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老火腿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有一句著名的評論:「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

1910年當他說這句話時,距離1879年威廉·馮特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剛剛過去30年。

所謂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直到現在,艾賓浩斯的這句評論,盡管依然在各大《心理學史》的教科書序言中,頻繁出現,但是,要突破當代史去看心理學,必須得從它“漫長的過去”開始說起。

一、心理學“奇點”

宇宙物理學中,關於宇宙的起源有一種假說,就是眾所周知的「大爆炸宇宙假說」。這種假說認為,宇宙以及時空的起點,是從一“點”的“大爆炸”而後膨脹形成的。現在的眾多天文觀察,發現宇宙確實在膨脹,也從邏輯上驗證這種假說。

而最初的這一點被稱作“奇點”。人類通過數學的工具,大致計算出,從當前到“奇點”,宇宙的歷史大約長達138億年。

如果問你,人類歷史從哪一刻開始?換句話說,人類的“奇點”發生在什麼時候?你會如何回答?

人類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這樣回答:當智人開始使用「虛構故事」,通過「想象的現實」組織起來,發明了許許多多的行為模式,並由此來認識世界時,當今的人類正式誕生。這段人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7萬年前。赫拉利把7萬年前的這次人類“奇點”稱為「認知革命」。

接下來的問題是,心理學的歷史從哪一刻開始?心理學“奇點”發生在什麼時候?有了上述鋪墊,我相信,你的答案一定不再是1879年。

但答案似乎沒有那麼簡單,心理學奇點或許發生很早,或許至今還未發生。

二、圖騰、靈魂與死亡

從7萬年前到7千年前,人類歷史經過了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發展,在這個時期,誕生了最早的人類文化現象——圖騰。

至今,這類文化現象依然生氣蓬勃,例如,我們相信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

圖騰文化最早的含義是「記載神的靈魂的載體」,起源於舊石器時代,人類由於對抗自然力量的不足,產生迷信某種自然現象或某種祖先、親屬、保護神的象征,從而產生的一種符號系統。

這種符號系統的產生,從某種程度上,和尤瓦爾·赫拉利認為人類歷史的起源是「認知革命」,而認知革命中,人類發展出最重要的能力「相信虛構故事」是同一件事。

人類正是相信「圖騰」,以及圖騰背後的故事,從而有了信仰,有了團結起來,對抗自然力量,並消滅異己部落的能力。

盡管「圖騰」在人類歷史上,深遠地影響了後世的文化、藝術,甚至生理等方面,但它的起源並不意味著人類開始探索內心主觀世界。它是前心理學歷史上,一支重要的影響力量。

在「圖騰」的含義中,核心的部分是「靈魂」,而靈魂是最早和人類「意識」相近的概念。

人類學家通過考古研究,推測靈魂的觀念發源於25000年至50000年之間。原始人類產生靈魂觀念,源於對死亡的恐懼和迷惑。

在25000年前,原始人類的樸素觀念中,靈魂具有強烈的物質特征,具有古典樸素唯物主義的特色。人們常常佩戴一些精心雕刻的動物牙齒、殼、皮毛等物質,以此寄托已故祖先的靈魂。

直至公元世紀前後,哲學的發展、宗教的產生,人類的靈魂觀,逐漸趨向於“非物質化”的精神統一體。哲學領域的典型代表是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

柏拉圖的靈魂說,是靈魂永恒說(這聽起來很美妙),也就是說,靈魂是生物軀體內在的規則和信息。柏拉圖認為,靈魂並不是永生(生物軀體會腐化),但卻是永恒的(內在規則和信息永存)。

關於靈魂如何永存,後世又演繹出不同的觀念,例如:

(1)死後休眠和復活。人們相信未來某個特定時刻,人類可以復活(或是靈魂附體於新的軀體),這類觀念至今依然在傳承。在《聖經·新約全書》中記載,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體復活。至今,世界各地依然有許多基督教徒,在每年春分後的第一個星期天,慶祝這一節日——復活節(Easter Day)。

