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皮鞋掉進廁所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2020年12月1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的重癥監護室

傳出一張紙條。

看到紙條上顫抖的筆跡,

很多人忍不住哭了:

“把自評報告交宋部長。”

“明年牛產業要做大,

菊花產業要做強……”

最後的話,他留給了妻兒:

“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頓飯,

我去買,給你們做……”

紙條的主人名叫邱軍,

在距離掛職期滿還有最後40天的時候,

病倒在工作崗位上。

紙條上這些歪歪扭扭的字,

成了這位“80後”扶貧幹部留給這世間

最後的囑托……

2021年8月6日,

第九號臺風“盧碧”來襲,

衝在搶險一線的村黨支部書記

孫麗美突然被洪水卷到涵洞裏面。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

孫麗美對來救她的同事大喊:

“不要下來,不要下來!”

沒來得及留下更多的話語,

洪水就沒過了她的頭頂……

邱軍/孫麗美

邱軍離世時,只有39歲,

孫麗美犧牲時,只有44歲,

他們雖相隔2000多公裏,

卻都幹著扶貧這同一項事業,

他們更有著同一個名字:共產黨員!

01/

他們奔波忙碌的身影不同

卻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

2018年12月,

37歲的邱軍從中國化學工程

所屬東華公司來到甘肅省慶陽市

華池縣擔任掛職副縣長一職。

華池縣是孕育了“南梁精神”的革命老區,

抱定“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的信念,

邱軍幾乎每天都奔波在大山裏,

一路走著看著,

一股強烈的責任感湧上心頭,

“貧窮不該是革命老區的代名詞。”

在上任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裏,

邱軍馬不停蹄地走訪調研了

華池縣15個鄉鎮、111個行政村。

在與老百姓打交道的過程中,

他學會了華池方言,

手裏的扶貧筆記更是記得密密麻麻。

邱軍將扶貧戰役的第一槍,

瞄準華池縣大片的天然草場。

經過充分論證,他大膽提出:

建奶牛飼養場,開展規模化養殖。

老百姓沒有錢,

邱軍去爭取產業扶持資金;

沒有養殖知識,

邱軍張羅著組織養殖培訓;

沒有銷路,邱軍親自跑市場。

就這樣,他帶領162戶貧困戶

依靠牛產業發起了“牛財”。

緊接著,邱軍的目光

又被華池一座座荒山吸引,

他再次找到了一劑扶貧“良方”——

建鋼架大棚,發展沙棘產業。

不到半年的時間,

62座鋼架大棚拔地而起。

沙棘育苗和金絲皇菊種植產業

在村裏落了地。

有了好的產業、特色產品,

如何讓“山貨”出山?

2020年,邱軍又做起了網絡直播,

賣力地向網友推薦著華池特產。

就這樣,在鋼架種植大棚中,

在新蓋的養殖場裏,

在推銷特產的直播間中,

到處都能看到這位

搞項目管理出身的副縣長的身影。

憑著一腔熱情和一雙腳板,

邱軍從一個“外村人”

變成了一個“村裏人”。

而在相距2000公裏以外的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古縣村,

剛上任的村支書孫麗美

正面對著千頭萬緒的工作

和村裏百姓的質疑。

2018年,41歲的孫麗美

高票當選古縣村的黨支部書記。

她剛上任時,

古縣村甚至連路燈都沒有,

孫麗美當選後,很多人議論紛紛:

那麼多任書記都沒搞定的問題,

她一個女書記能行嗎?

孫麗美邁出的第一步,

就是拆除堂哥違規建起的蔬菜網套廠。

拆違先從“自家人”拆起,

她打出的第一張牌,

就讓村裏人刮目相看。

古縣村村民以種菜為業,

孫麗美上任後,

帶領大家建蔬菜冷庫,

對接農業開發公司,

爭取資金進行水利修復和農田改造,

成功破解了蔬菜儲藏難、

銷售難、灌溉難的問題。

今年8月,就在孫麗美犧牲的前一晚,

她想的還是村裏的發展規劃:

年底前硬化一條215米的土路;

