信的人會有出類拔萃的成就。

產生自信心,是指不斷超越自己,產生一種來源於內心深處的最強大力量的過程。這種強大的力量一旦產生,你就會產生一種很明顯的毫無畏懼的感覺、一種“戰無不勝”的感覺。產生自信心後,無論你面前的困難多大、你面對的競爭多強,你總感到輕松平靜。長期的堅持能使自信心產生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強。

有的人受到挫折時,始終不能產生足夠的自信心,從而一蹶不振;有的人卻能在遇到挫折並出現焦慮和絕望後迅速產生強大的自信心,從而“拼勁”十足地實現目標。這是因為前者平時不註重自信心的產生,到了需要時得不到想要的自信心。而後者,經過長期的不斷的訓練,使自己的自信心產生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強。

有一個美國外科醫生,他以善做面部整形手術馳名遐邇。他創造了許多奇跡,經整形把許多醜陋的人變成漂亮的人。他發現,某些接受手術的人,雖然為他們做的整形手術很成功,但仍找他抱怨,說他們在術後還是不漂亮,說手術沒什麼成效,他們自感面貌依舊。

於是,醫生悟到這樣一個道理:美與醜,並不在於一個人的本來面貌如何,還在於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一個人如果自慚形穢,那他就不會成為一個美人;同樣,如果他不覺得自己聰明,那他就成不了聰明人;他不覺得自己心地善良——即使在心底隱隱地有此感覺,那他也成不了善良的人。

有這麼一件事:心理學家從一班大學生中挑出一個最愚笨、最不招人喜歡的姑娘,並要求她的同學們改變以往對她的看法。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大家都爭先恐後地照顧這位姑娘,向她獻殷勤,送她回家,大家以假亂真地打心裏認定她是位漂亮聰慧的姑娘,結果怎樣呢?

不到一年,這位姑娘出落得很美麗,連她的舉止也同以前判若兩人。她聰明地對人們說,她獲得了新生。確實,她沒有變成另外一個人,然而在她的身上卻展現出每一個人都蘊藏的美。這種美只有在我們相信自己,周圍所有的人都相信我們、愛護我們的時候才會展現出來。

許多人認為,自信心的有無是天生的,不變的。其實並非如此。童年時代受人喜愛的孩子,從小就感覺到自己是善良的、聰明的,因此才獲得別人的喜愛。於是他就盡力使自己的行為名副其實,造就自己成為他自信的那樣的人。如果我們想進行自我改造,進行某方面的修養,我們就應首先改變對自己的看法。不然,我們自我改造的全部努力便會落空。

不要總認為別人看不起你而離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別人也不會輕易小看你。能不能從良好的人際關系中得到激勵,關鍵還在自己。要有意識地在與周圍人的交往中學習別人的長處,發揮自己的優點,多從群體活動中培養自己的能力,這樣可預防因孤陋寡聞而產生畏縮躲閃的自卑感。

10、自制力定律

一個人一旦失去了自制力,便可能誤入歧途,導致一生的遺憾。

自制力是指人們能夠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既善於激勵自己勇敢地去執行采取的決定,又善於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願望、動機、行為和情緒。自制力是堅強的重要標誌。自制力是指一個人在意誌行動中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言行的一種品質。

有一本專門描寫打獵的書,其中寫到有一只紅狐貍,它為了捕獲野鴨子,常常可以連續幾天潛伏在冰天雪地的沼澤地,它是那樣頑強而有耐心,慢慢地毫無聲息地貼在地上接近野鴨子。當野鴨子無意中遊開了,紅狐貍就用舌頭舔一下嘴唇,失望地退回原處等候著。為了填飽饑餓的肚子,紅狐貍可以這樣往返幾十次。連續三天,直到野鴨子由於一時疏忽終於被它逮住為止。這只紅狐貍就很善於控制自己的行為。

實際上,這只是狐貍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獵獲食物的本能。如果說,連動物有時候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都能控制自己,對於有思想感情的人來說不更應該善於駕馭自己嗎?

有的人自制力特差,特別愛衝動,其實衝動是在理性不完整時的心理狀態和隨之而來的一系列惡性行為,打架鬥毆、殺人放火都是在自制力不強的情況下發生的。大多數成功者都能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得收放自如。這時,情緒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更是一種生存的智慧。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隨心所欲,就可能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情緒控制得好,則可以幫你化險為夷。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認識水平和動機水平,會影響一個人的自制力。一個成就動機強烈、人生目標遠大的人,會自覺抵制各種誘惑,擺脫消極情緒的影響。無論他考慮任何問題,都會著眼於事業的進取和長遠的目標,從而獲得一種控制自己的動力。

德國音樂家巴赫從小非常喜歡音樂,很想去漢堡聽一位管風琴大師的演奏。可巴赫住的地方離漢堡有90多公裏路,窮孩子沒錢坐車,只好帶上幹糧徒步上路,走累了在田野裏休息一會兒,天晚了在農舍屋檐下的草堆中睡上一夜……為了聽演奏會,他經常這樣步行往返,是自制力支持他走完全程!

自制力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那麼怎樣培養自制力呢?

首先,要培養自制力,就要培養毫不含糊的堅定和頑強意誌。不論什麼東西和事情,只要意識到它不對或不好,就要堅決克制,決不讓步和遷就。

其次,對已經做出的決定,要堅定不移地付諸行動,絕不輕言改變和放棄。如果執行決定中半途而廢,就會嚴重地削弱自己的自制力。

再次,就是在受到不好的刺激時,可以先想點或幹點別的。如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勸人在吵架將要發生時,可以把舌頭在嘴裏轉上10個圈,以此提醒自己。

11、人際關系定律

人不能離開社會而獨自生活,每個人都要與周圍的人和事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關系。因此,搞好人際關系是非常必要的。

人際關系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良的人際關系對我們的工作、生活及心理健康都有不良的影響。在現實社會中,由於各人的性格、稟賦、生活背景及目標等等不同而產生的思想上的隔閡,這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倘若在工作或生活中和所有的人都合不來,那就不正常了,需要作自我調整並加以改變。

人與人在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摩擦和對抗。在社會生活中,總有一些人不以真誠面對世人,而是戴著一副假面具示人。即使是表面上要好的朋友,其欺騙性,也是防不勝防。每當我們在最失意的時候,有時會把心中的怨氣發泄遷怒於他人,可是這樣會招來他人的怨恨甚至仇視。結果,一來大家互相傷害;二來,我們在這樣的漩渦裏,人人為了自清而痛苦掙紮,無法友好相處,甚至無法享受愉快生活。

常言說得好:“人不可心太直,也不可口太快。”正直的人雖是值得稱贊的,可是,倘若人太直了,反而會招惹一些不好的人或無意中傷害好人,麻煩就自然源源不斷湧來。

陸晨是獨生子女,來自重慶一個富裕的家庭,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上大學一年後,她感到了大學生活的諸多困難,其中最大的困難是難以和同學,尤其是同寢室同學和睦相處。同寢室的其他七位同學均已和她發生矛盾,她感到孤獨寂寞和巨大的精神壓力,她也試圖改變這種現狀,但均以失敗告終,最終她向父母提出了終止學業的要求。

不利的人際關系導致陸晨有了終止學業的念頭。在生活中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搞不好人際關系對一個人造成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我們必須想辦法克服人際交往障礙。那麼怎樣才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呢?

首先,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態,用客觀公正的態度對待別人,這樣自己就不會產生對社會、事物等的失望之情,同時也不會因為誤會而導致與他人的不愉快。良好的心態是與人和諧相處的重要基礎。人是復雜的,不同的環境、時間、對象往往會使人表現出不同的態度,進而產生不同的行為與結果。沒有一個豁達、沈穩的好心態,人生的路會越走越狹窄。

其次,在與人相處的時候,要保護好別人的面子。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真正有遠見的人,會在人際交往中為自己積累人緣,同時也給對方留有相當大的回旋余地,說話不能太刻薄,應該找到利益與自尊之間的平衡點。你希望別人尊重你,你先要把別人放在心上。

再次,要關心幫助別人,患難識知己,逆境見真情。當一個人遇到坎坷、碰到困難或遭到失敗時,往往對人情世態最為敏感,最需要關懷和幫助,這時只要一個笑臉,一個體貼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都能讓人感到安慰,感到振奮。因此,當別人遇到困難、陷入困境時,你若能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困難者,安慰失意者,就可以很快贏得人脈,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12、累積定律

天下並沒有什麼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積起來就形成了大事。

在現實世界裏,每個年輕人都有夢想,都渴望成功,然而誌大才疏往往是阻礙年輕人成功的一大障礙。一些年輕人看到的只是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時的輝煌,卻往往忽略了他們在此之前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努力。事實上,人世間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任何人都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才能凝聚起改變自身命運的爆發力。成功需要積累,這是一個最原始也是最簡單的真理。

生活關閉了一扇成功的門,但同時它也可能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成功的窗。只要我們正視自己,充滿自信,做好眼前的事,就能更好地積累起明天成功的基石。生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鋪墊,需要積累,因此我們才從呱呱墜地的嬰兒長大成人。成功也是一個漸進的工程,也需要鋪墊和積累,打好成功的基石,我們才能更快地成功。

年輕人都想做一番大事業,卻不懂得大事是靠小事累積起來的,只有從點滴的小事做起,日積月累,才可能有大的收獲。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故事,它反映了一部分年輕人的心態。

東漢有一少年名叫陳蕃,獨居一室而齷齪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評他,問他為何不打掃幹凈來迎接賓客。他回答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駁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俗話說:“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機遇只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這些都說明了沒有平日的積累,縱然有再好的機遇降臨到一個人的頭上,他也只能手足無措地與機遇擦肩而過,那時一件很遺憾的事。因此,要“掃天下”必須先學會“掃屋”,分清楚應先掃地還是先灑水,擬或是先拖地板。這樣,在“掃天下”時,你才會知道哪些是應該馬上解決的,哪些事可以暫緩,甚至放棄。

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基礎。許多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都曾通過小事情磨練自己的意誌。著名科學家巴甫洛夫,以工作精確、細致著稱。他寫字十分工整,像印刷出來的一樣。原來在年輕時,他就是把工工整整地書寫作為自己成功的開端的。我國體育名將周曉蘭,在球場上吃得了苦、忍得了痛,意誌堅強,與她小時候在小事上的磨練分不開。上小學時,她常因看電影耽誤功課,在父親幫助下,從克制看電影做起,功課做不完,把電影票退掉,再好的電影也不去看。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她戰勝了自己,成為了一名出色的運動員。

累積定律可以被應用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對於學生來說,每天記10個單詞,一個月就可以記300多個單詞,這樣一年下來,收獲不言而喻;對於運動員來說,只有平時多加訓練,每天進步一點點,這樣才可能在大賽中獲勝;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只有不斷地實驗,總結失敗的教訓,才可能有偉大的發明……許多人所做的工作都只是一些瑣碎的事、具體的事、單調的事,它們也許雞毛蒜皮,也許過於平淡,但這就是工作,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礎。因此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註重細節,從小事做起。

生活其實是由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構成的,一個不願做小事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們的祖先老子就一直告誡人們:“天下難事,必成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要想比別人更優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多下功夫。成功靠的是點滴的積累,事無大小,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向前邁進,這樣你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13、厚臉皮定律

臉皮厚不是天生的,只要在日後的生活中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就不會成為厚臉皮的人。

“厚臉皮定律”是指:人由於後天長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久而久之,其羞恥感會逐漸降低,變得對別人的不尊重行為習以為常。其實,臉皮就像手心的肉,如果經常磨它,它就容易形成繭子,以後再磨下去,感覺也就不敏銳了。

心理學告訴我們,每個人天生都是有自尊和羞恥感的。即便是嬰兒,從6個月大的時候,也能識別“好臉”、“壞臉”。大人逗他笑,給他好臉,他會笑;大人橫眉豎眼,大聲吆喝,他馬上會哭。可見人都有自尊,一個人只有受到別人的尊重,他才會有羞恥感,臉皮才薄。

厚臉皮定律一般被廣泛應用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無論是當父母的,還是當老師的,無視孩子的自尊,動輒就當眾辱罵、訓斥,日久天長,孩子就會視辱罵、訓斥為“家常便飯”,不再臉紅,不再害羞,也就是變成了“厚臉皮”的人。那時候,不僅孩子的心靈受傷,你再想影響他,也不像先前那麼容易了。在學校裏,我們會發現,經常挨批評的孩子反而經常犯錯,甚至屢教不改;而那些極少受批評的學生,受到了一次批評,會難為情、內疚好幾天,從而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厚臉皮定律同樣可以應用到企業管理中。比如,一位員工不小心把公司的文件弄丟了,領導當著全公司所有人的面對他嚴厲指責,他頻頻地道歉,並下定決心改正自己粗心的毛病,保證下次不犯類似的錯誤,以後會更加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可是如果他的領導無視他的誠意,非要拿他的例子給全公司的人以警告,結果,領導見他一次說他一次,同事也一直在他耳邊提醒他,導致他顏面盡失,工作起來誠惶誠恐,不斷地出錯。後來,他對自己也無所謂了,領導的警告成了耳旁風,同事們的善意提醒對他來說也成了家常便飯。

試想一下,如果領導能夠顧及他的尊嚴,看到他的悔悟之心,對他予以鼓勵;同事們能夠尊重他,不經常揭他的短,而是給予他理解和信任;他在吸取教訓後努力工作,就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而不是一個厚臉皮的人。

同樣,人和人之間的相互指責也要小心厚臉皮定律的影響。有的男女朋友之間,剛談戀愛時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彼此都很珍惜對方。但是一旦步入婚姻的殿堂,日子不像以前那麼浪漫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的瑣事。兩個人誰也不願讓誰,做家務也會相互推諉。動輒為一點小事吵架,甚至後來升級為大吵大鬧,都覺得對方的變化真大啊,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自己深愛的人了。

剛開始,倆人還覺得自己怎麼能這樣不文明,想要改變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但是越積越久的大矛盾卻沒有辦法通過文明的方式得以解決。這樣,久而久之,吵架吵得多了,腦子裏已經沒有什麼文明不文明的概念了。男人說,這個女的太不講理,她失去了以前的溫柔善良,變得不可理喻。女人說,這個男的以前是騙我的,他不再溫和體貼,整天一副兇巴巴的樣子,是他把我變成了潑婦。

其實這樣的惡性循環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兩個人之間缺少足夠的耐心和理解對方的心胸,他們沒有發現交流的藝術,不知道溝通的重要性。最後倆人潛意識裏都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正自己就是粗魯的人,根本就不用做出一副謙謙君子或是溫婉賢淑的樣子。於是臉皮越來越厚,對交流、溝通中的障礙越來越滿不在乎。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自己首先尊重了他人,才會贏得他人更多的尊重,才能避免厚臉皮定律帶來的消極影響。

14、木桶定律

每一個人都可能面臨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自己生存技能的“木板”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人的水平。

木桶定律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其核心內容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根據這一核心內容,木桶定律還有兩個推論: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齊平,木桶才能盛滿水。其二,只要這個木桶裏有一塊木板不夠高度,木桶裏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

木桶定律是人們從實際生活中總結出來的道理,雖然道理看似簡單,但其中卻蘊藏著深刻的哲理。這就是說任何一個組織,都有可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若僅僅作為一個形象化的比喻,木桶定律可謂是極為巧妙和別致的。但隨著它被應用得越來越頻繁,應用場合及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已基本由一個單純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這由許多塊木板組成的“木桶”不僅可象征一個企業、一個部門、一個班組,也可以象征某一個員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則象征著整體的實力和競爭力。

木桶定律出現以後,引起了人們狂熱的議論,很多企業領導者都在思考,利用這個理論來啟發自己的員工,希望他們不要做團隊中最短的那塊“木板”,因為這個理論同樣可以在企業中運用。在一個團隊裏,決定這個團隊戰鬥力強弱的不是那個能力最強、表現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個能力最弱、表現最差的落後者。也就是說,最短的木板對最長的木板起著限制和制約作用,決定了這個團隊的戰鬥力,影響了這個團隊的綜合實力。也就是說,一個企業要想成為一個結實耐用的木桶,首先要想方設法提高所有木板的長度。只有讓所有的木板都維持“足夠高”的高度,才能充分體現團隊精神,完全發揮團隊作用。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年代,越來越多的領導者意識到,只要組織裏有一個員工的能力很弱,就足以影響整個組織達成預期的目標。而要想提高每一個員工的競爭力,並將他們的力量有效地凝聚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員工進行教育和培訓。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善於發現自己負責管理的系統中的“短木板”,敢於揭短,善於補短,才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木桶定律也可以應用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一個孩子學習的學科綜合成績好比一個大木桶,每一門學科成績都是組成這個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塊木板。孩子良好學習成績的穩定形成不能靠某幾門學科成績的突出,而應該取決於他的整體狀況,特別取決於他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環節。

同樣的道理,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上生存,都是依靠各種各樣的技能,而這些技能就是人生的“木板”,正是因為這些木板的長短不一,造成了每個人不一樣的人生,有些人一個月賺了幾萬,而有些人一個月只賺幾百……這種差異並不是因為賺幾萬的人最長的“木板”有多長,而是他們最短的“木板”有多長。好多時候,我們的發展恰恰取決於那塊“短木板”。

所以,我們應該時刻註意取長補短,把劣勢轉變為優勢。讓最短的變長,就能使自己在人生的舞臺上跳得更高。

其實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的成功者,只要你將自己的“木板”和同行業成功人士的“木板”加以對比,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加以改進,你就會有所突破。說起來簡單,但實現起來卻要付出艱苦的勞動,但最起碼,木桶定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認清自己,它告訴人們,決定自己人生高度的,不是自己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自己最短的那塊“木板”。

15、酒與汙水定律

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人無德無才者則很可能會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

酒與汙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勺酒倒進一桶汙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汙水,如果把一勺汙水倒進一桶酒中,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

幾乎在任何組織裏,都存在幾個令人頭疼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他們到處搬弄是非、傳播流言、破壞組織內部的和諧。最糟糕的是,他們像果箱裏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裏其他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

黃帝時的大隗是一個很有治國才能的人,黃帝聽說了他的才幹,就帶領著方明、昌寓、張若等六人前去拜訪。在具茨山下一條山溝裏,七個人都迷了路,見旁邊有一位牧馬童子,就問他知不知道具茨山。牧馬童子說:“知道。”又問他知不知道有一個叫大隗的人?牧童說:“知道。”然後把情況都告訴了他們。黃帝見這牧童年紀雖小卻出語不凡,就問他:“你懂得治理天下的道理麼?”牧童說:“治理天下跟我這牧馬的道理一樣,唯去其害馬者而已!”

