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情人頭上有米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張殿全,北京平谷區一位平凡的網約車司機。

那天早晨,張師傅習慣性地用手機搶單,卻搶到了一份從沒見過的“約車單”。從此後的每周二和周五,他都要免費出車,去接送一位特殊的乘客……

張殿全在愛心接送的路上。

搶來一份“愛心征集書”

這是個風雨飄搖中的家啊!人人伸出援手,他這個人就不會倒,家就不會塌,孩子就能繼續讀書……

去年九月,秋日早霞紅,噴放萬縷光。紅霞染亮窗,點燃一片明。平谷網約車“的哥”張殿全,告別夜裏彩色的夢,洗漱完畢,開始上網“搶活兒”。

咋叫“搶活兒”呢?手機“咚”地一響,如同百米徑賽聽到發令槍,十幾名“的哥”,齊搶這個盼之已久的“活兒”。頭一次,張殿全起跑慢半拍,活兒溜了。緊接著,又“咚”地一聲響,新“活兒”又趕來。不眨眼的張殿全忙點按鍵,活兒搶到手了,細看卻不是約單——竟然是一份“愛心征集書”:

親愛的“的哥”師傅,我是平谷區和合社會工作事務所,責任是為全區100個特別需要救助的困難戶連接救助,請求您少歇一會兒腳兒,多花一升油,以大愛的善舉參加到愛心救助的行列……

張殿全柔軟的心動了,大愛善舉,愛心救助?字字句句蘊滿溫情。他按照提供的電話,打了過去。

電話那頭傳來一位女孩的聲音:我名叫董曉婷,叔叔,您就叫我婷婷好了。您放心,我們是在區民政局註冊的正式愛心組織,隸屬區社工委。您能擠出時間來我們和合社工所面談嘛?

張殿全一口答應了。

接待張殿全的是新來不久的研究生張大琦,一位朝氣蓬勃的女孩。張大琦說:“和合”這個慈善愛心救助組織,對全區3717戶困難戶做了調研,最後確定100個特困戶作為精準救助對象。

她拿出三張照片:首張是一位重癥患者,高高的個兒,人瘦得變了形,又枯又黑;第二張是他家的陳年老院,矮矮的瓦片房,低矮的院墻,墻皮脫落斑駁;老屋內的照片尤為淒涼,四壁空空,紙糊頂棚塌落成一個個大窟窿,稭稈四落,墻角矮桌上只擺放一臺黑白電視。

張大琦說:這位名叫張強(化名)的患者,三年前患了尿毒癥,因病返貧,每周要往返區醫院透析兩次。若坐公交車,人多擁擠,一路顛顛簸簸,患者瘦弱的身體會難以承受。患者愛人辭去了城裏不錯的工作,回家長期照顧他,兒子在城裏上大學。這樣家境的患者,我們該全力救助,義不容辭。

張殿全拿過照片,看了又看,五味雜陳:這位兄弟比自己小不了幾歲,正是家裏挑大梁的年齡,高額醫療費用讓這個家庭財力耗盡,他塌下了,家就塌了。這是個風雨飄搖中的家啊!人人伸出援手,他這個人就不會倒,家就不會塌,孩子就能繼續讀書……

張大琦怕他猶豫,仍在極力說服:叔叔,您說,我作為一名研究生,為什麼不在城裏謀職,偏偏來遠郊區選擇這項工作,就是為了這份愛心。我熱愛這份工作,才能幹下去。肯獻這份愛心的不止我一個人,還有一個團隊,還會有更多的司機,更多的人……

張殿全放下照片,說:這個事我願做,我願用我的車,每周兩次義務接送這位患尿毒癥患者。

他執筆在《愛心征集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他知道,這一字一句,寫下的是一份承諾,是一份責任。

