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到棺材鬼孩子什麼意思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瑪麗娜殺人了。

她是一個當紅影星。被殺的,是一個影迷。

警方介入調查。

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瑪麗娜不是誤殺,而是謀殺。她設下陷阱,用劇毒,要了對方的命。

瑪麗娜為什麼要殺人?

還得從多年前的一次見面說起。

當時這個影迷身患傳染病。

為了追星,她不顧醫院的勸阻,強行來參加瑪麗娜的見面會。

更要命的是,她親吻了瑪麗娜。

瑪麗娜當時懷著孕。

孩子出生後,就患上嚴重的先天疾病。一個無辜的小生命,就這樣,被這個吻害了一生。

瑪麗娜深受打擊。

仇恨的種子由此埋下。

由此,熒屏美人變成了蛇蠍毒婦。

以上橋段,來自阿加莎的《破鏡謀殺案》。

可這不是虛構的故事。

阿加莎的靈感,來源於一個真實悲劇。

悲劇的女主角叫吉恩·蒂爾尼。

美國《LOOK》雜誌曾發起一個票選:好萊塢最美的四大女星分別是誰?

吉恩與英格麗·褒曼、海蒂·拉瑪、琳達·達內爾一同入選。

20世紀福克斯的總裁達裏爾、著名導演奧托·普雷明格,都說過她是“影史上最美的女人”。

不同的是,悲劇發生後,吉恩沒有像瑪麗娜一樣,被仇恨焚身。

她選擇了自我封閉。

這個最美的女人,在精神病院裏,與自我鬥爭了半生。

人不人,鬼不鬼。

她一生瘋癲,輾轉沈淪。

她迷人又悲情,卻終究,沒有得到命運額外的眷顧。

說起來,吉恩算是半個白富美。

父親是個成功的保險推銷員,往來的都是上流社會人士。

人人都認為吉恩家世優渥。

其實不是。

父親欠下了巨額債務。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家裏已舉步維艱。

吉恩在18歲那年,得到了一個試鏡機會。

父親不喜歡她混演藝圈,不同意她去。

吉恩就自作主張。

那天,她穿紅絲印裙子,頭戴淡黃色細草帽,打扮得相當成熟。

她的身邊,都是些年輕貌美、野心勃勃的女孩。

回想起來,她說:

“坐在試鏡室裏,我感覺我比其他女孩都更嚴肅,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渴望承擔責任。”

她成功了。

1940年,她跟20世紀福布斯簽約,主演《上海風光》《日落》《女羅賓漢》等電影。

她有與生俱來的喜劇天賦。

而喜劇女演員,又非常稀缺。理所當然,她很快占領了市場。

那時候,她看著自己的海報,出現在大街小巷。

但她沒有迷失。

她說:

“我對那些交際花們的生活毫無興趣,她們表演是為了處世,我表演是為了掙錢。”

在好萊塢初露頭角時,她頭腦清晰,目標明確。

如果沒有後來的種種造化,她大概會成為好萊塢第一喜劇女演員。

她的演繹生涯中,最高光的時刻,是她憑借《留她在天堂》,獲得唯一一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她在裏面飾演一個神經質的新娘。

或許,“戲如人生”的隱喻,已在此時埋下。

讓她偏離正軌,走向萬劫不復的,是兩段情感。

1940年12月,在一次聚會中,友人向她引薦了一個人。

他叫奧萊格·卡西尼,是出生在法國的俄國貴族。他是好萊塢當時最受歡迎的服裝設計師。

溫文爾雅,品味高超。

他很懂吉恩。

懂得如何放大她的美。

吉恩也需要他。

1941年,拍《上海風光》時,她總對劇組提供的服飾不滿意。

後來她直接說:“我必須要穿上奧萊格的衣服。”

那段時間,奧萊格承包了她在戲中的所有造型。

他曾說:“為了成為一名偉大的演員,吉恩經常抓著我對臺詞直到淩晨一點。在造型上,我也比誰都更清楚她要什麼。”

他們是最佳拍檔,知心伴侶。

在一次次合作中,情愫由此誕生。

吉恩要跟他結婚。

自然,又受到了阻礙。

父親說:“你們別指望會得到我的祝福。”

奧萊格雖是貴族,但在當時,他被看作是“局外人”。

是美國的“局外人”,好萊塢的“局外人”。他對吉恩的事業和家庭,都毫無幫助。

父親想要的女婿,是那種知根知底的本地名流。

他要吉恩和奧萊格分手。手段有些極端。

當時,他越過吉恩,直接對媒體宣布,吉恩已經與奧萊格分手了。

這麼做的結果,適得其反。

盛夏的某一天,吉恩突然對奧萊格說:“我們私奔吧。”