連古代一個小小的牧童都知道要想讓馬群團結起來,就應該除掉害群之馬。我們作為現代人,更應該把這種道理應用到生活中,讓它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其實,酒與汙水定律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它可以指導我們解決很多難題。例如,它可以指導一個領導者管理自己的組織。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互相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壞者能力非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破壞總比建設容易。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頭驢子一秒鐘就能毀壞掉。所以,只要有一頭“驢子”存在,即便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會有多少像樣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組織裏有這樣的一頭“驢子”,你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無力這樣做,你最起碼應該把它拴起來。在我們中國也有很多諺語能表明這個道理。例如“一只老鼠壞了一鍋湯”這句諺語。

酒與汙水定律還可以應用到人際交往中,應該註意遠離那些給自己帶來不好影響的人。任何事物都不是無懈可擊的。物質是這樣,不用說,人的道德修養也是如此。如果你接觸美好的事物或品質優異的人,就有可能由於耳濡目染而不知不覺受到陶冶,不自覺地接受“真、善、美”的世界觀,而自身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如果你置身於一個“假、惡、醜”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中,自己就會或多或少地受到壞的影響,這就是近墨者黑。

年輕人思想單純,閱歷淺,經驗少,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強,但這時候思想敏銳,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容易被著色,所以更要提高警惕。年輕人要爭取多接觸一些美好的事物,多熏陶自己,註意防微杜漸,堅決摒棄醜惡的東西。

16、挫折效應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挫折,人往往會由挫折和苦難得到更大的考驗和提高。

心理學上所說的挫折,是指人們為實現預定目標采取的行動受到阻礙不能克服時,所產生的一種緊張心理和情緒反應,它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人人都難免遇到一些困難和失敗。

一般學習上的困難、工作中的不順利、人際關系的一時誤會和摩擦、戀愛中的波折等,固然會引起不良情緒反應,但相對而言,畢竟是區區小事,影響不大。但嚴重的挫折,會造成強烈的情緒反應,或者引起緊張、消沈、焦慮、惆悵、沮喪、憂傷、悲觀、絕望。長期下去,這些消極惡劣的情緒得不到消除或緩解,就會直接損害身心健康,使人變得消沈頹廢,一蹶不振:或憤憤不平,遷怒於人;或冷漠無情,玩世不恭;或導致心理疾病,精神失常;也有的人可能輕生自殺,行兇犯罪。

在生活中,沒有人能夠抗拒挫折。我們既然無法抗拒挫折,就應該學會把挫折轉化為對自身有利的因素。就像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所說的:“我們應該像常青樹一樣學習怎樣去適應,怎樣彎下它們的枝條,怎樣適應那些不可避免的情況,去學會吸收挫折,而不是反抗生活中的不順。”

在德國,有一個造紙工人在生產紙時,不小心弄錯了配方,生產出了一批不能書寫的廢紙。因而,他被老板解雇。正在他灰心喪氣、愁眉不展時,他的一位朋友勸他:“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你不妨變換一種思路看看,也許從錯誤中找到有用的東西來。”

於是,他發現,這批紙的吸水性能相當好,可以吸幹家庭器具上的水分。他把紙切成小塊,取名“吸水紙”,拿到市場去賣,竟然十分暢銷。後來,他申請了專利,獨家生產吸水紙發了大財。

故事中的主人翁就是利用挫折體現了自己的另一番價值。挫折作為一種情緒狀態和一種個人體驗,各人的耐受性是大不相同的。有的人經歷了一次次挫折,仍然能夠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有的人稍遇挫折便意誌消沈,一蹶不振,甚至痛不欲生。有的人在生活中受多大的挫折都能忍受,但不能忍受事業上的失敗;有的人可以忍受工作上的挫折,卻不能經受生活中的不幸。

當你處在順境的時候,你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弱點;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才會反省自身,弄清自己的弱點和不足,並認真加以總結和改進。所以說,挫折就是人生的催熟劑,我們都應該感謝挫折,而不是躲避挫折。

首先,在面對挫折時,我們要樹立自信心。只有擁有了自信,才不會因為一時的失敗而驚慌失措、一蹶不振。要調整個人抱負,使之與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符;不切實際的生活目標容易使我們遭受挫折。我們既要註意不盲目自信、對自我評價過高,又要註意不能在經受較多失敗經歷後,對成功不抱希望,自暴自棄、萎靡不振。

其次,要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接納自己的現狀,為自己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設定適當的抱負水平。在建立大目標的同時,把大目標分級為一個個可以實現的小目標,以這些小目標的實現來增強自己的成功體驗,最終實現大的目標。

再次,對由於挫折所產生的憤懣、仇恨和敵意、自責或悔恨等消極情緒,我們要積極調節,使自己較快地從挫折情緒中走出來。但是別忘了分析挫折原因,對自身的缺憾進行糾正,否則難免重蹈覆轍。

17、孤獨效應

孤獨,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態。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去駕馭孤獨,而不是被孤獨駕馭。

人人都可能有孤獨的時候,但並非人人都能夠戰勝自身的孤獨感。孤獨,並不單純是獨自生活,也並不意味著就是獨來獨往。一個人獨處,可能並不感到孤獨;而置身於大庭廣眾之中,未必就沒有孤獨感產生。

一位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孤獨,往往產生於那些雖有肉體接觸,卻沒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夫婦之間。事實上,不管你是已婚抑或是未婚,也不管你是置身於人群之中,還是獨居一室,只要你對周圍的一切缺乏了解,和你身處的世界無法溝通,你就會體會到孤獨的滋味。

孤獨,就是缺乏正常社會接觸。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孤獨有以下三個特點:

1.它是由社會關系缺陷造成的;

2.它是不愉快的、苦惱的;

3.它是一種主觀感覺而不是一種客觀狀態。

孤獨一般有兩種類型:其一是情緒性隔絕,指孤獨者不願意與周圍人來往;其二是社會性隔絕,指孤獨者不具有朋友或親屬的關系網。

孤獨產生的原因多而復雜,比如事業上的挫折,缺乏與異性的交往,失去父母的摯愛,夫妻感情不和,周圍沒有朋友等。此外,孤獨的產生,也與人的性格有關。比如有的人情緒易變,常常大起大落,容易得罪別人,因為使自己陷入一種孤獨的狀態;還有的人善於算計,凡事總愛斤斤計較,考慮個人的得失太重,因此造成了人際交往的障礙,最終也很孤獨。

張英在50歲那年失去了丈夫,她悲痛欲絕,自那以後,她便陷入了一種孤獨與痛苦之中。“我該做些什麼呢?”在她丈夫離開她近一個月之後的一天晚上,她對朋友哭訴,“我將住到何處?我將怎樣度過一個人孤獨的日子?”朋友安慰她說:“你孤獨是因為自己身處不幸的遭遇之中,才50多歲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侶,自然令人悲痛異常。但時間一久,這些傷痛和孤獨,便會慢慢減緩消失,你也會開始新的生活——從痛苦的灰燼之中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

“不!”她絕望地說道,“我不相信自己還會有什麼幸福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輕,孩子也都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我孑然一身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抱著這種孤獨感張英得了嚴重的自憐癥,而且不知道該如何治療。好幾年過去了,她的心情一直都沒有好轉。

孤獨的人由於缺少與外界的交流,常常是一個人郁郁寡歡,時間長了,會造成心理上的疾病。因此,孤獨者要學會排解孤獨的方法。

首先,孤獨者要尋找和朋友交流的機會。當你感覺到孤獨的時候,翻一翻你的通訊錄,也許你可以給某位久未謀面的朋友寫封信,或者,給哪一個朋友掛一個電話,約她去看一場周末上映的電影;或者是,請幾位朋友來吃一頓飯,你親自下廚,炒上幾個香噴噴的菜,都別有一番味道。

其次,孤獨者要學會戰勝自卑,因為他們自覺跟別人不一樣,所以就不敢跟別人接觸,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種孤獨狀態。這就跟作繭自縛一樣,要衝出這層包圍著你的黑暗,你必須首先咬破自卑心理織成的繭。

再次,孤獨者應註意培養自己生活的樂趣,經常抽出一點時間主動接觸別人,逐漸改變自己封閉的生活方式。平時有意識地參加一些群體活動,加強自己的參與感,這會令你發現許多有趣的人和事,使你不知不覺地融入人群。

18、空虛效應

心靈空虛的人往往沒有追求和遠大的理想,就像一只無頭蒼蠅,到處亂飛,會感到生活像漫漫長夜,沒有邊際。

空虛,是指百無聊賴、閑散寂寞的消極心態,即人們常說的“沒勁”,是心裏不充實的表現。空虛其實是一種社會病,它的存在極為普遍。當社會價值多元化導致個人無所適從,或者個人價值被抹殺時,極易出現這種不良心理。

心理空虛的人不思進取,沒有人生的奮鬥目標,自然不會有奮鬥的樂趣和成功的歡愉。他們無所事事或不願做事,常常感到生活無聊、心靈空乏虛無、寂寞難忍。空虛者常常尋求刺激,比如抽煙、喝酒、賭博、鬧事等等,以此來排遣時間,擺脫心裏寂寞。嚴重情況下,空虛者會偷盜、搶劫等,走上犯罪道路。

空虛的人常常感覺自己是在混日子。所謂“混”就是隨大流,得過且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實際上就是無遠大理想,把社會責任推諉給別人,自己則等“天上掉下餡餅”,坐享其成。

空虛的心理,來自於對自我缺乏正確的認識。或是對自己能力過低的估計,終致整天憂慮,思想空虛;或是因自身能力和實際處境不同步,陷入“誌大才疏”或“虎落平陽”的窘境中,常常感到無奈、沮喪;或是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價值存在錯誤的認知,以偏概全地評價某一社會現象和事物,當社會現象和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過分地在意個人的得失,一旦個人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心懷不滿,導致失落困惑。

一個年輕的職員這樣形容他自己的生活:“每天,我照常地工作、生活,可總覺得心裏好像有點不對勁,似乎我不知道為什麼工作、為什麼生活,常常有一種很空虛的感覺。”他不無困惑地說:“看看其他同事,工作總是充滿熱情;玩也玩得瀟灑。而我感覺什麼都無聊,什麼都沒意思。這種情緒讓我整天百無聊賴、心緒懶散,寂寞惆悵卻又不知該怎樣解脫。怎麼別人就能過得那麼充實而我自己就那麼空虛呢?”

這位職員提出的問題恰似一片陰雲籠罩在一些年輕人的心頭,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空虛”。在很多年輕人的印象裏,它往往與“寂寞”、“孤獨”等詞是通用的,但實際上它們之間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寂寞、孤獨對於人並不是消極的,有時甚至標誌著一個人獨具個性。而空虛卻只能消磨人的鬥誌,侵蝕人的靈魂,使人的生命毫無價值。

那麼,怎樣才能排除心理上的空虛呢?

首先,可以在你感到空虛的時候多讀一些書。每一本書都在我們的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看到一個色彩絢麗、令人陶醉的新世界。多讀書,就會使我們空虛的心靈充實起來,使我們從狹小的天地駛向無限廣闊的知識海洋。一旦有了讀書的樂趣,善於從書本中獵取知識、汲取力量,即使身居鬥室,甚至在荒無人煙的地方,也不會感到寂寞和空虛。

其次,還要學會謹慎交友。好的朋友總是互相幫助、互相勉勵,在你遇到挫折時開導你,在你情緒低落時激勵你,在你春風得意時提醒你,在你空虛寂寞時拜訪你。難怪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世間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有幾個心地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再次,勞動也是擺脫空虛極好的措施。當一個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時,就會忘卻空虛帶來的痛苦與煩惱,並從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會價值,使人生充滿希望。

19、嫉妒效應

嫉妒是建立在他人幸福之上的一種痛苦。人們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飛黃騰達,而是身邊人的飛黃騰達。

許多心理學家分析,嫉妒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是一種企圖縮小和消除差距、維持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心理防禦反應,是當別人在某些方面超過自己、使自己的欲望不能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企圖排除乃至破壞別人優越狀態的激烈的情感活動。

說嫉妒是一種非理性的自我防禦機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把自己的失敗和錯誤歸結於他人

即把嫉妒表現為“借題發揮”、將失敗歸結於他人,而不是從自身尋找原因,產生埋怨他人的心理。運用這種防禦機制,可以達到心理上的平衡,消除焦慮。

2.合理化作用

即通過歪曲現實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合理化不是欺騙,而是他本人相信這是真的,運用這一機制能使自己得到心理平衡。當面對他人比自己優秀的情況時,采用合理化防禦機制,就表現為嫉妒,認為別人的成功或比自己優秀是非正常的,是運用不合理手段得來的。

下面這個小故事就是對嫉妒心理的詮釋。

雨傘和雨衣是一對好朋友。一到下雨天,雨傘就得到主人的重用,因此,它過得很快活。可好景不長,雨衣得到了重用,雨傘剛到非常失落,對雨衣的態度很快由羨慕變成了妒忌。一天,雨衣剛工作完,就舒舒服服地躺在一邊睡起覺來。雨傘覺得這是個大好的機會,於是就來到雨衣旁,用傘頭把雨衣紮了個大洞。幹完了這一切,它滿意地回到了角落。

又是一個雨天,主人把雨衣拿出來,發現有個破洞很心疼。他於是就用剪刀,從雨傘上剪下來一塊布,縫在雨衣上。因為主人的手巧,補丁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花,雨衣比以前更漂亮了,而雨傘卻被丟在了垃圾箱中哭泣。

妒忌者的痛苦比任何痛苦都大,因為他們既要為自己的不幸而痛苦,又要為別人的幸福而痛苦。因此,嫉妒者要及早消除自己的嫉妒心理。

首先,要開闊自己的心胸,把眼光放遠一些,不要過分計較得失,不要把榮譽看得太重,要學會警告自己,千萬不要掉進嫉妒的陷阱,使自己從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中解放出來,掙脫嫉妒羈絆,瀟灑地面對生活。

其次,克服嫉妒心理也要從消除虛榮心做起。虛榮心是嫉妒產生的重要根源,虛榮心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對於嫉妒心理嚴重的人來說,他們往往太要面子,不願意別人超過自己,以貶低別人來擡高自己,這正是一種虛榮,所以克服一分虛榮心就少一分嫉妒。嫉妒心一經產生,就要立即把它打消,以免其作祟。要靠積極進取,使生活充實起來,靠提高自己來消滅嫉妒。

再次,當嫉妒心理萌發,或是有一定表現時,要能夠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動,冷靜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同時客觀地評價一下自己,找出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差距和問題,從而控制自己的動機和感情。當認清了自己後,再重新認識別人,自然也就能夠有所感悟。

20、虛榮效應

虛榮的人不但不會得到尊重和推崇,反而會招致別人的反感和敵意。

虛榮心是以不適當的方式來保護自己自尊心的一種心理狀態,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註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簡單地說,虛榮心就是扭曲了的自尊心。人之所以有虛榮心,這與人的需要有關。人類的需要有很多種,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等。

一個人的需要超過了自己的擔負能力,就會想通過不適當的手段來達到自尊心的滿足,這樣就產生了虛榮心。虛榮者在虛榮心的驅使下,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顧現實條件,最後造成危害。有時甚至產生犯罪動機,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

虛榮者的內心其實是空虛的。他們表面的虛榮與內心的空虛總是不斷地鬥爭:沒有滿足虛榮心之前,因為自己不如他人的現狀而痛苦;滿足虛榮心之後,又惟恐自己真相敗露而受折磨。虛榮者的心靈總會是痛苦的,很難有幸福可言。

我國古代有一個著名的寓言故事。齊國有一個人,家裏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門,必定是吃的飽飽地,喝的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問他一起吃喝的是些什麼人,據他說來全都是些有錢有勢的人。他妻子告訴他的妾說:“丈夫出門,總是酒醉肉飽地回來;問他和些什麼人一道吃喝,據他說來全都是些有錢有勢的人,但我們卻從來沒見到什麼有錢有勢的人物到家裏面來過,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麼地方。”

早上起來,她便尾隨在丈夫的後面,走遍全城,沒有看到一個人站下來和她丈夫說過話。最後他走到了東郊的墓地,向祭掃墳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不夠,又東張西望地到別處去乞討——這就是他酒醉肉飽的辦法。

到家裏,他的妻子告訴他的妾:“丈夫是我們仰望和終身依靠的人,現在他竟然是這樣的人!”二人在庭院中咒罵著,哭泣著,而丈夫還不知道,得意洋洋地從外面回來,在他的兩個女人面前擺威風。

虛榮心不但危害自己,而且危害身邊的人,它給人們帶來的麻煩和苦惱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們不能成為虛榮的奴隸。那麼如何擺脫虛榮的奴役呢?