張大琦說:我們心裏對您的感謝,難以言表。明天就是周二,接送患者的日子,我會全程陪同。

自此,張殿全和他的車開始了不平凡的愛心旅途。

入鄉隨俗的新平谷人

張殿全說:您們放心,我是立下軍令狀的,接送,一天不會耽誤,我會一直幹下去。

早晨六點,霞光撲面。

從平谷城區的金谷東園社區到患者張強居住的峪口鎮,有二十多裏路,張殿全想:寧願早啟動車,也不能讓患者揪著心等候。

他和張大琦走進院子,院子雖顯陳舊,但收拾得很整潔。張強愛人迎出門,紅撲撲的笑臉,眼角仍掛一絲憂慮。她投來柔柔的目光:我剛剛給他燉了一碗熱熱的雞蛋羹,焐在了鍋裏,等他透析回來,再喝。

張強慢慢走出來,頭發新理,鬢角潔凈,穿戴也幹凈,衣袖口有塊補丁,但縫補的針線細密。他步子有點晃,愛人上前攙扶。張大琦忙開車門,愛人把張強攙扶進車。這一切,張殿全看在眼裏。

坐定,張強愛人問:師傅,貴姓?張殿全說:張,就叫我張師傅好了。張強愛人說:一車張,都姓張。張殿全說:一家人。

過一會兒,張強愛人冒出一句:周周這樣接接送送,啥時是個頭兒?

車裏人個個無話,有點郁悶。

車啟動了。張大琦從張強愛人那雙含憂的眼睛裏,看出了她的心事。她引出了話頭:嬸嬸,您看,張師傅是平谷人嗎?

張強愛人答,口音像,許是。

張殿全遞過話:入鄉隨俗了,我是遼寧人,家在寬甸滿族自治縣八河川鎮羅圈夾村。他話多起來:我父親母親都曾患腦血栓,癱臥在床,雙雙重癥。我上有三個姐姐,兩個哥哥,為渡過家庭難關,他們省外打工,只有我留在家裏,長年累月照顧臥床的老父老母。餵飯、接大小便、翻身、洗腳、擦身。父母病逝後,經在北京科技大學讀書的侄兒介紹,我認識了一位網約出租車司機,就跟隨他加入了平谷滴滴網約的哥車隊,我用掙來的錢,供侄兒讀研究生、交學費、買電腦……我想,家裏人再窮再苦,也要讀書,只有讀書,人生才會有前途。

張強愛人說:你和我們感同身受。

張殿全說:您們放心,我是立下軍令狀的,接送,一天不會耽誤,我會一直幹下去。

張強愛人說:你的車,是輛愛心車。

張大琦說:張師傅是個愛心之人。

車裏的氣氛慢慢融洽了。

我的車,就是他的傘啊

張殿全心裏一震:怎麼行呢?我的車,就是他的傘啊。這麼寒冷的雪天,這麼冰滑的路,怎麼能讓一位重癥病人去等公交車?

張大琦的話絲毫不假,張殿全,行駛在愛心路上,細心盡力。

那天早晨,天陰沈似霧,張殿全去接張強,車開至醫院門前,雨水從天飄灑,雨絲斜斜密織,淅淅瀝瀝。張強下車,打了個冷顫。他愛人脫下衣衫,苫蒙他頭上。張殿全見了,心受觸動,後悔沒有想到帶來一把雨傘。

自此,他車後座多了兩把雨傘,一把留給自個兒,一把撐給張強。

寒冬多雪。那天夜裏,屋內靜悄悄,屋外沙沙沙。張殿全起床,感覺腰眼兒酸疼,知道腰間盤突出又犯了,這個老病,最怕寒涼。向窗外一望,已下厚厚的雪,怪不得。這時,張強愛人打來電話:張師傅,大雪天的,就甭來接了,我們坐公交車。

張殿全心裏一震:怎麼行呢?我的車,就是他的傘啊。這麼寒冷的雪天,這麼冰滑的路,怎麼能讓一位重癥病人去等公交車?

他揉揉酸疼的腰眼兒:你們甭出門,我這就發動車,去接!

