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打鼓耍社火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慶城徒手秧歌演出現場

平涼“春官說詩”演出現場

酒泉“福祿車”演出現場

舟曲 “東山轉燈”演出現場

平涼 “春官說詩”祈豐年

“家住平涼四十鋪,吳嶽村裏來居住。春官名諱宮治東,老虎屬相五十六。退休在家看孫孫,小學文化沒學精。一生愛好來說春,非物遺產要傳承。”每到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很多地區都有風格不同的鬧社火習俗,什麼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舞龍、舞獅等。但在甘肅一些地方,還有一個重要的項目就是“春官說詩”。

在平涼涇川縣,每年春節都會舉行社火。當地百姓最喜愛的就是社火裏面的“春官說詩”,春官詩是社火隊的“魂”,“春官”們與社火隊伍同行,頭戴黑禮帽,身穿黑長衫,披紅掛彩,手拿扇子,見什麼說什麼,走到哪裏說到哪裏。說物、說景、說事、說人……

在鑼鼓聲中,在秧歌、高蹺、高擡表演隊伍的伴隨下,春官們或歌唱好政策,或誇贊平涼名勝古跡,或謳歌時代新風,或反映社會發展狀況等。最拿手的就是祝福、贊揚、答謝。為了營造氣氛,他們還有意編一些幽默風趣或諷刺的句子,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口頭文學藝術。

在每年走街串巷的社火隊中,“春官”們不僅豐富了社火的內容,還為新春佳節增添了熱鬧氣氛。春官詩即興而作,表現題材豐富、詼諧有趣。

“春官”在上古時代,是一個官職的名稱(即宗伯,顓頊氏時的五官之一,“春官”以大宗伯為長官),掌理禮制、祭祀、歷法等事務。相傳遠古時期,人們不知道按氣候節令來種莊稼,常常有種無收,於是管天管地的“三皇爺”及“五帝”十分著急,他們便騎一頭耕牛下到人間,向先民們宣傳氣象知識和種田的技術,年年如此,便形成了後來的“春官說春”習俗。

據說在唐朝初年,皇帝為了能夠使百姓田地種好,專門封了“春官”,讓他們到各地各戶去送“節氣表”。“春官”們認為既然去鄉村送表,也該順便說些吉利話,便慢慢興起“說春”之俗。農民見“春官”遠路而來,便笑逐顏開地進行說唱表演,以禮相待。

隨著時代的變遷,春官說詩在全國很多地方已銷聲匿跡,但在甘肅,由於這種形式很受百姓歡迎,所以每年開春的時候,老百姓就把春官這一形式,移到了社火中。“春官說詩”成為甘肅隴東地區的一種民間口頭文學,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春官”分兩種:一種是隨社火走的“春官”;一種是兩人一組走街串巷的藝人。說詩的春官多是中老年男性,也有女性(很少見),他們樸實厚道,又善言辭。春官發現自己想要說唱的事或對象後,要在很短的時間內組織好語言,想出至少四句詩,並且要押韻,又要切合場景,在幾十秒的時間內完成表述。他們也會積累一些套詞,留頭換尾,以備臨時救場。

“春官說詩”中逐漸形成了一個規則就是:“晦澀怪僻者劣、令人費解者劣、洋腔洋調者劣、書本語言者劣、湊腔脫韻者劣、咬字不清者劣、聲低音小者劣。”其語言特色為詞句通俗易懂,一聽即明,鄉土氣息濃郁、口語化、生活化、合轍押韻、口齒清晰、聲音洪亮。在社火表演中,春官們說一句鑼鼓敲一次,特別富有節奏感。

從起初的春官勸農,傳播農業知識到現在結合時代特征的詩歌。有的高雅,有的通俗,真實地記錄了社會發展的軌跡。社火因為有了春官而格外有趣。2011年,平涼“春官說詩”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慶城 幸福秧歌扭起來