首先要樹立崇高的理想。人應該追求內心的真實的美,不圖虛名。很多人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就是因為有自己的理想的同時,做到了有自知之明。這就是說要能正確評價自己,既看到長處,又看到不足,時刻把消除為實現理想而存在的差距作為主要的努力方向。

其次,要正確對待輿論。因為,虛榮心與自尊心是聯系的,自尊心又和周圍的輿論密切相關。別人的議論,他人的優越條件,都不應當是影響自己進步的外因,決定需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只有這樣的自信和自強,才能不被虛榮心所驅使,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最後,培養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也是十分必要的。過於虛榮的人往往都缺乏腳踏實地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情緒不穩,能滿足虛榮心時就有很高的熱情,一旦虛榮心得不到滿足,情緒就會一落千丈。因此,要克服虛榮心,還要從實際出發,踏實工作,培養鍛煉自己的真才實學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21、緊張效應

把自己的心靈之弦拉得太緊,勢必會使生命的音樂失色。活得坦然一點,心靈之弦才能奏出動人的音樂。

緊張情緒是人們精神活動的一種現象,是一種高度調動人體內部潛力以對付壓力而出現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應激變化。適度的緊張有助於人們激發內在潛力,但過度緊張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

楊璐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她平時一見領導就緊張,做事也不能像平常那樣得心應手。更慘的是手還要發抖。比如,她正在做實驗,本來平時是很輕松的一件事,但是只要領導在她面前她就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手也開始發抖。連滴3滴指示劑的基本動作她也做不好,不是滴不出來,就是多滴好幾滴。這樣的事情經常使她很沮喪,領導也認為她的工作能力有問題。但是只要領導不在她旁邊,她就能很容易很自如地完成任務。

像楊璐這樣就是心裏緊張的表現。心理學家認為,緊張時一種有效的反應方式,是應付外界刺激和困難的一種準備。有了這種準備,便可產生應付瞬息萬變的力量。緊張的情緒也可予以升華,轉用於學習或工作中。當情緒突然緊張起來時,往往精力特別集中,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而隨著任務的順利完成,內在的緊張也得以漸漸消失。因此緊張並不全是壞事。然而,持續的緊張狀態,則會嚴重擾亂機體內部的平衡,並導致疾病。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自我消除緊張狀態。

那麼怎樣克服不良情緒,消除緊張呢?

首先,在緊張的工作、學習之余,可以從事各種娛樂活動,調節自己的生活,松弛緊張狀態。如果在工作、學習中遇到難題或必須完成的緊急任務,應該穩住自己的情緒,不必緊張,也不要急於求成,以免亂了方寸。要相信自己有能力,並對困難作冷靜的分析,制訂出必要的應付方案。

其次,可以做一些松弛性的自我暗示:“事情再難、再急,也必須一步步去做,焦急緊張是無濟於事的,一定能闖過難關,完成任務!”這樣緊張會被驅散;而排解難題或完成任務時,成功又會成為良性刺激,使人的心理得以進一步松弛。

再次,在與別人交往中,應真誠坦蕩,與人為善。虛偽不僅使人厭煩,而且自己也會因此而有不安全感。例如,不自覺地猜想別人會不會得知真相,猜想別人是否在背後議論自己,並為此惶惶不安,導致關系緊張。另外還要對別人禮貌,如果你對別人恭恭敬敬,別人便會對你以禮相待,這樣有助於緩解精神的緊張。有時,一聲“謝謝”、一個微笑或一次過路禮讓,都能使你感到受歡迎。記住,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形象。

22、浮躁效應

浮躁的人永遠飄在空中,不能夠腳踏實地,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只有務實一點,才能在泥土中紮根。

浮躁是一種衝動性、情緒性、盲動性相交織的社會心理,它與艱苦創業、腳踏實地、勵精圖治、公平競爭是相對立的。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物質世界中,其實人人都可能有過浮躁的心理,當浮躁使人失去自我的準確定位,使人隨波逐流、盲目行動時,就會給家人、朋友甚至社會帶來一定的危害。

生活中,如果我們想取得長久、穩定的成功,就必須靜下心來,擺脫速成心理的牽制,看清人生最根本的目的,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最終走上成功的道路。

在現實生活中,也常有人犯浮躁的毛病。他們做事情往往既無準備,又無計劃,只憑腦子一熱、興頭一來就動手去幹。他們不是循序漸進地穩步向前,而是恨不得一鍬挖成一眼井,一口吃成胖子。結果呢,必然是事與願違,欲速則不達。

比如有些人,他們看到一部文學作品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就想學習文學創作;看到電腦專業在科研中應用廣泛,就想學習電腦技術;看到外語在對外交往中起重要作用,又想學習外語……由於他們對學習的長期性、艱巨性缺乏應有的認識和思想準備,只想“速成”,一旦遇到困難,便失去信心,打退堂鼓,最後哪一門也沒學成。這種情況與明代詩人邊貢《贈尚子》一詩裏的描述非常相似:“少年學書復學劍,老大蹉跎雙鬢白。”有的年輕人剛要坐下學習書本知識,又要去學習擊劍。如此浮躁,時光匆匆溜掉,到頭來只落個白發蒼蒼。

古人雲:“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重要秘訣就在於,他們將全部的精力、心力放在同一目標上。許多人雖然很聰明,但心存浮躁,做事不專一,缺乏意誌和恒心,到頭來只能是一事無成。

你越是浮躁,在錯誤的思路中就會陷得越深,也越難擺脫痛苦。

古代有一個年輕人想學劍法。於是,他就找到一位當時武術界最有名氣的老者拜師學藝。老者把一套劍法傳授與他,並叮囑他要刻苦練習。一天,年輕人問老者:“我照這樣練習,需要多久才能夠成功呢?”老者答:“三個月。”年輕人又問:“我晚上不去睡覺來練習,需要多久才能夠成功?”老者答:“三年。”年輕人吃了一驚,繼續問道:“如果我白天黑夜都用來練劍,吃飯走路也想著練劍,又需要多久才能成功?”老者微微笑道:“三十年。”年輕人愕然……

年輕人練劍如此,我們生活中要做的許多事情也同樣如此。切勿浮躁,不急於求成,遇事除了要用心用力去做,還應順其自然,才能夠成功。

浮躁不但影響學習和事業,還影響人際關系和身心健康,應該力戒浮躁。那麼怎樣才能去除浮躁呢?

眾所周知,輕浮急躁和穩重冷靜是相對的,因此,力戒浮躁必須培養穩重的氣質和精神。穩重冷靜是一個人的思想修養、精神狀態良好的標誌。在生活節奏迅捷的今天,一個人只有保持冷靜的心態才能思考問題,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中站得高、看得遠。諸葛亮所言“非寧靜無以致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心情浮躁的人如若能把“寧靜以致遠”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並凡事遵循,定會克服浮躁的缺點。

23、恐懼效應

屢次去做令自己害怕的事情,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恐懼感已經消失了。

恐懼,是人類及生物的一種心理活動狀態,是情緒的一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恐懼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其本質表現是生物體生理組織劇烈收縮,組織密度急劇增大,能量急劇釋放,因受到威脅而產生並伴隨著逃避願望的情緒反應。

楊某時一位25歲的男青年,夜間無論何時都不敢走進室內的衛生間。白天他無所謂,但一到晚上就控制不住地感到恐懼,他自己也承認毫無道理,後來甚至發展到不敢關燈睡眠,即使跟別人同住一室也要開燈的程度。一關燈,他就嚇得哇哇大叫。一次,父親強迫他去衛生間,他竟暈倒在客廳裏。經過詢問,大家才知道秘密所在。

原來在幼年時,一次他在鄉下奶奶鄰家聽小朋友講了一個有關鬼怪的故事,描寫一位巨人,專吃10歲以下孩子的心,喝他們的血,挖他們的眼。聽完故事後他恐懼不安地蹣跚回家。當時天色已晚,只有些許星光。雖然離家很近,但要路過一條荒僻的胡同。他內心正驚恐著,突然發現一個巨人向他走來。他頓時兩腿發軟,暈倒在地。實際上,他所遇見的是一個普通農民,由城內歸來,背著的籮筐在黑暗中顯得特別巨大,加上這位農民喝了幾杯酒,步履踉蹌,看起來更像一個張牙舞爪的巨人。他的暈倒並未驚動這位農民,他在地上昏睡了足足半個小時,才被家人發覺抱回家。但從此他對黑暗產生了極大的恐懼,導致以後在夜晚不敢進黑暗的衛生間,不敢關燈睡覺。

開燈睡眠是指在夜晚睡覺時必須開燈,且在睡眠狀態下也不能熄燈,造成對燈光的依賴。開燈睡眠是一種不良嗜好,其實質是對黑暗的恐懼。這種對黑暗的恐懼大半是從幼年時期開始的。因為在此期間,兒童們最愛聽有關鬼、神的故事。而這類故事的背景、內容及人物的出現,又常常是在晚間或平常人所看不到的黑暗中,以顯示生動性和神秘性。久而久之,他們便將對妖魔鬼怪的恐懼與黑暗連在一起,形成了對燈光的依賴,導致不敢關燈睡覺。這是開燈睡眠的一個主要原因。還有就是在某一黑暗的情境中意外遭遇到可怕的事情,或在黑夜做了一個噩夢,這些恐懼的經歷未能及時排遣,也可能造成對黑暗的恐懼。

恐懼癥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影響,那麼怎樣才能擺脫恐懼呢?

首先,面對令自己恐懼的事情,應該增強自己的意誌鍛煉,即保持鎮靜並面對現實。具體說,就是盡量訓練自己在面對引起恐懼的事物時,保持鎮靜,先不要自己恐嚇自己。

其次,了解自己遇到某些情境會產生恐懼的毛病,這並不是什麼羞恥的事。能接受現實,並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對待現實,恐懼心理往往會得以消除。

再次,應該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面對恐懼的事物能加以科學分析,或是把自己的恐懼心理說出來與好友坦白地討論。這樣你會很快發現,原來自己的提心吊膽是如此多余,所恐懼的東西是“杯弓蛇影”,不足為懼,困境也就迎刃而解。可見,明白所懼事物的真相非常重要。

恐懼的產生、發展和消退是完全遵循客觀規律的,絕不可能被平白無故地一下子抹殺掉。事實證明,心理作用經常起到對其煽風點火的影響,因此,我們不要只憑一廂情願,盲目急躁地硬行控制,我們的錯誤心理和舉動,客觀上起到了使恐懼心理繼續增強的暗示作用。

順其自然,帶著這種恐懼感去實踐,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不要總想著令你恐懼的情景,你就會逐漸脫離恐懼。

24、心理暗示效應

堅持心理上積極的自我暗示,對個人獲得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暗示,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通過語言、行動、表情或某種特殊符號,對他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觀點、意見,或者按照被暗示的方式活動的一種過程。

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它是用含蓄、間接的辦法對人的心理狀態產生迅速影響的過程,它用一種提示,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影響。比如,課堂上,一個人打哈欠,許多人往往跟著打哈欠;有人咳嗽,自己的喉嚨也會發癢;看見別人賽跑,自己也不知不覺地動起腳來。

暗示分自我暗示與他人暗示兩種:

1.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種觀念,對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種影響,使情緒與意誌發生作用。

例如,有的人早晨在上班前或出去辦事前照照鏡子、整整衣服、理理頭發,就覺得自己很精神。有的人從鏡子裏看到自己臉色不太好看,並且覺得上眼瞼浮腫,恰巧昨晚睡眠又不好,這時馬上有不快的感覺,頓時懷疑自己是否得了腎病。繼而覺得自己全身無力、腰痛,於是覺得自己不能上班了,甚至到醫院就醫。這就是對健康不利的消極自我暗示作用。

而有的人則不是這樣,當在鏡子裏看到自己臉色不好,由於睡眠不好而精神有些不振,眼圈發黑時,馬上用理智控制自己的緊張情緒,並且暗示自己:到戶外活動活動,做做操,練練太極拳,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就會好的,於是就會精神振作起來,高高興興地去工作了。這種積極的自我暗示,有利於身心健康。

2.他人暗示

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從別人那裏接受了某種觀念,使這種觀念在其意識和無意識裏發生作用,並使它實現於動作或行為之中。

比如有些重癥病人到醫院看病,由於病情嚴重,醫生不能直言病情,而是告訴他“問題不大,只要按時服藥就可以”。在醫生的這種心理暗示下,病人會一下子就覺得身體不是那麼不舒服了。有時還會聽到別的病人講:“這個醫生醫術很高明,治愈這種病特別有辦法。我去年比你嚴重多了,現在都快好了。”這些人的暗示,再加上病人自身的自我暗示:“我真幸運,看來這個病很快就會好了”,很多時候往往能和醫生的治療、服藥一道發揮作用,對病人的病情好轉非常有利。

暗示作為一種心理療法,是有一定科學基礎的。暗示對一些心因性疾病有一定的療效,如口吃、厭食、哮喘、高血壓、心動過速、神經性頭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更年期綜合癥等。

積極正確的暗示療法,通過調節人的神經內分泌,可以促進腦中有益的激素分泌,增強人的身體健康。而惡性的心理暗示,不僅不能醫治疾病,反而會使受暗示者產生心理障礙,嚴重的會出現幻聽、幻覺和幻視。在生活中,我們要多運用積極、恰當的心理暗示,使人的生理功能發生良性改變,疾病癥狀消減,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但能影響人的心理與行為,還能影響到人體的生理機能。因此,消極的暗示能擾亂人的心理、行為以及人體的生理機能;而積極的暗示能起到增進和改善的作用。

在生活中,有許多利用積極心理暗示的例子。比如困難臨頭時,人們會相互安慰:“快過去了,快快去了。”從而減少忍耐的痛苦。人們在追求成功時,會設想目標實現時非常美好、激動人心的情景。這個美景就對人構成一種暗示,它為人們提供動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使人們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如果你想美好的事情,美好的心態就跟著來;如果你想邪惡的事,邪惡的心態就會跟著來,你整天想什麼,你就是什麼樣。只要你的意誌下命令,你的潛意識就不會和你爭辯,它會完全接受這個命令,像個無知的小孩,聽不懂“玩笑”話。所以,你永遠不能說“我不行”、“幹不好”、“我會失敗”等。

其實,我們不必等待別人給予我們積極的心理暗示,我們自己就可以給自己很多這樣的暗示。許多成功的人提到,人要有積極的心態,要善於自我激勵。如果你常對自己說:“我能行,我是最好的!”就能調動起很大的能量,這就是積極自我暗示所起的作用。

25、心理平衡效應

現實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不能處之泰然,很容易引起心理不平衡,導致身體和精神上的疾病。

當今社會是適者生存的社會,是高效率、快節奏、充滿競爭與挑戰,且瞬息萬變的社會。在這樣的形勢下,造成人們心理失衡的原因有很多,生活觀念的更新、家庭觀念淡薄等,都會使人們走進失落的世界。因此,一個人怎樣保持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理處於健康而良好的狀態,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楊亮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年輕人,他曾經有過好幾次自殺行為,幸虧被人們及時搶救。在他讀初二的時候,由於家裏窮,他提前輟了學,開始了在某零件廠做工人的生涯。看到同齡的孩子都在無憂無慮地讀書,楊亮的心情日漸壓抑沈重,並開始沈迷網絡。網絡世界的多姿多彩與現實中的單調乏味對立得越嚴重,楊亮心態就越失衡,楊亮覺得“生活太平淡了,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還不如死了!”