兩人馬上收拾行李,跑去拉斯維加斯登記結婚。

他們還買了一棟房子住下,就在當地海邊。

這裏沒有記者,沒有通告。

日子過得很簡單。

吉恩每天種種花、曬曬太陽。奧萊格則忙於他的設計。

她在自傳裏說,這是她人生最後一段無憂無慮的時光。

一切終止於1943年10月15日。

他們的孩子誕生了。

但噩夢由此開始。

聾啞、白內障、心理發育遲緩……這個孩子,從一出生,就變成了上帝的棄兒。

醫生告訴吉恩,很有可能是因為,她在懷孕時患過德國麻疹造成的。

這無疑,是給吉恩判了無形的死刑。

身為一個母親,她無論如何也不能原諒自己。

其實,一個好萊塢的當紅女星,要養一個先天殘疾的孩子,本不是什麼難事。

至多,要承受滿世界的非議、嘲諷。

可此時,在最需要心理慰藉時,吉恩變得無枝可依。

奧萊格去參軍了。

而父母,正在鬧得不可開交。

父親有了外遇,對象正是母親的好閨蜜。

為了跟第三者在一起,他卷走了全部家當,拋妻棄女。

吉恩無力承擔巨額的醫療費。

經濟的捉襟見底,家庭的分崩離析,日復一日的自責,一切都在對吉恩提出最嚴峻的考驗。

如果她不了解實情,愧疚就只是愧疚,尚且不會變質。

可一年後,致命的打擊來臨了。

有一個粉絲找她要簽名。

她告訴吉恩:“你知道我有多愛你嗎?當年為了見你,我從風疹病房逃了出來。”

吉恩楞住了。

隨即想通了一切。

她曾參加二戰士兵公益組織的慰問演出,與這個粉絲有過親密接觸。

原來,悲劇的根源,就是眼前這個人。

她默默轉過身,泣不成聲。

她說:“從那以後,我恨死了別人說我是他們最喜歡的女演員。”

她開始覺得,她的所作所為都是錯。

為什麼要拍戲?

為什麼要紅?

為什麼人們要愛她?

如果沒有得到這一切,她就不會失去她的孩子。

她要逃。

要屏蔽外界。

她不想去面對工作,躲在家裏,變得神神叨叨。

連奧萊格都看不下去了。

他們總是爭吵。為了各種莫名其妙的理由。

有一次,基恩在阿根廷拍戲。

突然鬧脾氣,要奧萊格馬上飛來陪她。

她放了狠話:“如果你不來,我就和你離婚!”

她變得越來越喜怒無常。

逼得旁人越來越無路可退。

奧萊格曾對友人說:“看到她這樣尖叫、哭泣,我知道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1946年,他們提出了分居。

這段以私奔為開始的感情,已名存實亡。

吉恩身為好萊塢當紅小花,自然不缺追求者。

盡管她還未離婚,且精神狀況堪憂。

在奧萊格服兵役期間,就有花花大少對她展開攻勢。

不僅承擔了吉恩孩子的醫療費用。

還定制了奢華浪漫的遊輪旅行,在吉恩的房間裏鋪滿了玫瑰。

只為博美人一笑。

但這一切,都沒能俘獲吉恩的芳心。

因為當時還有一個更強勁的對手——未來的美國總統,肯尼迪。

他身世顯赫,仕途順遂。

儀表堂堂,又充滿野心。

而吉恩,雖然已婚已育,但這一年,她也只有26歲。

她還是屏幕上最具異域風情的可人兒。

她那雙無法琢磨的深邃眼眸,因為多了份悲情的閱歷,更令人憐惜。

他們在各自的低谷中相遇。

當時,吉恩正為孩子的不幸郁郁寡歡。

她說:“我內心的空虛就像一個洞穴。”

肯尼迪也剛在戰場上受了傷,在海軍醫院療養了小半年。

他們都憔悴、苦楚。因而迸發出惺惺相惜。

肯尼迪說:“我能理解你,我也有個智障妹妹。”

吉恩太需要這份理解。

有一年半的時間,他們一直熱戀。

肯尼迪經常來加州探班吉恩。

吉恩也經常去東部看肯尼迪。

為了跟肯尼迪修成正果,吉恩開始催離婚。

奧萊格卻笑了。

他冷嘲熱諷:“我可以跟你離婚,但如果你是為了跟他結婚,那我勸你還是盡早放棄幻想。”

他太清楚了。

吉恩是為了衝淡現實的悲痛,才任由自己放縱。

但男人還是最了解男人的。

他沒說錯。

導演奧托·普雷明戈曾在自傳中透露:

1949年11月,拍《漩渦》時,吉恩被甩了。

她突然變得很失落。

“全完了,肯尼迪他們家不讓他娶我。因為他要當總統,我一個已婚女人會影響他的仕途。”

後來的事,就在報紙上見到了。

吉恩不過是肯尼迪眾多桃色緋聞中的一樁。

他們波瀾不驚地開始,猝不及防地結束。

沒人知道,她曾對這段感情,寄予了多少厚望。

但大家都知道,肯尼迪競選總統時,她反手把票投給了對手尼克松。這是她的報復。

她還在媒體面前說:“我認為尼克松能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

她忘不了肯尼迪對她的羞辱。

那天他們開遊艇去一個小島度假。

她不死心,試探著問:“我準備離婚了,你什麼時候能娶我?”