那個雪天,好暖。

張殿全與張強愛人一道慢慢把張強攙扶上車。張強愛人又跑回屋,抱來一箱黃桃罐頭,硬放在了張殿全駕駛座旁。

從“師傅”到“大哥”

慢慢的,張殿全把全程照料張強的擔子悄悄接了過來。二人越來越熟悉,車上總有扯不斷的話。

時間久了,回回往返接送間,張殿全漸漸融入了這個家庭。有病的張強不愛言語,從他的只言片語裏,聽得出他最牽掛的是兒子上學的事。

暑假到了,張殿全對張強說:我上大學的侄兒那個學校,有假期實踐基地,我可以與我侄兒聯系,大侄子可以到他那兒的實踐基地實習。

張強拍拍心口,好像一塊石頭落了地。

聽張強嘮叨:家境再難,可還盼望孩子能讀本科、研究生,取得更高的學位。張殿全說:這個,我可以跟我侄兒說,定期給大侄兒補習功課。說不定,他們會結為誌同道合的好友呢。您若不好開口,我還可以跟張大琦去說,她們一幫年輕同事個個高學歷,也許可以幫您兒子輔導學業,力爭考試順利過關。

張強點點頭,目光露出希望。

張強內弟患了重癥,在城裏住院,需要姐姐去照顧。張強愛人呢,家這頭舍不得丈夫,娘家那頭舍不得弟弟。父母年邁,又怎能照料重癥弟弟呢?

從言談話語中,張殿全知道了她的難處,說:您只管去醫院照顧弟弟,接送兄弟去區醫院,掛號、交款、取藥、透析……我會全程陪伴照料。

張強愛人聽了,拍拍心窩:多謝您啦,張師傅,我的一顆心落地了。

後來,張強愛人的弟弟不幸去世,年邁的嶽父嶽母便搬到了鄉下女兒家。張強愛人又多了贍養老人的責任。

慢慢的,張殿全把全程照料張強的擔子悄悄接了過來。二人越來越熟悉,車上總有扯不斷的話。那天,張強對張殿全說:有兩個時刻,我心裏最暖乎。一是每天晚上,愛人總滿臉笑著把一盆熱乎乎的燙腳水端到我腳下,她說,燙腳能驅毒祛病長精神;第二個就是,每個周二周五,大哥您準時把車開到家門前,接我去醫院。

就是從那時起,張強開始喚張殿全大哥,張殿全喚張強兄弟。一位司機,一位重癥患者,在這條愛心接送的路上結下了深情厚誼。

追夢一簇花

我就把原先冰冷的微信名換成了“追夢一簇花”。是一簇簇花,不是一朵花,張大琦們幫我,你幫我,鄉親們幫我,大病統籌還幫我,合起來不就是一簇簇花嗎?

那天早晨,又是紅霞盡染。縷縷霞光裏只只銀燕在飛。愛人攙扶張強上車。她說,這次,要擠空兒再全程陪伴男人。車,駛過一座拱形橋,張強愛人說:張師傅,按說,我早該叫您一聲大哥,可我還是願意叫您師傅,師傅就是處世做人的樣板,就是教人做事的師長。張師傅,我把我的微信號傳給你吧。張強也說:家有個事的,方便聯系。張殿全頓覺這是一種信任。