在“不平衡”面前,有的人不加以分析,便火冒三丈,唇槍舌劍,換來的卻是賭氣“出走”;而有的人,在短短的幾分鐘後便將憤懣化解為冷靜,重新對自身的問題進行思考。對待“不平衡”的兩種處理方式不同,結果自然也是不同的。前者只能是在人生道路上一次次地憤怒、挫敗、出走……而後者往往可以在心態平衡的基礎上實現自我,不斷上進。

那種心態容易“不平衡”的人,常常看到自己身上的光環,卻忽視了自身的缺點。而善於調整心態的人,則有強烈的反省意識,善於總結經驗教訓,朝著心中的目標不斷努力。面對生活,我們必須掌握逆境中平衡心態的本領,培養自己面對艱辛頑強拼搏的精神。學會化解生活中的那些痛苦,悟出人生的真諦,堅信自己是塊金子。

其實,心理失衡只不過是一種主觀臆想,並不是現實。“吃醋”心理就是心理失衡的一種表現。“吃醋”心理往往源於對自己的不自信,真正的強者具有寬容的個性,一些人正是由於缺乏自信,才會把自己的自尊完全建立在別人的評價和認可上,所以才會忍受不了別人比自己強。那麼,對於不平衡心理,又該如何進行自我調適呢?

首先,需要調整自己的認知。在肯定別人優點的同時,也要肯定自己的長處,“你好、我好、大家好”,學會自我欣賞,也需要因勢利導,將破壞性的“吃醋”心理轉化成建設性的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

其次,要有切合實際的抱負。有些人的抱負不切實際,自己的能力達不到、欲求不得,便會認為自己倒運而終日憂郁;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對自己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結果,受害者還是自己。為了消除挫折感,則應把目標定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稍有提前量,不努力達不到,盡心盡力則能超越目標,心情自然就會舒暢了。

再次,要適當變換環境。一個人在一個缺乏競爭的環境裏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過於安逸的環境反而更易引發心理失衡。而換一個新的環境,接受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生活,可激發人的潛能與活力,通過變換環境進而變換心境,使自己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26、逆反效應

具有逆反性格的人需要明白的是,顛覆其實只是快樂的痛苦。

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著名心理學家普拉圖諾夫在《趣味心理學》一書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讀者請勿先閱讀第八章第五節的故事。大多數讀者卻采取了與告誡相反的態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內容,這就是“逆反效應”的一種表現。

逆反相應在人的成長過程的不同階段都可能發生,且有多種表現。運用逆反效應可以解釋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如有的人對正面宣傳做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對先進人物、榜樣無端懷疑,甚至根本否定;對不良傾向持認同感,大喝其彩;對思想教育及守則、紀律消極擬制、蔑視對抗等等。具有這些逆反行為的人大多都有一定的逆反心理。

在一些青少年當中,打架鬥毆被看做是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哥們義氣等不良的行為傾向卻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而樂於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紀校規的青少年則被肆意諷刺、挖苦,造成在集體氛圍裏好人好事無人誇,不良傾向有市場、正不壓邪的局面。

這種在特定條件下,言行與當事人的主觀願望相反,產生了與常態性質相反的逆向反應是逆反效應的典型表現。一旦這種心態構成了心理定式,就會對人的性格產生極大的影響,經常性地左右一個人的一舉一動,成為一個人言行舉止的一個基本特征。

逆反效應發生的根本原因是逆反心理的出現。逆反心理對人們危害很大。具有逆反心理者雖然看似對許多事情都毫不在乎,實際上他們內心是痛苦和不安的。他們常把自己擺在與別人對立的實際位置上,也不利於人際關系的發展,心理上難免有孤獨、寂寞之感,長久下去對身心健康都有不利影響。

逆反心理使人無法客觀地、準確地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而采取錯誤的方法和途徑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逆反心理經常地、反復地呈現,就構成一種狹隘的心理定式,無論何時何地都與常理背道而馳。逆反心理往往是孤陋寡聞、妄自尊大、偏激和頭腦簡單的產物。

那麼怎樣才能克服逆反心理,從而避免逆反效應的發生呢?

首先,提高文化素質、增長見識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一個對生活有著廣博知識的人,憑直覺就能認識到逆反心理的荒謬之處,從而采用一種更科學、更寬容的思維方式;廣聞博見能使人避免固執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則使人在最終認識真理之前走了許多彎路,當他們醒悟過來時往往太遲了。

其次,對懷有逆反心理的人來說,努力培養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於一個人開闊思路,從偏執的習慣中超脫出來。寬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可以通過自我不斷的訓練培養來獲得,它能激發出人們的創造力。

再次,培養多向思維。逆反心理之所以存在,往往是由於人們缺乏多方面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遇事容易鉆牛角尖,就會做出與常理相悖的事情。如果我們學會從事物大的方面去認識問題,善於站在不同的立場去分析問題,就會發現,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也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復雜,只要冷靜下來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27、布裏丹毛驢效應

如果一個人永遠徘徊於兩件事之間,對自己先做哪一件猶豫不決,他將會一件事情都做不成。

布裏丹是巴黎的大學教授,他為人所知主要是因為他證明了:在兩個相反而又完全平衡的推力下,要隨意行動是不可能的。他舉的實例就是一頭驢在兩捆等質等量的草之間的選擇問題。

故事是這樣的:

法國哲學家布裏丹養了一頭小毛驢,每天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來餵。

有一天,送草的農民出於對哲學家的景仰,額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邊。這下子,毛驢站在兩堆數量、質量相同,並且與它距離完全相等的幹草之間為難壞了。它雖然享有充分的選擇自由,但由於兩堆幹草價值相等,客觀上無法分辨優劣,於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終也無法分清究竟選擇哪一堆好。

於是,這頭可憐的毛驢就這樣站在原地,一會兒考慮數量,一會兒考慮質量,猶猶豫豫,來來回回,在無所適從中活活地餓死了。

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面臨著種種抉擇,如何選擇對人生的成敗得失關系極大。因為人們都希望得到最佳的抉擇,所以常常在抉擇之前反復權衡利弊,再三仔細斟酌,甚至猶豫不決,舉棋不定。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機會稍縱即逝,並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讓我們去反復思考,反而要求我們當機立斷,迅速決策。如果我們猶豫不決,就會兩手空空,一無所獲。

有人把決策過程中這種猶豫不定、遲疑不決的現象稱為“布裏丹毛驢效應”。習慣於猶豫的人,在比較重要的事件之際,會因為不能及時決斷而錯失良機。有些素質、人品及機遇都很好的人,就因為猶豫的性格,一生也就給糟蹋了。

一個人永遠不要在冥思苦想中一會兒提出問題的這一方面,一會兒又提出問題的那一方面。試圖面面俱到、萬事平衡的人總是做出無益而瑣碎的分析,卻難以抓住事物的本質。時機是不等人的,“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其實人生很多時候,只有及時抓住機遇,竭盡所能地去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正所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如若失去良機,是會後悔莫及。

主意不定和優柔寡斷的人不會是有毅力的人。這種性格上的弱點,可以破壞一個人的自信心,也可以破壞一個人的判斷力,並大大有害於他的全部精神與能力。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布裏丹毛驢效應”呢?

首先,要嚴格執行一種決策紀律。有的人明明事先已經編制了能有效抵禦風險的決策紀律,但是一旦現實中的風險牽涉到自己的利益時,就難以下決心執行了。很多股民在處於有利狀態時會因為賺多賺少的問題而猶豫不決,在處於不利狀態時,雖然有事先制定好的止損標準,可常常因為猶豫最終使自己被套牢。

其次,不要總是試圖獲取最多利益。過高的目標非但起不到指示方向的作用,反而會帶來心理壓力,束縛決策水平的正常發揮。如果沒有良好的決策水平,一味地追求最高利益,勢必將處處碰壁。

再次,要註意在不利的環境中不能逆勢而動。當不利環境造成損失時,很多人急於彌補損失。但是,環境的變化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當環境變壞,機會稀少的時候,如果強行采取冒險和激進的決策,或頻繁地改變主意、增加操作次數,只會白白增加決策或投資失誤的概率。

28、酸葡萄效應

酸葡萄心理效應是心理防衛功能的一種,但過多地應用就會產生很多副作用。

酸葡萄效應是指:當個人的行為不符合社會價值標準或未達到所追求的目標時,人為了減少或免除因挫折而產生的焦慮,保持自尊,往往會給自己不合理的行為一種合理的解釋,使自己能夠接受現實。

葡萄架上,綠葉成蔭,掛著一串串沈甸甸的葡萄,紫的像瑪瑙,綠的像翡翠,上面還有一層薄薄的粉霜。望著這熟透了的葡萄,誰不想摘一串嘗嘗呢?從早上到現在,狐貍一點東西還沒吃,肚皮早餓得癟癟的了。它走到葡萄架下,看到這誘人的熟葡萄,口水都出來了。可葡萄太高了,夠不著,怎麼辦?對,跳起來不就行了嗎?狐貍向後退了幾步,憋足了勁,猛然跳起來。可惜,只差半尺就夠著了。

再來一次。可是越試越不行,差得更多,起碼有一尺。還跳第三次?狐貍餓得實在沒勁兒,跳不動了。一陣風吹來,葡萄的綠葉“沙沙”作響,飄下來一片枯葉。狐貍想:要是掉下一串葡萄來就好了。它仰著脖子,等了一陣,毫無希望,那幾串葡萄掛在架上,看起來牢固得很。“唉!”狐貍嘆了口氣。忽然,它笑了起來,安慰自己說:“那葡萄是生的,又酸又澀,吃到嘴裏難受死了,不吐才怪呢。哼,這種酸葡萄,送給我,也不吃。”於是,狐貍餓著肚皮,高高興興地走了。

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現象。當工作、學習和交際過程中遇到困難和阻力時,人的內心往往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一種解脫緊張狀態、恢復情緒平衡與穩定的適應性傾向。就像寓言中的狐貍那樣,得不到什麼東西就貶損它,以平衡自己的心理。這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的心理功能,在心理學上稱之為“酸葡萄心理效應”。即拿自己能夠接受的、不是理由的“理由”來自圓其說、自我安慰,以避免心理上受到更嚴重的傷害,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謂的“阿Q精神”。

生活中,我們不乏那只狐貍的境遇與心態,當受到挫折時,就找理由醜化得不到的東西。比如某學生沒有考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名牌大學,而考取了一所一般大學,就在心裏說“沒考上名牌大學也好,那裏競爭激烈,說不定學習要拼命才能跟上趟,而在一般大學學習,說不定我輕輕松松地讀書就可名列前茅。”又如一名普通幹部在競爭部門經理一職中落選了,心裏有失落感,悶悶不樂,後來忽然一想:“職務越高,職責越重,當個平民百姓可以逍遙正在,還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鉆研業務。”這一來,他情緒很快恢復常態,不再煩惱。

人之所以有酸葡萄心理,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產生了挫折感。為了解除內心不安,就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類似的合理化的自我安慰,是人類心理防衛功能的一種。

心理防衛功能的確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然而沈溺其間對心理對生活卻有明顯的副作用。比如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總是尋找理由為其受到的侮辱或遇到的不公待遇開脫,這就活得太窩囊,可悲可嘆了。

在現實生活之中這種酸葡萄心理效應可以解釋很多現象。例如在學校中,某同學考試得了高分或是有一個漂亮的女朋友,而你卻什麼也沒有,你就會有這種酸葡萄心理。這其中還有一個嫉妒心在裏面起作用。其實這種心理是不必要的,因為老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魚與熊掌是不可兼得的。

有一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不足。你大可不必拿別人的優點來比對自己的不足,有時拿自己的優勢與他人的不足比也是可以的。這並不是對他人的蔑視,而是對自己的肯定,給自己一個無須輕羨別人的理由!“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總會發過的,沒必要一味地去跟別人比。要記住:你是你,別人是別人,你永遠都不會變成他人。

29、刺猬效應

人與人之間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彼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對方的美好。

“刺猬效應”來源於西方的一則寓言,說的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兩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開始由於距離太近,各自的刺都將對方刺得鮮血淋漓。後來它們調整了姿勢,相互之間拉開了適當的距離,不但互相之間能夠取暖,而且很好地保護了對方。

後來教育心理學家根據這一寓言總結出了教育心理學上著名的“刺猬效應”。這一效應的原理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日常相處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實踐中,不少老師誤讀了這一“效應”,致使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太大,學生失去了溫暖感,對老師產生了陌生感。這樣以來,教育效果就不可能令人滿意了。

刺猬效應強調的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一般應用於教育活動中,但是也可以被廣泛地應用於其他領域。例如,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若要搞好工作,應該與員工保持親密關系,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系,是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系。與員工保持心理距離,可以避免員工的防備和緊張,可以減少員工對自己的恭維、奉承、送禮、行賄等行為,可以防止與員工稱兄道弟、吃喝不分。這樣做既可以獲得員工的尊重,又能保證在工作中不喪失原則。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這才是成功之道。

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一個剛剛開門的大閱覽室,當裏面只有一位讀者時,心理學家就進去拿椅子坐在他的旁邊。試驗進行了整整80人次。結果證明,沒有一個被試者能夠容忍一個陌生人緊挨自己坐下。當心理學家坐在他們身邊後,很多被試者會默默地移到別處坐下,有人甚至明確地問:“你想幹什麼?”

這是一個人際距離的問題,很明顯這個實驗給出了結論:沒有人能容忍他人闖入自己的空間。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即使最親密的兩個人之間也是一樣。任何一個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能自己掌控的自我空間,這個空間就像一個充滿了氣的氣球一樣,如果兩個氣球靠得太近,互相擠壓,最後的結果必然是爆炸。這也就是為什麼兩個本來關系密切的人,越是形影不離就越容易爆發爭吵。

與人相處只要保持好適當的距離,就可以不傷害別人而取得溫暖。我們經常會發現別人的缺點,正直的我們會善意的指出,但有時對方會不接受,而出於善意的我們希望對方認識到並改正缺點,最後常常是大家不歡而散。因此我們應把握好一個度,即“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

刺猬效應同樣可以運用到銷售、獨生子女教育等方面。

在各種促進買賣成交的提問中,“刺猬”技巧是很有效的一種。所謂“刺猬反應”,其特點就是你用一個問題來回答顧客提出的問題。你用自己的問題來控制你和顧客的洽談,把談話引向銷售程序的下一步。

在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特殊的心理地位,決定了父母與孩子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心理距離,與其像兩只刺猬“緊挨在一起,反而無法睡得安寧”,倒不如保持一種“親密有間”的關系,父母對獨生子女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愛而不寵,養而不嬌,對孩子做到嚴格管教,精心培養才是真正的愛。

30、蘇東坡效應

“人貴有自知之明”,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長處,這樣在學習和工作中才能揚長避短,取得好成績。

古代有則笑話: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時和尚將解差灌醉,並剃光他的頭發後逃走了。解差醒時發現少了一個人,大吃一驚,繼而一摸光頭轉驚為喜:“幸而和尚還在。”可隨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裏呢?”