秧歌,起源於北方,是產生於農田裏的一種歌舞。因勞動強度大,需長時間弓背彎腰,為了消除疲勞、疏松筋骨,休息時人們就在天地間扭起來。為防止踩壞秧苗,就見空插腳,於是出現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20世紀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躍的時期,每遇節慶活動,人們都要扭秧歌。2002年中國民俗學會命名慶陽市為“徒手秧歌之鄉”。2008年,徒手秧歌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

慶城徒手秧歌是因空著手扭秧歌而得名,和其他地區的秧歌風格不同。長期以來,慶城人民經常在極不平坦和蜿蜒曲折的山道上往返行走,所以在秧歌中形成了特有的“蹬跨”式步伐。在耕作勞動時,聚集在田間地頭隨意起舞,自娛自樂,因此形成了主要靠“手勢”表現和抒發情感的純樸簡潔的舞蹈。

徒手秧歌為群體舞,由許多身穿彩服,扮演成各種人物角色的中青年農民列隊組成。他們徒手而舞,舞有定式,並伴有音樂。在秧歌隊列中,還雜有一對醜公醜婆,使秧歌更加有滋有味。醜公,群眾呼為騷老頭,頭戴氈帽,後翹一根細毛辮,臉上塗以豆腐塊裝飾,手執蠅刷或長桿煙鍋,動作以“風騷”為其特點;醜婆,又名害婆娘,頭發梳成一根短棒,上插大紅花,雙耳垂吊紅辣椒或紅紙包,臉塗以厚粉,上點幾顆雀斑,手舞棒槌,動作以“辣”為其特點。二人或在隊尾,或滿場子亂跑,作出各種滑稽動作,逗人發笑。

徒手秧歌始終突出一個“扭”字,原地表演要變換各種隊形,聚散分合,動靜有序,看起來使人眼花繚亂,妙趣橫生。徒手秧歌一般分為“過街秧歌”和“場地秧歌”,過街秧歌表演時,由鑼鼓和嗩吶在隊列前伴奏,秧歌隊緊隨其後,一邊行進一邊表演。“場地秧歌”表演有“大場子”和“小場子”之分。“大場子”人數多場地大,“小場子”人數少場地小,總之人數無嚴格規定,表演豐富多變,動作的幅度也很大,由“秧歌頭兒”帶領和指揮完成眾多隊形的變化,隊形的名稱有些是以動物的名稱命名的,如長蛇陣、蠍子步、龍回頭、蚰蜒勾、燕穿梭等。

徒手秧歌的突出特點是手臂動作,主要是甩臂,“大甩有勁利索,小甩輕松軟和”,除此之外是走十字步,動作始終保留在“十”字的中軸線上,腳踏著“十”字形的邊緣蹬跨踏步,使整個身體都扭擺起來。二是腿腳的動作,主要以蹬跨步和顛顛步為主,還有雙膝雙踝粘貼、小腳後擡交叉繞行的“纏腿”動作。慶城徒手秧歌舞起來既穩健有力,又透著黃土高原人豪放粗獷、憨厚、樸實的性情。

臨夏 喜聞樂見“財寶神”

“財寶神”是產生並流傳於河州地區漢族群眾中的說唱藝術,曲調高亢激越、幽雅含蓄、感染力極強,唱詞內容也極其廣泛和豐富,有歌頌歷代民族英雄的、也有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人類生產實踐經驗等,又有傳播社會新聞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當地群眾用“財寶神”這種喜聞樂見的歌唱形式,表達內心的喜悅與期盼,以及對幸福生活的頌揚與憧憬。2017年入選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在正規場合唱“財寶神”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事前必須以請柬相邀,得到對方應允並約定時日。屆時,請方必以香燭虔誠相迎,謂之接財寶神,被邀方謂之送財寶神。送財寶神的一方,四人反穿皮襖,手擎雞毛撣子,並配有鼓、鈸等樂器。接財寶神的一方衣冠整潔,神情嚴肅,手秉點燃的香燭,至村口迎候。待送財寶神一行人到達,迎接者便齊鳴鞭炮,焚化黃表。出入門時亦有盡掃病痛災難之類的唱段,使得賓主皆大歡喜。

