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四輪車拉車車分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板車是一種傳統的人力運輸工具。在我童年的記憶裏,父親在隨縣城關鎮搬運站上班拉板車,有時就帶著我,平路或是下坡,他就把我放在板車的前面車轅上坐著,上坡時,我就下來在板車的後面幫著推。這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的事,當時我五六歲。

板車在上個世紀是很常見的,街上和農村都有,八九十年代繁盛時很多家庭都把它作為生產必須的工具,只不過式樣和做工或精細或粗糙略有不同而已。

板車一般選用質地堅硬的木料制成車身,車身下面加根圓鋼加工的車軸,軸的兩端裝著帶鋼絲輻條的車輪。解放初,隨縣城關鎮組織街上的挑夫和碼頭腳夫成立了搬運站,剛開始肩挑背扛加獨輪車,到了六七十年代,開始大量使用板車。大到貨棧商店廠礦工地,小到糧站菜場醬園煤球店,哪行哪業都離不開板車的搬運。特別是漢丹鐵路通車後,隨縣火車站的貨物幾乎就全靠搬運站的板車來運輸了。

一輛板車一次能裝千把斤貨物,最多時可以運1噸多。板車肚的網兜裏,搬運工的草帽雨衣汗巾墊肩和披巾,一樣也不會少。搬運工雙手緊握車把,肩套攀繩,躬身埋頭蝸牛似的攀行,坡太陡貨物太重時,嘴裏還會發出“吭哧吭哧”有節奏的喘息聲。遇著下坡“放溜子”,人吊著車把一路狂奔,看得人膽顫心驚。搬運工就這樣日復一日地相伴著風吹雨淋或似火驕陽奔波忙碌。

搬運工,說來應該是個最古老的江湖行當。每個城市或集鎮的水運碼頭或陸路貨物集散地,從來都少不了搬運工的身影,這是一種重體力的勞動,過去叫苦力,還有叫挑夫、腳夫、馬幫,貴陽叫背篼、重慶叫棒棒.......每個地方的叫法各有不同,但不外乎都是下力的人。在上個世紀的隨州,有過一段時間,人們私底下稱這些人是“搬運站拉板車的”,明顯帶有鄙視的味道,當然都是背地裏這樣說。

六十年代初,隨州那時還是隨縣,隨著鐵路通車,隨縣有了火車站,大宗的生活和生產物資大量到達,大批的糧食土特產外運,貨運量貨物周轉量逐年攀升,隨縣搬運站也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的發展機會,搬運工不斷增加,分支單位也不斷增加,連名稱也不斷變化。從最早的隨縣城關水陸運輸隊到隨縣城關搬運站、隨縣搬運公司、隨縣裝卸公司、隨縣裝卸運輸總公司、隨州市裝卸運輸總公司,一直到隨州市九星運業總公司,從名字就可以看出發展壯大的過程。高峰時期,裝卸公司有職工1350多人,九個下屬分公司,從業涉及貨物裝卸運輸、物流、客運、土石方工程、餐飲旅店、商業等各個領域,當然這是後話,扯遠了,今天我們只說板車。

隨縣搬運站當年分幾個大隊。二大隊最大,負責火車站的大宗貨物搬運,二大隊的大門口,就是現在的老火車站雙龍廣場;一大隊就是前年才拆除的“解放路市場”,負責城關鎮內各大單位的貨物運送;三大隊在立交橋,負責各鄉鎮的貨物運輸,因路遠坡多,曾用驢子作助力。搬運工拉著板車,每天起早貪黑裝貨運貨卸貨,體力消耗很大。有時候,搬運工家裏的小媳婦大嫂子們,中午就拎著飯屜和熱水瓶趕著點,走街串巷給丈夫送飯菜茶水,搬運工填飽肚子潤過喉便又去拉車趕路。晚上收班,在順道的熟菜攤上剁點豬頭肉或來包花生米,回到家弄二兩土燒,酒足飯飽,家裏的小孩子也跟著打了牙祭。後來搬運站的幾個分公司都建了宿舍和食堂,冬天下班了,買點下酒菜,打一份肥肉在燉缽裏,放小火爐上“咕嚕”著,慢悠悠地聽著收音機喝半斤小酒,再到單位的澡堂裏泡把澡。或許,這就是當年搬運工的小歡樂。