這則笑話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詩人蘇東坡的兩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人們對“自我”這個猶如自己手中的東西,往往難以有正確的認識。從某種意義上講,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現實更為困難。明明就站在這個山中,卻偏偏不識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擁有“自我”,卻偏偏不自悟,或者僅有個模模糊糊的認識。這種人們難以正確認識“自我”的現象是一種心理效應,社會心理學家稱之為“蘇東坡效應”。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常有人之看到自己的優點,卻看不到自己的弱點;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問題,看不到自己的長處。所以,在比較時,一定要真正看清自己的優勢和弱勢,切不可只看到別人的長處,忽視了自己的優點。這樣只會讓自己變得自卑,進而導致失敗。

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參觀凡?高故居,在看過那張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後,父親告訴兒子凡?高是位連妻子都沒娶上的窮人。

第二年,這位父親帶兒子去丹麥,在安徒生的故居前,父親又告訴兒子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棟閣樓裏。

這位父親是一個水手,他每年往來於大西洋各個港口,他的兒子叫伊東?布拉格,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20年後,在回憶童年時,布拉格說:“那時我們家很窮,父母都靠出苦力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出息的。好在父親讓我認識了凡?高和安徒生,這兩個人告訴我,上帝沒有輕看卑微。”

不能夠認識自我很容易讓人迷失自己。不能對自己做出客觀準確的評價,就很難發現自身的優點和缺點。這些都會阻礙個人的發展和前進。因此,我們應避免“蘇東坡效應”。

首先,要孤獨地面對自己,也就是說給自己一個孤獨的空間和時間,對自己的言行、思想、學習狀況進行深刻的反思,清醒地分析自身的優劣狀況,並進行自我調節和控制,使自己能較好地向目標奮進。

其次,通過別人充分了解自己。“旁觀者清”,通過他人的眼神、語言、態度了解自己言行的對錯和自己的社會處境,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表現,以此來完善自我,達到目標。

再次,要掌握一些分析和判斷的方法。因為這與正確認識“自我”密切相關。這些分析和判斷的方法主要有:能一分為二地看待為題;既能善於聽取別人的勸告,又不會被別人操縱,遇事能夠冷靜理智,不會感情用事等等。

最後,與自己良好地“對話”。這種對話是在內心深處的爭鬥。是正與邪的相互抗爭,也是自己思想鬥爭的根本形式。通過“對話”分辨是非,實現個人完善和學業進步。

31、責任分散效應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但是有時候人越多,事情越是沒人做。

責任分散效應是指:當群體規範和內聚力失調時,人們可能覺得團體中的別人沒有盡力工作,為求公平,於是自己也就減少努力。人們也可能認為個人的努力對團體微不足道,或是團體成績很少一部分能歸於個人,個人的努力難以衡量,與團體績效之間沒有明確的關系,故而降低個人努力,或不能全力以赴。

在美國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年輕女子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戶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兇手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兇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叫喊時,附近的住戶又打開了電燈,兇手又逃跑了。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樓上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盡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心理學家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說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

我國有句很古老的俗語“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擡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這句話就是責任分散效應的表現。如果只有一個人在場的話,他對別人的幫助就責無旁貸,稍微具有社會公德的人,都會主動提供幫助。但如果有兩個人或更多的人在場的話,這種責任就會自動地分散到每個人頭上,變得不確定了,因此提供幫助似乎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成了別人的事。

責任分散效應可以解釋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現象,下面的例子就是對這種效應最好的解釋。

一個辦公室裏原本有三個人,每次辦公室的衛生都由小張負責。後來,辦公室又新來了一位同事,小張就和那位新同事商定輪流打掃衛生。兩個人也配合得相當好,辦公室還是被打掃得幹幹凈凈的。再後來,又來了一名大學生,他來的第二天早上,當同事都來上班時卻發現地上一片狼藉。大家面面相覷。原來,小張和原來的同事都認為衛生應該由最後來的同事負責,而那位大學生卻認為衛生已經有人負責了,自己只需要做自己本職的工作就行了。由此可見,當大家都認為別人會承擔某種責任的時候,恰恰沒人承擔責任。

當一個人單獨進行選擇的時候,他必須擔當起所有的責任。但當大家組成一個團隊,集體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法時,責任就被擴大化了。大家都有這樣的思想:如果出了問題,責任是大家的,不是我一個人的。如果一個團隊中每一位成員都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那麼由集體做出的決定往往更為冒險,這是值得我們提高警惕的。

因此,領導者在將一項任務交給某個團隊去完成時,一定要指定負責人,這兒出了問題找誰,那兒出了問題找誰,最後直接跟負責人交涉就行了。團隊完不成任務的時候,想讓你的批評變得有力,就要讓你的批評變得具有針對性,責任一定要分到具體的某個人,否則就會出現這種責任分散的現象,你布置下去的任務多半不會被很好地執行。

32、糖果效應

如果一個人每進步一小步,就能及時得到獎勵,嘗到成功的滋味,就會有助於取得更大的成功。

著名心理學家薩勒對一群都是4歲的孩子說:“桌上放兩塊糖,如果誰能堅持20分鐘,等我買完東西回來,糖就給誰。但若不能等這麼長時間,就只能得一塊,現在就能得一塊!”這對4歲的孩子來說,很難選擇——每個孩子都想得兩塊糖,但又不想為此熬20分鐘;而要想馬上吃到嘴裏,又只能吃一塊。

實驗結果:2/3的孩子選擇寧願等20分鐘得兩塊糖。當然,他們很難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閉起來傻等,以抵制糖的誘惑,或者用雙臂抱頭不看糖,或唱歌、跳舞。還有的孩子幹脆躺下睡覺,為了熬過那20分鐘。1/3的孩子選擇現在就吃一塊糖。實驗者一走,1秒鐘內他們就把那塊糖塞到嘴裏了。

經過12年的追蹤,凡熬過20分鐘的孩子長大後都有較強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滿信心,處理問題的能力強,堅強,樂於接受挑戰;而選擇吃1塊糖的孩子長大後則表現為猶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經質、好惹是非、任性,頂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傷害。這種從小時候的自控、判斷、自信的小實驗中能預測出他長大後個性的效應,就叫“糖果效應”。

糖果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有兩點:

1.成功就是在你即將放棄的那一刻

例如,你在一個公交站臺等車,車過去了一輛又一輛,但都不是你要等的那趟車。時間已經過去半個多小時了,你終於忍不住,去旁邊坐了一輛出租車。當你剛坐上車,打開車門的一剎那,你發現你所等的那趟車正徐徐開來。

當然,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再普通不過的小事。一個人要想獲得更大的成功,就要學會抵制誘惑。現代社會存在太多的誘惑,它們總是展示迷人的一面,引誘我們漸漸遠離自己的理想與目標。每個人都會面對種種誘惑,學生做作業時,會受到遊戲的誘惑;小孩子即使生了蛀牙,也會受到糖果的誘惑;減肥者會受到事物的誘惑。

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善於抵制誘惑,不被眼前的小利益所迷惑,不做誘惑的俘虜,爭取獲得更大的成功。

2.當一個人表現好或有進步的時候要及時給予獎勵

例如,一位校長他看到一個男生用一塊石頭砸同學,便立刻上前制止,並要這位男生過一會兒去他的辦公室。當這位校長回到辦公室時,那名男生已經在那裏等候了。校長掏出一粒糖果給男生,說:“這粒糖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到了。”還沒等那男生從驚異中反應過來,校長又掏出一粒糖說:“這粒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了手,說明你很尊重老師。”那男生正想開口,校長再次掏出一塊糖說:“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你打抱不平,說明你有正義感,所以這一粒也給你。”男生感動得流下了悔過的淚,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該這樣去制止他。”校長面帶微笑,拿出了第四粒糖果,說:“應該再獎你一粒糖,因為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糖果效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體現,例如,你可以利用糖果效應讓自己放棄眼前的小利益,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取得更大的成功。在教育孩子時,要讓他學會抵制誘惑,在孩子有一點進步時,及時給予他獎勵,讓他及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

33、自我選擇效應

選擇對於人的一生來說是很重要的,每一步都要慎重,否則很容易沒有後路。

“自我選擇效應”是指:人的一生面臨著很多種選擇,如果你一旦選擇了某條大路,就存在著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的慣性並且不斷自我強化。如果轉向其他的道路,就將付出更高的成本。

因此,在我們在面臨選擇時應該慎重。如果我們選擇了某項職業,在從事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慢慢積累起這項職業的專門技能,如果半路出家轉行,必然要經過一個艱苦的“換羽”過程,而且要付出相當大的成本。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可以面臨成千上萬的雇主,因為他的可塑性大,而一個有十余年經驗的技術員面臨的雇主可能只有幾千或者幾百乃至幾十甚至幾個,因為他們具備的能力越來越專業化,要重塑他們就需要花更大的成本。因此,許多人為自己機會很多的人就頻繁跳槽。

然而我們也看到,頻繁跳槽的人的工作都不十分穩定。原因可能在於,他們跳槽的成本常常不大,也意味著他們的人生富於變化,路徑依賴和相似性相對就弱一些,然而他們也難以成為某一領域的佼佼者。從成本、收益角度看,跳槽者需要用大量時間、精力去學習新的制度乃至工作知識,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等等,這些都不是小成本,而跳槽的收益常常需要機會,並且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才能體現出來。因此,一旦選擇錯了,對自己造成的損失是無法計算的。

一次,某大學舉行博士生入學考試。有一部分人遲到了,門口保安不讓他們進。有一個人衝著保安,氣憤地撕掉了準考證,然後走了。實際上,學校規定必須在八點半前進入考場,遲到了,是你的選擇,誰讓你不放棄睡懶覺的毛病,誰讓你不選擇守時的好習慣。這種不好的結果,只能怪自己,而不能埋怨別人。

學會選擇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像上述故事中的考生,他選擇了睡懶覺,就只能放棄考博士的機會。其實,人生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們做出慎重的選擇。入學、找工作、交友、婚戀等等,都要進行選擇。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說的就是選擇的重要性。

選擇與放棄,是相輔相成的,選擇就意味著放棄,放棄同時也意味著選擇。到圖書館看書,就意味著要放棄在其他地方玩或做其他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必須做出一些選擇和放棄。有些選擇,對於一個個體或者群體,關系甚為密切。人生不短不長,關鍵處,就那麼幾步。選擇對了,人生更加輝煌與精彩;選擇錯了,令人悲愁苦惱,怨恨遺憾。從長遠來看,我們要學會選擇。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也要註意,人在童年和少年時期形成的對世界、對人的看法可能影響其一生,也即更易發生“選擇”效應。一棵樹在幼小時要扶正它是容易的,當它長大還想扶正它就很難了,因此註重兒童和少年時期的教育對一個人一生是最重要的。

選擇效應對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選擇和接觸那些能夠給我們帶來積極影響的人,選擇那些有利於我們創造未來的工作。

34、從眾效應

個體受到群體影響的時候,往往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

“從眾效應”作為一個心理學概念,是指個體在真實的或臆想的群體壓力下,在認知上或行動上以多數人或權威人物的行為為準則,進而在行為上努力與之趨向一致的現象。從眾效應既包括思想上的從眾,又包括行為上的從眾。從眾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從眾效應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其作用取決於在什麼問題及場合上產生從眾行為。

一個老者攜孫子去集市賣驢。路上,孫子騎驢,爺爺在地上走,有人指責孫子不孝。爺孫二人立刻調換了位置,結果又有人指責老頭虐待孩子。於是二人都騎上了驢,一位老太太看到後又為驢鳴不平,說他們不顧驢的死活。最後爺孫二人都下了驢,徒步跟驢走,不久又聽到有人譏笑:“看!一定是兩個傻瓜,不然為什麼放著現成的驢不騎呢?”爺爺聽罷,嘆口氣說:“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咱倆擡著驢走了。”這雖然是一則笑話,但是卻深刻地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現象——盲目從眾,後來人們把這種現象命名為從眾效應。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從眾傾向,總是傾向於跟隨大多數人的想法或態度,以證明自己並不孤立。從眾效應就是人們自覺不自覺地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做出判斷、形成印象的心理變化過程。這是指作為受眾群體中的個體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為的對策傾向。

從眾是合乎人們心意和受歡迎的。不從眾不僅不受歡迎,還會引起災禍。例如,車流滾滾的道路上,一位反道行駛的汽車司機;彈雨紛飛的戰場上,一名偏離集體、誤入敵區的戰士;萬眾屏氣靜觀的劇場裏,一個觀眾突然歇斯底裏地大聲喊叫。公眾幾乎都討厭越軌者,甚至會對他群起而攻之。但是盲目從眾的行為卻是不可取的。

有一個人在街上閑逛,忽見一長隊綿延如龍,趕緊站到隊後排隊,唯恐錯過購買什麼新奇商品的機會。等到隊伍拐過墻角,發現大家原來是排隊上廁所,才不禁啞然失笑,趕緊悄然退出隊伍。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持某種意見的人數的多少是影響從眾心理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說服力的一個明證,很少有人能夠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

大多數都認為從眾行為扼殺了個人的獨立意識和判斷力,因此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但實際上,對待從眾行為要辯證地看。在特定的條件下,由於沒有足夠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準確的信息,從眾行為是很難避免的。通過模仿他人的行為來選擇策略並無大礙,有時模仿策略還可以有效地避免風險和取得進步。

35、南風效應

與別人發生矛盾,各不相讓,到最後往往是兩敗俱傷。而如果兩個人能平心靜氣地好好談談,往往能化幹戈為玉帛。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這樣的一則寓言: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越來越熱,所以開始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結果很明顯,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南風效應”這一社會心理學概念的出處。

南風效應給人們的啟示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時,要特別註意講究方法。北風和南風都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於方法不一樣,結果大相徑庭。

比如,有些人與大家在一起時很兇很要強,一次、兩次可能因為你的強勢讓你占了上風,但不久你就會發現你已經失去了朋友。我們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如果學學“南風”,與對方坦誠地談談,就一定可以化解雙方的矛盾。

延伸到管理角度來說,管理中也存在“北風”和“南風”這兩種類型的人。

一種是北風效應。有的人企圖以自己的強勢來壓倒別人,但是他不了解人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你管理他,有時候並不一定就是你比他強,只是因為你的職務比他高而已。運用強勢的手段,往往給下面的人帶來的是北風效應。你想征服他,反而迫使他產生抗拒心理。

另一種就是南風效應。有的人通過與對方交流,告訴他,我可以幫助你什麼,你其實是在為自己做事,你需要的是自我實現,而非為他人做嫁衣。也許這種管理模式,相對來說顯得管理者比較弱勢,然而事實並不盡然。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是把你手下的兵全部帶成與你一樣強勢一樣優秀的人,而不是以強勢來把自己的兵變成任你使喚的奴才。

同樣的道理,南風效應也可以應用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老師在工作中如果能多一點人情味,面對學生的錯誤能心平氣和地通情達理地去解釋分析,那麼就會產生南風效應,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正如優秀教師魏書生先生說的那樣,當學生犯錯誤時,應先避開問題的實質,把學生從犯錯誤的陰影中帶出來,走到溫暖的“陽光”下,給學生一個愉快的心境,和風徐徐地吹掉他們自我保護的“盔甲”,然後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向你敞開心扉。

南風效應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父母教育孩子,如果老是采用強硬的手段,往往達不到教育的效果。而采取溫和的方法反而會使孩子心悅誠服。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把握“尊重”、“信任”,和孩子建立起一種平等互利的人際關系,把孩子看做是發展中的人。這樣,孩子才樂意聽取父母的建議,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36、增減效應

良好的人際交往水平,可以使喜歡你的人越來越喜歡你。

心理實驗研究顯示:人們最喜歡那些對他們的喜愛不斷增加的人,最不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愛不斷減少的人;一個對自己喜愛逐漸增加的人,比一貫喜歡自己的人更受歡迎。心理學家阿倫森把這種心理現象稱為“增減效應”。

兩個素昧平生的人,可以成為好朋友,也可能分道揚鑣。這說明,人際交往及由此產生的關系,是一個動態結構,隨主觀、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人們都希望在千變萬化的人際關系中能產生好的交往效果。怎樣才能如願以償呢?這就需要研究人際交往中的增減效應。所謂“增”就是人際交往水平的提高;所謂“減”就是人際交往水平的降低。

當然,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不能機械地照搬“增減效應”。因為我們在評價人時,所涉及的具體因素很多,僅靠單方面的表現不能說明一切問題。倘若我們評價他人時不根據具體對象、內容、時機和環境就盲目地下結論,往往會弄巧成拙。

盡管如此,這種“增減效應”仍然有其合理的心理依據:任何人都希望對方對自己的喜愛能“不斷增加”,而不是“不斷減少”。例如,許多銷售員就是抓住人們的這種心理,在稱東西給顧客時總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秤盤裏再一點點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秤盤裏再一點點地拿出。

在實際生活中,許多父母往往對孩子批評多,表揚少,對孩子這樣看不慣,那樣不滿意,批評不斷,以致招來孩子對自己的反感。喜歡聽表揚話是孩子的天性,表揚能使孩子更加自尊、自愛、激揚自信,從而奮發向上。所以,父母對孩子還是要多一點表揚、鼓勵,少一些批評指責。這樣做,教育效果會更好。

有的父母,要麼把孩子捧上天,要麼把孩子批得一文不值。這樣一熱一冷,溫差太大,勢必造成孩子心理“感冒”。所以,父母對孩子的表揚、批評以及情感投入,都要逐步增加或減少,任何暴冷暴熱都不可取,相反會留下後遺癥。

增減效應實驗證明:先批評後表揚比先表揚後批評的效果好,甚至比一直表揚的效果還好。但是,這並非一成不變的靈丹妙藥,關鍵在於批評、表揚的內容與客觀事實的一致性。決定表揚、批評效果的因素很多,有父母的情感、態度、方法問題,孩子的心理狀態、時機、環境等原因,順序只是技巧之一。況且,就順序而言,有時先表揚後批評的效果也很好。總之,不能簡單、機械地套用增減效應。

在人際交往中也是如此,雙方的交往水平和相互關系,只有當雙方的認知趨於一致時,才能得到比較正確的反映。人們常說,感情在交往中增進。但嚴格說來,並非所有交往都能達到此目的,只有有效交往才能增進感情、發展友誼,無效交往可能適得其反。什麼叫有效交往?就是能使人產生愉快感覺的交往。

例如,有的人好做錦上添花的事,而不善於雪中送炭;有的人與別人講話不善於察言觀色,常使對方難堪,此類交往就達不到愉快的目的。同樣的交往方式,條件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朋友之間坦誠相見,有利於友誼的深化,但與已有隔閡的同事直來直去地說話,常產生誤解。一個人身處逆境時,有時只是一句寬慰的話,也會使他稱你為莫逆之交。但“順風”中的人,則無論你如何友善,他也未必稱你為知己。所以,人際關系的水平、條件不同,交往方式也應有所不同。

37、權威效應

不要過於迷信權威人物所說的話,應敢於堅持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觀點。

某高校舉辦一次特殊的活動,請德國化學家展示他最近發明的某種揮發性液體。當主持人將滿臉大胡子的“德國化學家”介紹給階梯教室裏的學生後,化學家用沙啞的嗓音向同學們說:“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種有強烈揮發性的液體,現在我要進行實驗,看要用多長時間能從講臺揮發到全教室,凡聞到一點味道的,馬上舉手,我要計算時間。”

說著,他打開了密封的瓶塞,讓透明的液體揮發……不一會兒,後排的同學,前排的同學,中間的同學都先後舉起了手。不到2分鐘,全體同學舉起了手。此時,“化學家”一把把大胡子扯下,拿掉墨鏡,原來他是本校的德語老師。他笑著說:“我這裏裝的是蒸餾水!”

