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糧食被雨淋了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呂梁日報-呂梁新聞網

明天啟五年(1625)《文水縣誌》載:“善治坊,領鄉都十二。……文峪都,在縣西北二十裏,附村二:崖底、河西。”

崖底村曾有四座水磨坊

文峪河又名文谷水,《水經註》中已有記載。發源於交城縣關帝山,流經交城縣的曲裏村,往南到南堡,再向東從雨家溝到崖底村北,圍著崖底繞過村向南到碟子溝,然後折返向西到峪口流出。崖底村就在文峪河出口處。

崖底村南北向街道主要有上街、下街。上街在村西,地勢較高,民國期間由交城管轄;下街在村東,地勢較低,民國期間由文水縣管轄。東西向街道有南頭街、中街、北頭街。村東有石佛山、拓跋溝,村東北有黃崖溝,村正北有武元城、孝文帝、石門等,村西北有漢碗溝、半節溝,村西是空家峁、汾州大寺,村西南有碟子溝、黑廊口。

伴隨著文峪河一起進入崖底村的還有一條從文峪河中截流出來的磨河渠,繞著村子流過。因為渠沿較高,也充當了護村堰,在這條磨河渠上有四座水磨坊。就在從南堡進入崖底界處有兩座水磨坊,分別是利勝棧磨坊和天順泉磨坊。民國期間,利勝棧水磨坊掌櫃是郝永祥,天順泉水磨坊掌櫃是郝業根,這兩座水磨坊主要以加工糧食為主。

村北有座龍全勝水磨坊,由於磨河渠北有三股溫泉流入,清澈見底,傳說可治百病。磨河渠南深溝內也常年溫泉不斷,兩邊長滿了花草藥材。這些溫泉的流入,對龍全勝水磨坊影響很大,這裏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制曲坊。將大麥、豌豆等磨成曲面,大鍋拌水後裝鬥,隨著號子聲踩曲、傳遞、裝倉、翻倉。動作快時,號子聲就是“嘿呦、嘿呦”,動作慢時,號子就變成“嘿呦,哎嗨哎嗨呦”。搬到曲房的曲胚軟硬要適當,大師傅驗收後壘好。然後洗涮曲鬥,循環進行。民國期間,大師傅是蘇家巖的閻師傅。龍全勝水磨坊制作的曲一度專供杏花村,由於品質特好,全國各地都有慕名而來求購。後來,杏花村汾酒的踩曲師傅很多都是崖底人。

沿磨河渠到碟子溝,有座柴磨兒水磨坊,專門收購柏樹根磨成制香用的骨料。骨料也叫木粉,把木粉賣給交城大營村,他們把骨料(木粉)、粘結料(榆皮面)、助燃料(火硝)、香料(柏香)按比例加開水攪拌用模具制作成香條。民國時期,柴磨兒的掌櫃就是大營人。

天然水陸碼頭武元城

文峪河在崖底村由西到北繞東再到南轉了大半個圈,形成了三面環水的天然水陸碼頭,人稱武元城。早在久遠而漫長的舊石器時代,武元城一帶就有人類生存和活動。

武元城只有東西一條大街,兩邊店鋪林立,內有武氏莊園、四聖公廟和官府辦事機構。傳說,北魏時候孝文帝遷都洛陽修建宮殿,在關帝山采伐木材,在這裏修建了碼頭。於是,木筏將關帝山木材經文峪河、汾河、黃河,源源不斷地運到洛陽。

關帝山自古就是林木出產地,有“砍不盡的南陽山(今孝文山),拖不盡的關帝山”之稱。歷史上,關帝山的木材沿文峪河“結筏出之”,本地叫“楫筏兒”,源源不斷從上遊而來,到武元城水泉灘上岸,棄水行旱,轉陸路由騾馬、駱駝運到晉中盆地、京津和中原地區。木材要中轉集散,要買賣交易,便要存貯堆積,平峰填谷,要有集中的木廠和木集,於是,武元城應運而生。鼎盛期,文峪河木筏順流而下、綿延數裏,水泉灘駱駝、騾馬來來往往、川流不息,街上熙熙攘攘、日復一日,店鋪林立,商賈雲集,武元城呈現出一派經濟繁榮景象。