在這一天,美國人會以羊肉和火腿為主食,以巧克力和糖果作為裝飾彩蛋,慶祝這一象征重生與希望的節日。

(2)死後成鬼魂。先秦時期的東方思潮中,認為存在鬼魂的典型代表是墨家,在《墨子·明鬼》中,墨子明確聲稱,鬼魂不僅存在,而且能對人間的善惡予以賞罰。這也多少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死者為大」的思潮——畢竟死者的靈魂變為了鬼魂,而鬼魂是人間善惡的賞罰者。

死亡成為了靈魂(意識)探討的源動力。畢竟人生短暫,我們的主觀意識能否延續,是每個人類無法逃避的終極關懷。

關於死亡的研究,只能用一句經典的廢話來闡釋:「迄今為止,沒有證據表明死後還有生命,也沒有證據表明死後沒有生命」。

畢竟,死亡是一場無法做「對照實驗」的生命現象。於是,許多哲學家、科學家們開始關註人類的瀕死體驗,妄圖從中獲取靈感,以解釋死後的世界。

可是這類探討多數停留在玄學層面,唯一比較有說服力的解釋來自,自然科學的科普作家卡爾·薩根,他認為:瀕死體驗,其實是對出生體驗的記憶。但這類解釋,讓好奇死後世界的人類失望了。

三、夢與幸福感

死亡的不可避免與無法研究,使得人類對意識(靈魂)的探討,轉向當下(現世)。當下體驗中,最令人迷惑不解的主觀現象,是夢。

夢也是現在的心理學教科書中,必然出現的一小節,它被劃分到「意識」這一章節裏,也就是說,當代科學普遍認為,夢是一種意識現象。

關於夢的思想,最早出現在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6000年,亞述人在黏土板上創造的“夢書”。他們用最為古老的方式,記錄了死亡之夢、掉牙和脫發之夢。

中國人最熟悉的釋夢著作是《周公解夢》。有意思的是,在百度百科中,「周公解夢」這個詞條後,括號註釋為“民間習俗”。也就是說,這並不是一個嚴肅的探討或哲學的思辨,而是一種民間流傳,使用夢來占蔔兇吉的安慰劑。

所以,受限於古人的科學技術和觀測手段,人們對夢的推測,長時間停留在此類玄學層面。

直到有一天,影響當代文化許多方面的重磅人物,眾所周知的弗洛伊德出現了。中國人除了周公解夢,最熟悉的關於夢的著作,莫過於弗氏的《夢的解析》。

關於弗洛伊德的學術貢獻,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但他最為突出的貢獻,不只是解釋了夢的原理,而是首次讓人們意識到,人類的大量行為模式,並不完全受控於,我們可感知的意識,而往往受制於我們感知不到的「潛意識」。

弗洛伊德用“冰山模型”的比喻聲稱,人類的潛意識,就像隱藏的水面之下的冰山一樣,占據了人類行為模式驅動力的絕大部分。

用最簡潔的語言來說,弗洛伊德提醒人類——我們活得並不明白。

這一思潮下,人類感到疑惑——怎樣叫活得明白呢?換句話說,人生意義在哪裏?人類主觀體驗的質量提升,以什麼為標準?

針對這樣的思考,人類發明了一個新概念——「幸福感」。

這種思考,其實遠早於弗洛伊德。

在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講出那句驚世駭俗的「人是萬物的尺度」之前,人類沒有「幸福感」的概念。人們忙著生、忙著死、忙著鬥爭、忙著繁衍;面對死亡的威脅和生存的焦慮,人類通過圖騰和關於靈魂的觀念堅定信仰,團結力量,安慰心靈。