對於本來沒有氣味的蒸餾水,為什麼多數學生都認為有氣味而舉手呢?這是因為有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現象——“權威效應”。

所謂“權威效應”,就是指說話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則他所說的話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並使人相信其正確性。即我們平時所說的“人微言輕、人貴言重”。

權威效應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於人們有“安全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往往是正確的楷模,服從他們會使自己具備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系數”;其次是由於人們有“贊許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會規範相一致,按照權威人物的要求去做,會得到各方面的贊許和獎勵。

在現實生活中,利用“權威效應”的例子很多:做廣告時請權威人物贊譽某種產品,在辯論說理時引用權威人物的話作為論據等等。在人際交往中,利用“權威效應”,還能夠達到引導或改變對方的態度和行為的目的。平凡人物,一旦被新聞媒體炒作,也變得身價百倍,這也是新聞的權威效應產生的結果。

因權威人物的評價,改變被評價事物的社會影響的現象也是權威效應。南朝的劉勰寫出《文心雕龍》無人重視,他請當時的大文學家沈約審閱,沈約不予理睬。後來他裝扮成賣書人,將作品送給沈約。沈約閱讀後給予該書的評價極高,於是《文心雕龍》成為中國文學評論的經典名著了。這也是權威效應在起作用。

在企業中,領導也可利用權威效應去引導和改變下屬的工作態度以及行為,這往往比命令的效果更好。因此,一個優秀的領導肯定是企業的權威,或者為企業培養了一個權威,然後利用權威暗示效應進行領導。當然,要樹立權威還必須要先對權威有一個全面深層的理解,這樣才能正確地樹立權威,才能讓權威保持得更加長久。

38、投射效應

如果總是把自己的心理特征歸屬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同樣的特征,那麼我們不僅無法真正了解別人,也無法真正了解自己。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歸屬到別人身上,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別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從而把自己的感情、意誌、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他人。

在人際認知過程中,人們常常假設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愛好或傾向,認為別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如:自己喜歡說謊,就認為別人也總是在騙自己;自己自我感覺良好,就認為別人也都認為自己很出色……心理學家稱這種心理現象為“投射效應”。

宋朝著名才子蘇東坡,與一位叫佛印的和尚相識。有一天,東坡突然在路上碰見佛印,見到佛印身上披黃袍袈裟,身材魁偉,東坡靈機一動,笑呵呵地對他說:“佛印啊,你知道你看上去像什麼麼?”佛印一下楞住,傻傻地問:“東坡兄,你看我像什麼?”東坡哈哈大笑一聲,說:“你呀,看上去像一堆大糞。”

佛印微微點頭,接著說:“東坡兄,你知道你看上去像什麼麼?”東坡聞聲,一位佛印要以牙還牙,忙收斂了笑容,很小心地問:“你看我像什麼?”只見佛印一字一句道:“東坡兄,你一襲學士長袍,滿面紅光,活像一尊佛啊!”話畢,深深一鞠躬。東坡聽完心理揣摩:“這和尚傻不傻,連我對他的貶損之言都聽不明白,還修行個啥啊?”

東坡找來蘇小妹“分享戰果”,小妹聽完直跺腳,連聲說:“哥哥,你上當了,你被大和尚‘涮’了!”東坡一驚,忙問:“到底怎麼了?”小妹說:“哥哥呀,你真糊塗!難道你不知道佛教裏有句話叫‘心中有佛,見人是佛’麼?大和尚在罵你‘心中有大糞,見人是大糞’呀!”東坡頓時滿面羞愧,不知所雲。

由於投射效應的存在,我們常常可以從一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中來推測這個人的真正意圖或心理特征。由於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別人做出的推測都是比較正確的。但是,人與人之間畢竟有差異,因此推測也會有出錯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錯誤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投射到別人身上:自己喜歡的人,以為別人也喜歡,總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地吃一些醋;父母總喜歡為子女設計前途選擇學校和職業,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到他們身上……我們得記住,人與人之間既有共性,又各有個性,如果投射效應傾向過於嚴重,總是以己度人,那麼我們將既無法了解他人也無法了解自己。

投射效應也是一種心理定勢的表現,它以評價人自己的心理特征作為認知他人的標準。由於評價人往往把自己的某種品質、性格、愛好投射到甚至可以說是強加到被評價者身上,以自己為標準去衡量被評價者,從而使評價的客觀性打了折扣,最終使評價結果產生誤差。這種類型的誤差,一般稱為相似誤差。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種典型的投射效應。當別人的行為與我們不同時,我們習慣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行為,認為別人的行為違反常規;喜歡嫉妒的人常常將別人行為的動機歸納為嫉妒,如果別人對他稍不恭敬,他便覺得別人在嫉妒自己。

為了克服投射效應的消極作用,我們應該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做到嚴於律己,客觀待人,盡量避免以自己的標準去判斷他人。

39、登門檻效應

要讓他人接受一個很大的,甚至是很難的要求時,最好先讓他接受一個小一點的要求。一旦他接受了這個小的要求,他就比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裏德曼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助手去訪問一些家庭主婦,請求被訪問者答應將一個小招牌掛在窗戶上,她們答應了。過了半個月,實驗者再次登門,要求將一個大招牌放在庭院內,這個牌子不僅大,而且很不美觀。同時,實驗者也向以前沒有放過小招牌的家庭主婦提出同樣的要求。結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後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後者高3倍。後來人們把這種心理現象叫做“登門檻效應”。

這種為達到最終目的而分步驟進行的做法之所以有如此強的作用,可能是由於個體的自我形象在某些方面起了變化而產生的。例如在上述掛招牌的實驗中,主婦們原以為自己不讓設立牌子,即使有人找上門也不同意要求,但是,一旦她們同意了某個實際上很難拒絕的小要求,就可能改變自己的認識。由於同意了在窗戶上掛一個小牌子這個小要求,不知不覺地就加入了情願的行列,那麼,當第二個要求提出來時,就有可能跟著照做了。

因此,答應並實現了第一個小要求,改變了個體對自己或對活動本身的態度,由此減弱了個體對類似活動大要求的對抗心理,使個體更容易順從第二個大要求。這就是登門檻效應,一只腳都進去了,何必在乎整個身子都進去呢?

心理學認為,人的每個意誌行動都有行動的最初目標,在許多場合下,由於人的動機是復雜的,人常常面臨各種不同目標的比較、權衡和選擇,在相同情況下,那些簡單方便的目標容易讓人接受。另外,人們總願意把自己調整成前後一貫、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別人的要求有些過分,但為了維護印象的一貫性,人們也會繼續下去。

這種效應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當顧客選購衣服時,精明的售貨員為打消顧客的顧慮,“慷慨”地讓顧客試一試。當顧客將衣服穿在身上時,他會稱贊該衣服很合適,並周到地服務。在這種情況下,他再勸購,很多顧客就難以拒絕。推銷員在推銷商品時,並不是直接向你提出買他的商品,而是先提出試用化妝品、試穿衣服的要求,等這些要求實現之後,才提出購買要求。男士在追求自己心儀的女孩時,也並不是“一步到位”,提出要與對方共度一生,而是逐漸通過看電影、一起吃飯等小要求來逐步達到目的。

有經驗的老師在做學生工作時也是這樣,他總是先讓學生承諾完成一件比較容易的任務,待到任務完成後,他再接著提出更大的要求。但是,在使用這種“門檻”時老師也應註意另一種新的“門檻”技術,即先提出一個很大的要求,接著提出較小的要求。這門技術也會產生極大的效應。

在要求別人或者下屬做某件較難的事情而又擔心他不願意做時,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類似的較小的事情。同樣,對於一個新人,上級不要一下子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應先提出一個只要比過去稍有進步的小要求,當他們達到這個要求後,再通過鼓勵,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員工容易接受,預期目標也容易實現。這裏面的心理變化是多麼微妙啊!不過要記住,有的時候還是要看住自己的“門檻”的,該拒絕的時候一定要拒絕。

40、齊加尼克效應

如果能夠正視工作中的壓力,合理化解壓力,便可消除緊張。

法國心理學家齊加尼克曾做過一次頗有意義的實驗:他將自願受試者分為兩組,讓他們去完成20項工作。其間,齊加尼克對一組受試者進行幹預,使他們無法繼續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務,對於另一組則讓他們順利完成全部工作,實驗得到不同的結果。雖然所有受試者接受任務時都顯現一種緊張狀態,但順利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隨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持續存在,他們的思想總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擾,心理上的緊張壓力難以消失。這種因工作壓力所導致的心理上的緊張狀態即被稱為“齊加尼克效應”。

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知識信息量的增加,作為“白領”階層的腦力勞動者,其工作節奏日趨緊張,心理負荷亦日益加重。特別是腦力勞動是以大腦的積極思維為主的活動,一般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持續而不間斷的活動,所以緊張也往往是持續存在的。

林揚是天津某大學人力資源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後找到了一份薪酬不錯的工作,林揚自己覺得很滿意,家人也非常高興。然而隨著林揚工作了一段時間,他卻變得日漸焦慮,有時甚至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面對工作中的壓力和挑戰,他時刻處於緊張狀態。

生活中有些壓力是良性的,它讓我們振作。但更多的來自我們感到自己無力控制的食物的壓力,則往往導致齊加尼克效應,使我們更疲勞。像林揚這樣因工作壓力大而時刻處於焦慮狀態,就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現象了。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克服壓力所致的緊張,避免齊加尼克效應的幹擾。

首先,適當安排計劃。若所擬的工作計劃不符合實際,便會受到挫折而引起情緒緊張。有的心理學家建議,在預定工作進度表中,可安排一小段時間。每次到這段時間時,可利用它來完成先前未能做完的事情,或是著手下一步工作。這樣既有助於完成計劃又能感覺到自己能支配自己的工作,內心較為輕松。

其次,真誠地對待他人。在與別人交往中,應真誠坦蕩,與人為善。虛偽不僅使人厭倦,而且自己也會因此而有不安全感,總是不自覺地猜想別人會不會得知真相,猜想別人是否在背後議論自己,並為此惶惶不安。這不僅導致你與別人關系緊張,自己也會活的很累。

再次,對自己所面臨的事物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精神準備。對其性質、內容、基本情況要有所了解,對其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和後果要有充分的估計和預見。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遇事沈著,應付自如。

41、毛毛蟲效應

毛毛蟲習慣於固守原有的本能、習慣、先例和經驗,而無法破除尾隨習慣而轉向去覓食。

法國心理學家約翰?法伯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稱之為“毛毛蟲實驗”:他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使其首尾相接,圍成一圈,在花盆周圍不遠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松葉。

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的邊緣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這些毛毛蟲還是夜以繼日地繞著花盆的邊緣在轉圈,一連走了七天七夜,它們最終因為饑餓和精疲力竭而相繼死去。

約翰·法伯在做這個實驗前曾經設想:毛毛蟲會很快厭倦這種毫無意義的繞圈而轉向它們比較愛吃的食物,遺憾的是毛毛蟲並沒有這樣做。導致這種悲劇的原因就在於毛毛蟲習慣於固守原有的本能、習慣、先例和經驗,毛毛蟲付出了生命,但沒有任何成果。其實,如果有一個毛毛蟲能夠破除尾隨的習慣而轉向去覓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後來,科學家把這種喜歡跟著前面的路線走的習慣稱之為“跟隨者”的習慣,把因跟隨而導致失敗的現象稱為“毛毛蟲效應”。

再進一步,我們甚至可以說,我們人類也難逃這種效應的影響。比如說,在進行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對於那些“輕車熟路”的問題,會下意識地重復一些現成的思考過程和行為方式,因此很容易產生思想上的慣性,也就是不由自主地依靠既有的經驗,按固定思路去考慮問題,不願意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

固有的思路和方法具有相對的成熟性和穩定性,有積極的一面。因為襲用前人的思路和方法,有助於人們進行類比思維,可以縮短和簡化解決的過程,幫助人們更加順利和便捷地解決某些問題;但與此同時,它的消極影響也不容忽視,那就是容易使人們盲目運用特定經驗和習慣的方法,對待一些貌似而神異的問題,結果浪費時間與精力,妨礙問題的解決。而且長年累月地按照一種既定的模式思考問題,不僅容易使人厭倦,更容易麻痹人的創造能力,影響潛能的發揮。

毛毛蟲實驗對學校教育的啟示是:時代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學生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我們的教育教學等各方面工作不能禁錮於以往的僵化模式,而要不斷地創新和與時俱進,從而能夠適應時代變化以及學生的要求。惟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教學等各方面工作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毛毛蟲那種毫無意義的繞圈所導致的悲劇還說明:在實際工作中“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神話並不存在,我們不能只關註做了多少工作,而且還要關註做出了多少成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效益問題”。當我們的教育教學等各方面工作遭遇挫折或陷入停頓時,應該努力尋求突破。

當生活和工作遭遇挫折或陷入停頓時,我們也不能像毛毛蟲那樣做毫無意義的努力,而應該轉變思路和善於另辟蹊徑,以便更有技巧、更有效率地工作,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鯰魚效應

人只有不斷挑戰自己,參與競爭,才能更快地成長和發展。安於現狀,只能一事無成。

在日本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古時候日本漁民出海捕魚捉鰻魚,因為船小,回到岸邊時,鰻魚幾乎死光了。但是,有一個漁民,他捕的魚每次回來都是活蹦亂跳的。他的魚賣的價錢也因此高過別人一倍。沒過幾年,這個漁民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富翁。

直到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魚了,漁民才把這個秘密告訴他兒子:在盛鰻魚的船艙裏,放進一些鯰魚,為了對付鯰魚的攻擊,鰻魚也被迫反擊,始終處在戰鬥的狀態中,鰻魚生的本能被充分調動起來,所以就活了下來。

漁民還告訴兒子,鰻魚死的原因是它們知道被捕住了,等待它們的只有死路一條,生的希望就破滅了,所以在船艙裏過不了多久就死掉了。

“鯰魚效應”是企業領導層激發員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現在兩方面:

1.招納新員工

企業要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氣、思維敏捷的年輕生力軍引入職工隊伍中甚至管理層,給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舊的懶惰員工帶來競爭壓力,從而喚起“鰻魚”們的生存意識和競爭求勝之心。

2.引進新的元素

要不斷地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管理觀念,這樣才能使企業在市場大潮中搏擊風浪,增強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