隋朝大業年間,武士彟與同鄉許文寶在關帝山經營木材生意,合夥開設木廠,武元城就是武士彟存放木材的周轉站。他們參與了東都洛陽和汾陽宮等一系列宮殿的營建過程中,將大批木材運往工地,大發橫財,成為巨富。武士彟與許文寶一起在森林裏讀書,武士彟自稱“厚材”,許文寶自稱“枯木”,私下預言必將大貴。後武士彟棄商從戎,跟隨李淵,從此發跡,也為日後武則天成為一代女皇奠定了基礎。武士彟成為唐朝開國功臣,亦不忘提攜舊友,許文寶憑借武士彟的關系做到了刺史。由此也在武元城留下了許多傳說故事。

據康熙八年(1669)《交城縣誌》卷之三鋪集載:“南堡曲裏村木集:城西北四十裏,舊立廠,西山一帶完糧糊口之需皆取辦於此。康熙二年,因文水民爭利訐訟,巡撫楊批革木廠,於是交山之木不拖至文水峪口即不得賣,而沿山數百裏納賦良民俱不聊生矣。夫搬運鄰邑,既苦民力;投矛別縣,益費民財;守賣他鄉,又失民時。此近歲之所以丁逃糧逋也。八年,知縣趙吉士申詳布政司達永禁文水峪口私廠,不許設牙征稅,聽民於山口之水泉灘自行變賣,山木復集。詳文立石可考。”

交城知縣趙吉士的《牧愛堂編》中寫道:“水泉灘木廠尚為文水所據,己酉歲不遺余力始復故利,數年來逃亡盡歸,民居日愈稠密,惟恐比屋難居,乃衝衢大道。”清乾隆《晉政輯要》卷12載:“武元關為水旱總路,其水泉灘地勢寬平,水陸馱運之木悉聚於此。”

武則天登基後追封父親為大周孝明高皇帝,把他經營木材的山叫高帝山,把隱身伐木的地方稱作神隱溝,這座水陸碼頭因是武士彟開始發跡的地方稱作武元城。

武元城東側,有一石佛崖。清光緒八年(1882)《交城縣誌》載:萬佛崖,在縣西二十三裏崖底村之東崖,臨西河,壁立若屏障,高數十丈,崖上天生石佛,法象莊嚴,大小無數,故名。武元城北鄰黃崖村,原來曾叫佛崖村、黃泥村。石佛崖高約60米,寬約90米,距地面3米多高,梯形絕壁上有一石佛洞。洞頂上布滿了大小不同的佛像,層層疊疊,不計其數。大的約一米多高,小的有半米,還有更小的。每個佛像神態各異,有穿官服的,有穿盔甲的,有耕耘的,有讀書的,有坐的、有站的,有躺的,個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據說,這些佛像是孝文帝英年早逝後,當地百姓和官員為紀念他,由曇鸞大師組織雕刻上去的。西魏周武帝滅佛期間,老百姓用石頭把石佛壘起來。直到隋唐時期的一天,雷雨交加,一聲巨響,天搖地動,石佛山的佛像重見天日。人們覺得是老天顯靈,求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成了遠近聞名的佛教聖地。

武氏溫泉莊園與皇家建築

武家逐漸顯赫後,便在依山環水、風景秀麗的武元城建起“武氏溫泉莊園”。莊園座落在武元城最西面,這裏有水泉灘,也叫暖水灘,上有三池泉水,長流不息,熱氣蒸騰。整座莊園坐北朝南,金碧輝煌。分東西兩部分,西部仿長安皇宮建築,東部仿晉祠泉水,溫泉好似遊龍,在建築中徜徉。武則天回文水曾在這裏居住。

