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葡萄幹夢境分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新春走基層·文化味裏品新年】

楹聯送春暖千家

光明日報記者 宋喜群 王冰雅

“策杖雲程,願做識途馬;耕耘沃土,甘當孺子牛”“舟載脫貧,岸柳無憂辭去鼠;曲聽致富,山花有意向耕牛”……春節前夕,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西城社區,舟曲楹聯詩詞學會的會員們凝神運筆,潑墨揮毫,寫下一副副飽含祝願的春聯。

“仄聲收尾的是上聯,貼在右手邊;平聲收尾的是下聯,貼在左手邊。”活動現場,舟曲楹聯詩詞學會會長尚丕禮向群眾普及貼對聯的知識。他告訴記者,為群眾義務書寫春聯是舟曲楹聯詩詞學會的一項重要活動,已開展十多年了。今年,學會已累計送出春聯3000余副、“福”字1000余張。

舟曲縣是全國藏區第一個“中國楹聯文化縣”,楹聯文化歷史悠久,群眾普遍熱愛楹聯的創作與書寫。每年春節期間舉辦的“元宵松棚楹聯燈會”,是當地最為盛大隆重的民俗活動。

大年初一,雲南民族村各少數民族群眾用古老的習俗歡度春節,圖為身著景頗族服裝的演員正在為遊客表演。梁誌強攝/光明圖片

“元宵松棚楹聯燈會”是一場對聯、社火(戲曲、歌舞、雜耍等)、手工藝、廟會等多種民俗文化綜合展示的大會。“鬧元宵放花燈,耍社火燭龍,載歌載舞,民間文藝總表演;巧刺繡精雕刻,賞對聯書畫,有景有情,群眾智謀集大成”,是燈會的生動寫照。

“縣城四街兩關、大街小巷搭建了2000多米的松棚長廊,連綿不斷,規模宏大,街道兩旁楹柱上近1500副聯墨作品讓人目不暇接,頭頂上松枝掩映,棚架橫梁上懸掛著大幅匾額和彩燈。”尚丕禮向記者描述了燈會盛大的場景,“城裏城外的藏漢同胞都會前來遊玩觀賞,許多青少年手拿筆記本,抄寫自己喜愛的對聯。”

據考證,舟曲縣的元宵楹聯燈會起源於明代中葉或者更早,從南方來的移民帶來了楹聯和燈會文化。“楹聯給燈會註入了精神文化的血脈,讓元宵楹聯燈會生生不息,成為舟曲人心中不可磨滅的一個烙印。”尚丕禮說。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元宵松棚楹聯燈會”暫停舉辦。而舟曲楹聯詩詞學會的會員們活躍在微信群裏,以就地過年為主題創作對聯,向不能回家團圓的朋友遙寄關愛——

“愛在心中,神州處處有親眷;情懷故裏,夢境時時皆我家”

“可視能音,何計天涯咫尺;迎新辭舊,不分異地故鄉”

…………

“隔著屏幕聞到文化味兒”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大家看到的這組剪紙就是國家級非遺剪紙傳承人伏兆娥的作品《牛氣衝天》。短短幾分鐘,一張紅紙在伏老師的巧手中變成了栩栩如生的牛兒……”2月10日,在寧夏“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活動的抖音直播間裏,寧夏的手抓羊肉、油香饊子等特色美食和伏兆娥剪紙、陶瑞珍葫蘆刻畫等非遺傳統技藝輪番“搶鏡”,引來網友在線點贊互動。

“隔著屏幕聞到了文化味兒,過年的感覺一下就有啦。”抖音網友@句號在直播間留言。

2月12日,讀者在江蘇省如臯市新華書店內閱讀。吳樹建攝/光明圖片

90後饒曉楠是伏兆娥剪紙的粉絲,她不僅線上經常關註非遺剪紙,線下還專門到伏兆娥的工作室學習剪紙,並逐漸愛上了中國傳統文化。“以前覺得非遺離我們年輕人很遠,現在通過新媒體平臺,我們和非遺項目實現了零距離互動。”饒曉楠說。

今年春節,為了讓就地過年的群眾安心、舒心過節,寧夏文化和旅遊系統於2月10日啟動“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系列活動,通過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集中展示寧夏手抓羊肉、仙鶴樓水餃等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遺美食類項目,以及趙桂琴刺繡、郝延強賀蘭硯、劉三朵八寶茶等非遺傳統技藝,形成一種展非遺、品非遺、購非遺的過年氛圍。

“八寶茶是寧夏的傳統飲茶習俗,茶葉、冰糖、紅棗、枸杞、核桃仁、桂圓、芝麻、葡萄幹八種原料放到一起,衝以滾燙沸水,喝起來香甜可口,一碗熱氣騰騰的八寶茶,體現了寧夏人民的熱情好客。”“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活動結束後,主播專門剪輯了推介特色美食的短視頻,在其抖音號上進行二次傳播。