許多人都知道草原上狼的例子。澳大利亞的一個大牧場上經常有狼群出沒,這些狼常常吞噬牧民家養的羊。於是牧民求助政府和軍隊將狼群趕盡殺絕。政府下了一番工夫,命令軍隊消滅狼群。狼沒有了,羊不再遭受狼的襲擊,數量大增,牧民對此非常高興,認為預期的設想實現了。

可是,過了幾年以後,牧民們卻發現羊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羊的數量銳減,並且新出生的小羊個個體弱多病,羊毛的質量也大不如從前。牧民這才明白,失去了自己的天敵,羊的生存和繁殖基因也退化了。於是,牧民又請求政府再引進野狼,狼重新回到了草原上,羊的數量又開始增加了。

對於人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不要總是想辦法擠掉自己的競爭對手,正是因為有競爭對手的出現,我們才能不斷地進步。

眾所周知,老鷹是所有鳥類中最強壯的種族,動物學家的研究表明這可能與老鷹的餵食習慣有關。老鷹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鷹,由於它們的巢穴很高,所以獵捕回來的食物一次只能餵食一只小鷹,而老鷹的餵食方式並不是依照平等的原則,而是哪一只小鷹搶得兇就給誰吃。在此情況下,瘦弱的小鷹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兇狠的就存活下來,代代相傳,老鷹一族愈來愈強壯。正是有了這種不認輸的競爭精神,老鷹才能成為鳥類中最強壯的種族。

當太陽升起時,非洲草原上的動物就開始奔跑,獅子知道,如果它跑不過最慢的羚羊就會餓死;羚羊也知道,如果它跑不過最快的獅子就會被吃掉。由此可見,如果一種動物沒有競爭力,該種群自然要面臨絕種的危險;同樣一個人沒有競爭力,那麼這個人無疑要準備接受被淘汰的考驗。

機遇總是青睞那些時刻準備競爭的人,同時機遇也常常伴隨著風險。老鷹的危機意識強烈,時刻保持著競爭勢態、戰鬥狀態,時刻準備著應付危機。結果,它們處理危機、應付風險的能力非常強,經常化險為夷,戰勝對手。生活在這個充滿競爭和機遇的社會上,每個人都要有競爭意識,廣泛的學習,增強自己的競爭實力,以競爭的心態時刻準備著接受各種挑戰,做一個競爭中的強者。

43、蝴蝶效應

一絲細小的不快或許就會導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許還會引起諸多煩惱,甚至還會引來一連串的厄運。

“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於1963年提出來的。其大意為:一只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樣一則故事:某房地產公司的一名女職員在給老板送文件的過程中不小心和一位同樣拿著文件的律師撞了個滿懷,把公司的文件散落一地。律師在幫她撿散落在地上的文件時,不小心把一頁文件夾到了自己的文件中。在她去公司報到時,她的老板發現少了一份文件,於是狠狠地批評了她一通,她由於受不了老板的盛氣淩人而突發心臟病。在她被送往醫院的過程中恰逢一位明星去醫院看自己的朋友。這位明星被粉絲圍在了醫院門口要求簽名,使得這位女士不能及時進入醫院,延誤了搶救時機。好不容易進了醫院,又碰到一個年輕的實習醫生給她做手術,由於手術失誤,最終導致這位女士失去了生命。

蝴蝶效應告誡我們:要註意微小的不良情緒,對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時調整心態,否則可能釀成大的不良後果。

當然,蝴蝶效應對情緒也可產生積極的影響。古埃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夥子聽說有人說他的壞話,就憤憤不平去找人打架,路上走得口渴了,便向路邊小屋的主人要一杯水喝。主人熱情好客,看他滿頭大汗,除了送水以外又遞過來一條毛巾。他謝過走出屋外,主人又追出來送給他一把傘讓他遮陽。這個小夥子出門以後,心胸豁然開朗,只走了幾步就轉頭回家了。為什麼?因為他對小屋的主人的熱情招待心裏充滿了感激,原來那充斥在他心中憤憤不平的心情被衝淡了,他不想為區區小事去拼命了。可能連小屋的主人都沒想到,小小的一把遮陽傘——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善舉,居然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爭鬥。

蝴蝶效應的威力往往被人們忽視,因為這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定律,但是如果你把這個定律運用到企業管理中或自己的生活中,就會得到不可思議的發現。任何一個明智的領導人都會走在時間的前面,思考很多沒有發生但有可能發生的危機,這也就是防微杜漸。因為他們知道,一些看似無足輕重的細節,卻很有可能是造成企業崩盤的原因。

人生也是如此,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就有可能改變你的一生,這絕不是誇大其詞。蝴蝶效應就在我們身邊,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它可以改變世界,同樣,也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這其中對細節的重視程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44、泡菜效應

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人也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環境,讓自己生存的環境越來越好。

“泡菜效應”的含義是:同樣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後,將它們分開煮,其味道是不一樣的。根據這個原理可知,人在不同的環境裏,由於長期耳濡目染,其性格、氣質、素質和思維的方式等方面都會有明顯的差異,這正如人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菜效應揭示了環境對人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譬如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甚至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價值取向,左右孩子對人生觀、幸福觀的評判標準。一個在父母的爭吵打罵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的家庭觀念會很淡薄,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也會很偏激,對家庭、對社會缺乏責任感。而在一個溫馨寬松的家庭氣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對家庭充滿依戀、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寬厚而平和,從而有更多的機會走向成功。

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給孩子買了許多課外書籍,而孩子就是不喜歡閱讀,這完全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孰不知這同父母本身有著密切的關系。試想,一對父母如果自己從來不讀書,業余時間都用在了搓麻將、看電視或各種娛樂應酬上,那就不能給孩子起到帶頭作用,口說千次不如自己做一次榜樣。假如每天晚上,父母陪著孩子一起閱讀,一起進入書中美妙的境界,互相交流讀書所悟,長期堅持不懈,父母就不愁自己的孩子不喜歡閱讀了。

一個人出生於什麼樣的家庭無法選擇,但爭取怎樣的生存環境和發展卻是可以選擇或奮鬥的。

有個年輕人一直在苦苦尋找一種快速成功的方法,但很難。一天,一位智慧的老婆婆拿了一塊石頭,讓年輕人拿去菜市場門口叫賣,結果無人問津。年輕人很無奈地拿著石頭來問老婆婆,說石頭一文不值;老婆婆讓他拿到珠寶店門口去賣,結果有人出價30塊錢,年輕人沒賣;他又拿著石頭再去問老婆婆,老婆婆說明天你再拿到外國人經常出入的文物商店門口去賣,結果一個日本遊客願意出價300塊買這個石頭。年輕人突然醒悟,原來同樣一塊石頭,放在不同的環境產生的價值是不一樣的。

泡菜效應還可以應用到學校管理上,學校要重視校園硬環境和軟環境的建設,重視通過良好的環境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教育。校園的硬環境主要是指校容校貌,它由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樓一臺等建築物構成;校園的軟環境主要是指正確的輿論風氣、和諧的人際關系、民主的管理方法、嚴明的校紀校規、獨特的校風校訓等。校園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具有“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為此,學校要努力讓校園的硬環境整潔、優美、有序,讓校園的軟環境充分體現人文精神,蘊含豐富的教育因素,從而給學生詩情畫意、溫馨怡人的感受,發揮對學生啟迪智慧、激發靈感、培育誌向的作用。

同樣,泡菜效應也可以應用到人際交往上,除去天生帶來的人際關系比如父母、親戚,以及由這些所帶來的各種便利,朋友是構成我們交往圈子的主要成分,也是影響我們的主要環境。由此可見交友的重要性。交了一個知己,多的不僅是一起吃喝玩樂的痛快或者遇到挫折時的安慰,也不僅是事業上的支持和幫助,更多的是人生旅途中難得的心靈伴侶。損友則會將你帶向另一個極端,甚至滅亡。

45、態度效應

對別人的態度會決定一個人的人際關系,對孩子的態度決定孩子將來的發展,對工作的態度決定一個人的業績,對人生的態度則決定一個人的成敗。

有個心理學家和動物學家一起做過一個有趣的對比實驗:在兩間墻壁鑲嵌著許多鏡子的房間裏,分別放進兩只猩猩。

一只猩猩性情溫順,它剛進到房間裏,就高興地看到鏡子裏面有許多“同伴”對自己的到來都報以友善的態度,於是它就很快地和這個新的“群體”打成一片,奔跑嬉戲,彼此和睦相處,關系十分融洽。直到三天後,當它被實驗人員牽出房間時還戀戀不舍。

另一只猩猩則性格暴烈,它從進入房間的那一刻起,就被鏡子裏面的“同類”那兇惡的態度激怒了,於是它就與這個新的“群體”進行無休止的追逐和爭鬥。三天後,它是被實驗人員拖出房間的,因為這只性格暴烈的猩猩早已因氣急敗壞、心力交瘁而死亡。

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態度效應”。

態度效應可以應用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上。面對成長中的孩子,父母和老師要真誠地熱愛和關心孩子,要時時對他們報以友善、和藹可親的態度。因為大人的態度會成為孩子從“鏡子”裏看到的態度,會激發出孩子以成倍友善、和藹可親的態度回應自己的父母和老師。大人友善、和藹可親的態度和兒童回應的態度可以互相鼓舞彼此的精神、溫暖雙方的心房、保健雙方的心靈。

同樣,一個人對工作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你對工作抱著什麼樣的態度,直接決定了你將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三個工人在砌一堵墻。有人過來問他們:“你們在幹什麼?”第一個人擡頭苦笑著說:“沒看見麼?砌墻!我正在搬運著那些重的要命的石塊呢。這可真是累人啊……”第二個人擡頭苦笑著說:“我們在蓋一棟高樓。不過這份工作可真是不輕松啊……”第三個人滿面笑容開心地說:“我們正在建設一座新城市。我們現在所蓋的這幢大樓未來將成為城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啊!想想能夠參與這樣的一個工程,真是令人興奮。”

十年後,第一個人依然在砌墻;第二個人坐在辦公室裏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是前兩個人的老板。可見,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

態度效應在企業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優秀的企業領導是用“待人如待己”的黃金法則去對待員工的。員工才是企業真正寶貴的財富。在要求員工忠誠服務於公司的同時,自己有沒有反省過,如何去做一個最佳的雇主。人與人之間的任何交往都是雙向互動的,當領導從員工身上得到越多的時候,相應地,員工也會得到更多的機會和待遇。

因此,正確處理好企業領導與員工之間的關系,真正建立起一種超越雇傭、相互依存、相互信任、相互忠誠的合作夥伴關系,員工才樂於為企業賣力。這帶給領導的是發展,帶給員工的是成功,有助於雙方更好地走向未來、贏得明天。

人與人相處時,態度也很重要,與人相處中你誠懇待人,忠厚待人,就像對待自己一樣,實實在在,沒有虛情假意,這樣別人才能信任你,才願意和你交往,也才能發展出真摯的友情,開出友誼之花。

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可能對任何人都做到“把別人當自己”,但你認為值得交往的朋友,你希望建立的真正友誼,真的需要拿出你的赤誠,拿出你的真心,拿出你的熱情去對待朋友,這樣的交往才是真摯的、恒久的、經得起考驗的。說到底,把別人當自己,講的是真情實意。

46、皮格馬利翁效應

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或自己的暗示。如果這些暗示是積極的,你便能獲得積極的影響;如果這些暗示是消極的,你的行動自然也會受到消極的影響。

在古希臘的神話裏,有這樣一個故事:塞浦路斯的國王皮格馬利翁愛上了自己雕塑的一個少女,並且希望自己的愛能被接受,希望這個雕塑活過來。他的這種真摯的愛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動了愛神阿芙羅狄忒,於是他就給了雕像以生命,讓皮格馬利翁的幻想變成了現實。皮格馬利翁效應最初的雛形由此而來。

上面的故事雖然是個傳說,但它卻指引人們從中發現了一個現象——暗示對人的精神有著強大的作用。暗示是一種神奇的力量,但它既不是迷信,也不是特異功能,它是人們心理作用的結果。一個人只要反復對自己說同一句話,不管這一句話真假對錯,最後他都會相信,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這就像謊言說了千遍會成為真理一樣。如果一個人不斷地接受“你行”這樣的暗示,即使這是一句謊言,但是長久之後,“你行”的念頭也會在他心裏紮根,讓他倍受鼓舞;如果一個人不斷地接受“你不行”的暗示,即使這同樣是一句謊言,長久之後,他也會覺得自己確實不行。

暗示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地接受別人或者自己的暗示,會對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講的話非常信任,這樣的一個人對你的評價或許會直接影響到你的價值觀。進一步而言,自信就是對自己最有效的暗示,正如人們所說的,“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只看你怎麼對待自己。如果你充滿自信,認為自己行,那麼你一定行;如果你沒有自信,認為自己不行,那你一定不行。

很多人在欣賞別人的時候,一切都好;審視自己的時候,卻總是很糟。其實並不是這樣,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就像一個詩人說的一樣:“不要總看別處的風景,其實你也是一片風景,也有陽光,也有空氣,也有寒來暑往,甚至有別人未曾見過的一株春草,甚至有別人未曾聽過的一陣蟲鳴……”

很多時候,我們從別人那裏得不到積極的暗示,但是我們自己可以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或許我們取得的成績很小,或許它只是減肥時期的你比昨天少吃了一個饅頭,也或許是鍛煉意誌時期的你比昨天多完成了一項任務……這些小小的成績在別人看來根本不值得獲得贊美,但是沒關系,不要吝嗇你的贊美之詞,把它說出來,甚至喊出來,因為任何大的成就都是由小的成績積累而成的,任何大的贊美也都是由小的贊美積累而成的。

你也許有過這樣的經歷,本來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穿了一件自認為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但結果好幾個同事都說不好看,當第一個同事說的時候,你可能還覺得只是她的個人看法,但是說的人多了,你可能就真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力和審美眼光了,於是下班之後,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換下來,並且決心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通過皮格馬利翁效應我們知道,暗示對人們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對人的改變是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的。最好的暗示來自自己,我們要善於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要善於表揚自己身上每一個小小的成績,這樣就能積小成績成大成就,最後實現自己美好的願望。

47、巴納姆效應

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於是只能借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正因為如此,每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環境當中,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

“巴納姆效應”指的就是這樣一種心理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

這個效應是以一位廣受歡迎的著名魔術師肖曼?巴納姆來命名的,他曾經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的節目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很多。

許多中學生對於星座都到了迷戀甚至信仰的程度,迷戀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學生錯誤的認為利用星座對於命運和性格的預測讓人感同身受。其實,手相學、面相學、星相學都是偽科學,而這種“感同身受”其實是巴納姆效應在作祟。根據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描述能夠準確揭示自己的特點。在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中,測試者面對自己總結的結果和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竟然都認為後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這樣的誤導,在算命先生算命時也有體現。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其實,那些求助於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那麼怎樣才能避免“巴納姆效應”,客觀地認識自己,自己做自己的鏡子呢?

首先,要學會面對自己。有很多人只願意向別人提及自己的優點,而隱藏自己的缺點。殊不知,不敢面對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是不能客觀全面地面對自己的。

其次,培養一種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從別人的口中獲知自己做得好不好,然後再加上自己敏銳的判斷力,就很容易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是自己的缺點,有待於改進。

再次,以人為鏡,通過與自己身邊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較來認識自己。在比較的時候,對象的選擇至關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與別人的優點比,都會失之偏頗。因此,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條件相當的人作比較,找出自己在群體中的合適位置,這樣認識自己,才比較客觀。

48、邊際效應

在逐次給你增加一倍的消費品時,雖然帶來的總效用仍然是增加的,但是帶來的單位效用卻是逐漸遞減的。

我們向往某事物時,情緒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觸到此事物時情感體驗也越為強烈,但是,第二次接觸時,會淡一些,第三次,會更淡……以此發展,我們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我們的情感體驗也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這就是所謂的“邊際效應”。

邊際效應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嗜酒如命的人會越喝越高興,或者集郵愛好者收藏一套“文革”郵票,那麼這一套郵票中最後收集到的那張郵票的邊際效應是最大的。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在餓了的時候,給你拿了一盤烙餅,你在吃的時候,第一個乃至第五個非常香,最後吃飽了,剩下幾個烙餅還想吃,覺得不太好,一點好的感覺都沒有了。物質消費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人們就開始對這種狀況的消費會產生一種厭倦的心理。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同樣的例子。這有兩個原因:第一你吃飽了,生理不需要了;二,你吃膩了,刺激受夠了。你希望有個機會表白自己的其他願望。

同樣,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第一次批評孩子,孩子還會接受你的批評,當你第二次用同樣的方式批評孩子,孩子就會有點厭煩了,接著第三次、第四次……也許孩子根本都不會聽你的,甚至於對著你喊:“能不能換幾句話啊!我都聽煩了。”

愛情的邊際效應也是遞減的。青少年時期,我們就像走在幹涸的沙漠,極度需要愛的滋潤。如果給你一杯水,你會非常感激,因為久旱遇甘霖;再給你一杯,你仍然十分高興,因為你還很需要,可是那種需要不像第一次那麼強烈了;再給你第三杯,你能喝下,只是不那麼需要了;再給你第四杯,第五杯……要你喝下,估計你就不是那麼喜歡,反而有點厭倦甚至反胃,愛情的感覺與此十分相似。

在請客吃飯時也要註意邊際效應的應用。倘若叫了一大堆食物,結果吃不了,不免是極大的浪費。當然,一大堆人下館子,最多只能有個花多少錢的預算,至於點多少菜就無法自行決定了。如果不是很熟悉大家的飯量,點菜是無法恰到好處的。一來不好意思問各人能吃多少,二來即使可以這樣做,飯量這東西有很大的隨意性,也是很不好把握的。到底有沒有一個既不麻煩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減少這種浪費呢?

