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病人夢見打理十字繡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人民的小康

新華社記者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小康”,這個來自《詩經》的詞匯,千百年來,一頭連著民族夢想,一頭系著百姓生活。

  殷實幸福的生活,綠水青山的環境,安穩牢靠的保障……

  人民心中的小康生活,匯聚成14億人的共同目標。

  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人民的小康,映照百姓的幸福笑臉,輝映百年大黨的初心使命,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人類社會進步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脫貧後的笑臉

  貴州,曾經有著中國最貧困的角落。

  2020年11月23日,這裏剩余的9個貧困縣全部脫貧,至此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

  一步跨千年。當地人的命運改變,是一個時代巨變的縮影。

  滇黔川交界處的雞鳴三省村,55歲的村民申昭時在通戶路的路口豎了塊石碑,上面銘刻著“感謝共產黨”5個大字。

  “殘疾的妻子可以自己坐輪椅出入,我可以外出打工,結束了只能留在家裏背著妻子進進出出的日子,咋個不高興!”申昭時咧開了嘴。

  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縣麻懷村,黨的十九大代表、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帶領村民歷時12年,在堅硬的山窩子裏用鋼釬、鐵錘鑿出了一條200多米的隧道,讓村民走出大山的路程從2個多小時縮短至15分鐘。

  200多米的隧道,寄托著村民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殺一頭豬都多賣了500元。”鄧迎香說,以前豬販子偶爾來村裏收豬,價格要低幾百元,問起來就說“路太遠,還不夠路費”,村民養豬都不敢養太大,不好賣。

  路通了,“脫貧攻堅大動脈”也通了。麻懷村原來的木房子基本上變成了磚瓦房,90%以上的家庭有了摩托車,小孩入學年齡由原來平均10歲提前到了6歲……

  封閉,是十萬大山;開放,是道路萬千。

  雲南華坪縣,金沙江畔僻處一隅的小城。63歲的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余年,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推動創建了這所免費招收貧困女生的高中,至今已幫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考入大學。張桂梅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女孩的人生夢想,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張媽媽”。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

  從攀藤梯、爬鋼梯,到上樓梯、坐電梯……5年時間,地處大涼山腹地的昭覺縣5萬多群眾告別“山頭”,搬進“城頭”。

  2021年4月9日,由中國文聯、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攝影家協會舉辦的“希望的田野——脫貧攻堅 共享小康全國攝影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作品以影像的力量展示和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偉大成就。 中國文聯供圖

  易地扶貧搬遷實現了全國近1000萬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還通過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從根本上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

  得益於政府的幫扶,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獨龍江鄉孔當村79歲的獨龍族老人孔當娜一家,從山上搬到集鎮附近,住上新房子,發展草果產業,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

  由於起點低、底子薄,再加上自然條件較為惡劣等原因,一些人口較少民族長期處於緩慢發展狀態,貧困問題突出,社會事業滯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精準施策,真正幫到點上、扶到根上。

  “大網電”點亮了位於帕米爾高原上的峽谷村莊;獨龍江鄉大山深處有了5G網絡信號;曾靠神靈驅趕疫病的鄂倫春族,現在靠黨和政府,走出高寒禁區,有了醫療保障……人口較少民族大步邁向小康。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

  “以前電壓不穩,機器不敢全開,炒出來的茶成色不好。電力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連續兩年為村裏增容後,炒茶生產線就有了充足的馬力,炒出來的茶葉味道更好。”浙江金華市武義縣王宅鎮紫谷村茶農何國富說。

  翻閱脫貧攻堅的數據,可以發現兩條走勢完全相反的曲線:

  一條向上的曲線:中央財政投入不斷加大,到2020年,中央財政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連續5年每年增加200億元;

  一條向下的曲線:每年剩余的貧困人口越來越少。9899萬、8249萬、7107萬、5575萬、4335萬、3046萬、1660萬、551萬、0!