近年來,“財寶神”已成為了臨夏州永靖秧歌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春節期間,永靖縣農村興玩秧歌送太平。“財寶神”在前面唱,秧歌隊在後面表演跟進。除此,村與村之間,為聯絡感情,常互請互送。彼此之間一些不和睦的事情,通過相互迎送的方式,互致問候,歉疚唱和,矛盾隨之消除。這種演唱活動一般從正月初八開始到正月十六結束。

“財寶神”不僅出現在社火中,還出現在婚禮、祝壽、喬遷、親朋好友聚會等喜慶活動上。“財寶神”主要表達“各家門上送財寶,各莊村裏賀太平”這一主題,所以講究唱喜不唱憂,唱好不唱壞,唱勝不唱敗,忌諱不吉利的語言和不雅觀的動作。民間有“財寶神沒有本,三五年唱不完”之說。既有較固定的曲目,也有即興編詞演唱的。

酒泉 歡樂喜慶“福祿車”

“福祿車”又叫“老社火”“秧歌子”,是流行在酒泉民間的一種較為古老而傳統的社火舞蹈啞劇,也是春節期間酒泉人民非常喜愛的主要社火形式和重要的娛樂節目之一。2008年入選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福祿車”由二男二女表演,即媒婆、姑娘、男子、車夫四個角色。四個角色中,媒婆極醜,是傳統社火中的醜角,是“福祿車”中的“女一號”,常由男子飾演。青年男子飾演第一次推車去媳婦娘家的女婿,農村青年的打扮,是“福祿車”中的“男一號”。短暫的故事在他們之間展開。年輕姑娘飾演新媳婦,表演中她撐著“福祿車”在行走,雖非主角,卻是最負重最辛苦的人,車夫是配角。“福祿車”表演的角色個性鮮明,配合默契,動作誇張詼諧,以不同的舞姿或肢體語言將婚俗演繹得惟妙惟肖,也將各角色的心理活動表現得淋漓盡致。

“福祿車”的表演內容主要突出原始婚俗,以說媒相親、回娘家等過程場景為主線,具體故事是婚後三天新婚夫婦與媒婆三人一起回娘家的過程。表演時,以彩綢或花布做成基本道具“福祿車”,酷似花轎,兩側畫有車輪,行走時媒婆用紅繩子在前面拽著,由只露上半身的姑娘帶著車行,兩人的配合要十分協調,表演才能有車真的在走和真坐車的觀賞效果。車速時緩時急,忽而向左,忽而右轉,一陣兒平穩,一陣兒顛簸,仿佛路途多麼遙遠。年輕的丈夫顯得快樂而用力。

媒婆邊“走”邊舞,又是吮嘬她長長的煙桿,又是搖頭晃腦暗自得意收了些許禮金,或者為說成了一段好姻緣而高興,情不自禁地納一會兒又大又厚的鞋底,其表演因醜到極致而有了審美的奇效。

在一段上坡路中,大抵是媒婆嫌青年男子太慢,又仗著有恩於青年便指責了他。青年男子當著媳婦的面被別人指責,就有些不自在了,於是和媒婆爭吵了幾句,氣不過,索性把車子撂下蹲一旁使性子賭氣。眼看天色將晚,媒婆或許是想著她的禮品或一頓豐盛的晚飯吧,開始耐心地給青年男子做思想工作,時而和風細雨,時而連哄帶騙,或疾言厲色,或眉開眼笑,或拳腳相加。這為他們的即興表演留下了很多自由空間。演員的表演越大膽越發揮,就越能受到觀眾喜愛。最終,媒婆與青年握手言和。男青年愉快地推起車子,媒婆則拉起紅繩子在前面用力地扯拽著,走上了高坡路。新媳婦也為此而感到高興,“攜帶”車子以優美輕盈的舞蹈配合他們的表演,一路回她的娘家去了。

