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和妻子情人動刀打架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組織決定戰略,處於變革風暴中的聯想不憚於對自己開刀。

今年4月,聯想宣布在 IDG 智能設備業務集團、ISG 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更名自DCG 數據中心業務集團)之外,新成立 SSG 方案服務業務集團;9月17日,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內部信宣布,將整合現有的IT組織和SSG方案服務業務集團。

把這段話翻譯過來,聯想目前的三大塊業務:最掙錢的依舊是賣個人電腦的 IDG,一個季度1094 億元營收,IDG掙了947億元;ISG 最有技術門檻,賣的是服務器、混合雲等雲計算基礎設施。

而剛成立的SSG,雖然營收貢獻還最小(一季度76.5 億,占比 7%),但在聯想內部,它被冠上了“最有想象空間”的名頭,讓聯想半年兩次動刀的,也是 SSG 集團。

不止是組織變化,9 月初,聯想發布了新IT品牌“TruScale”,在楊元慶的解釋中,這一服務被定義為:“把傳統的硬件、軟件、服務分散采購的模式,設計、建設、運維分段實施的模式,整合成可以訂閱的、一站全包的服務模式。”

用個比喻來說,聯想試圖塑造一種形象:一個攜帶萬能工具箱的、經驗豐富的老大哥,當用戶需要 IT 服務時,不管是裝服務器、租運維服務、買商用 PC,找這個老大哥就行。

不管是業務上的糅合還是組織上的合並,聯想此輪的To B 改造,核心是“化繁就簡”。

To B 服務鏈條本身長又復雜,聯想2019年提出 IT 戰略“端-邊-雲-網-智”,不用說它的落地難度,光是名詞解釋就要費不少力。在 IT 服務愈發講究高效率的今天,聯想也意識到,不僅要給客戶更好的解決方案,還要把“給”這個動作(也就是交付),變得更加簡單。

類似的整合動作在其他科技公司身上也有先例,尤其是B 端業務,更是愈發成為巨頭變革組織的重點

2018 年,騰訊在原有七大事業群(BG)的基礎上進行重組整合,實行“七變六”,新成立的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承接了曾分散在騰訊各個 BG 的騰訊雲、優圖、互聯網+、教育、醫療等To B 產品,馬化騰也多次提出“工具箱”理念,本質上也是在集合資源,簡化騰訊與企業客戶的對接窗口。

但架構變動從來不是易事。已經盈利的阿裏雲,去年強把釘釘與雲合並,形成“雲釘一體”博一個更大市場;華為雲 CEO 更是在一個月的時間裏從余承東變成張平安,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談及雲計算組織屢次調整時說到:“雲與計算BG成立是希望實現協同,結果總是打架,最後還是分開。”

聯想新 IT ,“新”在哪裏?

從2020 年初開始,楊元慶在多個場合談及過聯想“新 IT”概念,今年聯想的多次業務、組織變化,也與“新 IT”相關。

造概念簡單,落地難。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SSG 集團總裁黃建恒(Ken Wong)也談到,新業務成立時遭遇過疑問:“解決方案和服務是IT行業存在多年的業務,為什麼聯想要把它設計為一個全新的業務集團呢?”

在消費行業流行的一句名言某種程度上解答了這個疑問。“雕爺牛腩”的創始人孟醒曾在自己的公眾號寫到:“每一種消費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這句話被聯想用在了如今的數字化領域。

圖片來自聯想官方

就跟消費領域的茶飲、咖啡、彩妝、快餐皆可被重塑一樣,聯想的TruScale,意圖改造的也是 IT 領域的采購、設計、運維、交付等多個環節。

交付方式的革新是TruScale區別於傳統 IT 最大的變化。在售賣軟硬件服務時,傳統 To B 生意往往具有分散采購、分段實施、一次性采買的特點。舉個例子,比如阿裏雲曾經與茅臺合作過中臺項目,阿裏雲作為總包商,再把中臺項目涉及的數據清洗、分析等項目分包給其他小廠商,分批交付,單筆合同支出就在千萬級別。

在聯想的官方解釋中,“聯想TruScale”的訂閱模式不再是一次性購買,而是允許客戶根據實際的使用情況按季、按月,甚至按照實際IT的使用量進行交付,這不難理解,比如聯想和某零售廠商合作過基於DaaS服務的運維平臺,後者可以根據調用服務器資源的需求,靈活控制成本。

與業務強綁定是聯想新型 IT 方案的另一特征。

接受36氪采訪時,聯想 SSG 的一眾高管引用的落地案例,都不僅僅是單純的 IT 方案。

延安梁家河蘋果是聯想曾經實施過的一個農業客戶。當地的自然環境很適宜蘋果種植,產出的蘋果質量很高,但因為農戶分散,標準化與規模化都不健全;為此,聯想用上了 IOT 設備,在果園進行土壤、水質、氣候監測,給農戶提供統一種植標準的依據;之後,聯想再將 IOT 設備產生的數據匯集到雲端,通過區塊鏈為蘋果打上標簽,這樣當蘋果流通到市場上以後,依然可以追溯到蘋果的銷售路徑。