  衛星從獨特視角見證著中國貧困版圖的悄然改變——

  北起黑龍江黑河,南至雲南騰衝,“胡煥庸線”以西區域的夜光越變越亮。8年裏這片區域夜光面積增加超過50%;

  在雅魯藏布江河谷,有一片迅速生長的居民社區。新居民來自海拔4800米以上的藏北牧區,剛搬遷過來時,很多人甚至不會用電、水、煤氣。他們騰退的藏北家園,相當於21個北京大小;

  北緯40度附近,有一條“黃色項鏈”,那是地球上著名的沙漠帶。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附近的新疆柯坪縣,3萬畝新增農田在衛星影像中清晰可見。政府興建起安全飲水工程,甘甜潔凈的飲用水接入每戶農家。

保障網織密織牢

  2020年底,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人民醫院內科醫生苑宏偉在開藥時發現,系統裏出現了一種價格低到不敢置信的鹽酸二甲雙胍片,一問才知道是國家集采的中選藥品。

  這種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線降糖藥物在44家藥企的激烈競爭中,0.5g規格的單片平均價僅為6分錢。

  小康不小康,首先看健康。小小一粒藥,牽動大民生。

  讓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藥,是黨和國家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的一項重要舉措。

  貧困人口擺脫“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教育、住房、飲水等條件不斷改善,幸福的陽光照耀著每個角落。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太平溪鎮許家衝村緊鄰三峽大壩,被譽為“壩頭庫首第一村”,全村人口中移民占90%以上。

  作為從山上搬遷下來的“新移民”,村裏的低保貧困戶梁作超由衷覺得近年來的生活越來越有安全感。

  由於女兒患有癲癇病,以前每年醫藥費要花幾萬元,一家人生活拮據。“現在的衣食住行都不愁啦!”梁作超告訴記者,政府幫助家裏蓋了新房子,村裏還給愛人安排了公益性崗位,一個月能掙900塊錢。

  “我們一家五口每月還有985塊錢的低保金,再加上我和女婿打零工的工資和兩畝茶園的收入,一年收入5萬多元沒有問題。”對於家裏的“進賬”,老梁記得特別清楚。

  更讓他感到安心的是,女兒看病的花銷也不再是“天文數字”。

  針對醫保可用藥少、藥價高昂等百姓尤為關切的問題,我國持續深化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制度改革,堅持“帶量采購、量價掛鉤、招采合一”,促使藥品價格回歸合理水平。

  教育,關系著千萬家庭的未來,關系著國家發展的未來。

  “一個都不少!”去年秋季新學期開學,四川涼山彜族自治州美姑縣洛俄依甘鄉小學1052名學生全部報到,涼山2.2萬名貧困戶失學兒童全部返校。

  不僅僅是涼山,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數清零。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十三五”時期,中央財政累計安排9316億元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

2020年9月20日,新疆喀什地區浩罕鄉,幸福大院各民族群眾載歌載舞,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 李舸/攝

  多添一盒奶、一個蛋,就托起一份健康成長的希望。

  12點整,下課鈴聲響過,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雪峰小學一至六年級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分批進入食堂取餐、就餐。

  “2020年,我校將每生每天4元營養膳食補助融入學生的早餐午餐,參考小學生每天需要攝入的營養標準,根據學生的口味安排食譜,確保學生每天都能夠吃到營養均衡、味道可口的飯菜。”校長馬金翠說,對於沒有在校園用餐的學生,學校會將國家的補助用來采購牛奶等食品發放給學生,確保營養補助資金全部用於學生。

  住有所居,承載著百姓最樸實的期待與夢想。

  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努力為住房困難群眾織就一張多元化供給、多渠道保障的住房保障網。“十三五”時期,全國棚改累計開工超過2300萬套,幫助5000多萬居民出棚進樓。

  “過去家裏人畜混居,自從2019年底搬進新房,家裏人都有了獨立的房間,自來水也通了,冬天再也不用去背水了。”坐在自家陽光房裏的西藏阿裏地區普蘭縣科迦村村民拉巴說。

  行走在西藏12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一幢幢這樣的藏式民居,成為路邊靚麗搶眼的風景。

