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芝麻全部炒糊了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糕點餛飩裏的蘇州:精致girl

大餅面條裏的蘇州:碳水狂魔!

蘇州,中國人眼裏最典型的江南城市,它的早餐,卻不那麼“江南”。

這是一座柔軟的城市。坐落於太湖東岸最豐饒的土地上,蘇州就像一位溫婉的女子,在平江路旁唱說著評彈與吳儂軟語。早點裏少不了的,是如飛燕般翻滾的小餛飩,還有小巧的生煎、小籠、湯包,以及四色糕點,這一面的蘇州,一如想象般精致、清雅,也平實。

泡泡小餛飩,搭配糕點、面點而食再合適不過。

攝影/王楠楠,《風物中國誌·昆山》

不過,這也是一座剛硬的城市。硝煙四起的年代,這裏走出無數的將相與烈士,發生過數不清的起義與戰爭。英勇慨然之氣融貫在蘇州風骨裏,也點染在蘇州早餐上。這裏的大餅不僅可以單著吃,還能裹著油條啃;紛繁的澆頭下,是一碗實實在在的,絲毫不輸北方的面條。

於是,山水的秀麗與崢嶸的歷史,殘酷的戰爭與豐饒的物產共同碰撞出一個“雙面蘇州”——鹹與甜兼具,霸氣與精致共存。硬核的生煎要精致地“嘬”,澆頭五花八門的湯面要趕在頭湯來“嗦”。蘇式月餅、襪底酥、海棠糕......一眾糕點小吃或精致或樸實,總是清晨無比疏朗的一抹香味。

襪底酥,蘇州同裏鎮最特色的早點。

攝影/張律堂

蘇州的早晨,比夜晚熱鬧得多。有的人為吃到老字號糕點而排起長隊,有的人為一碗“頭湯面”而早早起身。沈睡中的蘇州城,就被街頭巷尾紛繁多樣的早餐漸漸喚醒。

01 鹹甜之爭?不存在的

蘇州早餐鹹甜並包,不管是蘇式大餅,還是粢飯團,甚至是“鹹甜之爭”的重災區——豆漿,總能被蘇州人巧妙化解。雖說蘇幫菜大都偏甜口,但在蘇式早餐中,無論喜愛甜口還是鹹口的人,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蘇式大餅:外酥裏糯,可鹽可甜

大餅,北方城市早餐的主角,在蘇州人的餐桌上同樣占據一席之地。看著十分霸氣的蘇式大餅,鹹大餅與甜大餅難分伯仲,不光可鹽可甜,更是以外酥裏糯的“反差萌”征服了一眾食客,就算排隊等上一個小時也心甘情願。

蘇州大餅,撒著滿滿的芝麻。

圖/視覺中國

一揉一搟一貼,餅不離手,動作迅速,做餅師傅嫻熟的手法引得食客們踮腳張望。當然,大家更是默默祈禱自己想要的鹹餅或甜餅不要被賣光。新鮮出爐的大餅,輕輕咬上一口,上一秒還驚呼“酥掉渣了”,下一秒便感嘆:“哦喲,這個內餡兒,糯是糯得嘞! ”豬板油,便是這“糯”的來源,也是蘇式大餅的精髓所在。

鹹餅中豬油的鹹香混合著蔥香,帶著淡淡堿味的酥皮巧妙地中和了內餡的鹹味,渾然天成,每一口都是滿滿的驚喜。吃鹹餅,還可以裹上一根油條,這是蘇式大餅的江湖吃法。鹹香酥脆的大餅,有了油條的點睛顯得更加誘人,難怪蘇州的小寧(小孩)最好這一口,吃得滿嘴油光,“打耳光也不肯放呀”!

圖1 粢米糕+大餅卷油條+鹹豆漿;

圖2 大餅+油條+豆腐花,兩種蘇州早餐的配置。

圖/網絡

甜津津而不油膩,大概是對甜大餅的最高評價。黑芝麻的香氣被豬油完美地激發,混合著融化的白糖,與酥脆的面皮一道,迸發出奇妙的味覺盛宴。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坐下來點上一碗清淡的甜豆漿或豆腐花,一口大餅一口豆漿,吃得熱熱乎乎。吃完拍拍散落在身上的酥皮渣兒,蘇州人朝氣滿滿的一天從一張樸實的大餅開啟。

粢飯團:外柔內剛,鹹甜通吃

鹹蛋黃、蘿蔔幹、肉松、榨菜、鹹菜、油條……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粢飯團包不下的。肉松的鮮美,蘿蔔幹的爽脆,榨菜的鹹香,綿軟的鹹蛋黃共同在溫熱的糯米飯中相遇,糯米清甜內餡兒噴香,食客們吃得連連點頭,真是“嗨七的弗得了(好吃的不得了)”!