聯想還在陜西落地過一個交通項目,當地管理部門希望停車場的作用不僅是停車收費,還能協調城市交通擁堵,比如把停車場和路邊停車位結合起來,通過 IT 系統的收集查詢,讓用戶在停車前就知道什麼地方有空位。

聯想最終交付了這樣一套打包方案:聯想用很低的成本對停車場進行智能化改造,完成改造後,聯想和停車場業主對停車費用實行分成機制。

“因為成本低,業主有動力去做;智能化可以提升停車場的使用效率,車主找停車位更方便了,停車場業主的收入也增加了;聯想也能收取一部分服務費用。這是一個典型多贏的場景。”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服務業務群總經理戴煒說到。

一面通過自有技術創造產品,一面通過客戶需求沈澱產品,這也成為聯想進入多個行業的方法論。目前,聯想 IT 業務主要面向七大行業:智慧城市、制造、教育、農業、能源、零售、醫療。

“我們內部強調復制性,不能今天做果園明天做畜牧業。”在談及行業拓展時,戴煒對 36 氪表示。“不可能所有的’點’都做,要看是否能形成一條’線’,然後我們再把’線’做大,變成一個賽道。”

不得不變

組織變革是聯想治療業務陣痛的手段之一。此輪 SSG 與 IT 組織合並,與聯想在三年前圍繞智能設備業務的變陣極其相似。

彼時,聯想在主營業務上內外交困。聯想中國區總裁劉軍曾在內網談及,PC市場下行的大勢拖累了聯想這個“PC王者”,聯想中國急需找到新的奶酪;另一方面,聯想當時倚重的移動手機業務並未起勢,聯想2017/2018財年業績財報顯示,其移動業務總營收為72.4 億美元,同比下降6%。

2018 年5 月,楊元慶宣布將主營 PC 的 PCSD 與主營手機的 MBG 兩大集團合並,這才有了今天的IDG 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加之聯想在內部圍繞 PC 業務實行轉型(提出“日出東方”戰略)、以及疫情對在線辦公產品的助推。2020 年,聯想個人電腦出貨量增速達到了29%,第四季度營業額達到了1060億元,同比增長48%,創造了近十年來最快增速。

圖片來自聯想官方

主營業務的回春暫時緩解了聯想的焦慮,但“想象力”依然是聯想亟需的要素。

SSG 業務如今肩負了聯想尋找想象力的重任,盡管在聯想的營收大盤占比只有 7%,但楊元慶對這一業務寄予厚望。8 月的業績溝通會上,楊元慶曾說:“SSG不僅會幫助聯想改善盈利能力,更是聯想戰略的主要驅動力,”他還指出,高利潤率,高增長將是SSG未來的主旋律。

8 月份公布的聯想2021/22財年第一財季業績數據顯示,SSG經營利潤率達到了22%,而聯想主營業務IDG 的經營利潤率只有 7.5%。

SSG 正在變革聯想原有的IT 收入方式。在前文列舉的停車場案例中,聯想的收入已經從傳統 IT 軟硬件的收費變成了停車費分傭。“客戶掙錢了,聯想才能掙錢,這大大擴展了 IT 服務的邊界。”戴煒對 36 氪說。

另一點,聯想如今的業務模型TruScale雖然是訂閱式,但從蘋果園、停車場的案例都能看出,聯想的 IT 服務都不再只是賣底層資源,而是與客戶的一線業務融合更緊。

傳統的 IT 售賣方式幾乎沒有壁壘了,企業的購買方式已經從單純購買 IT 設備,轉向為融合行業 know how 的解決方案來買單,進一步說,企業需要解決的是業務增長(比如賣出更多蘋果、增加停車場收入),而不僅僅是在 IT 支出上省錢。

而當聯想的 IT 服務通過“訂閱制”與企業業務融為一體後,兩者的合作會深入至毛細血管,企業幾乎很難替換掉聯想的服務;而訂閱制帶來的遠期收入,也會讓聯想提升資本市場的認可度,這一點在美國 IT 市場已有先例,Salesforce、Adobe 都是訂閱制服務下高估值的IT 企業代表。

通過一場新的 IT 變革,聯想試圖扭轉古板的業務形象,已經37 歲的聯想,過去像是我們身邊家底殷實、卻有些無趣的長輩。他有過輝煌,也嘗試創新,但他需要更多新故事,才能重回到舞臺的聚光燈下。