“福祿車”的表演,主要依靠鼓點的各種變化來指揮。鼓點的快與慢、舒與緩、高亢與沈穩,掌握著故事情節的展開、矛盾、高潮、曲折和結局,同時還起到烘托現場氣氛,激發演員表演情緒的重要作用。多種變化節奏的鼓點使“福祿車”這一富有濃厚民間趣味的社火舞蹈,始終縈繞著歡樂高亢的氣氛。

舟曲 “東山轉燈”鬧元宵

久負盛名的“東山元宵轉燈會(東山轉燈)”流傳於我省舟曲縣東山鄉一帶,堪稱中華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近日,“東山轉燈”被文化和旅遊部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元宵燈會是舟曲縣東山鄉群眾最重大的節日。每逢燈會,東山鄉家家戶戶早早就開始制作花燈。小夥子們各展才藝,精心制作獨具匠心的燈架。大姑娘、小媳婦們窮盡妙思,剪紙、做花、繪畫,將燈籠裱糊裝扮得五彩繽紛。家中學識最高的人則在花燈上寫詩題字,祝福來年萬事如意,人壽年豐。

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傍晚,各家成年男子帶自家的花燈集合,燈會統一發放蠟燭,安排位置及任務。三聲炮響,鼓樂齊鳴,燈隊出發,燈會會長、副會長提大燈籠扛龍旗先行,依次稱為頭燈、二燈、三燈、四燈。為首幾盞燈都是直徑約兩尺的“八卦燈”,上面寫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等吉祥祝語。

二三十名青壯年敲鑼打鼓吹嗩吶舞鐃鈸緊隨其後,身背“宮燈”“轎子燈”,燈上貼“三娘教子”“四郎探母”“王祥臥冰”“鵲橋相會”等民間故事的剪紙,寫著詩詞書法,畫著花鳥魚蟲。燈的每個角都有精美的裝飾,燈頂插五彩斑斕的絹花、紙花。隨後緊跟各式各樣的花燈,有蓮花燈、孔雀燈、生肖燈、石榴燈、魚燈、桶形燈、球形燈數十種,造型自由、裝飾華麗,惟妙惟肖、精巧絕倫。孩子和來賓跟在後面看熱鬧。各村家家戶戶還在廊檐和大門上掛花燈,房院屋頂掛彩燈。

每次轉燈,每家派出年輕精幹的男丁,帶著花燈自始至終參與本村的燈會,數百個五顏六色的花燈沿著羊腸小道形成長龍陣,鼓樂而行。山路何止十八彎,溝溝坎坎緊相連;盞盞明燈照亮千裏路,桿桿龍旗匯聚四方人。遇到危險路段,大家互扶相幫,不讓一個人掉隊,不讓隊形混亂,不讓花燈熄滅。每個村轉燈都有約定俗成的議程和路線。

正月十四晚上各村燈隊到鄰近村轉燈祈福,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到較遠的友好村轉燈聯誼,正月十六晚上在本村遊街串巷,並在場院表演。有的村甚至到山下的大川鎮轉燈,摸著山路往返50多裏。

所有轉燈人必須步調一致、步長相等,每個人都要按前燈的步伐依次前行或轉彎,不能出錯。燈隊跟著“頭燈”不斷變化隊形,花燈如潮,鬥轉星移,瑰麗壯觀,美輪美奐。約十分鐘,所有轉燈人依次完成踩字過程,繼續前行,大家共同的足跡就神奇地在地上踩出一個大小400至1600平方米的大字,各村鄉親們白天都來品評。

