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吃豬腳蹄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衡陽是神農創耒、祝融取火之地,是湘菜中家常菜、土菜、素食、黃花菜等品類的起源地,把“中餐茶油美食地標城市”、全國唯一授牌的“中國土菜名縣”、“中國素食之鄉”、“中國黃花菜之鄉”美名盡收囊中,一批衡陽特色品牌如菜根香、尋湘記、農耕記、三菜一湯、綠草地、費大廚辣椒炒肉,登陸北上廣深等城市。近日,衡陽菜系決出20道名菜,參加“味道湖南”湖南名菜網絡投票評選。

衡陽20道名菜根據菜品歷史和特色分為四大類,一是歷史文化菜,承載著衡陽作為湖湘學派發源地不可替代的人文價值,“敢為天下先”“經世致用”精神的存在。二是民間傳統菜,是千百年來衡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盤中之寶,餐桌上獨具特色的“衡陽制作”、“衡陽創造”,是十裏八鄉的民間信仰、禮儀、習俗、風物、百事的見證。三是綠色品質菜,反映了中華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審美意境,用最好的食材成就“難忘的味道”。四是創新創意菜,古老與現代交融,鄉愁與時尚相遇,表現出了衡陽廚師推陳出新的進取精神。

歷史文化菜

衡陽土頭碗:歷來是衡陽傳統風味佳肴,將衡陽菜中的草魚丸、紅薯丸、黃雀肉、腰花、蛋片、紅棗、虎皮蛋等匯集成一碗,疊成七層,從下至上成玲瓏寶塔形狀,外形美觀,有步步登高、富貴吉祥之寓意,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衡陽土頭碗相傳由清朝中興四大名臣、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彭玉麟,創制並推出待客的頭牌菜。

石灣脆肚:原名“生炒肚絲”,又名三湘驚雷,是衡東縣石灣、三樟、大橋一帶地方的家常口味菜。這道菜用三樟特有的黃貢椒烹炒,香辣脆爽,余味綿長。三樟黃貢椒辣中帶甜,回味悠長,由清代衡東狀元彭浚獻給道光皇帝,龍顏大悅後美名遠揚。

渣江假羊肉:傳說宋朝皇後避難到衡陽,由於身受風寒,周身不適,食欲不振,渣江鎮名廚以豬頭肉,佐以八角、桂皮、花椒一同熬湯,將手工荷折片撕成小塊,倒入肉湯中,煮沸做成假羊肉湯獻上,皇後食後,渾身大汗,頓覺輕松舒適,從此,渣江假羊肉名聲大噪。

壽比南山:源自衡山“壽嶽”雅稱。南嶽素食始於東晉,隨佛教傳入而盛行,講究色、香、味、形,烹飪精細,註重營養,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壽比南山菜品用上好厥粉制作“甲魚殼”,香菇剪成甲魚腿和尾巴,用茄子制成甲魚頭,將炒好的胡蘿蔔、香菇等素菜擺入盤中,勾芡淋汁即出品,寓意長壽。

民間傳統菜

茶油炒土雞:衡陽人自古把雞叫做“養參”,看重其滋補營養、強身健體如人參的功效,同時肉質鮮嫩的雞肉歷來為上等佳肴。茶油號稱“東方橄欖油”,我市是全國最大的油茶生產基地,茶油炒土雞不放醬油,顏色原汁原味,再配以鄉間米酒去腥,使這道菜肉質細嫩鮮香,是眾多衡陽人從小就愛吃的味道。

萱草圓蹄:祁東縣是“中國黃花菜之鄉”,圓蹄是祁東傳統的酒席大菜,用黃花菜(又名萱草)與黑豬豬蹄一起烹調,取名為萱草圓蹄,菜品味道肥而不膩, 酥爛可口,受到食客們的追捧,成為祁東本地的一道名菜。

楊橋麩子肉:具有山鄉特色風味,風行於衡東縣的楊橋、石灣、楊林、吳集等地,是農家常備的待客佳肴。相傳盛唐時在衡東縣與株洲縣、攸縣交界之地始建一廟,竣工祭祀時,有劉姓農家拿出一盤祖傳特制的麩子肉,引得工匠們嘖嘖稱奇。後來,農家把這特釀方法傳授給大家,被廣泛流傳。

豆腐全席:包括楚漢雙雄、豆漿魚頭、黃金豆腐、黃袍加身、家鄉味道、太極豆花羹、宰相豆腐、渣渣餅8道以豆腐為主要食材的佳肴,兼具酸、甜、鹹、辣、香五味,是衡山縣獨有的菜品。南嶽山腳下的衡山縣,砂頁巖層湧泉井水質清澈,礦化度和酸堿度適中,取泉水做成的豆腐,“水汪汪,嫩泱泱”,營養豐富,口感細嫩,衡山豆腐也入選中國奧運會運動員定制食譜菜品之一。

臺源烏蓮排骨:是衡陽縣渣江、臺源等地的酒席上一道名肴,只用水、烏蓮、排骨等原生態食材,故取其名為清水烏蓮排骨,傳承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古時,烏蓮被列為貢品,其制作大都以甜食為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改用水、烏蓮、排骨一起烹之,然後佐以鹽入味,湯清味鮮、蓮肉味美甘甜,是一道既可下酒,又能拌飯的美食。