蘇州粢飯團,糯米清甜內餡兒噴香。

攝影/ms517,圖/匯圖網

現在,縱然各大網紅飯團也加入了蘇州的早餐大軍,但這甜口的粢飯團,簡單的黑芝麻白糖餡兒再裹上半根油條,卻是老蘇州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童年味道。

一卷粢飯團,若是再配上一碗鹹豆漿,那真是美味至極。一向嗜甜的蘇州人,在豆漿上可謂是“出奇制勝”。鹹豆漿,作為粢飯團的好搭檔,其食材之豐富程度同樣令人叫絕。

鹹豆漿。在蘇州,甜鹹豆漿都吃得。

圖/視覺中國

豬油渣,是鹹豆漿的靈魂。從大餅到豬油糕團,蘇州人毫不吝嗇自己對豬油的喜愛,豬油渣也在鹹豆漿裏被蘇州人“物盡其用”。炸得噴香的豬油渣,搭配切得細碎的香蔥末、蝦皮、榨菜以及幾片油條碎,最後衝入滾燙的鮮豆漿,再淋上幾滴醬油,一瞬間香氣四溢。寒冬臘月的清晨喝上這麼一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02 精致還是霸氣?我都可

許多人印象中的蘇州早餐,大概離不開“精致”二字。殊不知,精致只是蘇式早餐的其中一面。各色蘇式早餐,憑一己之力征服了鹹甜兩派的同時,更是各有各的“霸氣”。

剛剛出鍋的蘇州生煎。

攝影/丁嘉一

作家葉正亭在《尋味蘇州》裏寫道:“排隊人眼看著一鍋鍋生煎饅頭的誕生,盤算著這一鍋能賣幾個人,輪到自己該是第幾鍋”,是蘇州吃貨們排隊買生煎的真實寫照。“鮮肉八個、雙拼一份、三拼打包……”,生煎鋪子裏,包子出爐時的熱火朝天與食客們的細嚼慢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說這生煎本身非常霸氣,但這吃法可以說是相當精致了——

從生煎側面小心地嘬上一口,輕輕吹走熱氣,之後便可盡情地吮吸包子裏的肉汁。新鮮的肉汁從舌尖蔓延至口腔,鹹與甜在這一刻完美地交織,碰撞出極鮮的滋味,難怪初嘗生煎的朋友就算不小心被肉汁燙了嘴也毫無怨言。

從生煎側面小心地嘬上一口,輕輕吹走熱氣。

攝影/瀾瀾,圖/圖蟲·創意

吸幹了肉汁再連皮帶肉咬上一大口,筋道的皮混合著鹹鮮中微微帶甜的肉餡兒,若是再蘸上一點醋,更是相得益彰。生煎底,可以說是生煎最精彩的部分了。“哢嚓”一口咬下,焦黃酥脆的面皮飽吸了鮮美的肉汁,滋味之豐富讓人大呼過癮,哪怕已經吃得肚兒圓圓還要再來兩個。若是在端上一杯溫熱的甜豆漿邊走邊喝,那更是心滿意足。

蘇州小餛飩,和大餅比起來十分秀氣。

攝影/張律堂

“一碗餛飩加小籠!”這是許多蘇州早餐店能聽到的話語。尤其是冬天,早餐要“大湯鋪水”才完整,來碗熱騰騰的餛飩是個不錯的選擇。

蘇州醬油小餛飩,不講求內餡飽滿,也不在意蘸料對味蕾的刺激,精致之處在於對面皮韌性口感的追求——剛煮好的小餛飩舀入早已配好醬油湯的碗中,滾燙的餛飩瞬間被涼水冷結,再添一勺熱湯,端上桌時,面皮口感剛剛好。

除了生煎與小籠,面條也是蘇州早點的一大主角。

攝影/andsonwang,圖/圖蟲·創意

除了生煎和餛飩,蘇式湯面更是霸氣與精致的集大成者。陸文夫在小說 《美食家》中描寫過一段點面場景:“來哉,清炒蝦仁一碗,要寬湯、重青,重澆要過橋,硬點”,意思是說,湯多面少,多放蒜葉,澆頭多一些,用另外的盤子盛放。店面說法十分“專業”,足以見得蘇州人在吃面這件事上有多講究。

☞ 左右滑動查看 ☜

從左到右依次為鱔絲面、燜肉白湯面。

圖1攝影/黃柯,圖2/視覺中國

一碗頭湯面,更是蘇州人精致生活方式的體現。頭湯,是指面店剛開門時用清水所煮的第一批面條,湯色最清爽,味道最鮮美。一碗好面,光是這“頭湯”還不夠,還要做到湯燙、面燙、碗燙“三燙”兼具。而決定一碗面氣質的,還看蘇式面裏的“霸氣”擔當:澆頭。