武元城東入口有個碑亭,據說,當年武則天做了大周皇帝,回到武元城追封父親武士彟為孝明高皇帝,當地官員和家鄉人民在此擺下當地特產葡萄迎接。武皇為了表達對家鄉人民的關愛之情,題詩一首,後雕刻在石碑上。家鄉人民怕雨淋日曬,便在石碑之上建起一個亭,起名“接皇亭”,並在半山腰上建起了“武氏家廟”。

武元城周圍山上的圪針和其它地方的不同,沒有倒鉤。傳說,武則天皇帝在武元城居住時,有一天外出龍袍不慎被圪針掛住,女皇龍顏不悅,隨口說道:“武元城的圪針再不要長倒鉤了!”說來也巧,從此以後,周圍的圪針便沒有倒鉤了。

其實,武元城是官稱,當地人俗稱武堰池。當年武士彟在此開設木廠,修建碼頭時在文峪河邊築了一條大壩,當地人稱“堰”。因此,把他開設木廠的地方稱其為武堰池。

在崖底村東北角的黃崖溝口也有一座大堰,人們稱其為九龍堰。據傳,當年孝文帝在拓跋溝避暑期間,洪水爆發,把百姓糧田衝毀。洪水過後,孝文帝下令軍隊與百姓治理河堰。先是打了一圈圓形木柱護欄,把木柱用藤條捆紮起來,中間填上石塊,堅固的河堰就形成了。傳說,孝文帝親自指揮打了九根樁,並免征雜稅三年。百姓為了紀念他的功德,把河堰叫作九龍堰,把他避暑稱為拓跋溝。《資治通鑒》載北魏孝文帝改姓詔書,亦稱“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

拓跋溝內有座山神廟,還有三處皇家建築群。孝文帝在崖底修建了汾州大寺和九重瞭望塔。傳說,汾州大寺是曾開鑿大同雲岡石窟窟龕五所的高僧曇曜主持修建的。汾州大寺坐西朝東,一進三院,一院正門進入,對面是大殿供有娘娘佛像,佛像兩邊有百余木雕小佛像。院內兩側長廊,廊下有石碑,各有一小圓門進入南北配殿。院裏三尊香爐,周邊幾棵槐樹、松柏。從娘娘殿兩側上九個臺階到二院,正面是菩薩大殿,供有菩薩泥塑大佛像,兩邊百余木雕小佛像,院內有長廊、石碑、配房、松樹等。從菩薩大殿兩側上九個臺階進入三院,正面是如來佛大殿,塑有丈余泥雕如來佛像,兩邊是十八羅漢像。

在汾州大寺後院,就是孝文帝避暑花園。汾州大寺建成後,曇曜高僧推薦高徒曇鸞來當寺院住持,曇鸞開光講佛時,孝文帝親自參加了開光儀式。

在汾州大寺西面,有座墳臺。基座是邊長4米的正方形,呈葫蘆狀,高約8米,是專門給方丈圓寂修建的。關於墳臺有許多神秘的故事,裏面到底埋著什麼人,至今仍是個謎。

拓跋溝裏有條閣老泉,據說,當年孝文帝修建黑廊口和汾州大寺等皇家建築時,有位王姓大臣官至閣老,在此負責工程建設,後來人們把這條泉水叫作閣老泉。

在崖底村西有座金家峁的山丘,南方人把財寶挖走後,人們便稱為空家峁。孝文帝時期,在空家峁東邊絕壁處,建了一座九重瞭望塔,村裏人稱為稍子塔。座基石頭雕刻而成,10米見方,高約3米。上面木塔共九層,約30余米高。據說,塔基下有藏寶洞。明初有馮姓將軍帶兵闖入汾州大寺和九重瞭望塔,將寶物搶劫一空,並放火燒滅殆盡。

本文來自【呂梁日報-呂梁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