開發後山的100多畝荒地,

用於建設現代農業項目……

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奉獻。

邱軍和孫麗美,

他們忙碌的身影雖然不同,

但都是為著同一個目標:

絕不落下一個貧困家庭,

絕不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02/

他們心裏裝著的都是老百姓

唯獨沒有自己……

2018年年底,

剛到華池的邱軍來到貧困戶張應芬家。

了解到她上高三的女兒劉榮艷

因為精神壓力太大無法正常學習,

他專程跑到學校開導她,

幫助她順利考上大學。

2020年,張應芬的兒子劉國榮高考,

邱軍又一次忙前忙後。

一天打了好幾個電話,

幫著填報誌願。

劉國榮被常州大學錄取後,

邱軍看他連雙像樣的鞋都沒有,

又自掏腰包,

給他買了一雙皮鞋、

一雙運動鞋和一個行李箱。

後來,當張應芬和兒子聽說邱軍

收藏在購物車的新鞋一直沒舍得買,

直到他被送進醫院,

穿的還是那雙修了兩次的舊皮鞋時,

母子倆淚如雨下……

就是穿著這雙舊皮鞋,

邱軍到城壕鎮調研脫貧攻堅52次,

走遍了全鎮1134戶貧困戶;

就是穿著這雙舊皮鞋,

邱軍一趟趟跑前忙後,

組織了華池縣千余名貧困青年

參加技術培訓,有了一技之長;

就是穿著這雙舊皮鞋,

他一次次跑學校看望師生,

組織單位給孩子們捐贈圖書……

在華池縣掛職扶貧的兩年多時間裏,

邱軍與家人相聚的次數屈指可數,

他發的65條朋友圈裏,

其中64條是關於扶貧的,

只有一條留給了自己剛剛出生的兒子。

在這朋友圈下,

邱軍的統一回復更是感動了所有人:

脫貧攻堅勝利在望,

鄉村振興後繼有人……

短短的一句話,飽含了一位父親、

一位紮根山區的扶貧幹部

最大的願望、最深的期許……

而在遠隔千裏的福建寧德市霞浦縣古縣村,

當村民們為“阿美”整理遺物時,

她的一雙特殊的鞋

讓在場所有人頓時心疼落淚……

2019年4月,孫麗美右腳肌腱斷裂,

當時正值G228國道項目土地征遷,

醫生建議她休養3個月。

可做完手術只休息10多天,

孫麗美就又出現在了村裏……

原來,為了能回村裏上班,

孫麗美特地上網定制了一雙大了兩碼

可以固定腳踝的鞋子。

那些日子裏,

孫麗美穿著這雙特殊的鞋,

一瘸一拐地往山上跑,

一天跑了十幾戶人家,

挨家挨戶地做調查。

每一戶村民的種植品種、土地性質,

全部一一詳盡記錄。

村民們心疼她又紅又腫的腳,

可她心裏想的是必須把工作做細做實,

村民們簽下征地協議書的那一刻

才都能夠安心、放心。

很多村民一說起孫麗美,

都不約而同提到村委樓

二樓便民服務窗口的第一個位置。

為了離村民更近一些,

孫麗美上任第一天,

就把自己的辦公桌搬到了服務窗口。

在任上的三年時間裏,

她把便民服務窗口當成自己的家,

村民辦事隨到隨辦,

誰家有難處隨叫隨到。

跟邱軍一樣,翻看孫麗美的朋友圈,

幾乎每條都跟扶貧有關,

跟老百姓有關。

悠悠百姓事,枝葉總關情。

透過這些點滴,

我們可以想象邱軍和孫麗美

是如何走遍腳下的土地,

如何走進每戶人家、

走到老百姓的心裏。

他們雖然戰鬥在不同的崗位,

但始終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

掛在心頭。

03/

他們倒下時身影不同

卻有著同樣的壯烈和英勇

2019年11月,

就在華池縣脫貧攻堅的最後階段,

邱軍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住院後,他的病情愈發加重,

甚至連話都說不出來。

2019年12月1日,

剛做完手術的他向護士要來紙和筆,

寫下了他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囑托。

邱軍離開的時候,才39歲。

或許,他是帶著些許遺憾走的:

盼著給妻兒做頓飯的簡單願望,

終究沒能實現。

還有那雙心儀已久的皮鞋,

妻子幫他買來了,

可由於他的身體已經發腫,

終究沒能穿上……

但邱軍,應該也是帶著安慰走的,

來到華池的這兩年,

他的脫貧藍圖一一變成現實。

2019年年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

他等來了華池縣56個貧困村

全部脫貧,

實現了整縣脫貧的歷史時刻!