  為持續改善人居環境,近年來西藏先後實施了農牧民安居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小康村建設、城鎮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建設等舉措,城鄉居民普遍住上安全適用房屋。

  截至2019年底,西藏城鎮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積達33.4平方米,農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積達41.5平方米。

  據資料記載,西藏和平解放時,總住房面積不足30萬平方米,按當時人口計算,人均不足3平方米。

  一組數據,彰顯“十三五”期間的民生答卷: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超過6000萬人;全國99.8%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達標;養老服務床位數超過761萬張;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目的。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每件民生關切事,都被國家當作大事來辦,成為改革的著力點。

偏遠但不孤獨

  四川大涼山,5633/5634次“慢火車”猶如綠色鐘擺,半個多世紀不知疲倦地在大山間擺動。

  這列“慢火車”從涼山州普雄站到攀枝花站,穿過的是全國最大的彜族聚居區。這裏由於交通閉塞等原因,直到脫貧攻堅戰打響前夕,仍屬深度貧困地區。

  這趟平均時速不到40公裏的“慢火車”設置了26個站點,逢站必停;行李車廂的地板裝上欄桿,方便村民拴牛羊;最低票價2元,26年未漲……

  目前,全國仍有81對公益性“慢火車”行駛在21個省份的偏遠地區,途經35個少數民族地區、530個車站,每年運送沿線群眾1200萬人次,每公裏票價不到6分錢。

  一趟車,跑出脫貧幸福路。

  一座橋,帶來致富新期盼。

  兩根麻繩——一根把自己掛在溜索上,另一根把200多斤的豬拴在身上。傈僳族漢子普友博就這樣攀著溜索過河。到縣城把豬賣了,再換一些大米、糧油回家。

  這一幕發生在十幾年前怒江大峽谷深處。

  2019年新年前夕,一座長130米、荷載15噸的跨江大橋在馬吉米村建成。天塹變通途,村子迎生機。村裏品質上乘的草果遠銷山外,觀光客踏橋而來……

  近年來,交通運輸部會同相關部門在雲南、四川等7個省實施了311個“溜索改橋”項目,並配套修建引道。約1168個建制村4000個自然村基本告別“溜索時代”,惠及群眾165萬余人。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壺瓶山鎮的月亮山海拔1800米,零星居住著12戶人家,多為不願下山的老人。張文耀老人平日就靠點蠟燭、油燈照明。

  2007年,壺瓶山供電所成立,覃道周擔任所長。

  “不能讓老人摸黑過一輩子。”覃道周開始著手送電工作。可是將電送到他家需要在山上架設15根電桿,拉通1600米電線,建設成本至少5萬元。

  “點亮,當然要點亮!”2014年7月17日,300多公斤重的電線被分成10多卷,覃道周和同事10多人首尾相連,用砍刀在雜草叢中劈出了一條通道,將線纜背上山。

  線路施工完成,張文耀按下家裏的電燈開關。“啪”的一聲,溫暖的燈光瞬間點亮整個木屋。

  近期發布的《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底,貧困地區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農村地區基本實現穩定可靠的供電服務全覆蓋;貧困村通光纖和4G比例均超過98%。

  小康是全體人民的小康。即使在偏遠地區,通過許許多多這樣的一條路、一座橋、一張網,為每一個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助力他們實現小康生活,奔向鄉村振興。

  最近,彜族群眾陳遠福和陳遠洋兩兄弟同一大家子人正忙著硬化房前的院壩和打掃衛生,籌備“網紅”計劃。“弄好後看起來也舒服,準備在家門口拍美食短視頻。”哥哥陳遠福說。

  陳家兩兄弟住在貴州省畢節市百裏杜鵑管理區戛木社區蔔塘組,這個寨子有91戶340多人,被周圍的群山包裹。

  讓陳家兄弟願意留在蔔塘組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了網”。2018年開始,當地政府對蔔塘組進行脫貧攻堅“補短板”,其中一個重要措施就是覆蓋光纖和4G網絡,讓當地老百姓打電話、上網不再難。