“太有年味兒了,這才是過年該有的樣子。”網友紛紛留言。

為豐富就地過年群眾的文化娛樂活動,一批話劇、音樂劇、民族音樂會、秦腔精品劇目與優秀傳統戲等也在線上與大家見面。

“花兒本是心裏的話,不唱還由不得自家……”2月11日,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的官方快手號播放了秦腔現代戲《花兒聲聲》。快手用戶@我愛歌唱留言:“秦腔是我們西北人的精神食糧,忙碌中聽上一段,疲倦消散。而此刻聽,是節日裏的享受。”

此外,2月11日至2月21日,寧夏話劇院在微信公眾平臺推出話劇《閩寧鎮移民之歌》《娘》等精彩話劇,寧夏書畫院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迎新春書畫微展,京劇歷史劇《莊妃》、舞蹈《不到長城非好漢》、交響組曲《家鄉的花兒》等50余部原創優秀戲曲、話劇、歌舞劇在春節期間上線寧夏文化和旅遊廳官方網站、寧夏新聞網等平臺,讓傳統文化為春節增添濃濃年味兒。

楊家埠年畫:古老民間藝術煥發新生機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春節前夕,山東濰坊寒亭區。楊家埠木版年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乃東正為節前的最後幾個訂單忙碌著,《連年有余》《財神到》等一幅幅寓意美好的年畫作品被小心地包裝好,即將送往遠方。

“傳統的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制作要經過朽稿畫樣、雕刻木版、手工印刷、烘貨點胭等多道工序,即使是使用已有木版,一個人每天也只能制作三四百張年畫,今年訂單很多,我和我的愛人、兒媳一直在加班加點制作年畫。”楊乃東說。

楊家埠木版年畫工藝精湛、色彩鮮艷、內容豐富、線條精準。每當家家戶戶在門窗、墻壁上貼上年畫,祈求來年家宅平安、風調雨順,年味兒便撲面而來。

工作人員在河南商丘火車站的進站天橋上貼福字,歡度新春佳節。王鵬攝/光明圖片

四十多年前,十二三歲的楊乃東開始跟隨父親楊明智學習年畫。到目前為止,楊乃東先後創作、刻制木版年畫700余套3500多塊。在楊乃東等年畫藝人的影響下,木版年畫藝術得以廣泛傳承,吸引了國內外大量藝術愛好者。

為了能吸引更多人喜歡年畫,楊乃東的兒媳楊靜還制作了帆布包、抱枕、油紙傘、圍裙等一系列年畫衍生產品。“我們不局限於傳統題材,去年2月,為表達戰勝疫情的決心,我們還創作了《不挑食,增免疫》《講衛生,常打掃》等3幅抗擊疫情的年畫作品。”楊靜說。

寒亭區在推進傳統楊家埠年畫保護傳承的同時,也積極促進年畫創新發展。近日,由寒亭區委宣傳部、區文聯指導,山東正金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策劃出品的大型現實題材原創項目《畫說黨史·百年輝煌》——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木版年畫集即將完成。

該年畫集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以來的重大事件為內容題材,整合楊家埠木版年畫創作、雕版、套印、裝裱的人才資源,由多名年畫傳承人和黨史專家參與創作而成,探索傳統民間藝術與時代相結合的新方式,讓古老民間藝術煥發新生機。

“創新就是最好的傳承,我們希望將年畫藝術和時代發展結合起來,讓傳統藝術走進日常的生活。”山東正金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策劃人楊營茂說。

北京“和平菓局”打卡過牛年

光明日報記者 郭俊鋒

今年春節,“就地過年”成為網絡熱詞。在首都北京,就地過年的群眾著實不少,大家紛紛來到“和平菓局”體驗回家過年的感覺,並在這裏品味鮮活真實的老北京市井文化。

農歷大年三十,記者佩戴口罩,經過掃碼測溫等一系列防疫措施後,走進位於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地下二層的“和平菓局”。老北京狹窄的胡同、小時候常見的雜貨店、汽水攤、錄像廳、照相館,一一映入眼簾,仿佛穿越到了20世紀80年代的北京街頭。

“和平菓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占地約2400平方米的“和平菓局”,精彩看點就是老北京的胡同和老北京的文化。

“棕編張”坐在“和平菓局”入口處的大樹下,正在給遊客編“金牛”。一會兒工夫,一頭栩栩如生的“金牛”便出現在他的手中。

“棕編張”是棕編非遺項目的傳承人,本名叫張存生,他的棕編手藝得自於家傳。他說,今年買“牛編”飾品的遊客特別多,都希望牛年討個好彩頭。

在他攤位背後的墻上,貼著當年居委會通知書、警示語、宣傳標語,還原出老北京的市井生活。拐角處擺放著下了一半的象棋、小馬紮,墻邊還有老式嬰兒車,就像進入了一個時空隧道。