有一個故事說顧愷之吃甘蔗,總是先吃甘蔗的上端,再慢慢地往下端吃。別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吃,他說:“這就叫漸至佳境。”他所謂的“漸至佳境”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邊際效應。於是,有人把這邊際效應套用到了餐桌上,得出了既不麻煩又行之有效的減少浪費的方法。比如說,上菜時先讓上自己不太愛吃的食物,把邊際效應遞減的程度降低,吃到最後一道自己最愛吃的食物,自然無論如何也會吃下去了。

49、過度理由效應

如果一開始就是為了得到報酬而努力,那麼一旦這種報酬沒有了,人也就不再會努力了。

“過度理由效應”是指如果最初自己有內在興趣的活動能得到獎勵,一旦這種外加的獎勵取消,人們對這種活動的興趣便會下降,從而減少乃至終止從事這項活動的現象。

過度理由效應是由心理學家德西發現的。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實驗方法,很好地證明了過度理由效應的存在。他以大學生為被試,請他們分別單獨解決誘人的測量智力的問題。

實驗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每個被試自己解題,不給獎勵;第二階段,被試分為兩組,實驗組被試每解決一個問題就得到1美元的報酬;第三階段,自由休息時間,被試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目的存在考察被試是否維持對解題的興趣。

結果發現,與獎勵組相比較,無獎勵組休息時仍繼續解題,而獎勵組雖然在有報酬時解題十分努力,而在不能獲得報酬的休息時間,明顯失去對解題的興趣。第二階段時實驗組的金錢獎勵,造成明顯的過度理由效應,使獎勵組被試用獲取獎勵來解釋自己解題的行為,從而使自己原來對解題本身有興趣的態度出現了變化。到第三階段,獎勵一旦失去,對態度已經改變的被試,沒有獎勵則就沒有繼續解題的理由,而控制被試對解題的興趣,沒有受到過度理由效應的損害,因而,第三階段仍繼續著對解題的熱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體驗:親朋好友幫助我們,我們不覺得奇怪,因為“他是我的親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當然他們會幫助我們;但是如果一個陌生人向我們伸出援手,我們卻會認為“這個人樂於助人”。

一個少年因為受到了媽媽的批評,賭氣離家出走了。他在外面待了一整天,又冷又餓。傍晚時分,他來到一個老婆婆的小吃店,老婆婆看到他,就給他端了一份餛飩、一份小籠包。男孩眼巴巴地望著熱氣騰騰的食物,小聲說:“我沒帶錢!”老婆婆說:“沒關系,這個是婆婆送給你的,孩子,這麼晚了,你怎麼不回家啊?你媽媽會著急的。”男孩倔強地說:“她才不會著急呢!白天還是她給我趕出來的呢!”男孩吃完了飯,對老婆婆說:“婆婆,你真好,我媽媽要像你一樣就好了。”老婆婆語重心長的對他說:“我只是讓你吃了一頓飯,你就對我感激不盡,你媽媽養育了你這麼多年,你怎麼就不知道感激她呢?”

男孩聽了老婆婆的話羞愧難當,當即決定回家找媽媽,不讓媽媽再為他擔心了,當他快到家時,看到媽媽正在家門口焦急地張望,見到他時,媽媽急忙抱住他,母子倆都很激動。

同樣,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無視對方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為“這是責任”、“這是義務”,而不是因為“愛”和“關心”;一旦外人對自己做出類似行為,則會認為這是“關心”,是“愛的表示”。

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就是由於社會心理學上所說的“過度理由效應”。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而總是為行為尋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夠的原因,人們就很少再繼續找下去,而且,在尋找原因時,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在的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對行為做出解釋時,人們一般就不再去尋找內部的原因了。

50、反饋效應

及時對活動結果進行評價,能強化活動動機,對工作起促進作用。

反饋原來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輸出電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輸入電路中,以增強或減弱輸入訊號的效應。心理學借用這一概念,以說明學習者對自己學習結果的了解,而這種對結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強化作用,促進了學習者更加努力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一心理現象稱作“反饋效應”。

下面是一個著名的反饋效應的心理實驗。

C.C.羅西與L.K.亨利把一個班的學生分為三組,每天學習後就測驗。主試每天都把第一組學習的結果告訴學生,對第二組學生只是每周告訴他們一次,而對第三組,則一次也不告訴。如此進行了8周教學。然後改變做法,第一組與第三組對調,第二組不變,也同樣進行了8周教學。結果除第二組穩步地前進,繼續有常態的進度外,第一組與第三組的情況大為轉變:即第一組的學習成績逐步下降,而第三組的成績則突然上升。

這說明,及時知道自己的學習成果對學習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並且是及時反饋比遠時反饋效果更大。

在反饋時,要正確運用鼓勵和批評。鼓勵和批評都是把握的基本方式,不能偏廢。鼓勵很重要,但不能誇大其詞;對錯誤和問題的批評要及時、慎重,不能譏笑和嘲諷。要使鼓勵和批評收到實效,關鍵是理解和尊重,憑敏銳的感覺和溝通的智慧對癥下藥。

及時反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個人素質。這個素質在小時候我們就已經被灌輸,那就是父母經常要我們讓大人放心,推而廣之,能夠讓別人省心且讓別人放心的人肯定會受人歡迎。這種人領導願意授權給他,因為他會及時反饋,做得好或者不好,老板心裏隨時有數。這讓老板覺得可以控制,不用擔心;而這種人在與老板的溝通中也會獲益良多,他會教給你很多東西。當然及時反饋也要給個人和老板留點空間,這樣個人才能更大發揮主觀能動性。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註意及時給學生反饋信息。實踐證明,每當學生完成練習,他們最為關心的是練習結果正確與否,但是這種關心程度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弱。因此,老師要抓住時機,利用學生對練習印象最鮮明、最清晰的時候進行反饋,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練習的質量,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實,反饋不只是為了知道誰對誰錯,即使對了,也不見得是同一種解題思路,同一個思維水平。所以,通過練習的反饋還應作進一步的了解,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認知水平上有所提高。還應該培養學生自我檢驗的習慣,讓他們掌握一定的檢查方法,提高自我反饋的意識和能力。

同樣,信息反饋對傳播者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決定著傳播內容的編輯、調整。同時受者也會在交流中取得自己所需。重視傳播中的信息反饋,就要研究其傳播原理和具體方法,從而真正架起傳、受者間的橋梁,讓傳播盡量朝良性方向發展。

在日常的學習和工作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及時地進行自我反饋,避免毫無目的的學習和工作。不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學習方式以及工作效應對提高自己的成績或業績是非常不利的。要認真對待老師或者領導對自己的評價,了解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錯誤,明確努力的目標和方向,使自己不斷完善。

51、幽默效應

幽默是一種特殊的情緒表現。它是人們適應環境的工具,是人類面臨困境時減輕精神和心理壓力的方法之一。

幽默給予我們心理上的影響很大,它使生活充滿情趣。哪裏有幽默,哪裏就有活躍的氣氛。誰都喜歡與談吐不俗、機智風趣者交往,而不喜歡和抑郁寡歡、孤僻離群的人接近。

幽默能緩解矛盾,使人們融洽和諧。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常會發生一些摩擦,有時甚至劍拔弩張,弄得不可收拾,而一個得體的幽默,往往可使雙方擺脫窘困的境地。

據說,幽默大師蕭伯納一天在街上散步時,一輛自行車衝來,雙方躲閃不及,都跌倒了。蕭伯納笑著對騎車人說:“先生,你比我更不幸,要是你再加點勁,那就可作為撞死蕭伯納的好漢而永遠名垂青史了!”倆人握手道別,沒有絲毫難堪。

幽默使得批評教育的效果更好。有位詩人說過:“幽默是教育最主要的、第一位的幫手。幽默往往要比單純的訓斥或嘲弄使人開竅得多。”

恩格斯認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育和道德上的優越感的表現。列寧也說:“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幽默表達了人類征服憂愁的能力,它令人如坐春風,神清氣爽,困頓全消。在人的精神世界裏,幽默感實在是一種豐富的養料。

俄國文學家契訶夫說過:“不懂得開玩笑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可見,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當學會幽默。多一點幽默感,少一點氣急敗壞。幽默可以淡化人的消極情緒,消除沮喪與痛苦。具有幽默感的人,生活充滿情趣,許多看來令人痛苦煩惱之事,他們卻應付得輕松自如。用幽默來處理煩惱與矛盾,會使人感到和諧愉快,相融友好。

那麼,怎樣培養自己的幽默感呢?

首先,領會幽默的內在含義,機智而又敏捷地指出別人的缺點或優點,學會在微笑中加以肯定或否定。幽默不是油腔滑調,也非嘲笑或諷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浮躁難以幽默,裝腔作勢難以幽默,鉆牛角尖難以幽默,捉襟見肘難以幽默,遲鈍笨拙難以幽默,只有從容、平等待人、超脫、遊刃有余、聰明透頂才能幽默。

其次,人際交往中,在人前蒙羞,處境尷尬時,用自嘲來對付窘境,不僅能很容易找到臺階,而且多會產生幽默的效果。所以自我解嘲,自己把自己胳肢幾下,自己先笑起來,是很高明的一種脫身手段。

傳說古代有個石學士,一次騎驢不慎摔在地上,一般人一定會不知所措,可這位石學士不慌不忙地站起來說:“虧我是石學士,要是瓦的,還不摔成碎片?”一句妙語,說得在場的人哈哈大笑,自然這石學士也在笑聲中免去了難堪。以此類推,一位胖子摔倒了,可說:“如果不是這一身肉托著,還不把骨頭摔折了?”換成瘦子,又可說:“要不是重量輕,這一摔就成了肉餅了!”

在社交中,當你陷入尷尬的境地時,借助自嘲往往能使你從中體面地脫身。在一次招待會上,服務員倒酒時,不慎將啤酒灑到一位賓客那光亮的禿頭上。服務員嚇得手足無措,全場人目瞪口呆。這位賓客卻微笑地說:“老弟,你以為這種治療方法會有效麼?”在場的人聞聲大笑,尷尬局面即刻被打破了。這位賓客借助自嘲,既展示了自己的大度胸懷,又維護了自我尊嚴,消除了恥辱感。

由此可見,適時適度地自嘲,不失為一種良好修養,一種充滿魅力的交際技巧。自嘲,能制造寬松和諧的交談氣氛,能使自己活得輕松灑脫,使人感到你的可愛和人情味,有時還能更有效地維護面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

52、習慣效應

習慣對我們有著極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影響著我們的效率,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有個動物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將一群跳蚤放入實驗用的大量杯裏,上面蓋上一片透明的玻璃。跳蚤生性愛跳,於是很多跳蚤都撞上了蓋上的玻璃,不斷地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過了一陣子,動物學家將玻璃片拿開,發現竟然所有跳蚤依然在跳,只是都已經將跳的高度保持在接近玻璃即止,以避免撞到頭。結果竟然沒有一只跳蚤能跳出來——依它們的能力不是跳不出來,只是它們已經適應了環境。

人類對於環境也是如此。人類在適應外界大環境中,又創造出適合於自己的小環境,然後用習慣把自己困在自己所創造的環境中。所以,習慣決定著一個人的活動空間的大小,也決定著一個人的成敗。養成好習慣對於一個人的成功非常重要。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父子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

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惑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著,而人則以習慣生活。一個成功的人懂得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可見,習慣對我們有著絕大的影響,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只有5%是屬於非習慣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規的創新,最終也可以演變成為習慣性的創新。

亞裏士多德說:“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復。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復。所以,在實現成功的過程中,除了要不斷激發自己的成功欲望,要有信心、有熱情、有意誌、有毅力等之外,還應該搭上習慣這一成功的快車,實現自己的目標。”

好習慣是成功的基石,好習慣是成功的階梯。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裏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出人意料,這位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又問:“在幼兒園裏學到了什麼呢?”

學者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後要休息;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這位學者答道,代表了與會科學家的普遍看法:成功源於良好的習慣。

根據行為心理學的研究:3周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習慣;3個月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復3周就會變成習慣性動作,形成穩定的習慣。如果你還在為自己的某些事情不能及時完成而發愁,你不妨在3周內重復這個動作,堅持3個月,你就會形成穩固的習慣。

53. 過度完美效應

追求完美其實是一種普遍的心態,也不能說是錯誤的-但凡事有個度如果追求完美過於生硬,不懂得變通,就成了完美主義者。

心理學研究證明,完美主義者與他們可能獲得成功的機會恰恰成反比開始的時候,他們擔心失敗、輾轉不安,於是全力以赴去取得成功;遭到失敗之後,他們就異常焦慮、沮喪和壓抑,想盡快從失敗的境遇中逃避開去但他們並沒有真正在失敗中總結教訓,想的只是和何避免尬。完美主義者背負著如此沈重的精神包袱,是很難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而且,他們往往在家庭、人際關系等方面也很不如意。

一些人過度追求完美,連一點兒瑕疵都不能容忍,殊不知,世間本就沒有完美的事物,過度追求完美,只能走進死胡同。

54. 懶螞蟻效應

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結果發現,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而少數螞蟻卻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他們把這部分螞蟻叫做“懶螞蟻”。

有趣的是,當生物學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上標記,並且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表現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來源轉移。

原來,“懶螞蟻”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了。它們能觀察到組織的薄弱之處,同時保持對新的食物來源的探索狀態,從而保證群體不斷得到新的食物來源。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懶於雜務,才能勤於動腦。

相對而言,在蟻群中,“懶螞蟻”更重要;而在企業中,能夠註意觀察市場、研究市場、分析市場、把握市場的人也更為重要。

懶螞蟻效應的啟示

  勤與懶,相輔相成,“懶”未必不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懶於雜務,才能勤於思考。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很忙碌,沒有人能靜下心來思考、觀察市場環境和內部經營狀況,就不能跳出狹窄的視野,就不能找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就無法看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作出一個長遠的戰略規劃。

在一個既分工又協作的組織內部,勤者與懶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大量勤者的存在,是一個組織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但是一個組織的生存和發展,還需要存在懶於具體事務,卻勤於思考創新的決策、組織、協調、謀劃者。沒有了這樣的懶者,勤者極易無所適從,亂了頭緒,多會作無謂勞作,往往事倍功半。

在人才的運用和配置中,更需要分清人才的類型和特點,加以合理、科學整合,把各類人才放置在恰當的位置,盤活和優化人力資源。對於不能成為“懶螞蟻”的勤勞螞蟻,要尊重他們的工作價值,根據其能力和特點分配工作,使他們正確定位,不斷認識和提高自我,註重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能力,和“懶螞蟻”相互支持、相互依托、和諧共處,貢獻其最大智慧和能量,攜手確保企業安全、穩定發展,深入推進企業和諧發展。

55. 角色效應

現實生活中,人們以不同的社會角色參加活動,這種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為變化被稱為角色效應。

生活啟示

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會和他人對角色的期待上的,由於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著對學生社會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學生"的標準就是"學習好",而學習好的標準就是成績好,這對學生的成長和角色發展都帶來了很多消極的影響。學生出現了角色概念的偏差,一些學生常以"我的爸爸是經理"、"我的爺爺是高幹"等為炫耀,把自己與長輩的角色等同起來,顛倒了角色概念的關系,致使這類學生養成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畸形心態。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合理地確定學生的角色,通過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創造等形式實現學生的角色行為。

56. 猜疑效應

猜疑從某一假想目標開始,最後又會回到假想目標,就像一個圓圈一樣,越畫越粗,越畫越圓。

“疑人偷斧”的故事最為典型:

一人丟了斧子,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的,從這個猜疑目標出發,他開始觀察鄰居兒子的言談舉止,神色儀態無一不是偷斧子的樣子。

思索的結果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