  網絡條件的變化還給當地醫療服務帶來了更多便利。戛木社區衛生室村醫周松說,現在村民一個電話打來,就可以向他咨詢一些就醫看病問題。同時,村衛生室開通了衛生專網服務,村民們的門診報銷情況可以在網上實時查詢,非常方便。

綠水青山的“小康味道”

  早晨9點,當春日的暖陽照進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塔城鎮響古箐村的滇金絲猴國家公園,護林員兼護猴員余小德背起10余公斤的松蘿去給滇金絲猴“送早餐”。

  滇金絲猴主要分布在雲南白馬雪山一帶,是和大熊貓齊名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世紀80年代前後,打獵和伐木等行為對滇金絲猴棲息地造成了破壞,猴子的生存面臨極大挑戰。

  近年來,雲南省有關部門在迪慶實施生態扶貧,在生態護林員指標安排上給予傾斜。

  放下獵槍和斧頭,一批村民成了護林員兼護猴員。

  “每個月有1700元收入,還可以幫著家人打理5畝多地。”余小德說,一年家裏4口人總收入近4萬元,日子越來越好,保護山林有了底氣。

  如今,像余小德一樣,僅在響古箐就有幾十名護林員。他們守護山林,獲得收益,實現了山上就業、家門口脫貧。

  “從前靠山吃山,窮得叮當響;現在靠山吃山,村民走上致富路。”廣西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大寨村瑤族村民余金福也吃上了“生態飯”。

  大寨村是個典型的瑤族村落。從山頭眺望,具有瑤族風情的傳統民居散落在郁郁蔥蔥的樹林和梯田旁。

  余金福的房子位於半山腰,古色古香的4層民居與周邊的群山相映成趣。客廳內,妻子潘廣英戴著黑色頭巾,在火爐旁一邊哼著瑤族歌曲,一邊繡十字繡。

  老兩口感嘆起過往的生活:“半邊床板半邊屋,半邊鐵鍋炒南瓜。”

  大寨村四面環山,村民祖祖輩輩在此耕種。過去村民為了維持生計砍伐林木,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面對莽莽大山,如何走出一條脫貧致富新路?

  經過各種嘗試後,大寨村同桂林的旅遊公司合作,將梯田打造成景區。村民積極植樹造林,展示農耕文化和紅瑤文化。慕名而來的遊客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青年紛紛返鄉創業,村裏的民宿和餐飲業迅速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正引領中國廣袤大地發生深刻變化。

  閩南漳州的東山縣,是全國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島縣。記者在東山縣下西坑村看到,這裏海水湛藍,海面上排列著整齊的藍色塑膠浮球、網箱和片片漁排,漁排上是海上房屋,有垂釣俱樂部、海上餐廳……

2021年春夏之交,草木蔥蘢,萬物並秀,美麗中國,盡收眼底。圖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的千畝繽紛花海。 新華社記者 徐昱/攝

  隨著“生態漁村”的名頭愈發響亮,下西坑村村民發展起了海上垂釣、休閑觀光等產業,許波山的工作也從“捕魚+養殖”轉型為“冬半年搞養殖、夏半年搞旅遊”。2019年,下西坑村實現旅遊收入約1400萬元。

  為適應海島小氣候,東山縣又引入臺灣青棗、泰國蓮霧等水果發展特色種植,進一步將生態的饋贈轉化為島民的“金山銀山”。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一塊塊生態環境的短板正在補上。

  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態工程深入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全面建立,一條條江河、一個個湖泊有了專屬守護者;大氣汙染防治持續深入推進,藍天白雲成為朋友圈曬照片的常客……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綠色就是底色。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

  山河仍依舊,人間換新顏。

  展望未來,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億萬人民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努力繪就更加壯美的畫卷,讓共同富裕的陽光照進每一個幸福的家庭。

執筆:齊中熙、侯雪靜、申鋮、劉敏、魏玉坤、高亢

來源:《求是》2021/12

作者:新華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