“咚”地一響,微信名傳過來,張殿全手指劃屏一看:追夢一簇花。這個名字好哇,追夢就是一種希望,是發自內心的聲音。他心裏贊嘆。

張強愛人說:張師傅,您知道我原來的微信名叫什麼嘛?“冰天一朵雪”。自你兄弟攤上這個病,我就覺得這個家掉進了寒冷的冰雪裏,自個兒就變成了一朵暖不化的冰冷的雪花。重癥衝淡了這個家本有的溫熱氣,就說那陳年老房,夢裏都想翻個新,可一下子碎了心氣兒。那天,張大琦、董小婷來到家裏做貧困調研,她們加了我的微信號,看到這個微信名,張大琦說:嬸嬸,您改掉這個微信名吧,看去就讓人心冷。每個人都有夢,不論大夢小夢,都是美好生活的夢。一家有難,多方救助,叔叔的病會好的,您家的日子也一定會好的,這就是希望的夢啊。想想也是,微信名不該帶出灰心喪氣的寒冷,該帶出希望和歡樂。我想到了,家房子破,但日子不能衰,院子舊,角角落落不能臟,人患了病,心不能敗。開始把家裏家外收拾得利利索索,幹幹凈凈。自從你每周來來往往不厭其煩地接送,風雨無阻,我眼裏望到的不僅是您的那顆愛心,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美好生活的希望。從沈霧裏我望到了陽光,心也像邁過了那道冰冷的坎兒。我就把原先冰冷的微信名換成了“追夢一簇花”。是一簇簇花,不是一朵花,張大琦、董小婷幫我,你幫我,鄉親們幫我,大病統籌還幫我,合起來不就是一簇簇花嗎?

說到這兒,張強愛人笑了:我看著這個名字就高興,就臉上掛笑,就心裏增暖增甜。我追的夢太普通,就像一碗米粒,一瓢泉水,盼的是這個家和和美美,甜甜蜜蜜。

平日不太言語的張強說:我原先也有夢,就是做個好瓦工,用一磚一瓦,建築最好的大樓,壘最好的磚角,鑲嵌最妙的飛檐,可是……現今的夢呢,就是早早祛掉病魔,重新挺起健康的身子,過美美的日子。還有一個不肯舍棄的夢,就是讓兒子讀書步步高,走好人生路。

句句暖心,令張殿全心動。

他駕駛方向盤接過話:我追求的夢其實也平凡,就是天天開好放心車安全車,時時保證乘客平安回家,不出一絲閃失。還有一個最美的夢,就是守誠信,守承諾,周周準時準點接送兄弟,一路保證兄弟身體平平安安,早日康復。

又是中秋月更明

兄弟,村裏人說,手串能健身辟邪祛病,我想啊,它就像一輪追夢的月亮,能帶給人自信,我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追夢手串”。

四月春暖早,春風給大地解凍,吹拂柳絲萌芽。這天,張殿全接到“追夢一簇花”的微信:張師傅,您說,我一個特困戶,房,能拆舊換新嗎?張殿全頓然覺得:這個追夢人又有了新的夢。這種心勁兒,是衝破困境的新追求。

他回微信說:特困戶咋能老住在冬天透風夏天漏雨的房子裏?翻蓋新房,也是一種夢啊,政府補一點,鄉親們幫一點,親戚朋友借一點,社會好心人助一點,就能把新房的夢托起來,這是自信的夢啊!

“追夢一簇花”回微信:聽您這麼一說,我又添了一份自信。新房院裏,要養草養花,還養小紅魚。

張強家拆舊換新,破土動工了。

又是一個月圓的中秋節。張殿全又接到張大琦的電話:叔叔,您能駕車與和合愛心團隊一道慰問特困戶嗎?張殿全欣喜:一定,一定。

早早迎候的張強,坐在敞亮的院子裏,他好興奮。張大琦、董小婷們手提慰問品進門,有米有面有油。張強雙眼有神望著他們,說:昨晚上,我坐院裏賞月亮,在我眼裏,圓圓的月亮是紅的,紅彤彤。早晨圓圓的太陽也紅彤彤,月亮、太陽本不分家,全落進我心裏了。

張大琦送給他祝福詞:歲歲圓月生活美,天天紅日日子甜。

張殿全特意送給他一條由小巧玲瓏麻核桃穿成的手串,戴在他手腕上,說:兄弟,村裏人說,手串能健身辟邪祛病,我想啊,它就像一輪追夢的月亮,能帶給人自信,我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追夢手串”。意思是健體祛病有追求,美好生活有自信,期盼甜甜蜜蜜的日子有希望。

“這個——我信!”張強說。

(原標題:“的哥”追夢)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於建國

流程編輯:L019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