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爺爺飛走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近日,一則語文老師給同學講解《與妻書》,學生掩面流淚的新聞,讓不少網友大為觸動。語文課本上的許多文章,其情感之濃,力量之撼,動人之深,有的人也許當年已有感受,有的人也許要多年後才能體味。“很多課文在小時候學,學到的是外殼,因為缺少人生閱歷。長大後經歷多了,再讀,才真的讀懂了文章的血肉。”

曾有人在網上問: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可以評為最催淚的課文之一嗎?

問題一出,底下立刻掀起一陣如海嘯般的“回憶殺”。

有人說:“無論讀多少遍都會淚目。”

有人說:“那是第一次對一篇課文這麼印象深刻。”

有人說:“小時候最恨‘背誦全文’,這是我唯一主動背到倒背如流的一篇。”

除了《秋天的懷念》,還有人提到了《背影》《凡卡》《金色的魚鉤》《項脊軒誌》《爸爸的花兒落了》……

這一個個熟悉的篇名,是否喚起了你曾經的記憶?

如今再讀,你又是怎樣的心情呢?

《秋天的懷念》

作者:史鐵生

七年級的時候,第一次學這篇課文,當時給我們上課的,是一個剛畢業沒多久的小姑娘,她念著念著聲音突然哽住了,幾乎念不下去,很快,她,還有全班同學都陷入了一片嗚嗚咽咽之中。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文字可以承載這麼厚重的情感。(@片刻之間)

片段節選:

鄰居們把她擡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沈,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背影》

作者:朱自清

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講《背影》,講著講著就流淚了,我當時很詫異,完全不懂為何。現在快30歲了,經歷了在外求學、工作,經歷了一次次站臺的別離,終於完全理解了。(@丁萊light)

片段節選: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松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裏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與妻書》

作者:林覺民

身以許國,難以許卿。對妻子深情的愛,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祖國深沈的愛,全在淚珠和筆墨之中了。(@孤行海上)

片段節選: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

截圖自/央視《國家記憶》

《爸爸的花兒落了》

作者:林海音

父親去世那年,我已經30多歲,操辦完後事,我站在院子裏,那時候是暮春,遍地落紅,我腦子裏突然冒出課本裏那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隨後放聲慟哭,原來,父親走之前,我一直還把自己當成孩子。(@明月兩鄉)

片段節選:

我忽然覺得著急起來,大聲喊著說:

“你說什麼?老高。”

“大小姐,到了醫院,好好兒勸勸你媽,這裏就數你大了!就數你大了!”

瘦雞妹妹還在搶燕燕的小玩意兒,弟弟把沙土灌進玻璃瓶裏。是的,這裏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對老高說:

“老高,我知道是什麼事了,我就去醫院。”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

我把小學畢業文憑,放到書桌的抽屜裏,再出來,老高已經替我雇好了到醫院的車子。走過院子,看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念著: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圖自/視覺中國

《十裏長街送總理》

作者:吳瑛

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是真的很小,也是真的哭得很傷心,感覺就像是一個自己最親愛的人離開了。(@朗天)

片段節選:

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那樣長,人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方向。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一對青年夫婦,丈夫抱著小女兒,妻子領著六七歲的兒子,他們擠下了人行道,探著身子張望。一群淚痕滿面的紅領巾,相互扶著肩,踮著腳望著,望著……

《金色的魚鉤》

今天小孩兒讀《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聽得我竟然哭了。這是一篇在我小學時也學過的文章,當時沒有感觸,反而現在聽得落淚。有些人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最寂靜的海)

片段節選:

當我俯下身子,把魚湯送到老班長嘴邊的時候,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睜開眼睛,看見我端著的魚湯,頭一句話就說:“小梁,別浪費東西了。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還有二十多裏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長,你吃啊!我們擡也要把你擡出草地去!”我幾乎要哭出來了。

“不,你們吃吧。你們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見著指導員,告訴他,我沒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看,你們都瘦得……”

老班長用粗糙的手撫摸我的頭。突然間,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長!老班長!”我們叫起來。但是老班長,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閉上了。

《凡卡》

作者:〔俄〕契訶夫

剛開始,我真的以為凡卡的爺爺會收到信,會把他接走,後來老師講解說凡卡的爺爺根本收不到他的信時,我有一種悲傷到要窒息的感覺。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記得凡卡在昏黃的油燈下哭著寫信求爺爺把他領回家的那幅插畫。(@飛)

片段節選: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頓打,因為我給他們的小崽子搖搖籃的時候,不知不覺睡著了。老板揪著我的頭發,把我拖到院子裏,拿皮帶揍了我一頓。這個禮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條青魚,我從尾巴上弄起,她就撈起那條青魚,拿魚嘴直戳我的臉。夥計們捉弄我,他們打發我上酒店去打酒,他們叫我偷老板的黃瓜,老板隨手撈起個家夥就打我。吃的呢,簡直沒有。早晨吃一點兒面包,午飯是稀粥,晚上又是一點兒面包;至於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們叫我睡在過道裏,他們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別想睡覺,只好搖那個搖籃。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

他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夢裏看見一鋪暖炕,炕上坐著他的爺爺,搭拉著兩條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鰍在炕邊走來走去,搖著尾巴……

《賣火柴的小女孩》

作者:〔丹麥〕安徒生

這是我最早意識到:童話故事並不都是幸福美滿的。(@天生樂天派)

片段節選:

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裏。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裏,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新年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她小小的屍體上。小女孩坐在那兒,手裏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

“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人們說。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項脊軒誌》

作者:歸有光

當年讀到“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這一句,幾乎號啕大哭,沒有直白的哀情,只清清淡淡的一句,就足夠讓人痛徹心扉。(@吳月)

片段節選:

余既為此誌,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圖自/視覺中國

《陳情表》

作者:李密

有這樣一種說法:讀諸葛亮《出師表》不流淚者不忠,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者不孝。

片段節選: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誌。祖母劉湣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圖文/央視新聞整編

這些被稱為“教科書”的課文,

竟充溢著如此豐沛的情感,

竟能如此常讀常新,

在多年後仍讓人大為感觸,

你是否也對此略感驚訝?

這種時間和經歷帶來的體悟轉變,

不限於語文課本裏的這一篇篇佳作,

人生路上許多“當時惘然”的事與物,

又何嘗不是在時光流轉中,

生發出許多全新的感受呢?

今晚的「評論區」

交給被這些課文感動過的你

一起留下你學生時代的記憶吧!

監制丨李浙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丨楊瑜婷 校對丨高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