和很多大店的面館不同,蘇州許多巷子裏的面館都是“澆頭用盆裝,一上午就賣光”。不光是這容器頗為豪氣,澆頭的種類更是多得數不過來,可以說堪比一本《蘇州菜大全》——

☞ 左右滑動查看 ☜

從左到右輔菜依次為大排面、爆魚面、紅燒牛肉面。

圖1 圖2/視覺中國,圖3攝影/馬爾丁

低調奢華的大排面、肥而不膩的燜肉面、鮮美至極的鱔糊面、蟹粉面、簡約而不簡單的雪菜肉絲,素雞面……澆頭太多挑花眼了怎麼辦?其實,很多面館都貼心地推出了雙澆、三澆、四澆,讓食客們一次吃個夠。

蘇州人吃面,大多喜歡配一份姜絲。冬日的清晨,嗦上一碗湯頭清爽,澆頭鮮美的蘇式面條,最後再喝上幾口溫熱的面湯,不僅喚醒了沈睡的味蕾,更是吃得背後微微冒汗,一整天筋骨都活泛。

03 百變小吃,來哉!

蘇式大餅與粢飯團包容了甜鹹,蘇式面與生煎豪氣與精致並存。而糕點小吃,更是囊括了百變的氣質,時而溫婉恬靜,時而又五彩斑斕。

一碗雞頭米,經典的蘇式早餐味道。

攝影/M遙囡囡,圖/圖蟲·創意

雞頭米,大概是最符合溫婉恬靜氣質的,圓白瑩潤,溫軟清香。不想出門覓食,簡單地煮上一碗雞頭米就是一頓鮮靈的蘇式早餐了。新鮮的雞頭米在沸水中煮兩分鐘和清湯一起盛出,吃起來清香軟糯,甘美細膩。最後端起碗把湯也一飲而盡,來自食物的原香沁入心房,吃得舒舒服服又無比滿足。

圖1 芋艿甜湯;圖2 桂花糖芋艿。

圖/視覺中國

江南地區的“小娘芋”,也是蘇州人不折不扣的早餐拍檔。在夏日的清晨煮上一碗芋艿甜湯,沒有多余的調料,只放芋艿,水和冰糖。吃完滑糯清甜的芋艿,再慢慢喝光清亮的甜湯,頓覺暑氣全消。而冬日便可煮上一碗桂花糖芋艿,細膩的藕粉搭配滑潤的芋艿,喝完這麼熱乎乎的一碗,一股暖意從舌尖蔓延至全身,晨起的疲憊頓時煙消雲散。

蘇式月餅,也是早餐常客。

圖/視覺中國

五彩斑斕的蘇式月餅,同樣是蘇式早餐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蘇州,月餅可不是“中秋限定”,一年365天都能看到早餐排隊買月餅的場景。

酥的掉渣的餅皮,搭配豐富多彩的內餡兒:鹹口的鮮肉、蟹粉、香菇、蘿蔔絲,甜口的豆沙、玫瑰、棗泥、黑芝麻……看著月餅堆疊在青花小碟裏,就已經很暖心了,再一口咬下去,滿嘴噴香。兩個月餅搭配一杯清甜的豆漿,這頓早餐快手卻一點兒也不敷衍。

蘇式糕點,從上到下依次為:酒釀餅、梅花糕、海棠糕。

在蘇州早點裏,就像一群可愛的小朋友。

圖/視覺中國

和蘇式月餅一樣,海棠糕,同樣是傳統蘇式點心中的“明星”。金黃的表皮與色彩斑斕的青紅絲交相輝映,光是看一眼就讓人食欲大增。捧著一個熱氣騰騰的海棠糕,穿梭在蘇州的大街小巷,趁熱吃上一口,酥脆的焦糖,軟糯的面皮混合著細膩的紅豆沙,一整天心情都明媚。

清早一碗面點,來吃的都是左右鄰居。

攝影/黃彬彬

樸實的外表下是柔軟的內心,溫柔的面孔下卻是剛硬的風骨。這是蘇州人,也是蘇州的早餐,是數千年蘇州文人匯聚、物產豐饒、經濟發達,以及開埠後引領近代風雲遺留的縮影。豪橫裏不失精致的蘇式早餐,如今早已成了蘇式生活的經典表達。

文 | 燕然

文字編輯 | 李亦

文章首圖 | 殷啟民,《地道風物·蘇州》

封圖 | 殷啟民,《地道風物·蘇州》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