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意見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從1997年7月11日的第一期。

到2021年9月25日最後一期。(10月2日那期未播不算)

24年,陪伴一代人的國民節目

《快樂大本營》落下帷幕。

這是一場沒有告別的離開。

它似乎並沒引起意料中的熱烈討論,但只要有人提起,總會引起一番唏噓。

那麼。

#當我們惋惜《快本》時,我們在惋惜什麼?#

1995年。

20歲的何炅,還只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一名“何同學”。

憑借一部自編自演的小品《滲透》,一舉獲得大學生畢業晚會一等獎和最佳劇本獎。

臺風穩,表現又拔尖的他被中央電視臺相中。

於是,就有了一檔兒童節目《聰明屋》,由他和“金龜子”劉純燕一起擔任主持,再後來,被整合成國人熟知的《大風車》。

兩年後,《快樂大本營》開播沒多久,原主持人海波離開了。

導演組臨時找到在央視嶄露頭角的何炅,接替海波的位置。

這時的“何同學”早已留校任教,進階為“何老師”的最初形態。

要知道,《快樂大本營》最早並不是周六開播。

而是周五直播。

這就意味著,何老師周四就得離開學校到湖南錄制。

長期如此校方當然有意見,何老師不得不推辭湖南臺的邀請。

為了留住何老師,汪炳文主任向他保證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臺裏決定:

為了何炅,把《快樂大本營》挪到星期六。

臺裏這份沈甸甸的承諾。

讓一個本來普通的星期六,成為日後無數人心中快樂的獨特印記。

1998年,何老師正式加入《快本》。

自此開始書寫互相成就的輝煌歷史。

何老師在自己的本命年,得到了這份禮物,一個讓他終生發光的舞臺。

同時,他也是《快本》送給觀眾最好的一份禮物。

為什麼這麼說?

無論是《快本》,還是現在被認為是接檔《快本》的《你好星期六》。

在觀眾看來,串聯起節目前世今生的,都是何老師。

隨著最初的兩名主持人海波和李湘的相繼退出,《快本》以何炅為主,陸續招攬主持人。

開始的固定“鐵三角”:何炅、李湘和李維嘉

之後離離合合,最終形成固定陣容,也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快樂家族”。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

何老師,毋庸置疑是《快本》的靈魂人物。

既然如此

依舊有何老師坐鎮的《你好星期六》,為什麼還罵聲連連?

這檔新節目,又名“何老師受難記”。

其實看陣容也不算差:

“娘娘”蔡少芬,在哥哥裏圈了一波粉的布瑞吉,“德雲社”新晉頂流秦霄賢,還有王鶴棣。

如果他們是來當某一期的嘉賓,各自整活觀眾都會買賬。

但作為常駐嘉賓……

能迅速接梗的人一個都沒有,就更不用說連普通話都講不利索的“娘娘”了。

還有怎麼看都像強行塞進來的新人,青澀得連鏡頭都不知道在哪。

三個人對鏡頭都有自己的想法……

何老師一人奶全團,肉眼可見的疲態。

即便是帶妝,都遮不住快掉到下巴的黑眼圈。

最令人費解的是,一臺8個人已經夠滿了,還為了跟風而硬湊一個虛擬角色“小漾”。

一段沒什麼營養的客套互動,加上不得不配合目送小漾離開的誇張表演。

屏幕外的觀眾都替他們腳趾摳地。

退一步說。

一個全新的節目需要時間來磨合,這沒問題。

但問題在於

對關註《快本》多年的鐵粉來說,他們關心的已經遠遠不是節目本身了。

那是什麼?

就說一個讓人破防的細節。

第一期亮相的第一個嘉賓,是嶽雲鵬。

節目將全國復制粘貼出來的各位“嶽雲鵬分鵬”聚集在一起,最後一起表演了首毛不易的《平凡的一天》。

表演過程中,鏡頭切到了坐在下面的何老師。

他紅了眼眶,噙住眼淚,動容了。

表演結束後,他一邊強忍眼淚,一邊還要擠出笑容來調整氣氛。

我剛剛一回頭,大家都是(熱淚盈眶)

這個表演又感人又詭異

小嶽嶽回應:

詭異是為什麼?

眼看著梗都要掉地上了,何老師幹脆走心地聊聊自己的感受。

真的一排的一模一樣的臉

但是它可能感人也感人在這兒

就是……我……我先整理一下吧(眼睛又紅了)

霄賢先說,你先說

何老師的欲言又止。

對於老粉來說,真的紮心了。

他一回頭,身邊已經物是人非。

他說不出話,也沒有人能及時接上,甚至周圍人都有點過於冷靜的嚴肅。

這要是放在默契的快樂家族裏,同喜同悲,能感知彼此的情緒起伏,互相還能幫著兜底。

主持人之間的感情同頻,是聯結觀眾情感的一道橋梁。

但現在這一切已不復存在。

於是,觀眾都開始心疼何老師要一個人硬撐起全場。

看上去

因為一檔拉胯的新節目,大家不得已懷念起一檔不辭而別的老節目。

但仔細想。

真是這樣嗎?