搬運站拉板車這一行,在當時的社會,確實屬於鄙視鏈的底端。當時隨縣城關鎮工業基礎薄弱,解放後只有鐵社、木社、油漆社、手工業聯社等有限的幾個服務型集體單位,雖然後來陸續有了油泵廠、齒輪廠、織布廠、汽車改裝廠、插秧機廠等幾家工業企業,但城關商品糧戶口的子弟們就業仍然面臨著極大困難,不得已,有些街上的子弟只能分配到搬運站拉板車。有時,這些年輕人正在街上拉著板車,老遠見到街坊熟人,就忙把草帽拉得低低的遮著臉。

好在拉板車工資高。搬運站是隨縣最早實行“計件制”的單位,多勞多得,每個月拿的工資比在縣政府直屬部門上班的人拿的還多的多。於是,吸引了不少當兵回鄉的青年甚至婦女入職搬運公司。

但年輕人找媳婦依然是個問題。那時候城鎮商品糧戶口和農村戶口簡直就是巨大的鴻溝,盡管如此,沒辦法,很多搬運站的年輕人最後也只得娶了農村戶口的媳婦。好在工資高,可以買黑市的糧食。

職業歧視自古皆然,仔細想想,這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其實有一點,在搬運站拉板車的許多人壓根並不是什麼粗人,相反,搬運站裏卻藏龍臥虎人材輩出。比如,搬運工就能自制機械車輛。

時間到了七十年代末,社會開始快速發展,貨運量也越來越大,運輸裏程也越來越遠,慢節奏的板車已遠遠不能適應運輸的需求,搬運站屬交通局下屬的二級單位,國家也劃拔指標給搬運公司購買汽車,但計劃畢竟有限。運力不足,搬運站只能自己動手制造運輸車輛。

先是自制三輪車。到各地去買柴油機和拼購車輛總成和配件、槽鋼焊接車架、中心轉盤加手把操縱、前置195柴油機,再焊制車廂。自制的三輪機動車俗稱“三碼”,小巧靈活運貨方便,在街上行駛時,還能讓拉板車的人掛在後面助力,幾輛甚至十幾輛板車掛在三輪車後面,成為當時隨縣街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開“三碼”的司機,一身勞動布的工作服,脖子上搭條白毛巾,那春風得意的勁跟以往疲憊憔悴拉板車時判若兩人。

柴油機啟動要手搖,左手壓住油門,右手快速轉動搖臂,瞬間就能聽到“突突突”的歡歌聲。天寒水冷,柴油不易霧化,司機搖到額頭沁出汗珠,那柴油機也就“呼哧、呼哧”地喘兩口粗氣,就是點不上火。那年頭,隨縣的公路狹窄、彎多坡陡、沒有紅綠燈,車輛行人混行,“三碼”發生交通事故屢見不鮮。

為解決安全這個問題,自制仿貨運汽車結構的“四輪”車自然就提上了日程。後來自制的四輪車跟“三碼”相比,動力後驅,手把操縱改成了方向盤系統,機械剎車改成了液壓制動,還裝了駕駛室,加了平板拖掛,拉的多、跑的快。因為它的響聲“嗵嗵嗵”,公司內部就形象地把它叫做“嗵嗵嗵”。

搬運站的名稱和車輛變化似乎也有個巧合:搬運站以板車為主,搬運公司以“三碼”為主,裝卸公司以四輪為主,到了九星運業總公司,就是上了目錄註冊的國產正規車輛了。

八十年代未,裝卸公司自制的四輪車最高時達到了86輛。這個時候,我原來的單位隨州電扇廠倒閉了,我調到了裝卸公司。我在總公司安全科工作了很長時間,這些數據和發展的脈絡我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隨著四輪車的全面投入使用,板車也就悄悄地走入了歷史。事實上這個時候,不算四輪車,裝卸公司光是貨運汽車就有100多輛了,另外還有吊車、裝載機、挖掘機等眾多專用機械,這時候的搬運站,早已脫胎換骨,成了隨州交通系統首屈一指的風光企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