燈隊到來時,接燈人燃放煙花爆竹,端著自家釀造的美酒請轉燈人和來客品嘗,賓主互致問候、互道祝福,相約聚會。有的村還“繞火把”接燈,與轉燈人對答吉祥祝詞。燈隊在每個村都要做“香花”“拜四門”,小夥子們精神抖擻,各顯身手,拿出看家本領敲鐃、打鼓、吹嗩吶、轉花燈,現場氣氛熱烈,器樂震耳欲聾,令人震撼。“東山”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打扮得漂漂亮亮,扶老攜幼賞燈、品詩、看字畫、聽器樂。

天水 妙趣橫生黑社火

黑社火,也叫秧歌、煙歌。源於古代對社神或方神的祭祀,在天水秦州傳承千百年,早已成為當地民眾根深蒂固的文化烙印。2017年入選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天水黑社火除了在一些重要的傳統節日和大型的廟會期間演出外,最主要是在每年的春節期間表演。演出時間一般從大年初三開始。黑社火不光在本村進行演出,還要到鄰近的村子或鎮子上,開展輪流性的巡回演出,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有的村子甚至還會延長到二月二前才結束。

黑社火以串唱民間小曲為主,集跑花燈、對唱、打擊樂(鼓、鈸、鑼等)、管弦樂(板胡、二胡、笛子等)、小醜、舞獅等技藝於一身,由一折折風格各異的獨幕劇組成,因為大多是在晚上演出而得名黑社火。從表演的節目看,內容涉及非常廣泛,有群眾關註的、喜聞樂見的社會生活素材,上到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國家大事,下到當地的民俗風情和家居生活中的家長裏短,以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廣泛地體現了農耕生活題材和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的內容。

通常情況下,“跑花燈”為黑社火表演的第一個節目,對演員的水平要求很高,要現編現唱,靈活多變。“跑花燈”一般由打高傘者在前面引路,後面是著裝打眼的“女身”和沒有化妝的散唱“男身”,男女相隔,插隊跟上。社火隊裏的“女身”,一般都是由青壯年男子妝扮的,一方面男子聲音洪亮,唱出的小曲氣氛濃厚,另一方面,社火演出有時候要走出幾十裏外,演出到很晚,女子一般不方便,所以大多由男子替了“女身”,但是後來,在部分村子的社火隊裏,又逐漸換回了“女身”。

“跑花燈”的演員要聽鼓聲表演,一旦鼓聲停止,唱的只有一男一女,其他的男女身照舊圍圓了圈子扭著秧歌步,場子裏“男身”獨唱,“女身”圍繞“男身”扭。

其次是“舞獅”。“舞獅”是一個武場面。“訓獅人”在場中耍武術,指揮場中的“獅子”滾繡球、含繡球,“訓獅人”進退配合,以精湛的武術動作和“獅子”配合默契、舞姿狂野取悅於人。因為獅子代表著吉利,當地人認為被“獅子”從身上跨過,那是一件很吉利的事,這種“跨身”也叫“過官”。所以,在社火耍到最後,有一些大人牽著小孩過去讓獅子“過官”,祈盼孩子來年無病無災、百事如意。

“舞獅”完了是各種小調(曲)對唱和小劇表演。在居民院子裏唱就是祝福平安。這部分歌詞大多依照居民家庭情況,坐落方位等現編現唱,無論聲調、詞義、音律都得與場景相應和,很考究領唱者的創新能力。黑社火的小劇表演有“踩仙鶴”“跑馬”“跑驢”和“跑旱船”等,其中有“大頭娃娃”插科打諢,使演出表現得豐富多彩且妙趣橫生。

作為收場的最後一場演出叫謝降,這期間,除了繼續演出的節目外,還要按照傳統的程序,整個演出隊伍在敲鑼打鼓的歡樂場景中,到每家每戶院子裏遊樂清場,由舞獅的人頭頂“獅子”,在人家院子和屋子裏耍“獅子”,寓意著主人在新的一年裏,事事平安,吉祥如意。(王冰迪)

來源: 甘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