直到這句振聾發聵的「人是萬物的尺度」誕生,人類關於「幸福感」的關註,才慢慢展開。關於人類主體性,人類主觀經驗的探討和關註,越來越多。

在東方早期的思潮中,關於幸福的追求,不同“家”給出了不同看法,老子在《道德經》中聲稱,「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幸福的典範。莊子認為“精神上逍遙自在,在現實中不依賴任何外力的自由狀態”是幸福。

單個個體的幸福總是不太相似,心理學與社會家們卻企圖給出關於幸福的統一答案。

在工業革命時代,人類給出的答案是「發展生產力」,馬克思那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統治了資本主義的關於幸福總的看法。

可是這一切到今天開始發生變化。

21世紀關於「積極心理學」的浪潮中,人類對於幸福感討論達到巔峰。隨著物質的不斷滿足,人類精神生活卻陷入倒退的境地,以抑郁癥為代表的精神障礙高發,人們面臨“高收入陷阱”。

人類社會陷入一種「瘋狂掙錢,又瘋狂用錢來治病」的迷之循環中。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後的西方發達國家,收入和幸福感出現負相關——掙錢越多,人越痛苦[1]。

自此,心理學進入“文藝復古時代”,在東方已經式微的禪宗和佛教,被似乎走到死胡同的西方科學心理學青睞。

圍繞佛教禪修而衍生出,一系列提升當下幸福感的心理學研究與實踐。

例如,正念減壓療法(MBSR)、正念認知療法(MBCT)、辯證行為療法(DBT)和接納承諾療法(ACT)等各種衍生品在西方世界掀起浪潮。

這起心理學的“文藝復古”浪潮提示人們:我們越是努力追求幸福,就越會長期遭受痛苦的惡性循環。所以,面對遠處美麗可人的“幸福感”,不要追。

勸告人們不要追求遠方的功名利祿,關註當下,這怎麼看怎麼像封建時代,東方統治者運用佛教進行思想教育,穩固統治的手段。可是,這看似是宗教、玄學的“文化倒退”,卻並沒有遭受科學至上的西方精神反對,反而被奉為圭臬,背後的根源在於「實證主義」。

四.實證主義與心理學的滅亡

講到實證主義,終於要引出心理學科班出身的朋友,期待已久的人物——威廉·馮特。

當前所有教科書,都會告訴你,心理學的歷史發源於1879年,以威廉·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為標誌。

在我看來,這一說法要略作修改,這並不是心理學的發端,而是「實證主義的科學心理學」的發端。

而「實證主義的科學心理學」是基於近一個多世紀,實證主義的科學共同體,在心理現象領域研究達成的共識。這一概念遠小於「心理學」這三個字本來的含義。

這也是開篇所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緣由。我們站在了當代實證主義的思潮裏,自然只把這短暫的實證主義實踐當作是「心理學」,而以往的一切,都納入了「前心理學」。

在當代的話語體系中,馮特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另一位早於馮特的人物不容忽視,大家可能對他會有些陌生。他叫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法國著名哲學家,社會學與實證主義之父。

實證主義思潮最為重要的奠基人,就是孔德。

他最為重要的思想之一,叫“三階段法則”,用以闡釋人類精神的發展經歷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神學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一切事件都被歸於上帝和神靈的活動。

第二個階段是“形而上學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上帝或神聖的力量的意誌被抽象概念所取代。

第三個或“實證的”階段,是當科學的解釋取代了形而上學的時候所達到的。

這三個階段的發展,符合我們對人類對心靈探索的歷史探究。

他的第二項重要成就是對科學進行了分類,從一般性到復雜性不斷增加(也參考歷史概念的演化),孔德提出了一個科學學科的分類表。

在所有學科中,最具有一般性的科學是——數學,也是歷史上最早成為實證科學的科學。

數學之後,是天文學,隨後是物理學、化學、生理學。

而復雜性最高,實證科學復雜性的終點,是孔德創立的社會學。

在孔德的科學分類中,並沒有心理學的一席之地,他認為人類的心理過程,應該被視為人類生物學(“生理學”)的一部分。

自1830年,孔德著名的《實證哲學教程》出版以來,至1879年馮特開創實證主義科學心理學,這期間,人類關於心理過程的生理機制研究,碩果累累。

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名字有:

德國生理學家韋伯(Webber E. H., 1795-1878)、費希納(Fechner, 1801-1887)、赫爾姆霍茲(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英國內科醫生托馬斯·揚(Thomas Young, 1773-1829),法國外科醫生弗盧龍(M. P. Flourens, 1794-1867)等等。

他們共同奠定了人類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探討,從人的感覺測量,神經衝動的電信號測量,到最為重要的人類心理活動的生理機制定位——大腦,這些奠基性成果,對1879年後,人類科學實證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例如,美國生理心理學家拉什利·卡爾·斯賓塞(Lashley Karl Spencer,1890~1958)、法國神經學家布洛卡(PierrePaul Broca, 1824-1880)、德國學者威爾尼克(Wernicke.C.)、艾賓浩斯(H.Ebbinghaus,1850-1909)、卡爾·斯頓夫(Carl Stumpf,1848-1936)、屈佩爾(Oswald Kulpe,1862-1915)等後繼者們,豐富和完善了人類從感知覺到記憶、認知、情緒、動機甚至人格與社會性的生理基礎。

這些生理心理機制,為日後的心理治療實踐打下了根基,當前的重癥精神障礙治療中,無論是作為終極手段的電痙攣療法(ECT),還是不斷更新換代的精神藥物治療,都離不開對大腦神經活動的幹預。

在當前的心理學學術圈內,也免不了存在如此的鄙視鏈,研究大腦機制的處於鄙視鏈頂端,而跟隨約翰·華生,探討人類行為的,處於鄙視鏈的底端。

當代實證心理學,依然是一門生理學掌握最大話語權的學科。這印證了實證主義之父孔德的高瞻遠矚——人類的心理過程應該被視為生理學的一部分。

但話語權的集中,並不意味著當代心理學沒有走向多元發展,相反,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內部的統合力在不斷減小,而心理學走向分裂的趨勢愈發嚴重。

自1892年美國心理學會成立以來,由最初的18名會員,如今有了84400名會員,55個分會,一項國際調查顯示,全世界心理學家總數大大超過了50萬人。

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雷蒙德·福勒(Fowler, 1990)在就職演說中談到,心理學是一門“核心學科”,它提供其他學科所用知識的基本核心。換句話說,心理學在發展中,不斷與其他學科融合。奧爾特曼(Altman, 1987)把這種現象稱為心理學內部強大的“離心力”。前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詹尼特·斯彭斯說:“心理學還會具有向心力嗎?”他“悲觀地”認為,不會了,心理學在走向分化。

斯科特(Scott,1991)曾斷言,各大高校的心理學系前景可能不容樂觀。他設想,到2050年,當前這樣組建的心理學系會成為歷史——生理心理學將會在醫學院講授;認知心理學會成為認知科學的一員;社會心理學一部分會融入社會學,另一部分會融入實踐應用為特點的職業院校;而臨床心理學則成為醫學院的一個專業。

從孔德到福勒、斯科特,之所以眾多實證主義科學家,對「心理學」的未來持悲觀態度,歸其根源,還是源於「心理學」缺乏一個核心探討的對象,或是對於本應屬於「心理學」核心探討的對象,「實證主義的科學心理學」沒有給出答案,也似乎很難給出答案。

如果,這個本應屬於「心理學」核心探討的對象,算作是人類意識(靈魂)的話,「心理學的奇點」早已誕生於25000年-50000年前了,但這也意味著「實證主義的科學心理學」會逐漸消失。

如果,這個本應屬於「心理學」核心探討的對象,不該是人類意識(靈魂)的話。未來需要有一位如牛頓和愛因斯坦一般的人物站出來,告訴人們,人類心靈的本質是什麼?從這個視角來看,「心理學的奇點」還未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