耒陽粉皮:又叫紅薯粉皮,當地方言叫“合黏(ji)”,既可作主食,又可作菜肴,是耒陽市傳統名吃,亦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口味鮮美,有延年益壽、祛病防癌、健體養顏之功效。耒陽天眼塘村出產的“合黏”色澤光亮白中泛青、晶瑩如玉,是紅薯粉皮中的極品。耒陽紅薯粉皮現已出口日本等國家。

新塘削骨肉:青辣椒采用的是衡東土特產中的青黃貢椒,辣香味濃,皮薄肉厚,放入任何菜品中可提升鮮辣度;豬肉以土豬肉的龍骨、光骨肉為主料,口感鮮嫩辣香。上世紀70年代,衡東縣新塘鎮一快餐店老板被熬湯後骨頭上的碎肉激發了靈感,隨後這道菜成為經典招牌。如今,新塘青椒炒削骨肉也為衡東土菜中的經典。

米麩螺絲:是常寧一道比較有名的特色小吃菜。據說田螺肉的營養成份與鮑魚相差無幾,再配上質量較好的粘稻米炒熟磨成粉,剛出鍋的米粉螺絲濃香撲鼻,既滿足了口欲,又能飽腹。雖然主食材只有米麩子和螺絲兩種,但若想美味,卻得等上三四天時間;烹制這道菜費時費力,也講究技術,因其粘稠軟糯,又富有嚼勁,寓意如膠似漆、幸福綿綿,又名“湘女多情”。

橘皮扣肉:扣肉是流傳久遠的衡陽名菜,該菜品選用本地產豬身兩側肉,俗稱“五層樓”,油炸後條條絲絲、耐嚼有味;黴幹菜以本地鄉間隨處可見的馬齒莧或雪裏蕻腌制曬幹,充分吸附肉中的油脂,減輕膩味,兩者相輔相成。從前只有過年和紅白喜事上才能吃到,吃到嘴裏肥而不膩唇齒留香,濃濃的家鄉味和滿滿的幸福感展露無遺。

綠色品質菜

藟口煮魚:是耒陽西北部大和圩等鄉鎮的名菜,這裏的丘陵地帶土壤為弱堿性,鈣磷含量高,生態環境好,這裏出產的大和草魚,通體呈金黃色,品質優良獨特,再配以耒陽市新市鎮獨產的藟口(似藠又如胡蔥)同煮,肉質緊密、細嫩,味道鮮滑爽口、無腥味,鮮美香醇,是一道流行於當地的佳肴。魚被當地人看作是魚躍龍門、年年有余等吉祥象征。

八仙過海:流傳於“亞洲最大連片竹海”耒陽蔡倫竹海一帶,是這裏的竹農做出的一道包含四葷、四素的特色菜品。該菜品是當地酒席文化傳承下來的,隨著歷史變遷,現在八仙過海食材中的四葷是:海鮮、河鮮、禽鮮、畜鮮;四素是:竹蓀、竹鮑魚、竹毛肚、玉蘭片。

創新創意菜

九觀血鴨:主食材采用的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臨武鴨,采用九觀橋特有深層地下水熬制高湯,用農家柴火烹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到九觀橋水庫攬勝、遊歷,岸上品九觀血鴨,怡情養生,已經成為衡陽一個網紅打卡風景線。

幹燒海參:采用幹燒烹飪技法,讓海參充分吸收各種味道,成菜後、整條海參形狀完整、味道濃郁、香辣適中、口感Q彈,此菜由眾多廚師匠心改良,名貴食材海參的營養與衡陽風味完美融合,成為時下眾多婚禮、壽宴、聚會、商務宴請的必點菜,也當選為“影響衡陽市民生活100品牌”。

尚宮佛跳墻:把幾十種原料煨於一壇,吃起來軟嫩柔潤、濃郁葷香、葷而不膩,各料互為滲透,味中有味。衡陽廚師經過不懈探索,將這道傳統中華名菜與衡陽味道緊密結合,采用海參、陸參以及本地食材,借鑒廣東煲湯方法,結合衡陽人口味特點,成為衡陽餐飲菜品消費升級的新亮點,衡陽菜品創新的新典型。

椒鹽黃花:是祁東近年興起的新吃法。祁東縣黃花菜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70%,采用新鮮黃花菜,將其洗凈後裹上雞蛋、面粉、生粉調成的糊再以熱油炸至金黃,撒上椒鹽粉即可。這道菜,使黃花菜作為主菜、主食等登上了餐桌,改變了黃花菜原來一般做湯料、輔料使用的吃法,而菜品帶著一股花的清香,口感清爽香脆。一次品嘗,便永遠根植於味蕾記憶的最深處。

泰式可樂排骨:是在糖醋排骨、可樂雞翅的思路上進行創新的菜品,精選瘦肉多富有嚼勁的本地土豬排骨,用生姜、鹽、雞精、可樂粉腌制後,再煎炸至焦黃出鍋,撒上糖粉做裝飾即可。隨著衡陽對外開放加大,日、韓、泰式餐飲受到食客歡迎,中外合璧,演化出多重滋味;消費者在鮮香鹹辣的傳統湘菜之外,又多了新的選擇,使衡陽餐飲文化更為多元、包容,衡陽菜在美學設計、標新元素、用餐儀式感等文化特色更為豐富。

瀟湘晨報記者 申瀟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