順著他右前方的胡同,記者來到了近代北京商業街的“勸業場”,這裏透明的玻璃櫃臺塞滿了“無花果”“跳跳糖”“話梅丹”等童年記憶中的零食,以及肉鋪、小霸王遊戲機、錄像廳、修鞋攤兒,應有盡有。

2月10日,觀眾在故宮博物院觀看“吉祥如意——故宮博物院典藏如意展”。杜建坡攝/光明圖片

在“勸業場”一側的攤位上,非遺傳承人季立松在給遊客表演“拉洋片”。兩個小朋友眼睛緊盯著大木箱上的觀看孔,生怕錯過裏面最精彩的瞬間。季先生幽默風趣的表演吸引了更多觀眾前來。

在相鄰攤位,老家山東的孔令聖正在教小朋友吹糖人。一塊小小的熱糖稀,在他手指間反復揉搓後,拉出一條細長的糖線,糖線一端折斷後經過他靈巧的手指變成中空的小氣孔,小朋友對著氣孔用力吹氣,孔師傅手中這端的熱糖稀慢慢鼓起來,他用手指熟練地捏、拉,造型逼真的小“糖牛”瞬間就做好了,讓觀眾大贊他手藝精湛。

作為非遺代表傳承人,孔令聖父子倆從“和平菓局”開業就一直用指尖的藝術展示著這個非遺項目。疫情發生以來,來“和平菓局”的遊客少了許多。孔令聖希望疫情盡快過去,牛年能帶給自己好運。

在煤廠胡同一戶小窗前,側耳細聽,裏面正播放著當年的錄音,叫賣聲、京腔京韻的拉家常聲混雜在一起,頭頂上晾曬的衣物、墻邊儲存的過冬大白菜,正是老北京市井生活的真實寫照。

據北京市東城區宣傳科的負責同誌介紹,今年為了給就地過年群眾營造濃濃的年味兒,東城區推出了包括“和平菓局”在內的多個互動文化空間,舉辦了“京彩”年味、雲上“妙會”等20余項內容新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以視頻直播、話題互動、圖文傳播、VLOG探店打卡等全媒體傳播形式,集中呈現東城區春節濃厚的新年氛圍,讓就地過年群眾在京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節。

常德桃花源:文化大餐帶來火紅的日子

光明日報記者 肖人夫 光明日報通訊員 徐虹雨

2月12日,正值大年初一,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旅遊區春意盎然、遊人如織。桃花山牌坊下,8名絲弦演員唱著《世外桃源滿人間》,曲腔婉轉;20多名國風禮儀演員身著漢服,莊重地進行傳統禮儀表演。

“為了在春節期間弘揚傳統文化,我們推出了常德絲弦和國風禮儀活動。”景區演藝管理員徐佳麗笑盈盈地介紹著這場文化大餐,“常德絲弦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也是常德最具代表性的曲藝形式。國風禮儀是將舞蹈、禮儀、漢服走秀融為一體,很受遊客的歡迎。”

2020年12月29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確定桃花源旅遊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很早就想來這裏,看一看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這次聽說桃花源變成5A了,一定帶家人來逛逛,喝一喝擂茶。”來自長沙的許先生,一大早就帶著妻子和孩子,從省城驅車趕到桃花源感受春節氛圍。

許先生說的擂茶,是當地的特色食品,幾乎來者皆飲。“擂茶喝了以後,可以驅寒、祛濕、美容,有預防感冒的效果。”漁仙居餐廳老板郭輝蓉說。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國內旅遊業逐漸回暖,桃花源漸漸恢復了往日的人氣,依托景區生存的群眾收入也逐漸回升,“旅遊+扶貧”探索出了新路子。

劉明祥是桃花源大型溪流漫遊實景演出《桃花源記》的群眾演員,也是當地清江浦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因年幼時患小兒麻痹癥導致腿部殘疾,長期以來,一家三口全靠養羊和種田維持生計。

這幾年,劉明祥在演出中身著古裝,趕著自己的五十余頭羊,在燈光和音樂的烘托下,為泛舟觀景的遊客再現了一道田園牧歌式的愜意風景。

《桃花源記》開演的時候,劉明祥是第一批群演,每晚140多元演出費。3年後,劉明祥還把兒子也拉來一起參演,兒子每年可賺近4萬元。

“在這裏趕羊,草很好,比家裏還強些。每天吃完晚飯來這裏演一下,很輕松。去年賺了兩萬大幾,政策還是好。”劉明祥說。

對於急需改變生活狀況的村民來說,《桃花源記》讓他們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據悉,《桃花源記》演職人員有360人,其中95%都是本地人,許多人通過參與演出實現了脫貧。

《光明日報》( 2021年02月13日0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