肯尼迪像聽到了一個笑話:“你知道的,我永遠不能娶你。”

她沈默著咬咬牙。

然後低聲說了句:“再見了,親愛的。”轉身就走。

此後,她要用各種手段報復回來。攪亂他的競選,或是投身別的政治領袖。

三個月後,人們發現吉恩頻繁出入蘇丹王室。

在歐洲拍攝《私人事務》時,她認識了阿裏汗王子。

他們火速相愛。

吉恩信誓旦旦地告訴友人:“三個月之內,我要結婚了。”

在旁人看來,這更像是一種賭氣。

況且,她的算盤又落空了。

當時,有媒體采訪蘇丹國王,求證吉恩是不是要嫁入王室了。

國王不留情面,直接說:“很抱歉,我們還是更喜歡麗塔(阿裏汗的前妻)。”

並且,國王還給阿裏汗下了最後通牒:“你如果娶她,別指望以後我會接待她。”

後來的情節總是類似。

她的幾段戀情,不是遭到對方家人的反對,就是被丈夫攪黃。

而丈夫為了吉恩的錢,又遲遲不辦離婚手續。

拖到1953年,吉恩的精神狀態已經非常糟糕。

她被診斷出了抑郁癥。

這樣的狀態,也拖累了她的工作。

拍攝《紅塵》時,她因註意力不集中,被導演訓斥,而後慘遭換角。

她的口碑和形象,也在那時候受到了影響。

這時候,丈夫終於放過了她。

1952年,他們在當初私奔的地方,辦理離婚。吉恩的折磨,終於結束了。

1955年,她真的累了。

她像被白蟻侵蝕的堤,內裏早已潰爛。

在拍攝《亂世情天》時,她病倒了。

她被送進了精神病院。

從紐約,康涅狄格州,到堪薩斯州。

她多次轉院,經歷了32次休克治療。

也就是常說的電擊療法。

每一次,都痛不欲生。

每一次,電流都蠶食著她的記憶。

她能感覺到,這是一種錯誤的療法。

這種療法,正在摧毀她本來清醒的人生。

偏偏這時候,催生出了她不服輸的意誌。

她說:“我越來越不記得自己是怎麼來到這的,但越是這樣,我就越不甘心就這樣死去。”

有一回,她從醫院逃了出來。

沒走幾步,又被押了回去。

後來她學聰明了,乖乖吃藥,不反抗。

一年後,她終於被放出來。

醫生建議她多跟人接觸,第二天,她就跑去服裝店當銷售。

以她的名氣,自然被人認了出來。

於是第二天,各大報紙頭條都在感嘆她的潦倒人生。

吉恩無心理會這些言論。

此時的她,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自殘、尋死,是家常便飯。

她被媒體稱為“最喜歡自殺的女星”。

1957年的某天清晨,她在曼哈頓的公寓裏,稀裏糊塗地走上了陽臺。

腦子裏,全是那個她無力照看的小生命,以及她停滯不前的事業。

她說:“當時我站在14樓的窗臺上,感覺疲倦、迷惘、麻木,卻毫不畏懼。這是何等的糟糕。”

她就這麼站了20分鐘。

稍往前一步,就能結束她痛苦的一生。

最後,是虛榮心拉住了她。

“我不想看上去像攤雞蛋一樣,在人行道上死去。我就算死,也要漂漂亮亮地躺在棺材裏。”

後來她看到腳下的馬路上,有警車停下。

再後來,警察敲了她的門。

她說沒事,剛才只是在擦窗戶。

那天的經歷,讓她銘記了一輩子。

沒過幾年,瑪麗蓮·夢露香消玉殞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

吉恩再次想起那個清晨。

說來也巧。

這個女人跟肯尼迪同樣傳過緋聞。

而且夢露當時,就住在吉恩對面的大廈裏。

也不知道,她看沒看到吉恩尋死的那一幕。

但這聽起來,像是某種暗示和比較。

好萊塢對女人而言,從來不友好。

種種不可言說的磨難、焦慮、苦楚,任何一項,都能輕易將她們推入深淵。

夢露是不幸的那個。

而吉恩,存活了下來。

大難不死,她學會了珍惜。

她收起了往日的驕縱,一切低調行事。

1960年,她結束了所有的治療,正式回歸演藝圈。

她沒得挑,公司給什麼,她就演什麼。

她出演了《閣樓上的玩具》《滿月的四個夜晚》《蝶戀花嬌》。

全都不溫不火。

沒有一部作品,能再次把她送上昔日的神壇。

她雖然活了下來,卻也敗下陣來。

她的時代,早已遠去。

而沒有獎項傍身,又有多少後人會記住她?

她的懊悔都藏在了自傳裏:

“財富,美貌和名聲都轉瞬即逝。當它們逝去時,你變得一無所有,你只想讓自己不致於碌碌無為。”

可惜到最後,吉恩·蒂爾尼這個名字,只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存在。

只是好萊塢不起眼的曇花一現。

她曾經的驚人美貌和天賦異稟,終究都被辜負了。

可人生就是這樣。

短暫的迷失,往往窮盡一生,也無法矯正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