這張照片,

是孫麗美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畫面。

今年8月,臺風“盧碧”來勢洶洶,

6日下午,孫麗美與同事已經成功將

低窪地區的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

但不放心村裏農田的孫麗美

又帶著三名同事

再一次衝進了雨幕中。

他們冒著生命危險,

踩在水泥橋的礅子上

清理堵塞了涵洞的淤積物時,

孫麗美突然被湍急的洪水卷到橋下,

河水瞬間沒過了她的胸口。

孫麗美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是衝著跳下來營救她的湯輝大喊:

“不要下來!不要下來!”

回憶起這生死離別的瞬間,

湯輝泣不成聲:“我就看著她,

在我的視野裏面消失掉,

再也拉不到了…… ”

孫麗美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4歲。

她的犧牲,

留給了家人、留給了村民們

太多的遺憾和傷痛……

這張全家福

是孫麗美全家最後的合影。

她曾答應丈夫和兒子,

有時間一家人去武夷山玩。

可如今,丈夫和兒子再也等不來

她完成這一約定;

古縣村的父老鄉親們,

也再不能在便民服務窗口

看到她的笑臉、忙碌的身影……

可阿美曾為之奮鬥的古縣村,

已然是改頭換面。

人均年收入從三年前的1.8萬元

提高到2.4萬元。

“阿美”最記掛的那條215米的泥土路

已經開工硬化了,

古縣小學門口沿河的護欄

也要開始建設了……

這就是邱軍和孫麗美的故事,

他們都是我們身邊平凡的人。

他們是普通的丈夫和妻子,

是孩子的父親和母親,

更是把老百姓當親人,

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幹贏得民心的

中國幾百萬一線基層幹部中的一員。

他們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熱情,

全部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路上,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留給世界的仍然是衝鋒的背影……

04/

他們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老百姓永遠把他們記在心裏

2021年6月,

邱軍一歲的兒子,

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兩雙精美的繡花小布鞋……

張應芬一個人坐車走了一千多公裏,

從甘肅華池趕到了安徽合肥。

她要趕在邱軍兒子一歲生日時,

送上自己的這一份心意……

8月7日傍晚,

古縣村村民自發來到事發的水泥橋處,

為孫麗美獻上黃白菊花。

“阿美,你在那邊好好休息。”

“她真的為我們村做了很多很多事,

是村子的好女兒。”

孫麗美已經犧牲20多天了,

但“阿美”這兩個字,

仍然是每一個古縣村村民

不能提及的痛……

邱軍走後,

妻子找到了這樣兩張照片:

一張是邱軍的父親,

一張是十幾歲時的邱軍。

父親曾在派出所工作,

也當過村支書。

邱軍常說,他很崇拜父親,

想成為像父親那樣的人,

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

孫麗美走後,她81歲的老父親

時常一個人拄著拐杖站在門口。

一說起這個讓他驕傲的女兒,

這位古縣村的老村支書,

頓時老淚縱橫:

“她身為共產黨員就該衝鋒在前。

為了公家的事,她走了,

走得值……”

年輕的邱軍和孫麗美

都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他們成為了父輩那樣的人——

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

吾國吾土、吾家吾鄉,

故鄉的泥土就是初心的歸處……

今天,中國已經莊嚴宣告

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

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而全國近300萬戰鬥在最前線的扶貧幹部、

第一書記仍然以

“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擔當精神、

“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攻堅精神、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

為老百姓點亮幸福明燈,

為鄉村振興接續奮戰!

今天,讓我們謝謝他們,

感謝他們用這份奮不顧身拼搏的赤誠,

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全都灑到了

腳下這片多情的土地……

來源: 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