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藍布和白布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蘇維埃布幣

人們常見的貨幣有紙幣、金屬幣,但您聽說過用布做的錢幣嗎?而且是紅軍用過的布幣。2016年10月22日,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我有傳家寶》節目中,來自四川邛崍的劉興福,帶來了6張印有“川陜省蘇維埃政府”等字樣的蘇維埃布幣。今天,在邛崍市長征紀念館中,這種已泛黃的布幣,共收藏有40多張。這些布幣背後,有著怎樣的動人故事呢?

布幣背後的魚水情深

這6張布幣,票面縱15厘米,橫8厘米,直式,黑色油墨石印。布幣上端橫書“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11字,其下呈弧形排列“川陜省蘇維埃政府”8字,再下為“工農銀行”4字,中間有一顆單線連成的大五角星,星中一拳頭。拳心向下,星外有交叉的鐮刀、斧頭。刀尖、斧口向上,圍繞五角星。在布幣五角星下面,從右至左橫書“叁串”2字,表示布幣面值。“叁串”是按照當時四川流通的中間有孔的銅板為計量單位,“壹串”約10個銅錢,“叁串”等值於30個銅錢。

這些布幣的最初收藏者,是劉興福已過世多年的父親劉代春。20世紀30年代初,劉代春在邛崍街上賣豬肉。1935年秋至1936年春,紅軍駐紮邛崍時,司務長每到場期,總要去劉代春的肉攤買豬肉,使用的就是這樣的布幣。劉代春感念於紅軍解放窮苦百姓,本想將豬肉贈與紅軍;但紅軍軍紀嚴明,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堅持要按市價支付。幾番僵持之下,劉代春收下了這些布幣。紅軍前後使用布幣45張,面額總計數千元,共購買劉代春約300斤豬肉。

紅軍離開邛崍時,特意告訴劉代春:等到新中國成立了,可將布幣拿到當地政府換取流通貨幣。此後,劉代春把布幣小心翼翼地包好,夾在《三字經》裏,藏到自家房梁下。革命戰爭年代,無論多苦多難,他始終精心收藏著這些布幣;新中國成立後,他也從未舍得拿去換錢。

直到1981年,已是80多歲高齡的劉代春,才把這些雖然泛黃、卻絲毫未損的布幣,全部捐獻給邛崍市文物館,以教育更多的後代銘記紅軍精神。邛崍市人民政府依照當年紅軍的承諾,給他兌換了300元錢。這在當年是不小的金額。

川陜蘇區輝煌的見證

經考證,這些誕生於硝煙彌漫的革命戰爭年代的布幣,出自紅四方面軍在四川通江的造幣廠。

1932年12月,從鄂豫皖轉移至四川的紅四方面軍主力,創建了川陜革命根據地。根據地全盛時期,總面積達約4.2萬平方公裏,總人口500多萬,有縣級蘇維埃政權20多個,是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建立的重要紅色政權。1933年11月18日,為廣泛開展土地革命、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紅四方面軍造幣廠(又稱“川陜省造幣廠”)在通江城郊西寺成立,廠長由時任紅四方面軍總經理部(即後勤部)部長、川陜省蘇維埃工農銀行行長的鄭義齋兼任。

1933年6月,紅軍從陜南購回大批紙張、顏料、油墨、布匹等物資,開始印刷紙幣和布幣。其中,布幣常用粗、細白布,陰丹士林布,毛藍布和草灰色布等布料印制,票面有壹串、貳串、叁串、拾串和壹圓5種。紙幣常用道林紙印制,票面有一串、兩串、三串3種。布幣主要在根據地內部流通,紙幣則多用於外部流通。

1934年春,因反“六路圍攻”收緊陣地,為了躲避敵機轟炸,紅四方面軍造幣廠遷移至通江縣得漢城,繼續印制紙、布幣。據統計,造幣廠在川陜蘇區時期,共印制布幣140萬元,紙幣60萬元。隨著根據地不斷擴大,造幣機器愈加先進,技術趨向成熟,布幣在造幣廠遷移至得漢城後就停止了制造,紙幣在制造和流通中日趨占據主要地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各根據地中,紅四方面軍造幣廠是最具規模的,它對於根據地統一幣制、活躍金融、穩定物價、促進貿易、發展工農業生產、改善人民生活乃至鞏固紅色政權,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我國貨幣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邛崍,除布幣外,紅軍遺物還有很多。它們共同凝聚著紅軍的堅韌、無私和無畏,更見證著人民軍隊與群眾的魚水一家親和血肉緊相連!

(作者系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教師)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