在決定做《快樂大本營》之初,時任臺長魏文彬是這麼叮囑節目組的:

娛樂就是娛樂,你要做到位。不要裝腔作勢。只要是健康無害的,怎麼做都可以。

他還說,《快本》的宗旨就是輕松、愉快,讓人坐在電視機前得到一種享受、一種解脫。

在這樣的教條指導下,《快樂大本營》成功殺出一條血路。

沒有長篇大論的說教,也沒有煽情的心靈雞湯。

當年的經典遊戲“火線衝擊”

由始至終,它只做了一件事:

讓觀眾快樂。

同時,作為能最快了解娛樂的窗口,《快本》請到的明星,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咖。

比如貝克漢姆的首次全球綜藝節目,就在《快本》。

還有星爺周星馳,這是他第一次登上內地的綜藝節目。

更不用提當時紅遍亞洲的男團SJ、EXO等等。

這麼說吧。

如果《快本》是個人,那它絕對是個8g衝浪達人,走在潮流最前線。

於是,能不能上快本,變成檢驗一個明星紅不紅的隱形標準。

而且還是沒錢都要搶著上的那種。

何老師就在節目上說過,十九年來,快本都不付給來賓費用的。

顯然,《快本》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符號。

它隨便一個頭銜,都是很多綜藝節目無法企及的

中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綜藝節目、15年來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電視節目之一……

這份影響力,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2009年,憑借《快本》,湖南衛視終於在8月單月的收視率上超越央視,這是第一次地方衛視收視率超越央視。

這是節目層面的成功。

而另一方面,“快樂家族”也因此成為國內主持團體中獨一份的存在。

真正像家人般的親密關系。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說法,有一種友誼叫何炅謝娜。

前陣子湖南衛視跨年晚會。

何老師和謝娜互相向對方小跑著擁抱。

而零點一過,何老師穿越人群走向吳昕,吳昕也撲向了何老師懷裏。

多少人破大防了?

擁抱裏,是他們共同經歷的十幾年。

某種程度上。

快樂家族之間的牽絆,就像《快本》和觀眾一樣。

它陪伴一代8090後走過青蔥歲月,陪伴他們從小孩長成大人。

我們也早已習慣了,有它存在的每個星期六。

所以,回頭看。

我們真的僅僅是在懷念這個老節目嗎?

說到這,想必每個人心中有答案了。

老實說,《快本》其實早就應該結束了。

就提一個殘忍的問題:

當初看《快本》長大的那一批觀眾,有多少還在看的?

看一組數據。

來自廣電總局“中國視聽大數據”的統計:

2020年全國衛視頻道共計播出328檔周播綜藝節目,其中《快樂大本營》的每期平均收視率為0.82%,排名第18位。

壓根就沒多少人看了。

在《快本》被停播後,有一條高贊評論:

我可以不看,但你不能不播。

這足以暴露問題了。

節目沒多少人看了,但大家都不想它結束。

是真的為一個早已過時的節目而感到遺憾嗎?

可能是。

但肉叔覺得

這更像是對隱秘過去留不住的一種不舍。

一種還沒準備好接受成長必經的殘酷。

這種殘酷,就像《尋夢環遊記》裏的“死亡”一樣。

最終會走向遺忘,走向“消失”。

在《向往的生活》裏,黃磊當著快樂家族的面問:

“你有沒有想過哪天你會不錄《快樂大本營》”

(何老師)我不會不錄,除非這個節目自己不錄了

(維嘉)我不可能不錄,除非我身體不行

(吳昕)它就是必須要存在的一個東西

說來也奇怪。

這些年,認為《快本》大不如前的言論一直都有。

但即便如此,也從來沒有人想過它會有完結的一天。

這種“想當然”,讓它的結束,難以被觀眾接受。

所以說到底。

我們不想結束的那個《快本》,其實是一種精神寄托。

失去了這個大本營。

就像缺失了一塊承載著這代人青春和時代記憶的拼圖。

沒了它,生活並不會有什麼實質性影響,可就是心裏總感覺少了什麼。

說到底,我們不是不能接受它的離開。

而是不能接受它這麼草草收場。

這種感覺就好比,一對情侶走不下去了,但對方連句分手都不說就玩失蹤。

這讓人感到不安或者憤怒。

因為這種“不負責任”的離開,等於告訴對方,彼此陪伴的那些年,都不被重視。

然而,對觀眾來說。

《快本》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就像它曾經的slogan一樣:

快樂大本營,天天好心情。

《快本》做到了。

它用整整24年,來告訴觀眾“你要快樂”。

現在我們懷念它

是懷念它曾經為我們創造的無數個快樂夜晚。

但你必須承認。

學會接受離別,是成長的常態。

生命中有很多事物都像這樣。

你還沒來得及告別,它就要離開。

或許《快本》這24年的陪伴,就是為這樣的時刻做準備:

在不期而至的離別到來時。

保持快樂,就是最好的告別。

本日打工人:王家衛生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